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桑寄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管俊;崔瑛

    桑寄生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桑寄生总黄酮,并含有挥发油类、凝集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因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保护神经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已成为桑寄生研究的热点.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桑寄生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使用注意等4个方面内容,并探讨了桑寄生的应用前景.

  • 回药捆都而(乳香)挥发油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杨晓旭;赵芳芳;黄洁;俞洋

    目的 观察回药捆都而(乳香)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形态学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培养基及分别含有5-氟尿嘧啶(5-FU)和捆都而挥发油培养基培养兔RPE后,经固定、脱水、包埋、双铅染色及超薄切片,通过透射电镜(TEM)在不同倍镜下观察正常组、5-FU组及捆都而挥发油组兔RPE形态.结果 正常组兔RPE形态规则,细胞膜及核膜完整,边有微绒毛,核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器丰富;5-FU组兔RPE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核染色体凝聚成团、边聚,胞浆中可见大量空泡,且胞浆中核糖体及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溶酶体增多,线粒体断裂溶解,空泡形成;与正常组及5-FU组相比,捆都而挥发油组兔RPE呈现出多样化改变,表现为核染色体、细胞器及胞浆基质等凋亡化改变,以及有自噬小体出现的细胞自噬化改变.结论 捆都而挥发油可能是通过诱导兔RPE凋亡、坏死与自噬,从而发挥抑制兔RPE增殖的作用.

  • 椰子壳挥发油对心肌损伤大鼠生物化学标志物的影响及分析

    作者:高秀娟;张广增;姚荣妹;高筠;包巨太

    目的 观察椰子壳挥发油对急性心肌损伤大鼠生物化学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椰子壳挥发油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d,在实验的第6、7d,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急性心肌损伤模型.实验第8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以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含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CK、CK-MB、LDH、LDH1、α-HBDH、cTnT、cTnI、Mb升高(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血清中CK-MB、LDH、LDH1、α-HBDH、cTnI升高(P<0.01,P<0.05),椰子壳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AST、CK-MB、LDH、LDH1、α-HBDH、cTnI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血清中AST、CK、CK-MB、LDH、LDH1、α-HBDH、cTnT、cTnI、Mb降低(P<0.01),椰子壳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CK、CK-MB、LDH、LDH1、α-HBDH、cTnT、cTnI、Mb降低(P<0.01).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椰子壳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AST、LDH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AST、CK、CK-MB、LDH、α-HBDH、cTnT、cTnI、Mb升高(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心肌组织中AST、CK-MB、α-HBDH升高(P<0.01),椰子壳挥发油组心肌组织中AST、CK、CK-MB、α-HBDH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椰子壳挥发油组心肌组织中AST、CK、CK-MB、LDH、α-HBDH、cTnT、cTnI、Mb均降低(P<0.01).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椰子壳挥发油组心肌组织中Mb降低(P<0.01).结论 椰子壳挥发油可以降低心肌损伤时多种酶类、蛋白质类标志物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损伤的发生.

  • 清毒提取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影响

    作者:宋欠红;樊睿;朱虹江;张馨予;李云华;赵淳

    目的 观察清毒提取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干预作用和对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探讨清毒提取液治疗脓毒症的机制.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乌司他丁组(n=10)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打开腹腔,不盲肠造瘘),于盲肠结扎穿孔术前1h和术后24、48、72、84 h分别给各组大鼠相应干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乌司他丁组予注射用鸟司他丁尾静脉注射,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清毒提取液4.25、8.5、17 mL/kg清毒提取液灌胃.造模后96h存活大鼠于股动脉处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o、HMGB1水平,并统计死亡率.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等状况,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优于模型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死亡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死亡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清毒提取液中、高剂量组死亡率低于鸟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鸟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HMGB1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剂量组TNF-α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HMGB1、TNF-α均低于模型组(P<0.05);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HMGB1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毒提取液低、中剂量组TNF-α与乌司他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毒提取液高剂量组TNF-α低于乌司他丁组及清毒提取液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 清毒提取液能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HMGB1水平,提高脓毒症大鼠生存率,对脓毒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垂盆草复方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作者:钱丽;张卫;吕玲燕;施晓卉;陈晓峰;余辉;倪磊

    目的 观察垂盆草复方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双环醇组及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10 mL/kg灌胃,双环醇组予双环醇300 mg/kg灌胃,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垂盆草复方提取物18、36、72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后1 h,空白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模型建立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损伤的程度并进行病理学评分,计算小鼠肝脏指数.结果 模型组、双环醇组及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ALT、AST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双环醇组及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ALT、AST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剂量组ALT、AST水平均高于双环醇组(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高剂量组ALT、AST水平与双环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高剂量组ALT、AST水平低于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升高,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环醇组及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肝脏指数降低,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与双环醇组比较,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剂量组肝脏指数升高,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高剂量组各项水平与双环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剂量组比较,垂盆草复方提取物高剂量组肝脏指数降低,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双环醇组及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肝脏病理学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5);双环醇组及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肝脏病理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剂量组肝脏病理学评分均高于双环醇组(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高剂量组与双环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盆草复方提取物高剂量组肝脏病理学评分低于垂盆草复方提取物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 垂盆草复方提取物对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浅析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田红艳

    中药的双向调节是近年来中医药研究中出现的新术语,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功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终使机体达到平衡[1].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通过选用适当的药物调节人体的阴阳,使机体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状态,而许多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在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 中草药 中药药理学
  • 益母草、夏至草及錾菜的鉴别与合理应用

    作者:霍忠超;熊南燕;苏县辉;王雪玲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在传统使用中存在着名称繁多,使用混乱等情况.夏至草及錾菜的饮片性状与益母草相近,历史上曾以百花益母草的名称入药.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对三者进行了基源、性状、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各自正确使用.

  • 中医的现代研究及应用设想

    作者:刘本振;王丽军

    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医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在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出版和诠译了大量的古典医籍,一些新兴的中医学科相继问世,如<中医方法学>、<中医心理学>、<中医时间医学>、<中药药理学>等,使中医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

  • 清热类中药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风胜;李振彬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1].清热类中药在现代医学认为具有"抗炎"作用,能杀伤和抑制病原微生物,解除现代医学所述的炎性反应症状.随着研究深入,发现清热类中药不仅仅限于传统理论中的抗菌消炎作用,而涉及到了炎性反应的多个环节.而AS是炎症性疾病,这就为清热类中药治疗AS提供了药理学依据.现将清热类中药在抗AS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中药抗炎作用发挥途径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黄滨;雷小勇

    炎症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系统活性组织对损伤因素所致的防御性反应。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会进一步加重疾病的发展,甚至诱发严重的肿瘤疾病。故治疗与控制患者的炎性反应,对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具有较理想的抗炎治疗效果,且药物资源丰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系统研究中药抗炎作用发挥途径及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药专业中药药理课程改革思路

    作者: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其学科体系是开放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富活力的结合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很不成熟.为探讨其教学思路,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尝试.依据2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过去的经验,提出一些新设想,希望有益于中药药理学的教学.

  • 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作者:

    鼠尾草属植物隶属唇形科(labiatae),约有千余种,占全科植物总数的20%,我国鼠尾草属植物有83种.其化学成分按结构可分为精油、萜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等,其中二萜类占90%以上,而二萜醌类占50%以上.2002年王新玲[1]对本属植物按各部位所含的化学成分作了归纳.现就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综述如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去抗原牛松质骨复合体在大鼠体内的成骨作用

    作者:范红旗;刘振旗;孙辉生;吴清华;沙永顺;孙赓

    目的:观察复方接骨中药含药血清培养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去抗原牛松质骨(BCB)复合体在大鼠体内的成骨作用.方法:取3月龄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将含药血清培养诱导的骨髓MSC-BCB复合体种植于大鼠皮下,对照组将单纯BCB直接种植于大鼠皮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4和28 d各取出8个植入物.取每个植入物的一半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另一半定量后匀浆,麦胚凝集沉淀法测定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结果:实验组植入物术后14 d光镜下见大量成骨细胞附于BCB骨小梁表面,术后28 d大量软骨腺泡形成.对照组成骨细胞数量较少,骨小梁间隙仅见纤维组织,未见新骨发生.同期实验组B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接骨中药含药血清体外诱导的骨髓MSC-BCB复合体具有体内成骨作用.

  • 姜及其制剂抗呕吐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琪;李翔;雷虹;王敏

    姜主要分为生姜与干姜.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主要作用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通过对姜药理作用的系列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治疗呕吐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涉及该方面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 苜蓿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兰芳;李存满;张勤增;郝娜;解丽君;李国风

    目的 研究苜蓿提取物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方法 应用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棉球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水缩尾法疼痛模型观察了苜蓿提取物对炎症及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 苜蓿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度,抑制率分别为78.72%、67.70%、46.03%;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第6小时高、中、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47.86%、37.40%、34.84%;高、中剂量苜蓿提取物可明显抑制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其抑制率分别为32.26 %、20.80%;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65.99%、73.6%、55.84%;高、中剂量苜蓿提取物可延长热水引起疼痛的潜伏期,其延长率分别为51.55%、36.49%.结论 苜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 中药免疫调节及抑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曹志然;刘春颖

    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变态反应等)的发生.我国古代医学已经具有免疫学的概念,如<内经>中提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点,其中的"正气"即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而"邪气"则与现代医学中的病原微生物、自身变性抗原和突变细胞等类似.不但中医学有一套与现代免疫学相符合的理论体系,而且随着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疗效,且其作用与药物种类、成分、配伍及剂量有关.

  • 血清药理学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黄丽华;孙国章;李凤丽

    血清药理学是日本学者田代真一在1984年第一届和汉医学会上首次提出[1],指在动物经口服给药一段时间后采血,分离血清,用此含药血清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的一种实验方法,它为科学地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2]。1997年以王喜军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者将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概念与理论方法引入中国医药研究领域,中药血清药理学方面的研究随之开展起来。血清药理学较中药直接作用于体外实验的传统方法更符合中药在体内代谢的实际情况,为中药药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故在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3]。中药血清药理学在神经、心血管、呼吸、免疫、消化、生殖、泌尿、骨骼系统以及在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4]。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胆可宁丸利胆作用的药理研究

    作者:王正国

    目的:观察胆可宁丸的利胆作用.方法:取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胆可宁丸高荆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胆可宁丸4.5g/kg体重(相当临床用量15倍)、1.5g/kg体重(相当临床用量5倍);阳性药组灌胃利胆止痛片0.75g/kg体重(相当临床用量10倍);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均为1ml/100g体重.各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5日.连续观察并记录3h胆汁排泌量,并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胆可宁丸4.5g/kg体重和1.5g/kg体重两个剂量连续给药5天,有显著促进大鼠胆汁分泌作用.结论:胆可宁丸对急慢性胆囊炎患者有显著的利胆作用.

  • 中药药理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郭齐;李永金

    中药药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所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本文将从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对中药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有效提高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 简述鹿瓜多肽之临床应用

    作者:王朴

    鹿瓜多肽是一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250 条记录 6/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