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提高救护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朱萍;陈红军

    救护学是中国红十字会开设的一门以普及全民急救知识为主的课程,课程教学质量直接与部分急危重症患者存活率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提高救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在教师思想重视,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不同人群特点,要有不同的有的教学要求和授课方法,要在提高学生对救护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要在授课技巧上下功夫,要努力传播红十字精神.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时间不同,课程内容也有差别,但是重点是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四项技术.

  • 急诊救护程序化管理在抢救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吴婉梅;何红燕;程文秀

    目的探讨急诊救护程序化管理在抢救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作用,并总结其效果.方法 对192例颅脑损伤病人通过实施自行设计救护程序(伤情判断评估、呼吸道管理、循环支持、解除脑受压、对症处理、心理支持、转运)和管理模式实施早期救护.结果 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及时实施救护程序和管理模式,可赢得抢救的时机,提高救护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提升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协调能力.结论 急诊救护程序化管理在提高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抢救成功率和护士的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

  • 骶麻并发局麻药中毒的救护体会

    作者:李丽芳;陈淑敏

    目的:总结骶麻时并发局麻药中毒的救护体会.方法:对50例骶管阻滞麻醉手术时麻药中毒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类病人的救护特殊点进行剖析.结果:本组病人均如期顺利手术,术后康复良好.结论:救护得当能良好的改善骶麻并发局麻药中毒的副反应.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护体会

    作者:陈伟月;陈进莲;徐卫军;林其芝

    目的: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护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术前准备的时间越短,对患者的预后越有利,争取时机尽快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探讨群体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有效救护

    作者:刘聪英

    目的:讨群体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有效救护.方法:①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有效通讯;②抢救措施到位,洗胃及时、彻底、干净,操作技术娴熟;③时间观念强,早期诊断,明确毒物性质,针对性早期、足量应用解毒药;④吸氧;⑤抢救全程的严密监控,及时发现整体和个人的病情变化和发展.结果:5宗共264例群体性食物中毒全部抢救成功,成功率100%.结论:采用上述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抢救措施是能确保群体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有效救护.

    关键词: 体性 中毒 救护
  • 幼鲎中毒致呼吸肌麻痹救护成功1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齐凤;陈巧珍;甄洁洁

    呼吸肌麻痹是幼鲎中毒主要的致死因素.其毒性毒理作用类似神经毒素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我院2002年5月成功抢救1例幼鲎中毒致呼吸肌麻痹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梁玉捷;陈伟月;李秀凤;伍桂群;伍雪梅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尽快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休克 救护
  • 严重创伤病人转运中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何红燕

    严重创伤病人在进行及时急救和初步处理后,常需要转运到有条件医院接受手术和治疗.因此,转运中救护,对维护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我科从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转运严重创伤病人193例.途中急救处理58例,占30.1%.现报告如下:

  • 1例安乃近致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的护理

    作者:何清华

    安乃近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较显著的解热作用与较强的镇痛作用.临床主要用其退热作用进行高热的降温.在儿科,目前使用更是普遍.而有关安乃近致过敏性皮疹的报道较为少见.我科于近期成功救护 1例因口服安乃近致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广州地区36家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救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蔡映杰;谢佩玲;管癸芬;李敏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急诊科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的救护措施,为今后规范急性中毒的救护及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随机选取36家各级别的医院急诊科为调查点,分析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洗胃、口服催吐、活性炭吸附、导泻等各项救护措施的具体情况。结果:37.5%的三级医院和35.0%的二级及以下级别医院能根据毒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洗胃液,50.0%的三级医院和40.0%的二级及以下级别医院对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药物导泻;与二级及以下级别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对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液的选择及导泻方法无明显差异,但在活性炭的使用及紧急床边血液净化疗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急性中毒救护措施的培训,规范各级医院对急性中毒的救治,鼓励没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二级及以下级别医院急诊科及时将急性危重中毒患者向上级医院转送,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综合救治。

  • 急性食物中毒6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丽云;梁立阳;余薇

    目的:探讨急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对急性集体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救护方法.方法:对本科门诊2006年10月12日救护的66例急性集体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救护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均于6~48 h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集体食物中毒的人数多,病情急,需紧急调配人力物质资源,及早诊断,果断处理,才能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电击伤后呼吸心跳骤停30分钟复苏成功1例

    作者:杨继斌;黄亮;况敏玲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6岁,民工,于施工过程中遭电击后倒地,意识丧失,无呼吸,心跳停止,目击者当即给予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随后"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改用面罩球囊辅助通气,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并于当日上午10时45分急送入我院急诊科,前后约20 min.患者平时体健.

  • 异位妊娠致出血性休克救护成功1例报告

    作者:陈方璧;李秀凤;伍桂群

    1 病例摘要患者,女,28岁,因停经2个月余,阴道流血1 d,下腹痛3 h于2002年4月28日急诊收入院.查:T 36.2℃,P 96次/min,R 20次/min,BP 11/7 kPa,面色苍白,休克状态,腹微隆,下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3 mL.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16×1012/L,血红蛋白93 g/L,白细胞44.0×109/L,血小板148×109/L,DIC常规:FDP试验阴性,D二聚体试验弱阳性.B超检查腹腔有游离淤血.即做好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在气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腹腔妊娠清除术.术中取出妊娠囊如3个月大,胎盘组织200 g,吸出腹腔血2500 mL.术后腹腔留置胶管引流1条.经抗炎及精心护理,住院5 d,痊愈出院.

  • 复发性肺癌术中心跳骤停救护成功1例报告

    作者:汤惠珍;吴枚禅;梁容;何诗妍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7岁,因咳嗽、痰血、气促诊断为左下肺癌,于1999年2月12日行左下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癌,并在我院行六程化疗和局部放疗.2003年3月5日复查CT示:左肺底见一团阴影约4 cm×4.5 cm大小,考虑复发再次入院.患者既往对感冒通、克通片、止痛片及解热镇痛类药物过敏.于2002年3月28日行左上肺叶切除+左胸腔复发肿物切除+部分膈肌、心包切除+膈肌、心包修补术,患者行硬外+全麻、右侧90度卧位,经第五肋间进胸,开胸后探查发现,左下胸腔近膈角处见一约6 cm×7 cm的肿物浸润至左上肺叶舌段、与左侧心包膈面呈浸润性粘连,左上肺叶与前后胸壁广泛粘连,加第七肋间切口从外剥离肿物.由于粘连严重、切除范围广、出血较多,上午11时行足背动脉穿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予输血,血压波动于11~20/7~10 kPa,心率波动于65~85次/分,血氧饱和度为100%.下午2时左右发现患者四肢出现大片类似过敏样皮疹,血压、心率开始下降,给予阿托品1 mg、麻黄素15 mg,效果不明显,予多巴胺300 mg+阿拉明100mg加入500 ml林格氏液中静滴,效果仍不明显,血压、心率持续下降,2时15分(关胸前)出现心跳骤停,即给予胸内心脏按压,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钙剂抗过敏,心脏复跳,血压为10~13/8~9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继续给予多巴胺和阿拉明维持血压,行血气分析发现血钾低,给予补钾.

  • 肌注非那根致急性过敏性休克1例急救护理

    作者:詹俊青

    非那根即盐酸异丙嗪,是H1受体阻断药,具有抗组胺与中枢安定作用,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过敏反应,在我院以往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未见有不良反应.我科有1例因肌注非那根而发生急性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成功,现将救护情况报告如下:

  • 肇庆市急救医疗的现状和对策

    作者:蔡海林;谭建槐

    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由一个急救总站(或中心),若干城区急救站和各综合性医院联网组成,有统一的呼救信号,问清发病情况和具体地点,向离伤病员近的急救站发出派遣车辆和医务人员的通知,同时将资料储存在计算机库中备用.急救站进行初级救护后,将伤病员转送到综合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

  • 120出诊救护及病例分析

    作者:叶自力;张舜玲

    惠州是一个拥有 34万多人口、面积数十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我院是一间大型综合性医院,位于惠州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120出诊救护一直由我院急诊科承担.早期医院急诊科设置简单,运输及抢救设备落后,只能进行简便救护.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三甲"、创"百佳"活动,急诊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均得到了飞速发展,拥有救护车三部,车内各种抢救设备如气管插管、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机、电除颤器及各类抢救药品等一应齐全;科室设置先进,分急诊及观察两个区,观察区设有病床二十余张,其中 ICU病床 2张;拥有一批经过专业培训、技术过硬、相对稳定的救护队伍,其中副主任医师 3人,主治医师 4人,住院医师 5人,保证 24小时 120出诊的需要及对急危重病人抢救. 1999年惠州 120急救网络形成, 120急救与公安 110报警并网,由 110对市内各大医院进行统一调度出诊,但我院仍担负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出诊任务.为探讨影响 120出诊的因素及了解出诊病例情况,对我院 1996~2000年出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急救网络的形成、医院急诊科完备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 120急救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出诊的对象中百分之五十以上为急危重病例,其中心脑血管病占首位.

  • 台风灾害性事故中大批伤员紧急救护体会

    作者:缪春勤

    报道台风灾害性事故中大批(265例)伤员紧急救护体会:迅速上报院部领导;在急诊科成立抢救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开放绿色通道;临时组建4个梯队急救护理小组,形成分工明确的急救护理网络.结果:265例伤员中,因脑疝形成在抢救室死亡1例;收治住院85例伤员痊愈出院83例,出血性休克死亡1例,电击伤脑死亡1例;并发切开感染7例,继发性癫癎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179例转门诊随访,仅4例并发创口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 寒区指战员战时冻伤救护对策

    作者:刘玉莹;张绍敏;秦洁

    目的探讨寒区指战员战时冻伤发生的常见原因、特点及其救护原则,为提高其救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东北战区7所部队医院近30年收治的443例冻伤指战员病例资料.结果 (1)冻伤程度:Ⅰ度2.3%,Ⅱ度19.4%,Ⅲ度56.9%,Ⅳ度21.4%;(2)冻伤部位:以面部、头部居多,四肢冻伤以肢体远端为多.(3)后遗症:伤残占1.7%.寒区指战员战时发生冻伤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衣着单薄;肢体活动受限;对寒冷的敏感性高等.结论对于寒区的作战部队,早期进行必要的防护冻伤知识宣教,加强防护意识;按保暖原则合理着装;给予合理的膳食营养保证健康的机体:都可以大大减少冻伤的发生.而依据冻伤的分类救治原则实施救治,将明显改善冻伤的预后,降低伤残后遗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寒区部队的战斗力.

  • 40例野战火器性胸腹联合伤特点与救护对策

    作者:杨顺秋;殷春红;凌云霞;李若惠;商艳霞

    目的 总结野战情况下火器性胸腹联合伤的救护特点,探讨未来战争中胸腹联合伤的救护对策.方法 对1979年及1984年自卫反击战中火器性胸腹联合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专访当年参加救护的医护人员,总结分析野战火器性胸腹联合伤的救护经过.结果 4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中,致伤原因以炮弹伤为主;伤情复杂,合并多脏器损伤,死亡率为13%;感染发生率高达35%.结论 根据火器性胸腹联合伤患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救护措施,有利于在未来战争中提高救护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笔者认为应遵循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前线救治以胸腔或腹腔引流为主;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改进救护技术及器材.

529 条记录 20/27 页 « 12...17181920212223...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