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朱咏梅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越来愈大.有必要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应对的措施,交接班是护理工作中重要一环,完善交接班制度和管理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 自制住院患者胰岛素交接班本

    作者:夏伶俐;陈莲花;龚兴平

    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逐年增加趋势。当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明显不足、合并严重并发症时,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常见治疗方发之一。我科是糖尿病专科,病人使用胰岛素的频率很高,而胰岛素的储存应放置在2-8℃的环境中。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医生开出医嘱,护士从药房取回的胰岛素或准备出院病人开取出院带药的胰岛素,暂时需要应放入冰箱保存。在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时拿出使用;出院时病人,将胰岛素交给病人。由于病人多、胰岛素的种类、数量也各不同,并且护士上班轮班制的护理人员不固定,易出现难找、少发、错发、漏发现像,导致差错的发生,造成护患矛盾。鉴于此,我科从2010年1月起自制了胰岛素交接班记录本,杜绝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 八例腰椎管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杨永芬;宗凤;杨学风

    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探查者,由于术中切开硬膜囊后缝合不够紧密,或者病变组织难以剥离,造成硬膜囊撕裂,致使脑脊液漏出.若术中发现及时缝合或术后及时治疗护理,一般均能治愈体位护理在引流过程中,引流夜应该由多变少的,颜色应由深变浅,逐渐清亮1脑脊液漏的观察1.1严格术后交接班,了解手术是否顺利、术中出血量、有无硬脊膜损伤等情况.如术中损伤了硬脊膜且在术中已进行了修补,术后应警惕脑脊液漏的发生[1].脑脊液漏早期多出现在术后1~7天,从伤口或引流管流出,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痛、颈项强直,每小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直至平稳.严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保持敷料的干燥.

  • 针对性交接班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作者:杜红莲

    目的:探讨针对性交接班制度在妇产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自201 2年3月起改进交接班方式及内容实施针对性交接班.实施前2011年12月~2012年2月患者出院871例,实施后201 2年3月~ 2012年5月共出院901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及护士给药错误率.结果:实施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明显降低护士给药错误率.结论: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士责任心,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护理缺陷与对策

    作者:李红侠

    根据护理交接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以人性化护理为导向,通过对交接班规章制度的管理,提高交接班质量,使护士认识到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的交接班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 回顾提示卡在急诊室交班中的应用

    作者:邓建华

    我科是县级"二甲"综合急诊科,就诊病人病种复杂,病情多变,治疗护理协调头绪多,难度大,交接班时需要全方位交接所有物品,大到医疗设备器械,小到被子平车轮椅,还有各种护理记录本等,既繁琐又重复,交接班时对急诊重症病人关注多,物品和一般急诊病人如本班未处理完需连续观察的病人只表现口头上,遇有纠纷就存在证据效力不足,为此,我们从2008年3月开始并应用了急诊回顾为一体的表格式交班记录,在交班中应用效果良好.

  • 规范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白银风

    交接班制度是全国医院管理年护理管理的核心制度,它不仅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且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规范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我院护理交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管理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 五官科专科交班本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燕;陈丽梅

    目的: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交接班过程的不安全因素。方法根据五官科特点设计交班本,规范交班本内容的书写,细化交班内容,改进流程与方法,加强交班工作的监督。结果采用专科交班本避免了护理记录的重复书写,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工作漏洞的发生率。结论专科交班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安全,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 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患者护理交接班质量的研究

    作者:闫慧;王春晓;谭诺;张莉

    目的:探讨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患者护理交接班质量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实行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护理交接班质量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行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有显著差异。结论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交接班质量。

  • 护士交接班流程规范化管理体会

    作者:杨婷;印佩瑶;隋颖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1].护理工作及患者病情变化的连续性.以及护理人员经常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交接班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2].因此规范交接班流程、提高交接班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3].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交接班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我院护理部自2013年1月起规范了护士交接班流程,并通过开展护士交接班比赛的方式深入推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工作交接班中的运用

    作者:谢晨

    目的 研究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缺陷的有效性.方法 2015年6月1日~30日交班病例80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8月1日~31日交班病例78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根据科室人员情况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全体护士交班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护理交班中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交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ICU护理工作交班存在缺陷的原因包括:交班内容过多、缺乏规范性培训、口头交接内容多、仅器设备及物品过多等.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缺陷率下降至8.5%,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25%.差异有统计学考义(x2=1694.3,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理工作交班全面性胜于活动前.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效果显著,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 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巡回交接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吴越;李洁琼;胡婷;成小燕;曾令霞

    目的 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手术室巡回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6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通过制订手术室巡回护士术中交接表格等措施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交接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果 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巡回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13.6%降至4.6%,交班时间由原来的(13.1±4.5)分钟降至(7.4±2.1)分钟,交接双方的满意率由原来的79.5%提高至96.6%,巡回护士工作合格率由89.8%上升至96.6%.结论 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规范了手术室巡回护士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保证了患者安全.

  • 临床应用标准化护士接班表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邹湘君;张银萍;郑艳;朱金凤

    目的 探索自制的标准化护士接班表的使用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与交接班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的干预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某三级医院的内科病区使用接班表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9.2%降低至5.7% (P <0.001).其中与交接班相关的不良事件从2.3%降低至0.1% (P <0.001).结论 使用标准化护士接班表进行交接班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杜绝与交接班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作者:焦鸿梅;牛丽红;柳红艳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01~06我科护士对住院危重患者采用“身份-现状-背景-评估-建议”(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的资料,观察比较实施ISBAR模式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病情“八知道”、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士评判思维能力、医护人员对交接班满意度及统计实施前后交接班时间.结果:实施ISBAR模式半年后,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升(98.66±0.88)分,医护满意率由92.67%上升至98.46%;交接班质量明显提升,护士评判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交接班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医护满意度,有效改进护理质量.

  • 适应整体护理模式改进交接班方法

    作者:王新;汤雁军;李娟;李继军

    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在实践中感到现行的交接班方法已不完全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自2000年始,我们从心内、血液科等部分科室试点进行了交接班方法的改进,2001年在全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武雪婕;杜雪;张曦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方式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SBAR沟通方式设计交接班内容,包括现状、背景、评估、建议,这四个步骤的内容逐一进行交接,护士长在交班后及时与交班护士对照SBAR-床头交接班质量改进评分表对护士交接班质量进行考核评分,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反馈,保证床头交接班质量有效改进.结果 实施SBAR床头交接班后,S、B、A、R4个方面从内容、质量上的评分从实施前的32.11分提高到93.66分;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中,病情观察、沟通方面分别从实施前的89.4%、89.5%提高到95.4%、96.9%;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SBAR沟通方式,规范床头交接班流程、内容,提高了交接班质量及医疗安全,提升了护理人员病情观察及沟通能力.

  • 如何加强临床护理交接班的管理

    作者:王建宏;陆影

    护理交接班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的有效措施;是保证患者的治疗、护理不间断的必要措施;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时机.护理交接班程序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可以明确各班的责任,避免工作中的遗漏,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延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 规范交接班流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永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制观念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提高,使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士晨交接班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琴;肖雪;袁七英

    目的 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 以护士交接班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7月-9月为观察阶段,对比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 实施后护士交接班缺陷发生率以及交接班时间差异.结果 经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为2.00%(2/100),较实施前显著降低;交接班平均时间为(16.2±1.5)min,较实施前显著缩短,(以上数据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交接班缺陷率,并缩短交接班时间,对提高交接班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值得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 查检表在新生儿室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罗有娟

    目的:探讨在进行新生儿护士交接班中应用查检表交接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儿科未进行查检表交接班次数240例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进行查检表交接班后的240例交接班情况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交接班的效果.结果:进行查检表交接班后的病情交接不清、遗漏率(32.92%;5.42%)及信息传递错误率(26.67%;3.75%)均显著低于未进行查检表交接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新生儿室交接班时,使用查检表可有效降低交接班中发生各类错误的几率,显著提升交接班的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375 条记录 17/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