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硫酸钙骨内植入修复兔包容性骨缺损的力学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钙体内植入后对骨缺损修复活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股骨远端包容性骨缺损模型,分别用柠檬酸化硫酸钙和Osteoset(R)片填充修复,术后3、6、13周处死动物,进行一般观察及压凹力学实验分析.[结果]术后兔运动自如,无跛行,精神及饮食正常,切口愈合好,切口缝线自动脱落.动物处死后组织取材时未见关节腔积液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生物力学分析显示:术后3周时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区抗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均高于正常股骨髁水平;术后6周时缺损区抗压缩强度、弹性模量较术后3周时水平下降,但低于正常股骨髁水平;术后13周时缺损区抗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相较6周时水平增高,并接近于正常股骨髁水平.不同时间点人工骨修复区力学强度比较分析显示2种人工骨无显著性差异,但是都显著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结论]在硫酸钙降解吸收、缺损区骨修复过程中,其对包容性骨缺损具有一定的力学支撑作用.柠檬酸化硫酸钙能够发挥Osteoset(R)片相当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活性材料 柠檬酸化硫酸钙 Osteoset(R) 人工骨 -
骨科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是指和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用于生物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和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材料.国际化标准组织将生物医学材料定义为"以医疗为目的,与活组织接触并形成功能的无生命材料"[1].根据在活体组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方式,可将材料分为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和生物可降解吸收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将生物医学材料分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无机材料(主要指陶瓷)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其中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是不同材料的混合或结合,它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获得性能更优越的材料.
-
NovaMin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玻璃(Bioglass)是一种由多种无机离子组成的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的生物活性材料[1].NovaMin(45S5)属于第3代生物玻璃,该材料用于临床牙、骨的修复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已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认可[2~7].近年来随着人们对NovaMin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体内外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NovaMin在口腔临床及基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拟对NovaMin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
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皮肤是修复皮肤急、慢性缺损的重要生物活性材料,种子细胞对其修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新型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纳米粒(nanopartilcles NP)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径介于10~1 000 nm固态胶体粒子,包括纳米球(Nanospheres)和纳米囊(Nanocapsulesl).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溶解、包裹于粒子内部,或者吸附、附着于粒子表面.
-
成骨细胞在生物活性材料中黏附性能研究进展
成骨细胞与骨基质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领域,其中细胞与材料的黏附是基础,细胞必须与材料发生适当的黏附,才能进行迁移、增殖和分化.综述了与成骨细胞黏附有关的蛋白质、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表面特征和表面修饰对成骨细胞黏附性能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尤其为组织工程新材料的研制提供参考.
-
生物降解材料对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生物降解材料是指植入人体以后,能够不断发生降解,降解产物能够被生物体所吸收或排出体外的一类材料.随着医学以及材料学的发展,尤其是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成功,如20世纪40年代高分子材料的大力发展,为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会.目前骨科常用的生物降解材料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传统的生物活性材料如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β-磷酸三钙等.生物降解材料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骨填充替代物、固定材料,同时根据需要可复合细胞因子及抗生素,在治疗骨疾病中发挥佳作用.其中,生物降解材料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尤其重要.本文就骨科疾病治疗中常用的生物降解材料及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
再生医学的再认识
由"组织工程"发展起来的"再生医学"概念已有10余年了,经过10余年的发展历程,再生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不仅弄清了不少科学问题,为后续研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
BMP/α-TCP骨水泥蛋白释放试验
目的:观察BMP/α-TCP中BMP释放规律及其对材料固化时间和强度的影响.方法:α-TCP与BMP及调合液混合制成直径4mm、长8mm圆柱体,按BMP含量不同(1%、2%)制备A、B两种复合材料,两种样品分别在水浴振荡器内(37±1℃)持续振荡.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样品固化24小时及BMP释放4周后强度及蛋白释出试验前后样品的X线衍射图.结果:3天之内样品A、B的BMP释放率分别达24.63%及37.67%,10天时释放率分别达31.4%及43.13%.BMP不影响材料固化时间,BMP释放后材料强度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高,X线衍射分析表明材料向HA转化.结论;BMP以扩散方式释放,3天内有一爆发性释放,10天内一直保持较高的释放速度,持续至4周时仍有缓慢释放;BMP不影响材料的终强度及其向HA转化.
-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由于现行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以上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已被许多学者关注。支架作为组织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
以往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第一代惰性材料和第二代生物活性材料均以减少免疫反应、诱发生成新骨,使移植物被新形成的组织长入而与机体牢固结合为目的,其缺点是支架材料不能再体内降解,长期存留于体内。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集中于选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可吸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属于第三代新材料,不只是追求简单的填充骨缺损及诱发新生新骨,而是逐渐在体内被降解,从而被新骨替代,终使骨缺损处完全被组织所替代的新材料。目前研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自身降解率与组织替代率相匹配,随成骨细胞的生长和人体自身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支架材料逐步降解直至终完全吸收,从而避免长期的外源体反应,重要的是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生长率相适应,降解时间应能根据组织生长特性进行认为的调控,从而保证骨缺损处拥有合适的力学性能;(2)骨诱导及骨传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构建符合生物学特性要求的支架诱导骨组织生长;(3)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致畸,不引起无菌性炎症。 -
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的研究进展
随着再生医学与新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已成为整形与美容外科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与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和市场价值.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从初的人工合成材料,到生物材料,再到生物活性材料,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并有诸多产品被应用于临床,现就国内外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注射用软组织填充材料综述如下.
-
生物活性材料动物实验组织制片法
0 引言生物活性材料,是当代的新研究课题,随着科学发展而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新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玻璃陶瓷(BGC)钛金属,骨水泥,(人工骨)不锈钢钉和骨形成蛋白(BMP)都具有良好的活性特点,这些材料应用于骨科和口腔科学中,对骨缺损的修复、人工牙的再植及其补牙材料,观察正常生长及其异常反应的组织变化,都要先作动物实验后再施以临床应用.
关键词: 生物活性材料 显微切片术 复合组织双重胶接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