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胚胎中HBV mRNA与母婴垂直传播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昳;宗时春;叶峰;师娟子;金燕;蔺淑梅;孔颖;张曦;杨雪亮;张健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母亲卵细胞的体外受精胚胎中HBV mRNA的检测,明确HBV是否能够经卵细胞传递至胚胎而发生母婴垂直传播。方法以慢性HBV感染母亲卵细胞体外受精后遗弃胚胎这一特殊标本为研究对象,用单细胞RT-PCR的方法检测胚胎中的HBV mRNA。结果38例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母亲中有5例胚胎中出现阳性,阳性率为13.2%(5/38),其中5个废弃胚胎中有3个出现阳性信号,母亲血清HBeAg阳性,HBVDNA定量为4.7×105 IU/mL;另有3个废弃胚胎中有2个检出阳性信号,母亲血清HBeAg阴性,HBVDNA定量≤103 IU/mL。结论 HBV能够经卵细胞传递至胚胎而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并在其中复制。

  • 当阳市乙肝母婴阻断工作分析

    作者:张斌;周云;凌成兰;陈顺政;余家珍;肖春玉;韩冬梅;刘海兰;赵玉英

    目的 探讨湖北省当阳市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状况,制定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方法 阻断组在孕7、8、9个月分别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次,婴儿出生后在按常规接种乙肝疫苗3次(0、1、6个月),同时婴儿在出生24小时内1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非阻断组在孕前、产时不做特殊处理,只在婴儿出生后按常规接种乙肝疫苗3次(0、1、6个月),观察婴儿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阻断组婴儿315例.有11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3.49%;非阻断组婴儿106例有22例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0.75%.两者经统计学检验,X2=26.02,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采取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能减少母婴垂直传播机会.

  • HIV和HCV母婴垂直传播影响因素的比较

    作者: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有相同的传染途径,在母婴垂直感染中存在着相同因素,也存在着不同因素,共同感染在垂直传播中是常见现象,也产生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两病毒引起的疾病,揭示其机制.该文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从母体因素、分娩因素、婴儿喂养方式和宫内感染方面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对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作以综述.

  •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及其母乳喂养安全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晓霞;郭艳巍;刘新伟

    0引言 乙肝病毒(HBV)可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在实行免疫预防程序后,婴儿通过产程和产后感染HBV的途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HBV宫内感染难以阻断[1],是形成慢性乙肝的主要途径和原因. 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HBV相关肝病的关键[2]. 寻找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世界上控制乃至消灭乙肝的关键课题. 我们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mmunoglobulin,HBIG)联合乙肝疫苗(Hbvac)治疗,有效地阻断HBV宫内传播,同时对应用联合免疫的产妇母婴喂养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措施

    作者:张先艳;张小娟;薛艳霞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已有20多亿人经历了乙肝病毒(HBV)感染,其中有3.5亿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占1.2亿).每年全世界有100万~500万的病人死于急性或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谒和肝癌.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血液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而母婴垂直传播约占感染人数的一半以上.所谓母婴垂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在子女的生命早期即胎儿期、分娩过程中和产后新生儿期将自身的HBV传染给子女.受其感染的子女,约85%以上都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进入成年期一直带着病毒而不发病或步入乙肝"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过去,人们对母婴垂直传播无能为力,导致乙肝传染不断扩大,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对此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愿望已成为现实.具体阻断措施主要为:

  • Pre-S1Ag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意义

    作者:周立;王瑞娟;吴照;周秀芳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Pre-S1Ag水平,分析孕产妇及其新生婴儿Pre-S1Ag水平关系,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孕产妇全部进行HBV标志物及检测Pre-S1Ag指标,及其生后2小时内新生婴儿检测Pre-S1Ag指标.检测结果用SPSS21.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母亲Pre-S1Ag指标和子代Pre-S1Ag指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即母代S1指标值较高,那么子代S1指标值也高.结论:早期检测Pre-S1Ag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乙肝,PreS1Ag检测成本远低于HBVDNA,动态监测Pre-S1Ag滴度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经济方便的检测指标.

  • 围产期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分析

    作者:刘虹;徐丽云

    目的探讨围产期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及对受感染儿的远期影响.方法用套式PCR技术对280位临产妇、28例新生儿(母亲UU阳性)进行UU检测.结果产妇中UU的感染率为10%,母婴间垂直传播率为35.71%(10例).产妇感染UU与胎儿早产、出生低体重有相关性;UU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者中母婴垂直传播率高于正常足月儿;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受感染新生儿今后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感染率高于未受感染儿.结论产妇UU感染易出现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窒息新生儿易被UU传染;受UU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易发生呼吸道系统疾病.

  • 38例艾滋病患者消化系统表现的临床分析

    作者:沙惠;张文筱;万绍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感染引起的,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传染性,AIDS的潜伏期长、隐蔽性强、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化、病死率高、目前即无能治愈的药物也无存效的疫苗预防,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艾滋病患者因自然病程不同、所处病期不同、伴随症状及机会感染不同而表现为多样的临床表现.消化系统病变是HIV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常累及的系统之一,高达90%以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在病程中可表现有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会逐渐导致营养不良,增加死亡率.从口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及肝胆胰均可受累,病变还可累及肠系膜、腹膜和腹膜后组织.目前在我国,综合性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在不断的增多,但因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存在漏诊和误诊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38例有消化系统损害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特点,以提高对消化道症状为表现的艾滋病的临床诊断.

  • 小儿乙型肝炎

    作者:邱申熊;赵隽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经体液传播,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未严格消毒的注射器、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可能导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传播途径,是导致小儿乙型肝炎的主要因素.

  • 艾滋病诊疗指南HIV感染的母婴垂直传播处理(5)

    作者:

    阻断HIV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产科干预+抗病毒药物干预+人工喂养.应用此综合措施,可使母婴垂直传播率降低为1%~2%.自愿咨询和检测(VCT)是所有母婴垂直传播预防项目的先决条件, 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 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作者:董皎

    为了探讨围产期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及对受染儿的远期影响等问题,我们以直接免疫荧光法、金标法对200例临产妇、25例新生儿(母亲CT抗原阳性),进行了CT抗原检测.结果如下:兰州地区产妇中CT的感染率平均为12.5%,母婴间的垂直传播率为40%,产妇感染CT与胎儿早产、出生低体重有相关性.CT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者中母婴垂直传播率高于正常足月儿;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受染新生儿今后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率高于未受感染儿;直接免疫荧光法、金标法,对CT抗原都是比较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手段.特别是金标法,更利于在临床中应用、推广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感染传播的预防与管理

    作者:丁国芳

    儿童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感染造成,其90%来源于HIV母婴传播.预防HIV母婴传播是减少儿童HIV感染的重要途径.以往的研究表明,在未采取任何十预的情况下,HIV母婴传播发生率约为15%~50%,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在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研究显示,部分艾滋病高流行区的HIV母婴传播率为35%~50%[1].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病毒复制,并通过孕期、产时和产后降低母亲孕期病毒载量从而预防和减少HIV母婴垂直传播.在发达国家使用高效抗病毒药物和人工喂养可以使HIV母婴垂直传播率下降至1%~2%[2-3].

  • 通辽市"卫计联手"控乙肝

    作者:生焰明

    内蒙古通辽市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每年孕产妇感染率约在7%左右.近年来,经过宣传和综合防治措施,乙肝经血液和性传播比例下降到不足10%,但母婴垂直传播却上升到9 0%以上.该市乙肝检测预防有三个链条,分别为计生部门的育龄妇女孕前检查、卫生部门免费婚检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母婴保健.由于受设备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只能提供简单的检测和干预服务,不能实施有效的母婴阻断服务.乙肝防治不同程度地存在"断链"的问题.为此,从去年起,通辽市将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列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政府的民生工程,由卫生和计生联合实施,将全部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和已经怀孕的孕产妇纳入规范化管理,实施免费筛查、检测、阻断、随访的连续服务.

  • 羊膜腔穿刺对母婴HBV垂直传播的meta分析

    作者:李桃源;何京;卢永平;梁旭竞;HOCHERBerthold;陈友鹏

    目的 母婴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已成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是否增加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方法 搜索1990年1月1日~2016年3月15日之间在Pubmed、Embase、谷歌学术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乙肝孕妇行羊膜腔穿刺对母婴垂直传播影响的相关英文或中文文章,根据纳入剔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然后对文章治疗评分,后有4篇文章纳入,共有3997孕妇,其中实验组167名、对照组3830名,使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 5.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进行羊膜腔穿刺术与不行羊膜腔穿刺术两组婴儿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R2=1.37,95% CI:0.70~2.69,P=0.36).当孕妇是HBV-DNA≥107 copies/mL、HBeAg阳性时,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后胎儿宫内感染风险增加(R2=9.54,95% CI:3.52~25.85,P<0.0004;R2=3.41,95% CI:1.05~11.13,P=0.04).结论 孕妇HBV-DNA≥107 copy/mL和(或)HBeAg阳性时将增加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 分娩方式对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的影响

    作者:朱玉婷;韦立蓓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阳性孕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我院2002~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期间沙眼表原体阳性的母亲及其新生儿221对,用免疫层析法进行了沙眼衣原体抗原的检测,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221名新生儿中自然分娩113人,沙眼衣原体阳性73人,阳性率64.60%,剖宫产108人,沙眼表原体阳性16人,阳性率14.8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有显著的影响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徐华胜;叶冬梅

    目的:剖析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本市医院接诊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60例,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对照组单用乙肝疫苗.观察两组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比较HBsAg阳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HBsAg阳性率为3.33%,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HBV-DNA阳性率为6.67%、抗-HBs阳性率为3.33%,均明显比对照组的30.0%、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作者:宫维双

    目的 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效果.方法 对HBe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220例,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主动免疫法:给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分别在出生0、1、6个月注射;B组用主动+被动免疫法:出生即刻、1月予HBIG100U注射及在0、1、6月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注射;随访1年后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 两组的HBsAg阳性率及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A组(A组为84.5%、B组为95.5%,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婴儿1岁婴幼儿HBsAb阳性率.

  • 不同分娩方式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刘红娥;辜为为;范祎;周金凤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分娩的209例新生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脐血/1月龄时外周血HBV-M.209例新生儿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产组,剖宫产组,以1月龄时HBsAg阳性作为垂直感染的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率.结果 123例阴道产组婴儿有9例发生了垂直传播,感染率为7.3%;86例剖官产组婴儿有2例发生了垂直传播,感染率为2.3%,两组婴儿感染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垂直感染HBV与分娩方式有关,与阴道产相比剖官产可以降低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 490例乙型肝炎在母婴之间垂直传播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美珠;吴春荷;蔡丹锋;许惠榕

    目的:了解分析HBV垂直传播在母婴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4291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母婴配对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抽取产妇产前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各3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V及其抗原、抗体.结果:在4291例产妇中,HBV阳性患者490例,占11.42%.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者200例,占4.66%,HBsAg、HBeAb、HBcAb阳性者290例,占6.76%.在对应的4291例脐带血中,新生儿HBV阳性者268例,占6.25%.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者87例,占2.03%,HBsAg、HBeAb、HBcAb阳性者181例,占4.22%.阳性者男婴141例,女婴127例、分别占6.28%和6.21%.2222例剖宫产患者HBV阳性者251例,占11.30%,与其配对的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者136例,占6.12%.2069例阴道分娩患者HBV阳性者239例,占11.55%,与其配对的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者132例,占6.38%.结论:胎盘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它可以阻止部分HBV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不能阻止HBV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因此,胎盘垂直传播为母婴之间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HBV阳性率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性别相关性不大.

259 条记录 13/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