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动车尾气对小鼠骨髓细胞的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周勇;刘庆武;贺莉萍;周少平;梁翔;高金霞

    目的探讨机动车尾气对小鼠骨髓细胞的致突变性.方法将受试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4组,雌雄各半.通过自制动式染毒装置将小鼠分别在新鲜空气、1:15、1:10、1:5不同浓度的机动车尾气中暴露,连续5天,每天1小时.测定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中的微核率的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59,P<0.01);且染毒浓度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机动车尾气对小鼠骨髓细胞有致突变作用.

  • 红豆型营养保健(平衡)米硒的营养评分及防癌作用研究

    作者:林岳程

    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得每100 g红豆型营养平衡米和稻米中硒为0.060和0.0069 mg.并对平衡米、稻米及6种食物的硒作了营养评分(NSF),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硒营养评分值(NSFV)分别为620、40、0.6、6、0.02、4、0.4、0.2.发现平衡米NSFV比稻米等食品高,有显著差异(P<0.05).又用平衡米和稻米分别与六种食物为儿童配膳并作了硒的NSF,评得平衡米膳NSF为248,比稻米膳(NSF为17)高14.58倍.说明平衡米、平衡米膳的硒含量的NSF比稻米、稻米膳高,且正常食量可达硒的防癌水平(50~150 μg/d),但低于中毒量(750 μg/d).据此,做了微核试验,微核率(‰)为:实验鼠喂红豆型营养平衡米(4)组4.190±0.290,微核率<0.5%,有抗突变作用.实验鼠(4)组与阳性对照鼠喂籼米(5)组12.20±0.002和基础饲料(3)组12.00±0.00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平衡米可抗突变,具有防癌作用.据此认为,推广食用平衡米,可以预防肿瘤.

  • 广州市海珠区某水厂水样微量元素检测及致突变初步研究

    作者:林文新;侯韬乔;黄丽玫;颜戊利;庄志雄;陈志澄;林顺开;赵明桥

    目的了解某水厂在不同时期水样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致突变性以及消毒剂、沉淀剂浓度与致突变的关系.方法采集广州市海珠区某水厂在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水源水、待滤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样,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水中Cr、Mn、Fe、Cu、As、Ag、Cd、Ba、Pb、Zn、Al、Se等12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同时对沉淀剂(硫酸铝钾)、消毒剂(次氯酸钠)进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其致突变作用.结果枯水期该水厂出厂水和末梢水的锰、铁、和镉均超标;枯水期水源水水样的微核率(9.33‰)高于阴性对照(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硫酸铝钾(铝离子浓度)>11.38 mg/L和消毒水(有效氯浓度)>1.25 mg/L时,其微核率>10‰,且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浓度均与微核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该水厂枯水期水质欠佳, 水源水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增多,较高浓度硫酸铝钾沉淀剂和次氯酸钠消毒剂对其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

  • 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用于全血γ射线辐照效果评价

    作者:陆典瑞;卢岑;高彩凤;孙杰;唐小江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用于全血γ射线的辐照效果.方法 分别用15、25、35 Gy射线剂量的137Cs辐照血液,注入含有PHA的RPIM 1640培养基的小瓶中培养(37℃,72 h),收集淋巴细胞,制片,观察和计算微核细胞率;另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微核细胞率显著升高(P<0.01),而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微核细胞率与淋巴细胞增值率之间有高度相关性,曲线拟合方程为:(Y)=1021.246613-43.872036X+0.825340x2-0.004886X3,R2=0.999999,P<0.01.结论 微核试验用于评价γ射线灭活淋巴细胞的效果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5 Gy剂量的137Cs γ射线对淋巴细胞的灭活效果较好.

  • 铅致职业接触人群遗传损伤效应的研究

    作者:吕敏;周建华

    目的 应用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研究铅致职业接触人群遗传损伤效应.方法 3家蓄电池厂的187名职业接触铅工人作为铅接触组,同时选择某镇无铅和其他职业危害接触史的村民179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结果 铅接触组彗星率、彗尾长度和微核细胞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血铅或尿铅水平的增高,彗星率有增高趋势,微核细胞率仅在血铅>1.45 μmol/L组或尿铅>0.58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铅可引起职业接触人群遗传损伤,彗星试验可作为铅职业接触人群遗传损伤效应的检测方法.

  • 戴氏虫草多糖抗突变活性的研究

    作者:彭克军;刘杰麟

    目的:探讨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CDP1)是否具有抗突变效应.方法:采用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形成试验评价不同浓度的CDP1的抗突变作用.结果:CDP1在未加S9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及TA102回复突变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TA97、TA98及TA102更为明显,其高抑制率分别达68.5%、79.5%及81.3%,且结果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对TA100表现较弱,但高抑制率仍达19.8%;CDP1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发生率也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高抑制率达70.3%,且结果亦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突变活性.

  • 松木刨花和枫木刨花水提取物对小鼠骨髓红细胞的影响

    作者:莫梅英;冷扬;张志

    目的 利用微核试验了解松木刨花和枫木刨花的遗传毒性.方法 80只NIH种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其中3组分别以100、50、12.5 g/kg剂量的松木刨花水提取物染毒,另3组分别以100、50、12.5 g/kg剂量的枫木刨花水提取物染毒,1组(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50 mg/kg染毒,1组((阴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染毒.染毒方法均是先经口染毒,24h后以同样剂量再次灌胃.6 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制片,观察并计数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结果 以松木刨花及枫木刨花水提取物染毒的各组小白鼠的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木刨花和枫木刨花的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骨髓细胞未见有何致突变性.

  • 复合枸杞多糖抗突变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作者:余江;李伯灵

    目的:探讨复合枸杞多糖抗突变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小白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Ames试验,及测定用醋酸铅染青的小鼠血浆中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分别观察复合枸杞多糖对醋酸铅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突变的抑制作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的抗突变作用和对小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复合枸杞多糖可使醋酸铅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明显降低(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18.06%、37.2%、79.1%,并呈剂量-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合枸杞多糖后,菌落有减少的趋势.给予不同剂量枸杞多糖的各观察组的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枸杞多糖的剂量增加,SOD、GSH-Px活性增加,而MDA含量减少.结论:复合枸杞多糖具有抗突变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微核试验评价辣椒素潜在的致突变性和抗突变性的研究

    作者:欧阳永长;马泽兰;黎银燕;杨艮洁;吴译;黎惠英;叶倩媚;陈至真

    目的:探讨辣椒素潜在的致突变和抗突变作用.方法:通过小鼠的微核实验,检测不同剂量辣椒素的致突变性和辣椒素对环磷酰胺的抗突变作用.结果:高剂量(600 ~ 1600 μg/kg)辣椒素可显著增加小鼠微核的发生(P<0.05);环磷酰胺(400 μg/kg)诱导微核生成的作用明显;低剂量(50~ 400 μg/kg)辣椒素明显降低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微核率(P<0.01).结论:低剂量辣椒素具有抗突变、防癌作用.

  •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诱变微核率变化筛选抗肿瘤中草药的尝试

    作者:陶少武

    [目的]观察黄芪等中草药对蚕豆根尖细胞诱变微核率的影响,筛选具有抗肿瘤、抗诱变作用的中药.[方法]采用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提高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观察中药对微核率的降低程度.[结果]黄芪、黄连、芦荟、甘草、刺五加、枸杞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由EMS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或P<0.01),艾叶和木槿花则无明显作用;黄芪和甘草均对蚕豆根尖细胞本底微核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利用降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作为指标是筛选抗肿瘤中草药的有效方法之一.

  • 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致突变作用研究

    作者:熊志军;余晓巍;胡雄飞;陈志莲

    目的 检测70%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应用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TK位点)突变试验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70%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的致突变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70%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增加作用.在Ames试验中,70%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的2倍,实验结果为阴性.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TK位点)无致突变效应,对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无畸变作用,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70%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

  • 成团泛菌低分子脂多糖的遗传毒性研究

    作者:冷静;韦锦斌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低分子脂多糖(LPSp)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应用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采用组胺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将试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 2组平行试验,LPSp设100、50、25、12.5、6.25 mg/皿 5个剂量组,通过观察回变菌落数来考察LPSp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遗传毒性.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LPSp设40、20、10、5 mg/kg 4个剂量组,通过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来考察LPSp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在Ames试验中,LPSp各剂量组引起的回变菌落数未超过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1倍以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显示,LPSp4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LPSp的结果均呈阴性.结论:LPSp对所试菌株和小鼠体细胞无诱变性.

  • 南湖水质富营养化现状及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农清清;覃倩萍;张志勇;梁恒进

    目的: 摸清南宁市南湖水质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水质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常规理化检验方法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进行检测.结果: 湖水总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平均含量均明显超标,藻类生长旺盛,绿藻和蓝藻为优势藻种,水质属于重度富营养化.湖水有机浓集物能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随剂量增加,微核率呈增高趋势.结论: 富营养化的南湖水可能具有较强的致突变作用,故应加强治理及研究其富营养化对水质的潜在影响.

  • 鹿宝酒急性毒性及致突变实验研究

    作者:赵毓梅;黄业宇;郑定仙;林卫华;王湛

    目的鹿宝酒由海南省枫木鹿厂生产,通过毒理学检验以确定其食用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大于10.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三项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鹿宝酒属安全性食品.

  • 强氧酸性离子水毒性试验研究

    作者:周月婵;臧雪冰;胡余明;胡怡秀;丘丰

    目的了解新型消毒剂强氧酸性离子水的毒性.方法采用一次性限量灌胃法测定急性经口LD50;采用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测定蓄积毒性;采用取样前30小时、6小时两次给予受试物法测定其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用斑贴法测定其对动物的皮肤刺激强度;用棉务浸入法测定其对大鼠阴道粘膜的刺激强度.结果急性经口LD50大于21500mg/kg@bw,属实际无毒物,蓄积试验属弱蓄积性,对小鼠骨髓微核细胞未见损伤作用,对家兔皮肤和大鼠阴道粘膜无刺激.结论强氧酸性离子水是一种安全的消毒剂.

  •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微核试验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洋;周小敏;张琼;刘云富

    目的:探讨如何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微核试验中做好质量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涂片效果.方法:通过采血、接种、培养、收获等步骤,收集细胞后,将培养基倒入后离心.弃上清液,加入低渗液,混匀,给予预固定.再次离心后固定、制片、染色、镜检.结果:细胞数量足够多,分散均匀,着色良好,核浆分明,透明度好,提高了微核的检出率和阅片效率.结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能提高微核检出率和阅片速度,及时准确地反映辐射损伤情况,为生物剂量估算、放射损伤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 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生物学检测研究

    作者:马国建;陈森清;李金田;徐清宇;尹国文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前后生物学变化.方法 3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为入院后首次进行恩度联合TACE手术治疗,39例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5、7、10 天抽取抗凝外周血,采用ELISA检测其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治疗前后变化,即分为39例治疗前组和39例治疗后组.另外在术前(39例治疗前组)和术后第10 天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微核试验阴性对照外周血取自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健康体检人群59例(59例健康对照组).结果 经恩度联合TACE治疗后,39例治疗后组患者的血清的细胞因子水平均下降,其中VEGF与治疗前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平均微核率(MNF)经治疗后为(1.38±1.32)‰与治疗前组的(2.19±1.56)‰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恩度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前后生物学变化,将对以后治疗肝癌在剂量选择、疗效判断上产生积极监测指导作用.

  •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大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运杰;霍娇;岳茜岚;朱雪娇;曾珠;彭子豪;陈锦瑶;张立实

    目的 建立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大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阳性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phonate,EMS)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在所建立的试验方法中的表现.方法 使用CD71-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大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核酸染料DRAQ5标记DNA,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案.采用该方案测定EMS和CP的遗传毒性时,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EMS染毒剂量为0、50、100、200mg/kg.bw,CP为0、5、10、15 mg/kg.bw,间隔24 h2次经口染毒.在给药前1d和给药后24、48、72、96、120 h取尾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本试验方法所得历史阴性对照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背景微核率均数分别为0.04‰和0.42‰,标准差分别为0.02‰和0.18‰.在所建立的试验系统中观察到EMS及CP可诱导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显著升高.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基于CD71-FITC和DRAQ5双染的外周血流式微核技术操作简便快捷,背景微核率较低,检测结果稳定,在化学物的遗传毒性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纳米TiO2毒性的试验研究

    作者:刘清;治洪;郭宝岗;张月;李毅民;刘景兰;孔健

    目的:对纳米TiO2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纳米TiO2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刺激性、致突变性进行动物试验观察.结果:纳米TiO2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10 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蓄积毒性K>5,为弱蓄积性;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3个剂量诱导PCE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骨髓PCE无诱变作用.结论:纳米TiO2是一种较安全的抗菌剂.

  • 新药轻灵-盐酸西部曲明的诱变性研究

    作者:胡渝华;朱亮;李群英;刘玉清

    目的:为确保国家二类新药‘轻灵-盐酸西部曲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其作出可靠的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Ames试验、体外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和微核试验对其进行了体内外诱变性研究.Ames试验中,采用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平板掺入法,4个剂量进行了加与不加S9的试验;体外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中,采用CHL细胞系,设4个剂量,进行加与不加S9的试验;在小鼠体内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采用80、27和9mg/kg剂量.结果:Ames试验加与不加S9的试验均未发现回变菌落数增加;体外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未超过5%;小鼠体内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未发现骨髓细胞微核率增加.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发现轻灵-盐酸西部曲明有诱变性.

345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