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徐瑞;礼广森;王亚娟;王伟东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 STE)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ACM男性患者31例(ACM组),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30名(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观测指标包括: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心房收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舒张晚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M组LAVmax、LAVp、LAVmin、LAAEF、GLSRa增加,LAPEF、GLSRs、GLSR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2D-STE技术可有效评价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莹;敖梦;王志刚

    左心室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对单个像素进行追踪并获取其运动轨迹,从而对左心室功能有全方位的认识.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肯定了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田田;张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评估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对监测房颤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可为临床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 Tei指数对高血压病左心功能的评价

    作者:易爱姣;朱洪辉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33例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相匹配的非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左心T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分数(FS)、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与A峰的比值(E/A)差异有无显着性.结果:观察组左心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EF、FS、E/A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i指数是一项新的评价心脏功能的指标,对评价高血压病的左心功能有临床意义.

  • 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晓君

    目的 评价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行MVRP,对照组行MVR.两组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心胸比例和左心室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的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善明显.

  • 完整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疗效观察

    作者:李晓峰

    保留腱索和乳头肌的二尖瓣置换术自Lillehei[1]首先报道以来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普遍认为此术式对改善术后左心室功能,减少左心室破裂的发生有重要作用.1997-06~2002-09我们共完成45例完整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娇;刘涛;张震;李浩;刘静芹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胰岛素强化和口服药治疗,测定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晚期充盈峰值流速、等容舒张时间、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 实验组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均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和减轻心肌炎症反应.

  • 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作者:刘华子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指在短暂缺血之后,心脏迅速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状态,对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耐受性明显增强.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人类的心肌存在缺血预适应[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梗塞前有心绞痛发作,可使缺血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持续室性心律失常,室颤,泵衰竭,心脏破裂及院内死亡率均较无梗塞前心绞痛组低.我们分析97例AMI患者,就是否存在梗塞前心绞痛,探讨其与梗塞面积,左心室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心脏舒张功能衰竭患者血浆BNP变化与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田政球;吴荔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脏左室舒张功能衰竭(DHF),探讨其与脑钠肽(BNP)的关系,并观察贝那普利、缬沙坦干预D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组1,52例)和缬沙坦(治疗组2,48例)治疗,另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8周后血浆BNP水平变化,并对各组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 DHF患者血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8周前后比较,血浆BN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结论 BNP检测与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血浆BNP浓度有助于临床DHF诊断及危险分层,可作为DHF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贝那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显著降低DHF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 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晓丽;王春梅

    不稳定心绞痛是心肌缺氧所致以心前区发作性疼痛、憋闷或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本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尿毒症138例透析前左心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晓萌;党笑坤;宋晓东

    尿毒症性心肌损害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成为透析患者的首要死因[1].本文主要探讨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的心功能变化,对指导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超声心动图对中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作者:张春柳;黄小琴;李向农;刘梅;丁桂春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比评价中年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心脏结构及舒张功能.方法:测量对照组(30例)及T2DM组(41例)左室结构(LA、LV、IVS、LVPW)、二尖瓣频谱(Ep、Ap、Ep/Ap)及肺静脉血流频谱(Sp、Dp、ap)各项数值及各自的阳性检出率,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T2DM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 T2DM组中肺静脉血流频谱ap的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T2DM患者一经确诊就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早期通过血流频谱对其进行监测,敏感性高,简单易行.

  • 重建参数对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量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劲;宋文忠;刘世俊;周爱群

    目的:评价重建参数对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量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正常人,在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SPECT)后1周内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重建截止频率选择0.15、0.20、0.25、0.30、0.35,用MultidimTM半自动分析左室功能.结果:①截止频率0.15和0.35时,G-SPECT测量左室射血分数与ERNA差异显著(P均<0.001),相关性低.②截止频率0.20和0.30时,二者有差异(P均<0.05),相关性较高.③截止频率0.25时,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高.结论:重建参数对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量左室功能参数的影响是显著的.

  • 64排螺旋CT不同R-R间期间隔法在评估左心室功能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唐继来

    目的 探讨在使用多排螺旋CT评估左心功能时,采用不同R-R间期间隔会对统计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方法 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分别按照2%、5%、10%和15%的R-R间期间隔进行重建,所得数据导人工作站中,利用心功能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以2%R-R间期间隔所得数据为标准,并利用统计软件,观察5%、10%和15%的R-R同期间隔重建的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差异.结果 5%、10%R-R间期间隔重建的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同时低估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但无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左心功能评估;15%R-R间期间隔重建所得的四种心功能参数与2%间期之间形成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用于心功能的评估.结论 以10%R-R间期重建评定心功能,工作量小(仅为2%R-R间期重建1/5;5%R-R同期重建的1/2),虽然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会较实际情况略小,但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 左心室异常肌束致左心室流入、流出道血流动力学异常1例

    作者:贾化平;梁会泽;何薇薇;魏相东

    患者女,58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未予药物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室轻度扩大,右房室内径正常;室壁增厚,以室间隔为显著,室间隔厚约1.50 cm,左心室后壁厚度约1.20 cm,室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收缩运动基本协调,未见明显节段性异常;各瓣膜形态及启闭未见明显异常;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并左心房肌束形成1例

    作者:袁新春;曾梁;周爱云;陈莉;邓林云

    患者男,57岁,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查体:心尖搏动扩大,抬举样搏动,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4级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常规二维超声:左心增大,左心房内探及一肌束回声,横跨左心房,长约46 mm,一端连于卵圆窝处,另一端连于左心房左外侧壁,未见交通口;二尖瓣前叶增厚,近内交界区部分瓣叶(A3区)收缩期脱向左心房,致其关闭不拢;三尖瓣瓣环扩大,约33 mm,关闭不拢(图1).CDFI:收缩期于二尖瓣口探及中大量偏心性反流信号,反流束偏向左心房后侧,速度约7.0 m/s,提示:①二尖瓣腱索断裂并二尖瓣前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并中大量反流;②左心房内肌束形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左心房可探及肌束横跨其内,通过旋转及切割,从心尖向心底观察及从左心房左外侧向内侧观察,均可立体发现一根肌束横跨左心房,连续完整,一端连于卵圆窝处,另一端连于左心房左外侧壁部位,未见交通口(图2);提示左心房肌束形成.行左心房肌束切除术十二尖瓣置换术,术中见左心增大;二尖瓣环扩大,A3 区见一根主腱索延长、断裂,瓣口重度反流;三尖瓣瓣环扩大,瓣口轻中度反流;左心房内见类似房间隔的白色肌束组织形成,一端连于卵圆窝处,另一端连于左心房左外侧壁部位.

  • 脉冲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附130例报告)

    作者:吴朝贵

    自Mcdicken等提出组织多普勒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技术以来,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功能研究分析已十余年,为临床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数据,已成为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监测手段.

  • 兔甲亢性心肌病不同左心室构型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作者:张洁;礼广森;孙艳红;王亚娟;王伟东;毕文君

    目的 探讨兔甲亢性心肌病不同左心室构型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对实验组兔每日经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45 μg/kg体质量)建立甲亢动物模型,依超声参数分为向心性肥厚(CH)亚组和离心性肥厚(EH)亚组,超声检测各组兔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在QTVI条件下测量二尖瓣环平均舒张期峰值速度(Ve)、计算两个位点平均峰值速度及E/Ve.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亚组、EH亚组的EDD显著减小,且EH亚组更明显(P均<0.01).与对照组及CH亚组比较,EH亚组NEDD显著减小(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CH亚组、EH亚组的Ve显著减低(P均<0.01),且EH亚组Ve较CH亚组减低更显著(P<0.01);CH亚组、EH亚组的E/Ve显著增高(P均<0.01),且EH亚组E/Ve较CH亚组增高更显著(P<0.01).实验组EDD和NEDD与Ve呈正相关(P均<0.05),与E/Ve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兔甲亢性心肌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存活性

    作者:付倩;谢明星;王新房;吕清;方凌云;王静;袁莉;程龙;项飞翔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于基础状态和恢复灌注24 h后对各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乳头肌短轴高帧频二维图像,测量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PRS)、环向应变(PCS),并采用解剖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_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_s)、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和室壁增厚率(TR).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心脏行左心室乳头肌短轴TTC染色并计算节段心肌的梗死面积(AN).以TTC染色作为金标准,ROC曲线分析上述二维应变及TR参数评价梗死节段的准确性.结果 ①与心肌梗死组基础状态及假手术组术后相比,心肌梗死组术后的LVID_d和LVID_s值均明显增加,FS、EF和前间隔TR值均明显降低(P<0.05);②与心肌梗死组基础状态及假手术组术后相比,心肌梗死组术后的前间隔、前壁、前侧壁、后侧壁和后间隔的PRS及PCS值均明显减低,心肌梗死组术后前间隔、前壁和前侧壁的PRS及PCS值明显低于其他节段(P<0.05);③以TTC染色所得节段心肌AN>50%为梗死节段,ROC曲线分析显示PCS为判断梗死心肌的佳指标,PCS值为临界值(-6.14%)时诊断梗死心肌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0.91%.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准确量化局部心肌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早期单纯性肥胖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曾丽琴;张军;拓胜军;王雅韵;胡运;贺建国;高宇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单纯性肥胖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将16只健康雄性大鼠以普通饮食(NF组,n=6)和高脂饮食(HFD组,n=10)喂养12周,之后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大鼠左心室心肌应变和应变率,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及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F组相比,HFD组大鼠体质量、腹围、腹部脂肪含量、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P均<0.05);左心室前间隔径向应变率及前间隔、前壁径向应变减低(P均<0.05),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减低(P均<0.01).HFD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脂肪空泡,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和肥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L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肥胖大鼠早期心脏结构无明显改变时,已存在不同程度左心室功能受损.

1794 条记录 3/90 页 « 12345678...89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