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市郊某村2004年底发生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今后防治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采样检测及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病18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人98例、临床诊断病例88例,罹患率为12.48%.水源水和末梢水水样检测显示饮用水受到严重的粪便污染.结论饮用水源污染为此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因素,应大力加强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改水改厕工作,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
一起饮用水污染所致细菌性痢疾的调查分析
2003年9月松阳县三都乡中心学校及所在地里庄村先后有40名师生、村民及散居儿童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这是一起由于集中式供水水源污染所致福氏志贺氏菌痢疾,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
一起多传播途径引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2000年4-8月,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城区发生因水源污染为主,合并日常生活接触,苍蝇携带,食物污染等多因素引起的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发病480例,罹患率3.08%.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
阿坝水族村一起水源污染的伤寒暴发调查分析
2000年1-7月,富源古敢乡阿坝水族村陆续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病人119例,经过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伤寒.
-
全国各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200207期)
痢疾贵州:松桃县防疫站8月7日接到疫情报告,该县普觉镇江家洞村发生痢疾暴发.首例病人7月18日发病,截止8月7日,共发病108例,罹患率为8.03%.疫情波及6个村民组,流行持续21天;发病年龄小3个月,大85岁,高发年龄段为5-9岁儿童.此次暴发因水源污染引起.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现症病人进行治疗,对外环境及水进行消毒.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
-
江西省某农村一起因水源污染导致的 伤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2010年9月28日,江西省于都县黄坑村发生25例疑似伤寒病例.为查明病因和传播途径,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黄坑村共搜索到40例病例(疑似病例25例,确诊病例15例),39例(98%)在沉坑组居住,沉坑组罹患率(34%)明显高于其他村民组(0.34%)(RR=983,95%CI:136~7096).沉坑组居民中使用沉坑山水源村民的罹患率(42%)显著高于使用其他水源村民的罹患率(4%)(RR=11,95% CI:2.1~160).对使用沉坑山水源村民的队列研究显示,饮用生水者发病风险高于饮开水或桶装水者(RR=2.5,95%CI:1.1~7.9).饮用生水者中,饮水剂量与发病风险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趋势X2 =5.7,P=0.016).环境卫生调查发现,沉坑山水源为山渗水,无任何安全保护措施,6份水源水样标本检测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超标.15例病例Tubex检测伤寒IgM均阳性.本次伤寒暴发的危险因素是饮用受污染山渗水的生水.
-
重庆市涪陵区城乡居民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及消除方法调查
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人们日常活动,大量含氮、含磷类化合物排放量与日俱增,由藻类引起的水及保健品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在有毒的蓝藻中,常见的一种叫铜绿藻,它能产生一种微囊藻毒素.
-
一起钻探天然气污染农村居民井水水源的卫生学调查
在绝大多数应急和灾害情况下,饮用水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近年来,钻探天然气对农村附近地表水源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对地下水污染,特别是对井水水源的污染事件则尚未见诸报道.笔者将本地发生的一起钻探天然气污染农村居民井水水源的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以防止类似井水水源污染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饮用水安全.
-
一起农村居民井水水源污染调查及其防制措施
目前,随着国家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已经构成对公众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威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008年1月8日,重庆市万州区某街道某农村居民小组投诉,他们饮用了40余年的井水被污染,且水源污染较严重,现将其调查情况报告于后.
-
瓶装天然矿泉水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在外环境中,尤其是在水体中分布广泛,淡水、咸水、土壤、冷血或温血动物肠道,以及腹泻患者乃至健康人群均可发现,是常见的水源污染指示菌,也是本属中公认致病力强的水源性和食源性条件致病菌,目前已有多起人类胃肠道疾病的报道.[1]虽然引发的食物中毒症状常是一过性的,但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却可能是致命的危害.近几年来,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嗜水气单胞菌污染问题日渐受到重视 ,国外已有在天然矿泉水水源和市售瓶装水中检出嗜水气单胞菌的报告,并证明它们可在瓶装水中增殖达到105 CFU/mL水平,足以使人致病.[2~4]由于缺乏大面积的普查资料,瓶装水中嗜水气单胞菌的真正来源,尚无定论.目前国家标准没有嗜水气单胞菌的法定检验方法,为掌握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嗜水气单胞菌的污染状况,我们参照文献资料介绍方法,[5]进行了采样调查.
-
一起水源性腹泻暴发的调查
对一起疑似饮用“市政自来水”引起的一过性感染性腹泻的调查处理,分析了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随州市水源污染的调查分析
为了阐明涢水河随州市区段水源事故污染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水质检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源水水域内藻类增殖、水体变绿且有腥臭气味。水体浑浊,色度增高,氨氮及亚硝酸盐氮含量增高。说明水体已受到严重污染。源水水域周围环境不良,有明显的污染源存在,是导致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长期干旱,水量减少,水温增高,水生物繁殖增速是水体污染加重的又一客观条件。经过紧急处理后,水源污染情况已经被控制。彻底清除污染源,加强水源防护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以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护水源,避免再度污染的基本措施。
-
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桶装饮用纯净水已成为许多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的主要饮用水源,其卫生质量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一起水源污染致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9月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曹坞村发生了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暴发疫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污染水源引起的暴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幼儿园"痢疾"爆发有关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coli,EIEC)的生化特性、毒力基因特征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酷似志贺菌,可导致散发或爆发性胃肠炎.其致病特点是侵袭结肠上皮组织,导致感染部位的大肠黏膜出现炎症性反应,引发类似痢疾的临床症状.2003年5月杭州地区某县幼儿园爆发了一起因水源污染引起的园内儿童群体性痢疾样腹泻.我们对从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10株疑似痢疾志贺菌菌株进行了生化特性、血清型、侵袭性及分子特征等的研究,后鉴定为血清型不明的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现报告如下.
-
一起水污染致感染性腹泻爆发性流行的调查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由于其血清型众多,常难以确定型别,并多引起婴儿腹泻,一般经水和食物引起爆发性流行.2005年4月1-9日,太原理工大学长风校区发生感染性腹泻暴发,3497名学生中,有209例发病,罹患率为5.98%.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因水源污染导致EPEC-O125:K70感染性腹泻爆发性流行.
-
一起水型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
2005年6月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发生以发热、腹泻、恶心、呕吐和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共确诊患者1189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是一起由于生活饮用水源污染而导致的福氏志贺痢疾杆菌3a型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暴发.
-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疫苗的研制进展
细菌性腹泻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统计,全球年腹泻病人达30亿左右,我国年发病约8亿多人次,死亡率达0.02‰,其中常见的是由肠毒索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引起的腹泻[1].由于是经口传播,所以常因食品或水源污染导致爆发性流行,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战争时期更不易避免和控制,同时由于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有耐药性细菌的大量增长,所以研制有效的疫苗加强免疫预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ETEC疫苗[2-7].
-
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的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调查
2001年8月下旬贵州省台江县台拱镇发生较多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省、地、县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及诊断标准进行入户调查,病例诊断按照GB16001-1995的标准进行.
-
甲型副伤寒1 023例临床分析
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或水源污染,仍有局部地区出现伤寒、副伤寒爆发.1998年1月~2001年6月,我市发生甲型副伤寒爆发,现将3年多来经血培养证实为甲型副伤寒的1 023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