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染镉小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苏敏;许庭良;姜俸蓉

    本实验取低剂量( 2mg/kg/ 次,2次/周)染镉3月小鼠肾脏作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经HE染色,细胞凋亡染色(Tunel法),着重观察肾近端小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对阳性凋亡细胞进行计数及图象分析;部分小鼠肾皮质作超薄切片,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近端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染镉后,小鼠肾近端小管细胞主要有以下两种变化.1.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细胞肿胀,刷状缘受损,胞质疏松,染色浅淡,严重时细胞核染色质凝缩,核异型、固缩、溶解、坏死.坏死小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明显,部分小管腔内可见嗜酸性凝固坏死物填充.透射电镜观察,变性细胞微绒毛受损,胞质内线粒体肿胀、溶解,细胞核变形,染色质浓集,核膜断裂.2.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呈单个或局灶性分布,主要有以下形态特点:(1)细胞胞体变小,胞质浓缩,嗜酸性反应增强.(2) 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边集于核膜下,晚期核固缩、变小为均一的致密物,核碎裂. (3)形成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胞体完整,微绒毛密集,核周胞质内线粒体丰富,无肿胀、变性,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核固缩变小,可见凋亡小体形成.与对照组比较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P<0.05,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慢性染镉除引起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外,还有促进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 血液涂片Wright染色法的改进

    作者:陈大堤

    血涂片是医学生认识正常及病理血细胞的重要标本.因此,制作精良的血涂片必须:一是要有好的材料,包括染料等;二是要掌握血涂片的染色技术,现简述如下:1.取血按常规取无名指血一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立即盖上盖玻片,待血液散开后 ,推开盖玻片.放在灯泡玻板上凉干.2.染色先在干血涂片两端用玻璃蜡笔划线,然后放在染片架上,并滴Wright染液 ,加盖染色3min,之后加等量的pH6.4磷酸缓冲液染色5min.3.打气在加入磷酸缓冲液后要不断的吹气.染色结果,用蒸馏水将血涂片上的染料冲洗干净.凉干,用香柏油封片.4.结果红细胞呈粉红或橙黄色,中性粒细胞核深紫色,胞质颗粒浅红色.嗜酸性粒细胞核呈紫色八字形,胞质颗粒大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核模糊,有大小不等的紫色颗粒.淋巴细胞核呈深紫色,胞质天蓝色.单核细胞核呈紫蓝色肾形,胞质灰蓝色.血小板为紫红色.5.讨论本法的改进在于加强打气,推血涂片时,应在风扇下使血涂片快速吹干,血细胞不致变形.开始滴加Wright染液染色时不要打气而要加盖,在加入等量硫酸缓冲液时 ,要立即在血涂片上不停地打气,直至染色结束才不打气,否则血涂片会有很多沉淀,影响染色效果.打气不但有助染色,还可以用来检查染色效果,染色后期用气球在血涂片上打气 ,出现一个没有染液的空圆点,从这个空圆点上可以看到血涂片上染色的深浅,色浅可再滴染液重染,色深则立即用蒸馏水洗干净血涂片.

  • 中药复方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志伟;李作屏;栾传荣

    近年来国内对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已逐渐重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今对其发病机制仅是初步认识,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细胞因子,自由基损害等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在治疗方面目前还是以戒酒、营养支持为主,其他试用药物均不理想,未有突破性进展,故我们拟用中药复方研究出一套防治有效的方法来,以造福人类.本文就中药复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本实验通过对大白鼠灌胃白酒、橄榄油、吡唑混合液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在建立模型的同时,灌胃中药来防治酒精性肝损伤.实验证明中药复方对防治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作用,为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提供了客观依据.选用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均分三组(正常组,损伤组,防治组),连续灌胃四周后处死,立即采血和取肝组织.结果:形态学观察:光镜:防治组与正常组相似,肝板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整齐排列,肝细胞呈多边形,体积较大,细胞分界清晰,核圆而大,位于细胞中央,胞质丰富.损伤组:肝细胞呈气球样变,胞质内广泛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脂肪滴呈空泡样结构,有的可出现嗜酸性的酒精小体,但不具有必然性,汇管区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防治组与正常组差别不大,核大而规则,含丰富细胞器及包含物.胞质内几乎看不到或存有少量脂滴.损伤组 :细胞核不规则,细胞质疏松,含有大量脂滴,细胞器减少明显.生化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可以阻止ALT活性的升高,损伤组ALT升高明显.具有明显抑制白酒降低大鼠全血GSH-PX活性作用.在损伤组可观察到SOD活性减少和MDA含量的增加而防治组SOD活性增加和MDA的含量减少,以上指标防治组与损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说明该中药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肝组织切片的胶原纤维测定:防治组肝胶元纤维含量高,说明肝纤维化明显,与防治组差异显著.线粒体面积、光密度测定: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损伤组线粒体面积增大和光密度增加,与防治组有明显差别.- 这些指标充分显示了该中药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蛋白激酶C theta的生物学特性与调节功能

    作者:张薇珊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由日本学者Nishizuka等[1]于1977年首次在鼠脑的胞质成分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递质.

  • β-catenin及其在毛囊发育中的作用

    作者:张艺;杨恬

    人们在对细胞生长调控研究的过程中发现,wnt途径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的关键途径,不仅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认为wnt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细胞外信号分子、相应的膜受体、胞内蛋白以及核内转录因子.其中β-catenin是上皮细胞间一种重要的粘附分子,也是wnt信号途径重要的组成成分,当细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胞质蛋白的相互作用使β-catenin在胞质内堆积,进而进入核内,激活靶基因转录,调节组织的形态发生,异常的信号传递会引起细胞过度增殖,甚至癌变.毛囊是皮肤重要的附属结构,毛囊的发育受wnt信号途径的调节,尤其是β-catenin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表皮更替、毛囊发育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就β-catenin及其在毛囊发育中的作用作以综述.

  • 人胎盘脱氢表雄酮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在人胎盘的定位及其含量的周龄变化.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定量方法. 结果 人胎盘两层滋养层 细胞和基质细胞均呈DHEA免疫反应 性,反应物质分布于胞质,胞核无免疫反应. 在人胎盘绒毛的不同发育阶段中,DHEA的相对 含量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 DHEA对胚胎及胎盘的发育可能具有重要 的调节功能.

  • 输注同胞脐血联合化疗治疗M3生存10年1例

    作者:归薇;张巧花;焦林丽;王智红;刘安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6岁。1990年10月以鼻出血、皮肤紫癜在外院骨穿:早幼粒细胞0.90,粗颗粒型,胞质中有成束Auer小体,确诊ANLL M3型。应用维甲酸、DA和HA方案治疗6月,骨髓中原、早幼粒细胞0.075,继续轮替用原方案加甲氨……

187 条记录 10/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