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一例报告
患者周XX,男性,28岁,因反复腹胀、呕吐10多年加重2年于2002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曾在2年前因饭后饱胀厌食伴呕吐,诊断溃疡病合并幽门不完全梗阻入院,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症状消失出院.近二个多月来上述症状复现,呕吐物为前一餐食物及大量胆汁.再次入院检查:消瘦、喜取左侧卧位,上腹饱胀,偶见胃蠕动波,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第一、二段扩张,胃排空延迟.给予禁食、补液效果欠佳,于10月27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发现十二指肠明显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其周围淋巴结呈条索状压迫十二指肠一、二段,呈气性扩大并壁增厚,行游离屈氏韧带,将十二指肠下移,解除十二指肠压迫,术后症状消失出院.
-
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的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图像,运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多方位大密度投影(MIP)分析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空间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MRI均能明确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一致;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SCA)16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3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3例,岩静脉2例,桥脑横静脉1例,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同时压迫2例,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静脉共5组血管分支压迫1例;神经根进入区(REZ)是三叉神经易受血管压迫的部位.结论 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并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探讨MRTA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HFS患者临床及MR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10例HFS患者,MRTA显示患侧(共215侧,双侧症状5例)有血管压迫和接触面神经分别109侧和86侧,可疑接触9侧,阳性率为94.9%;健侧(205侧)面神经有血管压迫和接触分别12侧和23侧,可疑接触6侧,阳性率为20%.HFS患者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与邻近血管解剖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症状与血管接触或压迫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0.01).80例手术患者术中见78例有血管压迫或接触,未见责任血管2例;71例术前MRTA与术中所见完全相符,4例术前MRTA阴性患者,术中3例见静脉责任血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TA诊断HFS的灵敏度为96.2%,诊断符合率95.0%.结论 MRTA是术前诊断HFS病因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为HFS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动脉指压止血的应用解剖
指压止血是一种迅速、有效、简便的止血方法.所谓指压止血法是根据人体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的位置,用单手指或多指或手掌压迫近心端的动脉干,把该部位的血管压迫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止血效果的止血方法.只要摸准压迫止血点,压迫力度够,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对挽救伤员的生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判断出血的性质和类型,掌握全身主要动脉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正确运用止血的方法及技巧,对于在遇到意外受伤引起伤口流血,无论是自救还是互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半面痉挛的研究进展
半面痉挛是面神经出脑区受血管压迫,引起半侧面肌不随意的、间断的抽搐.本文对半面痉挛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
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减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多数是由于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粘连引起,其剧烈疼痛往往令患者不堪忍受.目前的治疗方法以桥小脑角三叉神根减压效果为可靠.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经乙状窦后入路完成此手术15例,除1例复发外,14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我们的体会是,在围手术期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
颈椎病的"报警信号"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以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椎、神经、血管压迫、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近年来颈椎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目前约有5000万人患有此病,而及时发现对治疗颈椎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就要高度重视了.
-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MRI成像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MRI成像价值.材料与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75例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设为研究组,将同期本院体检的85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检查,观察对比两组MRI检查结果、血管压迫和接触部位,以及研究组MRI检查血管压迫或接触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MRI检查阳性96.00%高于对照组22.35% (P <0.05);研究组三叉神经根进入区血管压迫和接触发生率65.28%高于对照组52.63% (P <0.05);参照手术结果即证实研究组75例患者均存在神经血管压迫,MRI检查有72例患者存在血管压迫、接触或可疑接触,得知MRI诊断敏感性高达96.00%.结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MRI成像可以直观、清晰显示三叉神经核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
输液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
静脉输液技术已广泛应用,输液后一般都是利用棉球对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棉球止血需要靠手的压力,必须得拿出一支手来压住针眼处,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一直压住针眼处,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患者如果按压方式不恰当还会引起皮下瘀血,会加大穿刺难度,为此,输液后对静脉管路的保护十分重要,我科研制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后血管压迫止血带,能较好地避免出血、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形成,减轻疼痛,方便了患者,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发病机制研究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人群年发病率为14 ~ 20/10万,表现为阵发性不自主面肌抽搐,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工作和社交,患者治疗愿望迫切[1].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以及外科手术三种.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 ITN 患者的临床及 MR 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结果280例 ITN 患侧神经血管接触、可疑接触或压迫共267例(阳性率95.3%),健侧有66例(假阳性率23.6%);120例手术者,术中发现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118例。患侧与健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TA 诊断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特异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6%,96.7%。结论MRTA 能可靠地显示 ITN 神经血管的关系,其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对ITN 病因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
MR 三维高分辨率成像曲面重建联合仿真内窥镜重建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MR 三维高分辨率成像曲面重建(CPR)联合仿真内窥镜重建(MRVE)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中的应用。方法对65例 TN 患者采用 MR 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扫描,运用 CPR 联合 MRVE 评价患侧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其中60例与微血管减压(MVD)手术结果比较。结果65例3D-FIESTA-C CPR 联合 MRVE 显示责任血管阳性率为92.3%(60/65),其中60例与手术结果比较,3D-FIESTA-C CPR 联合 MRVE 在显示责任血管以及压迫部位方面与 MVD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诊断符合率为95%(57/60)。结论MR 三维高分辨率成像 CPR 联合 MRVE 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显示血管神经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阳性率的检出,利于术前明确病因及指导手术操作。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策略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病因大多是面神经根部血管压迫所致,一般不会自然好转,国内发病率为11/100万[1].我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7月使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51例,本文对其治疗效果及复发因素进行分析.
-
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1例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多种原因导致面神经异位冲动发放,引起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目前认为引起痉挛的原因大部分为搏动性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造成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面部抽搐.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美观[1].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 ression,MVD)是目前外科治疗面肌痉挛首选的治疗方式,其有效率达到86%~97%[2].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行MVD治疗面肌痉挛21例,疗效满意.
-
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神经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与手术结果.结果:43例面肌痉挛患者共86侧面神经,3D-TOFMRA检查发现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经统计学分析,患者症状与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性意义(P<0.01).43例患者症状侧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3D-TOFMRA诊断血管与手术不符者8例.结论:3D-TOFMRA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面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提供手术依据.
-
面肌痉挛的地西泮阻滞治疗与疗效观察
临床发现不仅面神经受血管压迫可以引发面肌痉挛,其他如炎症、肿瘤、剧烈的情绪波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引发面肌痉挛.痉挛多由眼睑开始,渐累及更多的表情肌,也有累及镫骨肌者,痉挛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多不能自愈.我门诊采用面神经阻滞,患者仰卧,头偏向健侧,在乳突后缘中点下穿刺.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护理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肾盂输尿管多见的先天畸形,其局部病变为狭窄、输尿管高位连接、异位血管压迫等,也可因既往手术等继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变可以导致肾积水,随梗阻时间延长,肾积水加重,肾功能受损,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而良好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2][4][5]。本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3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行肾盂成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A型肉毒毒素加用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140例临床观察
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面神经支配的一块或多块肌肉不自主地间断性不规则无痛性强直或阵挛性抽动,常见病因归于错行血管压迫面神经根,A型肉毒毒素目前是治疗HFS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首选方法。对残留痉挛及主观感觉效果不好的病人加用卡马西平,临床疗效更满意,并能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
3D-TOF-MRA联合3D-FIES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序列(3D-TOF-MRA)联合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 T N)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诊断为I T N患者50例(100侧,症状均为单侧),将有症状侧设为患侧组,无症状侧设为健侧组,各50侧.对所有患者的3D-TOF-MRA和3D-FIESTA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责任血管构成等.结果:患侧组50侧中,血管与神经接触24例(48.0%);压迫15例(30.0%),阳性39例,阳性符合率为78.0%.其中显示责任血管主要为S C A(27例,69.23%),其他血管依次为AICA(7例,17.95%)、BA(2例,5.13%)、SCA+BA(2例,5.13%)、SCA+AICA(1例,2.56%)、单纯静脉(1例,2.56%).健侧组50侧中,血管与神经接触8例,阳性符合率为16.0%.患侧组接触或压迫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健侧组(P<0.05).结论:ITN病因中常见的责任血管为SCA.3D-TOF-MRA联合3D-FIESTA是目前诊断ITN病因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的观察到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在ITN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TOF-MRA 3D-FIESTA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 -
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3D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评价颅底神经与血管关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高分辨率3D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显示颅底神经与血管的关系中的优势及其对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前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拟诊为原发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的患者,术前行MRI三叉神经扫描,包括常规扫描序列及3D高分辨率成像(3D-CISS、3D-VIBE、3D T1-CE-MPRAGE),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对原始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例疑诊NVC的患者中,影像检查与手术证实NVC一致47例,影像检查有3例未发现NVC,而手术结果有2例未发现明显NVC,与手术结果相比较,MRI诊断NVC的敏感性为97.9%,特异性为100%,手术符合率为98%,二者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的一致性(k=0.79).应用3D CISS、3D VIBE、3D T1-CE MPRAGE及三者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0.865,0.667,0.990,灵敏度分别为89.6%,72.9%,83.3%,97.9%.用KAPPA来预测分析责任血管,手术与影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0.840).结论:应用3T MRI高分辨率3D-CISS.3D-VIBE.3D-T1-CE MPRAGE三个序列都可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但各自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联合应用三者有助于为NVC病因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并提高责任血管的检出率,且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 磁共振3D高分辨率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