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级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护理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8例脑梗死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睡眠管理,观察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睡眠质量、ASHQ睡眠因子值、NIHSS评分、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分析护士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普外科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制度,与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之前进行对比,通过护理质量和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探究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 实行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之后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显著高于实行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之前,同时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和护理不良的患者数量,均低于实行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之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分级管理模式在门诊结核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 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级管理模式在门诊结核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中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12月于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并立档的患者200例作为随机分组研究的对象,A组、B组、C组患者分别为67例、67例、66例,分别施予常规管理、强化管理以及分级管理等模式,对比3组患者在管理后的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B组、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5、14.09,P<0.05);B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5).结论 在结核病患者的管理中实施分级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管理效果,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效缩短患者的访视时长,值得应用.
-
分级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所处范围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级高血压患者给予一般管理,2级高血压患者给予中度管理,3级高血压患者给予强化管理,观察本组患者管理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治疗率及管理分级结果.结果 管理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后强化管理患者4例降级至一般管理,9例降级至中度管理;中度管理患者9例降级至一般管理.结论 分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疾病程度,值得广泛推广.
-
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分级管理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促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应用落地,实现健康信息跨机构、跨地域的互联互通共享,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在上海地区启动了互联互通测评分级管理试点工作。本文从分级管理背景、组织职能、主要任务、标准化流程建设等方面总结了上海分级管理模式的做法与经验。
关键词: 卫生信息标准 分级管理模式 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
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级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探索一套适合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级管理方式.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院内和科内竞聘上岗的方式将护理人员设置为护理主管、一级护士、二级护士3层.制定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层级进行培训及考核,实施效益工资与护士分级管理挂钩的分配方案.结果: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效率,护士的专业理论、技能、专业成就感、满意度及病人的满意度均提高,和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分级管理模式是一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管理模式,使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均衡使用.
-
分级管理模式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由健康教育组长、准专科护士、责任护士组成的三级管理方式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在入院2周后和出院4周后实验组患者症状得分及心理障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分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及减轻心理障碍.
-
关键词:
-
按经营性质分级:粗中有细
相对全国性大型连锁多采用销售额大小为标准制定门店分级管理模式而言,区域强势企业往往更多采用经营性质分级法.因为他们既有数十家门店的较大规模,又往往开展以特色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手段立足于本土,这使他们建立多种业态并存的企业格局.广东金康大药房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
助产士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助产士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开始对1236例初产妇实施助产士分级管理模式的资料,依据助产士分级管理模式开展前后时间段分为实施前组611例和实施后组625例,比较实施前后产科质量各项指标、护理质量及投诉情况。结果实施后组初产妇的会阴伤口感染率、会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且护理投诉案例、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助产士分级管理模式,设置助产组长,进行过程控制,提升服务质量,有助于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并尝试培养助产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
-
分级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短缺和护理资源使用不当已经成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严峻问题,护理学的发展与护士使用之间的矛盾、护理资源的使用与临床护理实践发展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1].特别是产科工作繁琐、复杂,疑难、危重病例增多,产科护士担负着母婴健康的双重责任.过去的工作模式是各年资层次的护士都从事同样技术含量的工作[2],高年资护士的潜能的不到发挥,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大,造成了人力资源使用不当,加剧了人员紧张的矛盾,差错事故时有发生.为改变这种状况,我科于2008以来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
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运行,护理工作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1].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保证护理质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美国,护士分为护士助理、职业护士和注册护士,英国则分为A、B、C、D、E、F、G、H等级护士,在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亦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护理质量.
-
量化分级管理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2002年4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由于这项管理制度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监督管理模式,其量化评分内容要求较高,要开展这项工作存在着行多困难.因此,马鞍山市卫生监督所于2002年11月份首先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鉴于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先进性,2003年上半年又将此监督管理原则及方法运用到职业卫生和民营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下一步在各类公共卫生监督中全面推广量化分级管理这一新的监督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上海市某农村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价
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1亿,高血压病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1].目前我国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主要采用高血压分级管理模式,这种由医务人员执行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虽然能使被管理的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率(全年1/2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60/95 mmHg)达到88%[2],并有效降低社区居民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率[3,4],但许多人也同时指出了高血压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2,5];如它属于医生-病人单向管理模式,缺乏病人的参与、社区医生相对不足,社区高血压病人管理的覆盖率非常低(上海2002年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的覆盖率仅为8.20%).
-
常熟市外送盒饭企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探讨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市外送盒饭企业日益增多,而外送盒饭又是高度危险的食品,其卫生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为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规范卫生管理、强化企业的自律和提高诚信水平,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我市根据<苏州市外送盒饭卫生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于2002年2~5月对我市外送盒饭行业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分级管理模式在集团化公立医院检验科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即临床检验诊断学,逐步形成了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生化检验学、临床免疫检验学、临床微生物检验学、临床血液学和临床分子诊断学等多个亚学科的二级学科,科室人员逐渐增多。同时随着医院集团化模式的推广[1,2],如何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促进集团中总院和分院检验科亚学科的长足发展,是检验科管理者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