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电图检查对1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静

    目的 分析心电图检查对1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1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记录各个导联ST段的压低幅度、导联数和aVR导联抬高幅度.结果(1) LM病变患者广泛ST段压低伴aVR导联ST段抬高,抬高幅度至少为1 mm,平均抬高幅度为0.10~0.15 mV; (2) 3VD患者ST段压低多见于V4~V6导联,其次为I、II、aVF导联.ST段压低的大幅度为 (2.09±1.09) mm,总压低幅度为 (7.09±5.79) mm,压低导联数为5.01±2.29; (3) LAD病患心电图表现为V3~V6导联ST段压低,伴随I、II、aVF导联压低.可见V2~V3导联双向T波或者对称T波倒置,其他导联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4) 与造影金标准狭窄部位对照,左主干、三支病变,前降支病变组诊断不同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的结果比较有差异 (P<0.05).结论 ST段广泛、严重压低预示着三支血管病变.

  • 心悸诊疗策略(下)——欧洲心律协会共识

    作者:孙宝岩;刘仁光

    诊断策略心悸患者的诊断策略包括:①鉴别心悸的发生机制;②获得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③评价患者的基础疾病.所有心悸患者,都需要接受初始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图1).

  • 肺心病心电图中V1导联P波末电势异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笑蓉;鄂震;由继辉

    肺心病又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由于感染、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并发症等原因有较高的病死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心电图检查时V1导联P波末电势(ptf-V1)值异常.本文报告5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ptf-V1值,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 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宏伟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自100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非陈旧性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检测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均高于B组;缺血性T波、损伤性ST段上升发生率低于B组;坏死性Q波方面A组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采取心电图诊断,特异性较高,但是准确度和敏感度相对较低,应用价值一般.

  • 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罗用票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心电图检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对冠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96.0%,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分90.0%、47.5%、92.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的判断采用心电图检查能够为其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在初期的病变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 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研究

    作者:王艳

    目的:研究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方法:择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为患者分别进行血清钾、心电图的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在进行血清钾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其中45例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被确诊为高钾血症,诊断结合的符合率高达75%;有1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之后未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并诊断病原来自于急性肠胃炎、术后肿瘤等.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患有高钾血症的原因来自于肾功能不全,再者是肝功能及糖尿病等问题.血钾清浓度大于7.0 mmol/L的患者,与浓度处于5.6~ 7.0 mmol/L相比,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被确诊高钾血症的概率更高.结论:高钾血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的异常程度、被确诊的概率和血清的浓度息息相关.同血钾清检查相比,通过心电图检查的方式鉴别是否患有高钾血症有更高的准确率,检查操作也更便捷.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在高钾血症中应用心电图检查具有临床价值,获得显著效果.

  • 老年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虹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目前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心电图作为一种判断心肌电活动的有效、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一直以来广泛用于CABG手术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分析[2],但对于患者术后心电图出现新的Q波改变,是否可作为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回顾性分析CABG术后出现新的Q波改变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CABG术后出现异常Q波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62~76[平均(68.9±6.7)]岁;8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糖尿病、7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体外起搏抢救1例

    作者:吕阳;李玉琴;范英超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摘要 患者,男,81岁,因"突发胸痛1 h"于2009年11月23日入院.既往1998、2004年曾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后间断服用阿司匹林、鲁南新康等药物,心绞痛时有发作;高血压病史7年,血压高180/100 mmHg,间断口服降压药,监测血压控制正常.3个月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次,目前病情稳定.否认糖尿病病史.入科后完善心肌酶谱化验及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3级.因患者高龄,近期TIA史,存有溶栓禁忌证,且拒绝PCI治疗,故按急性心梗药物指南给予扩冠、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稳定斑块及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病人胸痛症状逐渐缓解.

  •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宝会;卢立春;赵立明;曲向林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改良装置,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可以为心脏或肺提供数天或数月的体外支持.现对本院1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ECMO进行循环支持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2009年11月26日因胸闷、胸痛4d、心悸10 h入院.患者体质量45 kg,1周前有上感病史,诊断为“重型病毒性心肌炎”.入院前心电图检查提示:多形多源室性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广泛导联ST-T改变;入院后经电复律后仍反复室颤室速;心肌酶检查结果:磷酸肌酸激酶3 289 U· L-1,磷酸肌酸激同工酶115 U·L-1;超声心动图提示:①左室壁活动普遍减弱,左房增大,三尖瓣关闭不全;②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由于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增大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后效果仍不明显,决定应用ECMO进行机械循环支持.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作者:曹莹;王照程

    目的:研究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中医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59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59例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其疗效的优良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其疗效的优良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 浅析混苯及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静娴;刘建华

    目的:分析混苯及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工作中单纯接触噪声的102名工人作为噪声暴露组,将工作中单纯接触混苯的103名工人作为混苯暴露组,将工作中同时接触噪声和混苯的101名工人作为联合暴露组,将104名厂区行政办公人员作为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使用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对这四组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混苯及噪声暴露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人员相比,噪声暴露组人员、混苯暴露组人员及联合暴露组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异常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P=0.006;χ2=9.20,P=0.002;χ2=15.85,P<0.001).噪声暴露组人员与混苯暴露组人员、噪声暴露组人员与联合暴露组人员、混苯暴露组人员与联合暴露组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异常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受检工人的年龄、性别、工龄、吸烟史、饮酒史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相较于对照组人员,噪声暴露组人员、混苯暴露组人员及联合暴露组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异常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苯及噪声暴露与作业工人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异常率密切相关.

  • 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高钾血症方面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智云

    目的:探究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高钾血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5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进行血清钾检测及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在进行血清钾检测后均被确诊患有高钾血症,其中有55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被诊断患有高钾血症,其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57.89%;有4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未被诊断患有高钾血症,其所患的原发病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术后)、急性胃肠炎。本组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主要病因为肾功能不全,其次为罹患糖尿病、肝功能不全。与血清钾浓度为5.5~7.0mmol/l的患者相比,血清钾的浓度>7.0mmol/l的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其病情被诊断为高钾血症的符合率较高,χ2=53.9822(p=0.0000),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钾血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生异常表现的程度、进行病情诊断的符合率与其血清钾的浓度关系密切。与血清钾检测相比,心电图检查在鉴定假性高血钾方面的准确度更高,操作更为简便。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高钾血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

    作者:鲁健

    目的:对比分析用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首先对这80例患者进行了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在完成上述两项检查后,我院对这8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综合性检查,并将他们们进行综合性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然后对比分析这80例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心脏B超检查,在这80例患者中,被诊断为左室肥厚的患者有59人,被诊断为左室扩大的患者有27人,被诊断为左房增大的患者有31人,被诊断为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有49人,被诊断为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患者有10人。经心电图检查,在这80例患者中,被诊断为左室肥厚的患者有24人,被诊断为左室扩大的患者有8人,被诊断为左房增大的患者有9人。经综合性检查,在这80例患者中,被确诊为左室肥厚的患者有60人,被确诊为左室扩大的患者有29人,被确诊为左房增大的患者有32人,被确诊为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有50人,被确诊为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患者有10人。由此可见,进行心脏B超检查在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等方面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心电图检查法相比,用心脏B超检查法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更高。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 联用心电向量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研讨

    作者:王学耕

    目的:探讨联用心电向量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向量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比较单用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向量图检查及联用这两种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结果:与单用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向量图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相比,联用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向量图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特异性均较高(P<0.05),联用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向量图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误诊率较低(P<0.05).结论:联用心电向量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

  • 用心电图检查与心脏彩超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效果对比

    作者:吴翔

    目的:对比用心电图检查与心脏彩超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四川省内江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78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与心脏彩超检查,然后比较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用心脏彩超检查诊断这78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准确率高于用心电图检查诊断其左心室肥厚的准确率(P<0.05).结论:与用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相比,用心脏彩超检查诊断该病的准确率更高.

  • 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B超检查结果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俊枝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心脏B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为研究组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心脏B超检查,在研究组30例患者中,发生左室肥厚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50.0%),发生左室增大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6.7%),发生左房增大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43.3%),发生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60.0%),发生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3.3%);经心电图检查,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发生左室肥厚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33.3%),发生左室增大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6.7%),发生左房增大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10.0%),发生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20.0%),发生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7%)。研究组患者在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及主动脉弹性减退等方面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心脏B超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心脏彩超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司徒秋顺

    目的 :对比分析心脏彩超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80例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然后,比较对这些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时其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及其中不同分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结果 :与进行心电图检查相比,对这些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其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更高,P<0.05.与进行心电图检查相比,对本研究中Ⅰ级、Ⅱ级、Ⅲ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其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均更高,P<0.05.结论 :与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彩超检查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中的临床价值更高.

  • 用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研究

    作者:杨光;杜鹃;韩丽文

    目的:研究用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解放军第181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到确诊)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用心电图检查对这7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然后观察其诊断的结果 .结果:用心电图检查诊断这70例患者病情的准确率为100%.用心电图检查诊断这70例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和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准确率均为100%,诊断其右室心肌梗死的准确率为93.3%,诊断其下壁心肌梗死的准确率为97.6%.结论:用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具有诊断的准确率高、无创及操作简便等特点.

  • 老年人嗓子痛须警惕心肌梗死

    作者:刘来印

    张大爷今年70岁.2年前他出现了嗓子疼痛的症状.此后他曾先后去多家医院诊治,均被当作慢性咽炎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始终不理想.前几天张大爷因嗓子疼突然加重,在其家属的陪同下来我院治疗.经检查,未发现张大爷的咽部有明显红肿.于是建议张大爷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张大爷嗓子疼的原因竟然是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由于手术及时,张大爷现已完全康复.

  • 6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作者:田灵芝

    目的:对比分析6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于本院住院部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临床症状与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统计心电图机采集数据如下:不同病程患者发现心律失常者44例,占73.33%,有4例患者兼有心律失常和ST-T改变.心电图表现与实验室血清心肌酶谱检查结果一致率达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对于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率,准确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是协助临床诊疗的理想手段.

328 条记录 9/17 页 « 12...6789101112...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