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LPC2103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程控仪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程控仪的工作原理与系统构成,该程控仪以LPC2103为核心搭建系统电路,并进行系统软件的编写,通过无线耦合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程控仪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程控与遥测.
-
微处理器控制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专用电路研制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专用电路设计.该设计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国外现有技术方案不同,它采用通用微处理器设计,降低了投资风险,缩短了开发周期,特别适合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
起搏器极性自动识别引起非同步起搏一例
患者男,76岁,1997年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AAI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为BIOTRONIK,型号PLKOS E01,电极型号TIJ53-UP).术后12年,因起搏器耗竭于2009年行起搏器更换术,术中测试原心房电极阈值0.5 V,阻抗760 Ω,感知5.0 MV,电极各项参数正常,故未更换电极,将原电极与起搏器(Medtron-ic,E2SR01)相连接.程控仪(Medtronic,2090)测试起搏器各参数正常,起搏模式设置为AAIR,起搏频率60次min,输出电压2.5 V/0.4 ms.
-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的远程随访与监测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包括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术后,患者需要长期随访.以往,医生只能在程控仪上获得这些数据,不但工作负荷日趋加重,而且患者复查成本较高,会导致失访率增加而带来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无线发射技术的成熟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远程随访和监测成为新一代器械植入术后患者新的管理模式,正逐步得到推广.国外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以下对目前远程随访和监测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对今后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QRS间期影响左心室电极电延迟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左心室电极电传导延迟(LVLE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左室重构逆转改善有关, QRS间期是否影响LVLED与CRT长期疗效的相关性却少有研究。
方法:入选2012-01至2013-01在我院成功进行CRT-P/D植入术的93例患者,共有81例患者完成15±3月的随访。平均年龄(60.1±10.4)岁,72%为左束支传导阻滞(28%为室内阻滞),80%为非缺血性心肌病,37.5%为女性,平均QRS间期(165.1±22.5) ms。根据患者基线QRS间期分为宽QRS组(≥150 ms)(n=61)和窄QRS组(<150 ms)(n=20)。所有患者在术后即可至1周内测量LVLED,即用程控仪同时记录自身心律状态下体表心电图QRS起始至左室电极末端电位(tip to can)大振幅处作为LVLED。基线及术后随访心脏超声及临床情况。CRT反应定义为左室射血分数≥5%。 -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T波感知过度致误放电一例
患者女,46岁,因“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反复晕厥”入院.于 2008年11月27日,植入Marquis DR 7274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除颤导线使用6944.术中测试参数(分析仪2290):R Wave Amplitude 10.5 mV,程控仪2090:RWave Amplitude6.0 mV,参数理想.术后程控方案(表1).
-
239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分析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的治疗效果,观察和提高认识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与防治.方法随访和总结239例在我院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访时间为3~44个月,记录发生并发症的时间、治疗、好转的天数,并加强随访和观察相关的心脏超声参数和临床资料.用多功能程控仪记录起搏器特殊的工作经历.
-
起搏器T波过感知二例分析与处理
例1,男,71岁,反复心悸、胸闷1年伴多次昏厥,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Ⅱ度窦房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97年5月收入院.入院后即安置双腔起搏器(DDD),患者感觉良好出院.术后10个月患者因不适来院复诊,心电图示:起搏频率不规则,绝大多数的心房和心室活动均是起搏器发出的脉冲信号所带动,Ⅱ、avL导联见提早出现的心室起搏心动.用程控仪对起搏器进行参数程序控制,即启动起搏器的频率平滑功能,上述早搏即消失.
-
双腔起搏器电极老化致心室过度感知误诊为心房感知功能不良1例
患者女性,76岁,2006年12月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美敦力双腔起搏器(KD701,右心室电极型号BBD166245V,右心房电极型号BBE092234V)。术后不规律随访。2013年11月患者因心悸、头晕入院,心电图提示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不良,考虑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圣犹达(型号5356)双腔起搏器,电极测试无异常遂保留沿用(电极为双极导线)。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规律随访,患者主诉无不适,心电图均表现为窦性心律、VAT起搏模式,程控仪显示AS-VP起搏>99%。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程控为VVI模式后检测自主心室率低于40次/min,故从未测出心室感知参数,心室电极阻抗每次测试均在230Ω左右,在厂商建议200~2000Ω安全范围内略低。其余各项参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心室慢性期起搏阈值的影响
观察静脉注射(简称静注)利多卡因对心室慢性期起搏阈值的影响.对12例起搏器安置术后3个月以上的随访患者静注利多卡因2mg/kg,用相应的体外程控仪测试用药前、用药后即刻、15min、30min、2h的心室起搏阈值.
-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所致的肌肉刺激及其处理方式
人工心脏起搏器所致的肌肉刺激,其一是电极头放电刺激膈肌导致收缩;其二是脉冲发生器或血管外段电极破损漏电刺激骨骼肌导致收缩.虽然不至于导致生命危险,但是给病人带来痛苦.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对于前者用程控仪降低起搏电压,对于后者则采用更换起搏电极.本文报道的改变电极张力,采用橡胶套封闭电极破损处的处理方式,既取得良好效果,又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