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薄荷及其伪品留兰香的鉴别

    作者:崔宇宏;高天爱;安志强

    目的 找出薄荷和留兰香的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药材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气相色谱鉴别等方法,对薄荷和留兰香进行对比鉴别.结果 薄荷和留兰香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区别.结论 留兰香不能混充薄荷使用.

  • HPLC测定留兰香中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作者:王桂红;张群;谭永霞;吴勇;吴宁;顾承刚;郑国华;何建华

    目的:建立留兰香药材中橙皮苷、迷迭香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戴安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流动相等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并对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等进行考察,建立分别测定橙皮苷、迷迭香酸的留兰香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结果:采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18∶82)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测定留兰香中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3,330 nm,柱温分别为30,35℃.回归方程橙皮苷为Y=27.61X+0.040 2(r=0.999 9,0.008 434 ~ 1.687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3% (RSD 1.4%);迷迭香酸为Y=51.44X-0.172 3(r=0.999 9,0.018 91~1.891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 (RSD1.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重复性好,可用于留兰香中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 留兰香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作者:陈广通;高慧媛;郑健;吴斌;杨小珂;吴立军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的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Ⅰ),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Ⅱ),3'-甲氧基木犀草素(chrysoeriol,Ⅲ),5,6-二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5,6-dihydroxy-7,8,3',4'tetramethoxyflavone,Ⅳ),5,6,7,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nodifloretin,Ⅴ).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薄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Ⅴ为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 留兰香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郑健;赵东升;吴斌;吴立军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的活性部位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各种层析方法.结果: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索烷 (ursane,I ), 3-甲氧基-4-甲基苯甲醛(3-methoxy-4-methylbenzaldehyde,Ⅱ), 藜芦酸(veratric acid,Ⅲ),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tetramethoxyflavone,trimethoxyflavone,thymonin,Ⅵ),香叶木素(diosmetin,V),5,6,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5,6,4′-rihydroxy-7,8,3′-trimethoxyflavone,thymonin,Ⅵ),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结论:化合物I,Ⅱ,Ⅲ是从薄荷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Ⅵ是从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 薄荷与留兰香的异同

    作者:张博;李树清;付树凯

    目的 探讨薄荷和留兰香的异同,为两种中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性状、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性等几个方面比较薄荷与留兰香的差异,并证明其不可混用.结果与结论 薄荷和留兰香虽为同科同属,但其性状、功能主治、主要化学成分、药理药性均有不同之处,尤其是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差异较大.薄荷与留兰香不可混用.

    关键词: 薄荷 留兰香 异同
  • 上海市郊栽培薄荷的初步鉴定和分析

    作者:甄汉深;张三平;徐世霞;潘小姣

    鉴于薄荷在我市郊县广有栽培,故对市郊所产薄荷作了初步调查,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同时对各种薄荷的挥发油进行了薄层层析及气相色谱分析。现将分析的初步结果小结如下,以供鉴定研究薄荷质量时参考。1 原植物鉴定  由于薄荷属植物的多型性及种间杂交的关系,本属植物种数报道不一。《中国植物志》记载有12种,其中6个为野生种。近年来戴克敏对薄荷属植物的分类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国产栽培薄荷植物有11种,1亚种,2变种,2变型(戴克敏.国产薄荷属的栽培种类初步研究.药学学报,1981,16(11):849-859)至于园艺上薄荷的品种就更多了。1.1 植物来源  根据我们在上海郊县采集的作为药用薄荷栽培的植物,经鉴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1.2 5种植物的检索1.轮伞花序腋生 2.茎、叶光滑,花冠喉部毛稀少;花萼外面光滑;叶长通常为宽的两倍,具明显的粗齿,但不向前弯2.光叶薄荷 2.茎、叶具柔毛,至少角隅具柔毛;花冠喉部毛明显;花萼外面具柔毛  3.萼具11~13脉;植物密被柔毛,有的毛具狭窄细胞;叶揉之有留兰香香气4.平叶留兰香  3.萼具10脉;植物多少具有柔毛;毛无狭窄细胞…

  • 薄荷药材鉴别方法的改进及其质量分析

    作者:张涛

    薄荷为常用药材,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薄荷药材干燥后,仅从性状无经验者难以鉴别.标准收载项目只有显微、薄层色谱(TLC)、挥发油含量的测定项,但此3个项目专属性均不强.显微与其同科属植物的显微特征相近,TLC鉴别中叶绿素及易混品留兰香均有干扰,难以发现掺伪、掺杂的问题,导致薄荷错用、混用现象时有发生,如以留兰香及其他唇形科植物的地上部位替代薄荷,故以薄荷特征成分薄荷脑(左旋薄荷醇menthol)为检查指标,改进了薄荷药材的TLC鉴别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GC)定性方法.改进后的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无干扰;GC方法色谱峰分离度好,有效解决了薄荷药材鉴别项专属性差的问题.

  • 留兰香的活性成分(Ⅰ)

    作者:郑健;高慧媛;陈广通;吴斌;吴立军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methoxy -4hydroxybenzoic acid,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 -4-hydroxybenzoic acid,Ⅱ)、橙皮素-7- O -β -D -葡萄糖苷(hesperetin -7- O -β -D -glucoside,Ⅲ)、芹菜素-7-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 -7- O -β - D -pyranglucoside,Ⅳ).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薄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为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 留兰香的活性成分(Ⅱ)

    作者:郑健;高慧媛;陈广通;杨小珂;吴斌;吴立军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又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lariciresinol 2a - O -β -D -glucoside (Ⅰ)、5,4' -二羟基黄酮-7- O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5,4'-dihydroxy flavonoid -7- O -β -D pyranglycuronate butyl ester,Ⅱ)、香蜂草苷(didymin,Ⅲ)、橙皮苷(hesperitin,Ⅳ)、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Ⅰ、Ⅱ是从薄荷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Ⅴ是从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 薄荷与留兰香的非腺毛微性状鉴别

    作者:汪海斌;袁如柏;周建理;穆二廷;胡云飞

    目的 对市场上销售的薄荷及其混伪品留兰香进行微性状鉴别.方法 采用生物显微镜结合显微成像系统,对薄荷及留兰香叶面、叶缘和叶脉的微性状进行观察、拍摄和鉴别.结果 薄荷和留兰香的上表面、下表面、叶缘、叶脉的微性状具有较大差异,薄荷叶上表面的非腺毛明显长于留兰香,薄荷叶叶缘和叶脉主脉存在大量的非腺毛,而留兰香叶缘和叶脉主脉则很少有非腺毛.结论 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别法可以对薄荷及混伪品留兰香进行鉴别.

  • 薄荷及其伪品的鉴别

    作者:曹继华;朱聪明;李艳丽

    目的:找出鉴定薄荷和留兰香的佳方法.方法:利用药材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对薄荷和留兰香进行对比鉴别.结果:找出了薄荷和留兰香在药材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结论:留兰香不能混充薄荷使用.

  • 薄荷和留兰香资源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作者:杨国丽;吴卫;郑有良;陈黎;张旭

    目的 了解薄荷(青茎和紫茎)以及留兰香资源中上部叶片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薄荷和留兰香中Ca和Cu含量均高于土壤中含量,其对Ca和Cu有富集作用.Ca,Mn,Cu,Cr,Pb,As含量在供试材料中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各元素含量间相关不显著.薄荷和留兰香资源无机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薄荷资源各无机元素含量普遍高于留兰香资源无机元素含量,而青茎和紫茎薄荷无机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野生和栽培薄荷资源无机元素含量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薄荷叶片无机元素含量普遍高于留兰香.

  • 微波辅助提取留兰香中挥发油工艺优化研究

    作者:仇凡;火跃芳;蒋立英;卢王钰;李欢欢

    以留兰香茎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其中的挥发油,通过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四个因素对留兰香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微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后将微波辅助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对比.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7,提取1次,维持60min.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微波辅助法提取效率增加,且该方法操作工艺简便易行,工业生产中易推广.

  • 留兰香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关骏良;吴钊华

    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了留兰香挥发油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 超声波辅助提取留兰香中总黄酮的研究

    作者:客绍英;刘冬莲;马作东;刘玉军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留兰香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选了正交试验L9(34)的超声提取佳工艺条件.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 50,提取温度60 ℃.其中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影响大,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留兰香总黄酮含量为0.0951 mg/mg.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11.51143C-0.00029,相关系数r=0.9999.该方法操作工艺简便,快捷,准确.

  • 薄荷、留兰香特异性引物PCR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曹亮;秦双双;袁媛;朱校奇

    目的:筛选留兰香、薄荷鉴别SNP位点,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实现薄荷、留兰香及二者混合品的快速鉴别.方法:通过测序及GenBank中下载获得薄荷、留兰香的psbA序列,通过使用Bioedit软件比对获得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多重PCR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对薄荷、留兰香原植物及药材进行鉴别.结果:构建了多重PCR鉴别体系,能扩增出薄荷181 bp的鉴别条带或(和)留兰香288 bp鉴别条带,通过一个PCR反应就能对药材及二者混合品进行鉴别.结论:使用多重PCR技术可以有效鉴别薄荷、留兰香及二者的混合品.

  •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留兰香总黄酮工艺研究

    作者:罗强;温莉珍;龙晓英;司徒冰

    目的 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留兰香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留兰香总黄酮解吸率及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容量、水洗量及上样时药液浓度、洗脱乙醇溶液浓度与用量、洗脱速率及径高比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留兰香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药液浓度0.16 g·mL-1(按生药量计),药材量与D101大孔树脂质量之比为1:4.8(g:g),径高比1∶7,上样速率为2 BV·h-1(动态吸附后静置20 min),水洗量4 BV(2 BV·h-1),乙醇洗脱浓度为70%,洗脱体积为3 BV(2 BV·h-1).结论 该工艺经济、稳定、可行,可为留兰香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留兰香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罗强;龙晓英;刘昌顺;郑玉蓉;卢耀文

    目的 优化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留兰香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温度进一步研究静态提取和动态提取对留兰香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 留兰香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动态提取)90 ℃,料液比1∶12(首次提取需多加入2倍溶媒),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总黄酮得率为6.50%.结论 该提取工艺经济、稳定、可行,为留兰香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梁呈元;刘艳;李维林;于盱;王海棠;陈智坤

    目的 研究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留兰香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 从留兰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4.9%.结论 留兰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香芹酮(52.5%)、柠檬烯(30.8%)和β-蒎烯(2.1%).

  • 薄荷及其饮片中掺有易混品留兰香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宇宏;郭景文;李民生;马敏;宁红婷

    目的:从药材市场调研和国家药品评价抽验"逍遥丸"薄荷药材考察中发现,薄荷有以留兰香代用或混用的问题.两者虽为同科同属植物,但其主要成分、功能主治等存在差异.薄荷、留兰香的性状、显微相近,易发生掺伪、掺杂问题.故有必要建立能够区分薄荷和留兰香的专属性强的TLC、GC、GC-MS补充检验方法.方法:根据薄荷含薄荷脑,不含香芹酮,而留兰香含有香芹酮的特性,以薄荷脑及香芹酮为指标,建立了TLC、GC的薄荷脑的鉴别及香芹酮限量检查方法,并使用GC-MS进行确证.TLC及GC中香芹酮的限量是根据中国药典规定药材允许的杂质量、留兰香中香芹酮的平均含量及本实验方法计算而定.若超过规定限量,则用GC-MS进行确证.结果:TLC、GC方法专属性、重复性、耐用性均好,能同时鉴别薄荷中并检查留兰香中香芹酮.在企业提供及药材市场收集的23份薄荷药材中,其中5份为含有香芹酮的阳性样品,且超过规定限量,留兰香混入薄荷的比例为21.7%.有必要建立补充检验方法以鉴别、检查薄荷药材.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够检测香芹酮,解决现行标准专属性较差的问题,可有效地控制薄荷及其饮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