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门诊乳腺手术321例病例分析

    作者:万正华;彭爱娟;张林秀;陈萍

    目的 探讨门诊乳腺肿块诊断方法以及乳腺疾病防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门诊手术室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共计321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分析其中多见的病种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在门诊乳腺手术中,40岁以下占大多数,为73.21%,常见的是乳腺纤维瘤(55.76%)和乳腺腺病(28.04%),乳腺囊肿(11.53%)亦较常见,还有部分为不典型增生(1.87%)和乳腺癌(1.56%).相关性分析后发现乳腺纤维瘤、乳腺腺病和乳腺囊肿与年龄具有较强相关性.结论 门诊乳腺手术以40岁以下女性为多见,主要是乳腺纤维瘤,亦有部分乳腺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存在.一方面要提高乳腺肿块的诊疗水平,对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要积极开展乳腺病的防治的宣教,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

  • 乳腺手术和治疗后的钼靶X线改变分析(附78例分析)

    作者:程志会;黄林昌;李昕;杜春燕

    目的:探讨乳腺手术和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提高对乳腺手术和治疗后的影像学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通过78例乳腺手术后及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表现为皮肤增厚,50例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39例表现为乳腺腺体不对称,31例表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39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积液,45例表现为瘢痕结构.结论:正确认识乳腺手术及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对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

  • 改良半卧位在乳腺喉罩全麻术后复苏期的应用

    作者:唐淋锋;陈丽津;郑霞

    目的:观察改良半卧位在乳腺喉罩全麻术后复苏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后复苏期采用的体位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平卧位组、传统半卧位组及改良半卧位组,每组30例,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次数及心率的变化,评估患者体位的舒适度,记录患者复苏期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心率变化及呕吐、误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位舒适度、头晕发生率及呼吸急促的发生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半卧位组呼吸急促的发生次数及头晕发生率明显少于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不舒适比例明显少于平卧位组、传统半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喉罩全麻术后复苏期采用改良半卧位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减少复苏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术后安全,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

    作者:潘翠柳;张志茹

    目的 对临床中乳腺手术时乳晕切口的护理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手术并运用乳晕切口的患者共有9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在临床的护理中运用普通外科的传统护理方法,共有45例患者,观察组在临床护理中运用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方法,共45例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乳房乳晕保持原有的外形状态,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100%,而且在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的发生;在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在术后发现乳晕有疲痕的形成并有感染症状,有2例患者患处出现血肿的情况,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是78%.数据表明,观察组的临床各项表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有效的对乳腺手术乳晕切口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乳晕切口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护理及疗效分析

    作者:肖艳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行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乳腺手术治疗时,采用乳晕切口的方式并加以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听觉诱发电位在乳腺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泽宇

    目的 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乳腺短小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ASA(I-II)级择期行乳腺短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AAI)给予瑞芬太尼2-3ug/kg后缓慢推注丙泊酚,使听觉诱发电位(AAI)指数维持在30以左右,即之以丙泊酚6-12mg/kg.h、瑞芬太尼0.15-0.4 u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麻醉药,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升至40以上时呼唤患者名字使之回应,升至60以上时表明患者已完全清醒,B组麻醉方法给予瑞芬太尼2-3 ug/kg,丙泊酚1.5-2mg/kg,凭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医师经验进行麻醉给药,以丙泊酚6-10mg/kg.h、瑞芬太尼0.15-0.4u 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离开(手术室)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MAP、HR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SpO2低于90%B组多于A组.结论 结合AAI监测可更全面的反映麻醉深度并可指导麻醉用药.

  • 乳晕切口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探讨

    作者:班兰英

    目的 探讨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乳腺手术行乳晕切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乳房原有美感保留,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切口感染引发瘢痕形成2例,血肿1例,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临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乳晕切口乳腺手术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 喉罩通气在老年乳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任衍奎

    喉罩作为一种介于口咽通气道和气管插管导管之间的通气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应激反应小的优点[1],比较适用于无喉罩通气禁忌证的老年患者。本文比较了喉罩通气麻醉和气管插管通气麻醉在老年乳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 地佐辛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澜;王玲;吴青华;唐时荣;胡百奇;刘雪周;马丹

    现今乳腺外科以良性包块居多,手术短小,但患者对麻醉要求高,既要全程无痛,又要在等待冰冻结果时全程不知晓。因此高位硬膜外麻醉因风险高、镇痛不全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身麻醉。因乳腺包块在胸壁外侧,表浅,麻醉无需肌肉松弛,单纯的静脉全身麻醉或适度的肌肉松弛以插入喉罩保持呼吸道通畅配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当前的首选,这样患者麻醉药用量少、恢复快。但如何选择伍用药物,既减少术中用量,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是当前临床的难题。而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镇痛的同时兼有轻度的镇静作用,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1]。本试验目的在于通过地佐辛伍用七氟醚吸入对比常规麻醉用药,来比较两者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和术后疼痛评分来分析地佐辛和七氟醚伍使用的可行性。

  • 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小飞;王文辉

    目的:探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乳腺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乳腺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A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注入芬太尼1μkg/kg、静脉泵入异丙酚60-80μg·kg-1·h-1,于术前1min静脉注入氯胺酮0.5-1.0mg/kg,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B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泵入异丙酚60-80μg·kg-1·h-1,于术前1min静注氯胺酮1-2mg/kg后开始手术,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好,满足手术要求,血氧饱和度、心率均保持稳定.B组有6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A组氯胺酮用量少于B组,A组术毕苏醒早、完全、无兴奋、躁动等不良反应,B组苏醒期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结论: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氟胺酮在乳腺手术中是一种较为良好的麻醉方法.

  • 我院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分析

    作者:朱瑾;赵亮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合理性.方法:对94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4例患者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69例,其中无明确指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46例.抗菌药物选用合理48例,术前0.5-2h给药合理28例,术后用药时间≤24h合理的有42例,手术时间> 3h未追加抗菌药物有3例.结论: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增强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 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作者:汪保国;陈光;陈思东;周卫平;王德全;林红燕

    目的 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2002年4月~2004年4月间289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89例患者中4例发生医院感染,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为1.38%;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98.62%,2年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用药时间不超过3d,266例患者用药时间超过3d;Ⅰ型切口抗生素使用率98.33%,乳腺病损切除术使用率97.87%;围手术期抗生素主要以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为主,头孢菌素类使用率高,为77.85%,第2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有上升的趋势,2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二联、三联用药应用率分别为74.05%,23.83%,1.38%,以单用为主.结论 应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围手术期预防;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加强抗生素的监督管理.

  • 乳腺手术后部位感染危险因子原因探讨

    作者:伍燕萍;黎金凤;林燕平;李馨;陈月华;陈华锋

    目的 了解乳腺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年间行乳腺手术后切口感染状况.结果 统计各类乳腺手术118例,发生感染2例,乳腺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7%.结论 乳腺手术属Ⅰ类手术切口,其部位感染与年龄、体质量、手术方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与抗生素使用及预防性用药无关.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皮下积液关系明显.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步玉兰;朱松颖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美的追求使得对乳腺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麦默通(Mammotome)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乳腺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口小,符合审美要求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价值.笔者将有关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恒温水浴锅在乳腺手术皮肤消毒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美;曾俊;王家玲

    2005年10月至今我院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碘伏至36℃,应用于168例乳腺手术局麻患者皮肤的消毒,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对局麻下乳腺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爱丽;汪怡洁

    乳房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1],根据女患者的护理需求,我们设计出了一整套手术室心理干预内容,将其应用于所有局麻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并观察其心理、生理以及总体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 腔镜手术在乳腺外科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论

    作者:

    在乳腺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中,缩小手术范围、微创、保留功能和注重美容是近年的主要发展趋势.继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探测技术发展之后,腔镜和腔镜辅助乳腺手术是乳腺外科技术的又一主要进展.通过临床工作者的努力,腔镜手术不但在乳腺外科的很多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而且改变了部分传统乳腺外科的认识和理念.同时,应该看到因乳腺为实质性器官,乳腺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技术和方法上有很大差别[1];且该项技术开展相对较晚,在理论和技术的诸多方面仍然不够成熟,存在许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讨论腔镜在乳腺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腔镜乳腺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作者:姜军

    腔镜乳腺手术是利用腔镜的优势从远离病灶部位的切口和入路进行手术,改变了传统乳腺外科的手术方式和程序,具有微创和美容效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1].随着腔镜乳腺手术的开展,腔镜乳腺手术技术的安全性和预防、处理并发症问题备受关注[2].本文结合文献和个人体会重点介绍腔镜乳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 芬太尼伍用不同药物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作者:王旭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选择期手术术后患者160例,年龄18~70岁,体重56.3±15.6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腹部手术80例,骨科手术50例,乳腺手术20例,妇科手术10例.术前1周内未用过任何止痛药物,全部病例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芬太尼用量均为0.2mg.

  • 乳腺术后切口感染聚集性病例的调查

    作者:朱玉婷;陈泽峰;王占磊;王静

    对某三甲医院的一起乳腺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聚集性流行事件进行调查,分析2015年8月~10月乳腺科17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其中7例发生SSI,感染率3.9%.2015年二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81例,仅有1例发生SSI,感染率0.55%,2014年三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92例,1例发生SSI,感染率0.52%,SS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8月~10月感染率高.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2015年11月~2016年1月,SSI感染率恢复到0.43%.院感科提出此次事件由于科室引流管使用不当加重皮瓣积血积液导致的切口感染所致,加强医院一次性用品管理不容忽视.

189 条记录 4/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