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和肿瘤

    作者:章俊强;梅晓冬

    HMGB1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核蛋白,在悠久的进化史中具有高度保守的特点,哺乳动物中HMGB1具有99%的同源特质[1].HMGB1作为一种核蛋白可以稳定核小体,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同时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它可被多种炎症细胞释放或分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脓毒症,缺血-再灌注损伤,关节炎和肿瘤.作为一种危险警告因子,HMGB1在无菌性损伤性炎症和感染性炎症中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已被国内外学者系统阐述[2],而HMGB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现今研究的热点,其作用机制尚不甚明确.本文就目前HMGB1和肿瘤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 TRAI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盛君;汪国生;李向培;徐修才;张宏

    目的 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凋亡、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活动中作用.方法 60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RAIL mRNA表达;比色法测定PBMC内Caspase-3活性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PBMC内核小体水平、血清中可溶性TRAIL(sTRAIL)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浓度.结果 狼疮活动组与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TRAIL mRNA平均表达水平(0.82±0.07)vs(0.77±0.06)vs(0.75±0.05)、Caspase-3活性(0.53±0.27)vs(0.39±0.23)vs(0.35±0.18)、核小体浓度(U/ml)((3.09)vs(0.53)vs(0.77)及血清sTRAIL水平(μg/L)(0.88±0.74)vs(0.58±0.32)vs(0.48±0.2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TRAILmRNA平均表达水平与sTRAIL、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活性与核小体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SLE患者TRAILmRNA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数、抗dsDNA抗体、ESR、AnuA浓度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及补体C4呈负相关;sTRAIL浓度与SLEDAI积分数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核小体浓度与SLEDAI积分数、抗dsDNA抗体、AnuA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SLE活动患者PBMC的TRAIL表达水平及血清sTRAIL水平增高,凋亡酶Caspase-3的活性增高,可能介导PBMC异常凋亡,使核小体释放增加,自身抗体水平增加,参与疾病活动.

  • 抗核小体抗体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意义

    作者:欧启水;林媛;刘灿;陈静;翁义锐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 (ANuA)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0例SLE患者、2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8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及15例健康人血清ANuA.结果ANuA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0%和96.2%.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ANuA阳性率为40%.结论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诊断有一定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T细胞的作用

    作者:徐静;陈水亲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典型特征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包括识别染色质SnRNA,dsDNA,ssD-NA等的抗体[1].这些自身抗体与SLE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密切相关.SLE自发小鼠动物模型包括MRL-lpr,(NZB*NZW)Fl和BXSB,这几种动物模型的发现有助于对疾病的了解[2].SLE至少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抗DNA抗体的存在和免疫复合物诱导的损伤.②B细胞产生致病性抗DNA抗体.③Th细胞辅助Lupus(狼疮)B细胞产生抗体.④核小体浓度升高和异常被提呈[1].许多实验都表明狼疮自身反应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需要T细胞的协助,而且狼疮受累靶器官有活化的T淋巴细胞浸润.以下就SLE中的T细胞的特点做简单的概述.

  •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刘润荣;王晓东;路中;孙希志;孙娟娟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其在SLE疾病活动性方面的参考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7例SLE患者、5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27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AnuA水平,同时进行其他自身抗体的检测并与AnuA比较,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进行评分.结果 AnuA阳性率在SLE组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SLE组Anu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抗DNP抗体、抗Sm抗体 (P<0.05),而特异性无差异(P>0.05).AnuA在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仍有较高的检出率.AnuA分别与抗dsDNA抗体、抗DNP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均高于自身抗体单个检测时的敏感性(P<0.05).AnuA水平与SLEDAI显著相关(r=0.484,P<0.01).结论 AnuA的测定是诊断SLE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实验室指标之一,与其他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AnuA与SL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

  •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润荣;路中;王晓东;冯永堂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探讨AnuA与SLE及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其对SLE病情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67例SLE患者(其中伴有LN 38例)、5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27名健康对照者血清AnuA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对34例活动期SLE患者进行随访检测,比较治疗前后AnuA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AnuA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LN组AnuA水平明显高于非LN组(P<0.01).治疗后随病情转归血清Anu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AnuA与SLE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诱发因素之一.动态检测血清AnuA水平对临床上监测SLE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sTRAIL、核小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在SLE疾病活动中的作用

    作者:盛君;汪国生;李向培;王玮;徐修才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裂解释放的核小体及其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SLE患者核小体水平及血清中sTRAIL、AnuA水平,并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活动期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TBAIL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核小体水平与SLEDAI积分、抗双链DNA抗体、Anu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AnuA增高者血清sTRAIL平均水平亦显著增高(P<0.05).结论sTRAIL参与了SLE疾病活动,其可能机制为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致相应的核小体及AnuA水平增高.

  • 抗核小体抗体系列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许娜;尹光辉;贺付成;明亮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等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96例SLE患者,129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并用免疫印迹法对3组血清进行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SLE组的临床指标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SLE组和疾病对照组的AnuA和其他自身抗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LE组Anu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健康对照组AnuA均为阴性;AnuA在SLE组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和91.3%,AnuA的敏感度较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的特异度高于ANA和组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和94.6%,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SLE疾病活动期的AnuA及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LE疾病非活动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等自身抗体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联合检测AnuA等多种自身抗体,对SLE的正确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 外周血清游离核小体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研究

    作者: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刘慧慧;黄芬;朱小明;戴宏;徐胜前;叶冬青;张学军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血清可溶性核小体(serum soluble nucleosome)表达水平;分析血清核小体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清核小体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早期凋亡率;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外周血可溶性核小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n=76)血清核小体浓度(0.746±0.244)低于正常对照组(1.237 ±0.394)(t=9.112,P<0.01),且与抗核小体抗体浓度呈负相关(r=-0.458,t=4.434,P=0.000);以正常对照组(n=69)血清核小体浓度均数的95%可信区间1.14~1.33作为核小体浓度正常范围,结果显示:SLE患者核小体减低组(A组,OD<1.14,n=54)的发热、皮疹、C3降低、血沉(ESR)增高、管型、血尿、蛋白尿、anti-SSA等临床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核小体增高组(B组,OD≥1.33,n=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1,0.0035,0.0164,0.0242,0.0171,0.0135,0.0001,0.0000);SLE患者核小体减低组中疾病活动的阳性率(79.63%)高于核小体浓度增高组(45.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P=0.0033).结论:SLE患者血清核小体浓度可减低或增高,血清核小体浓度与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核小体减低与SLE患者皮肤损害、肾损害的发生和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核小体在SLE尤其是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核小体与肺癌放化学治疗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国明;胡礼仪

    真核细胞中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伴随着细胞死亡,尤其是凋亡,核小体可被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健康人外周血中有很少量的循环核小体,而在细胞更新与死亡活跃的情况下,如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核小体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在其患者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过程中可观察到典型的核小体动力学过程,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这将为肺癌患者的治疗、病情的监测与疗效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核小体 肺癌 肿瘤 监测
  • 内源性甲醛对组蛋白甲基化动力学过程的贡献与作用

    作者:王昆;何胡军;朱燕;姚璇;王丽;丁书茂;杨旭

    1组蛋白甲基化的生物学意义真核细胞中,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核心由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分子形成的八聚体,和在八聚体上缠绕1.75圈的146bpDNA所组成[1].每个核心组蛋白都有两个结构域[2]:组蛋白的折叠结构域和氨基末端结构域.氨基末端结构域像一条"尾巴",位于核小体核心结构以外,可与其他调节蛋白和DNA发生作用.核心组蛋白的尾部通常有多个"信号位点",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等与这些位点结合而发挥作用.比如,组蛋白H3中的第4位赖氨酸(表示为H3-K4,下同)和组蛋白H3中的第2位精氨酸(H3-R2,下同)常常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位点.

  • 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体

    作者:龚燕华;杨克恭

    真核基因转录调节需要改变染色质结构(即染色质重塑),需要特异因子结合启动子和增强子等顺式作用元件,需要这些位点和RNA聚合酶之间建立联系(通讯),这些作用都需要不同的多蛋白复合体.这些复合体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是调节某个特定基因的关键因素.本文讨论ATP依赖的重塑复合体如何起到修饰染色质结构的作用.

  • 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活动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邱月;刘建社;熊京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5例经肾活检确诊为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抗核小体抗体在活动性增殖性狼疮肾炎中的阳性率(59.3%)较非活动性增殖性狼疮肾炎(27.3%)和非增殖性狼疮肾炎(20.0%)高(P<0.05).活动性狼疮肾炎组的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53.8%)较非活动性狼疮肾炎组阳性率(23.8%)高(P<0.05).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的病理活动性指数(active index,AI)较阴性组高(P<0.05),两组慢性指数(chronic index,CI)和狼疮肾炎的临床活动性评分(renal activity score,RAS)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的病理活动性相关,在活动性增殖性狼疮肾炎中出现较为普遍,是提示活动性增殖性狼疮肾炎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 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sDNA抗体对SLE疾病活动和脏器损害的意义

    作者:汪国生;张宏;单曙光;杨国俊;钱龙;王玮;厉小梅;李向培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和脏器损害的意义.方法 69例SLE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狼疮肾炎(LN)和非狼疮肾炎组(NLN).测定AnuA和抗dsDNA抗体水平,比较组间抗体水平差异,分析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nuA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55.1%和47.82%,疾病活动组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P<0.001).抗dsDNA抗体阴性SLE中有16.6%AnuA阳性.两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LN组两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NLN.结论 AnuA和抗dsDNA抗体都是SLE疾病活动指标,与LN相关,AnuA检测是对抗dsDNA抗体的有益补充.

  •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的研究

    作者:吕琳;吴少瑜;饶进军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由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经螺旋、盘绕、压缩而成[1].核小体的中部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构成的八聚体,N端尾部为单一的H1,核小体周围绕着两圈长约166 bp的DNA,之间的连接DNA约10~80 bp,并通过组蛋白H1缩成直径为30 nm的纤丝[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及其意义

    作者:张辉

    目的: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评价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ANuA在SLE诊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8例SLE患者、65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和结缔组织病)和30名健康对照血清中ANuA水平.同时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和抗Sm抗体.结果:自身抗体在SLE及其他风湿病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ANuA62.1%和3.1%,抗ds-DNA抗体48.3%和4.6%,抗Sm抗体39.6%和0.ANuA对SLE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1%和96.9%.ANuA与抗ds-DNA、Sm抗体联合检测对SLE诊断敏感性提高,为70.7%,同时有92.3%的特异性.结论:ANuA在SLE血清中水平显著增高,ANuA测定是SLE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有价值的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与抗ds-DNA和S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SLE的敏感性.

  • 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诱导抗核抗体生成

    作者:吴厚生;李金柱;卢琳;郭玲;奚华国;王美英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其重要特征是血清中出现以抗双链DNA(dsDAN)、抗Sm等为主的致病性抗核抗体(ANA).阐明抗dsDNA和抗Sm抗体生成的机制,对了解SLE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虽然多种假说来解释ANA生成的机理,但许多证据提示是抗原驱动ANA生成.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哺乳类动物dsDNA、组蛋白、核小体等核成分并不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启动生成的激发原迄今不明.

  • 监测血循环中核小体来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敏感性--兼评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策略

    作者:顾春东;王震

    1文献类型治疗.2证据水平3a.2004年影响因子:5.623.3文献来源Holdenrieder S, Stieber P, von Pawel J, et al.Circulating nucleosomes predict the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 Cancer Res, 2004, 10(18Pt 1) :5981-5987.

  • FEN1基因突变在狼疮肾炎凋亡核小体清除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王静;王志平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严重脏器损伤.目前,常规的免疫抑制剂疗法,如泼尼松、环磷酰胺、霉酚酸酯、FK506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治疗靶向性差、缓解率不高、容易复发的缺点[1].开拓新的治疗理念,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极为迫切.而对LN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有望从根本上获得LN治疗的突破.LN是多基因表达异常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凋亡产生的核小体与其抗体间的作用是LN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2].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前后血浆核小体检测及意义

    作者:张国明;胡礼仪;周业庭;臧家兰;马小波;张高明;徐庆雷

    目的:探讨核小体(nucleosome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前后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早期预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ELISA试剂盒对66例晚期NSCLC患者血浆中核小体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以3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一线化疗前,NSCLC患者核小体水平为215(32~316)ng/mL,显著高于对照者30(2~112)ng/mL,一线药物化疗后,有效组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与病情稳定及进展者核小体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核小体可作为监测NSCLC化疗中生物化学反应性的有效指标,可能对早期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个人体化治疗提供方案.

68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