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MGB1与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嘉

    肿瘤的浸润、转移一直以来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肿瘤死亡患者中90%死于肿瘤侵袭或转移,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近年研究表明,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与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组织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作者:殷新明;朱小兰;温坚;朱莉;谈微微;刘颂平

    目的 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分泌物及宫颈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定期采集宫颈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以术前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表达.结果 宫颈组织及分泌物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逐渐升高,术后1~2周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周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严重;其TNF-α、IL-6及HMGB1表达较术后4周明显升高.结论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2周时宫颈创面炎症为严重,应避免在此阶段行全子宫切除.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丁林;吕肖锋;武晋晓;张星光;程千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患者血糖波动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CHD患者50例(CHD&DM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DM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两组患者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并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同时测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比较两组间HMGB1、vWF的水平及血糖波动参数,探讨T2DM合并CHD患者与单纯T2DM在血糖波动、HMGB1、vWF的差异及其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意义.结果 CHD&DM组的病程、MAGE、LAGE、MPPGE、MODD、vWF、HMGB1水平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Gensini冠状动脉评分将CHD&DM组分为3组,其中A、B、C3组的Gensin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及B组MAGE、LAGE、MPPGE、MODD、HMGB1、vWF水平较A组高(P<0.05),C组的水平较B组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Gensini评分与MAGE、LAGE、MODD、MPPGE、vWF、HMGB1、年龄、TC呈正相关(r=0.267、0.341、0.533、0.529、0.635、0.691、0.226、0.10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ensini评分=342.865+35.117MAGE+ 14.821HMGB1+7.927vWF.结论 血糖波动对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内皮损伤及炎性反应而引起.

  •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Toll样受体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作者:王静(综述);王烜(审校)

    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有研究提示作为炎症反应启动闸门的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以及作为晚期炎性介质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可能通过某些传导通路共同参与了SAP的发生发展。本文拟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MGB1与VEGF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范晓霞;范培云;姚勇利;胡耀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变组)和28例糖尿病非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测定HMGB1和VEGF水平,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Gensini积分进行统计,比较分析HMGB1、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病变组HMGB1水平[(7.61±1.1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96±0.67)ng/mL],病变组VEGF水平[(43.16±1.6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3.30±3.1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在轻度病变组[(5.28±1.62)ng/mL]vs中度[(7.34±1.53)ng/mL]vs重度[(10.68±1.79)ng/mL],VEGF在轻度病变组[(27.96±0.67))pg/mL]vs中度[(38.84±1.21))pg/mL]vs重度[(66.50±1.61))p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及VEGF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MGB1、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程度及范围有关,HMGB1、VEGF水平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指标,是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因素.在无法进行CAG检查时,可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值得临床应用.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贵珍;陈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为重要炎性因子,其为无菌性炎症与感染相关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者,在感染、炎症及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HMGB1表达水平可反映机体炎症及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且与相关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以HMGB1为治疗靶点,有望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新策略.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

    作者:李再楠;赵延娜;严瑞;朱春玲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肾炎舒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炎舒治疗组[378 mg/(kg·d)],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制作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7天及第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6只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及组织中HMGB 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B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HMGB1、TGF-β1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5),肾炎舒治疗组HMGB1、rGF-β1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HMGB1可能协同TGF-β1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炎舒胶囊可抑制肾组织中HMGB1及TGF-β1的表达,对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细胞骨架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分泌IL-6中的作用

    作者:徐佳;杨莉;李志杰;刘靖华;邓鹏;姜勇

    目的:观察体外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释放白介素-6(IL-6)的量效关系,探讨细胞骨架在HMGB1诱导HUVEC释放IL-6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His-EGFP-HMGB1及His-EGFP融合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利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观察HMGB1及相关细胞骨架抑制剂作用或低温培养作用下细胞分泌IL-6因子的情况.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正确,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经SDS-PACE电泳鉴定大小正确,刺激体外培养HUVEC后IL-6高表达且具有明显量效关系;Nocodazole、Cytochalasin D等细胞骨架抑制剂作用及低温培养后可明显抑制IL-6表达.结论:体外重组的人HMGB1蛋白可以有效诱导HUVEC分泌和释放IL-6,而细胞骨架结构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明显的能量依赖性.

  • 阳和三棱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研究

    作者:刘太阳;李杰;沈雁冰;桂琦;文秀华

    目的:研究探讨阳和三棱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加用阳和三棱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前列腺症状评分、泌尿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大尿流率、勃起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阳和三棱汤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 脓毒症大鼠内毒素增敏系统改变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关系

    作者:姚咏明;张立天;陆家齐;董宁;于燕;鄢小建;方文慧;盛志勇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脂多糖受体CD14的改变及其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诱生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 致脓毒症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LP组及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治疗组(rBPI21治疗组).检测肝、肺、肾和小肠组织LBP、CD14 及HMG-1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CLP组术后2 h,肝、肺、肾和小肠组织LBP/CD14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0.01).与CLP组比较,rBPI21治疗组CLP后12 h和24 h肝、肺组织LBP mRNA表达明显受抑制(P<0.01),12 h各组织及24 h小肠CD14 mRNA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同时,CLP组术后6 h肝、肺、小肠HMG-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24 h达峰值(P<0.01),并持续至72 h.rBPI21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12 h各组织和24 h肝、小肠HMG-1 mRNA的表达.相关分析表明,CLP后肝、肺、肾及小肠组织LBP/CD14 mRNA表达与相应组织的HMG-1 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脓毒症时LBP/CD14增敏系统可能参与了晚期炎症介质HMG-1的诱生过程.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刘庆阳;姚咏明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分泌IL-10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 DC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b/c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加不同浓度HMGB1处理(20,100,500 ng/ml,以不加HMGB1的细胞作为对照)CD11clowCD45RBhighDC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low CD45RBhigh 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Ⅰ-a/e及Toll样受体(TLR)4的表达强度;应用ELISA检测CD11clowCD45RBhighDC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加入未经HMGB1处理的CD11clowCD45RBhigh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组(加入经500 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抗体1组(加入经500 ng/ml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抗IL-10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和高浓度HMGB1刺激+抗体2组(加入经500 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 结果 与未加HMGB1刺激相比,HMGB1能显著增强CD11clowCD45RBhighDC表面分子CD86、TLR4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分泌呈HMGB1浓度依赖性.高浓度HMGB1刺激组IFN-γ水平为(279±17) pg/ml,显著低于未刺激组(963±11)pg/ml(P<0.05);高浓度HMGB1刺激组IL-4水平为(372±14) pg/ml,明显高于未刺激组(213±10) pg/ml(P <0.05). 结论 HMGB1可促进CD11clowCD45RBhigh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反应分化,通过激活CD11clowCD45RBhighDC介导机体免疫抑制活性.

  • 黄芪甲苷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

    作者:李金凤;姚咏明;黄立锋;张淑文;张震宇;盛志勇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TⅣ)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介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免疫功能的拮抗效应并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处死后分离脾脏CD4+ CD25+ Treg,在72孔板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Treg分为4组进行培养(每组18孔):(1)正常对照组:单纯Treg; (2) HMGB1组:HMGB1(1μg/ml)+Treg;(3)HMGB1+ ASTⅣ治疗Ⅰ组:HMGB1(1 μg/ml)+ASTⅣ(50μg/ml)+Treg;(4) HMGB1+ ASTⅣ治疗Ⅱ组:HMGB1(1μg/ml)+ASTⅣ(100 μg/ml)+Treg.以上4组再各分为3个亚组(每组6孔),分别于HMGB1刺激后24,48,72 h收集Treg.采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eg胞内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reg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L-10及TGF-β分泌水平. 结果 HMGB1刺激Treg后,Foxp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在24 ~72 h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1),其中以作用72 h下调尤为明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水平呈现与Foxp3相同的变化趋势;而ASTⅣ治疗组Foxp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在给药后24~72 h均较HMGB1组明显升高(P<0.05),且HMGB1+ASTⅣ治疗Ⅱ组Foxp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在给药后24 ~ 72 h明显高于HMGB1+ ASTⅣ治疗Ⅰ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水平亦呈现与Foxp3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不同剂量ASTⅣ在体外均可拮抗HMGB1对小鼠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提示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 早产大鼠在高氧暴露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盒蛋白4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严隆丽;全裕凤;张华;柳秋菊;赵日红;刘曼

    目的 探讨早产大鼠在高氧暴露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盒蛋白4(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4,SOX4)和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1日龄早产Sprague 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95%高氧组、70%高氧组、45%高氧组和空气对照组,每组各12只.于生后第3天取肺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肺组织SOX4和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空气对照组早产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少;45%高氧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渗出和炎症细胞浸润;70%和95%高氧组肺组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充血、出血性改变及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压缩.各高氧组SOX4、β-catenin mRNA及SOX4、总β-catenin蛋白表达均高于空气对照组,且95%和70%高氧组高于45%高氧组[SOX4 mRNA:(0.81±0.09)、(0.66±0.06)比(0.29±0.09),β-catenin mRNA:(1.21±0.30)、(1.05±0.29)比(0.80±0.18),SOX4蛋白:(1.12±0.21)、(0.87±0.04)比(0.63±0.04),总β-catenin蛋白:(1.57±0.13)、(1.26 ±0.09)比(0.75 ±0.06)];各高氧组胞核β-catenin蛋白高于空气对照组,且95%高氧组高于45%高氧组[(1.21±0.21)比(0.65±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大鼠肺组织SOX4和β-catenin受高氧诱导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

  • 富氢盐水对重度烧伤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王黎丽;郭松雪;吴攀;邵华伟;韩春茂

    目的 探讨富氢盐水对大鼠重度烧伤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制. 方法 将5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8只、烧伤组24只、富氢盐水组24只.假伤组大鼠背部采用温水浴(20℃,15 s)模拟致伤,烧伤组和富氢盐水组大鼠背部采用沸水浴法(100 ℃,15 s)致Ⅲ度30%体表总面积的重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立即一次性腹腔注射富氢盐水10 mL/kg,假伤组和烧伤组大鼠伤后立即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伤后6 h3组大鼠均按4 mL·kg-1·%TBSA-腹腔注射乳酸钠林格液进行复苏.假伤组于伤后72 h,烧伤组和富氢盐水组分别于伤后6、24、72 h选取8只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后处死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情况和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临床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表达分布,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I)的蛋白表达.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 H检验、Dunn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检验. 结果 (1)假伤组大鼠伤后72 h肾小管管腔结构完整,无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变形坏死.烧伤组大鼠自伤后6h肾小管逐步开始出现细胞空泡变形、管腔内碎裂蛋白聚集等损伤变化,并随着时间增加,损伤变化逐步加重富氢盐水组大鼠肾脏组织伤后各时间点损伤情况较烧伤组同时间点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与假伤组伤后72 h比较,烧伤组、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6、24、72 h的肾小管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烧伤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6、24、72 h的肾小管损伤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2)除富氧盐水组伤后6、72 h(P>0.05)外,烧伤组大鼠各时间点和富氢盐水组大鼠余时间点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假伤组伤后72 h(P<0.01);烧伤组和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6、24、72 h血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高于假伤组伤后72 h(P<0.01).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6、24、72 h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分别明显低于烧伤组相应时间点(P<0.05) (3)假伤组大鼠伤后72 h肾脏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TNF-α、IL-1β、IL-6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烧伤组大鼠伤后6、24、72 h肾脏组织中以上炎症因子的表达较假伤组多.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肾脏组织中以上炎症因子的表达较烧伤组相应时间点少.(4)与假伤组伤后72 h比较,烧伤组大鼠伤后6、24、72 h的TNF-α、IL-1 β、IL-6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富氢盐水组大鼠仪伤后6、24 h的TNF-α mRNA表达增加(P<0.05或P<0.01),伤后6h的IL-6 mRNA表达增加(P<0.01).与烧伤组各时间点比较,富氢盐水组大鼠除伤后6 h的TNF-α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外,余各时间点的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5)与假伤组伤后72 h的0.39±0.03比较,烧伤组大鼠伤后6、24、72 h肾脏组织中HMGB1的蛋白表达(1.19 ±0.07、1.00±0.06、0.80 ±0.05)均明显上调(P<0.05),而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6、24、72 h肾脏组织中HMGB1的蛋白表达(0.35 ±0.08、0.47 ±0.06、0.42±0.06)无明显差异(P>0.05).与烧伤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大鼠伤后6、24、72 h肾脏组织中 HMGB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 结论 富氢盐水可以减轻重度烧伤大鼠急性肾损伤,而这一作用通过调控肾脏组织炎症因子释放实现.

  • 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缺血带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代蕾;郭杏;黄海峻;廖筱梅;罗兴前;李丹;周虹;高小春;谭美云

    目的 观察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缺血带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取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MGB1组和单纯烫伤组,每组18只.将定制铜质梳状模具置于100℃沸水中3~5 min后,置于大鼠背部20 s,造成有3个缺血带的创面.烫伤后即刻,HMGB1组大鼠从创面缺血带边缘皮下注射0.4 μg HMGB1 +0.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单纯烫伤组大鼠同前注射0.1 mLPBS.烫伤后24、48、72 h,每组各取6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烫伤后24、48、72 h创面缺血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量及烫伤后48、72 h创面缺血带CD31蛋白表达量.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烫伤后48、72 h创面缺血带组织CD31免疫组织化学切片中微血管数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烫伤后24、48、72 h创面缺血带VEGF、CD31 mRNA表达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烫伤后24、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7.496、4.437、5.402,P<0.05或P<0.01).烫伤后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CD3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038 8±0.007 9、0.057 7±0.001 2,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的0.013 4±0.004 9、0.030 3 ±0.004 0(t=10.257、15.055,P<0.01).(2)烫伤后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微血管数明显多于单纯烫伤组(t=3.536、4.000,P<0.05).(3)烫伤后24、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VEGF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4.406、3.821、3.356,P<0.05).烫伤后24、48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CD3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4.113、3.466,P<0.05);烫伤后72 h,2组大鼠创面缺血带CD31 mRNA表达量相近(t=0.010,P>0.05). 结论 外源性HMGB1可通过提高VEGF和CD31的表达,从而促进大鼠烫伤早期创面缺血带血管生成.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受体机制

    作者:刘峰;姚咏明;董宁;徐珊;盛志勇

    目的 了解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的刺激物,分为HMGB1组:加入10 μg/ml的HMGB1;HMGB1+抗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组:先加入RAGE多克隆抗体5μg/ml孵育2 h后,再加入HMGB1;HMGB1+重组鼠(rm)RAGE/Fc组:将10 μg/ml的HMGB1与10μg/ml的rmRAGE/Fc混合作用2 h后,再加入巨噬细胞;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强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HMGB1组RAGE阳性细胞率(54±12)%明显高于对照组[(13±5)%,P<0.01],其荧光强度(126±1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4±8,P<0.01).HMGB1+rmRAGE/Fc组、HMGB1+抗RAGE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而HMGB1组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明显多于其他3组.HMGB1组细胞凋亡率(39.5±2.3)%高于HMGB1+rmRAGE/Fc组[(17.3±3.6)%]、HMGB1+抗RAGE组[(14.8±4.8)%]及对照组[(5.4±2.3)%,P<0.01].结论 HMGB1可诱导RAGE表达上调,RAGE是HMGB1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主要受体之一.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的影响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作用

    作者:孙立;陈旭林;郭峰;王飞;刘晟;梁勋;王仁素;王永杰;孙业祥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KC)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将32只SD大鼠背部浸于98℃水中12 s,制成30% 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伤后24 h,处死大鼠分离肝脏KC(32个样本),以每孔1×106个接种至24孔板中.(1)取部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样本数为8.对照组,加入1 mL PBS液培养;HMGB1组,加入1 mL浓度为100 ng/mL HMGB1刺激.培养48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2)取部分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样本数为8.对照组,加入1 mL PBS液培养;HMGB1组,加入1 mL浓度为100 ng/mL HMGB1刺激;HMGB1+抗RAGE抗体组,经1 mL浓度为20 μg/mL抗大鼠RAGE单克隆抗体孵育2h,加入1 mL浓度为100 ng/mL HMGB1刺激;HMGB1+重组大鼠RAGE/Fc嵌合体(rrRAGE/Fc)组,将0.5 mL浓度为100 ng/mL HMGB1与0.5 mL浓度为5μg/mL rrRAGE/Fc孵育2h后,作用于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RNA印迹法检测细胞内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LSD检验. 结果 (1)培养48 h后,HMGB1组细胞RAGE表达水平(1.036 ±0.101)明显高于对照组(0.191 ±0.024,t=-23.158,P=0.000).(2) HMGB1组、HMGB1+抗RAGE抗体组以及HMGB1+ rrRAGE/Fc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分别为(10.59±1.39)、(9.91±1.68)、(11.51±2.27) ng/mL,IL-1β含量分别为(2.49±0.33)、(2.08±0.32)、(2.42±0.42) ng/mL;细胞内TNF-α mRNA水平分别为0.311 ±0.009、0.301±0.047、0.326±0.016,IL-1βmRNA水平分别为0.237±0.021、0.244±0.041、0.245±0.01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含量分别为(2.69±0.14)、(0.43±0.05) ng/mL,细胞内TNF-α和IL-1β mRNA水平分别为0.140±0.022、0.077±0.005,P值均小于0.01]. 结论 HMGB1可引起严重烧伤大鼠KC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但RAGE在这一过程中未起主导作用.

  • 热休克因子1基因转染对烧伤血清刺激的巨噬细胞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成群;尹朝奇;周建大;贺全勇;朱颉;李萍;陈铁夫;彭浩;徐阳成;陈佳

    目的 了解外源性热休克因子1(HSF 1)对烧伤血清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相关炎性介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严重烧伤和正常大鼠血清;构建pcDNA 3.1/HSF 1重组载体.将培养的RAW 264.7巨噬细胞株转染(具体分为:未转染、转染空载体、转染重组载体)后再分别使用前述2种血清刺激.另取部分未行血清刺激的转染重组载体的巨噬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HSF 1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PCR法检测经血清刺激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 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已转染重组载体的细胞株较稳定,检出有HSF 1部分活化.反转录-PCR检测到,未转染的正常血清刺激的巨噬细胞中TNF-α、HMGB 1、IL-10的基因仅有少量表达,而烧伤血清刺激能明显上调其基因表达(分别为0.910±0.100、0.860 ±0.020、0.430±0.010);与转染空载体+烧伤血清组(上述3项指标分别为0.800 ±0.050、0.880±0.030、0.420±0.010)比较,转染重组载体+烧伤血清组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中TNF-α和HMGB 1的基因表达并上调IL-10的基因表达(分别为0.130 ±0.100、0.450±0.020、0.450±0.020).结论 严重烧伤后给予HSF 1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的某些促炎介质的表达,适当上调某些抗炎介质的表达,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

  • 外源性清蛋白输入对ARDS病人晚发炎性因子影响

    作者:徐娜娜;曲彦;关纯;胡丹

    目的 探讨外源性清蛋白输入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清蛋白(AL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ARDS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病人诊断为ARDS后第1天即给予人血ALB 20 g/d静脉输入,连续输入3d;对照组不给予外源性ALB,其他常规治疗方法相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及BALF中ALB和HMGB-1浓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体温、氧合指数、呼吸频率的变化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及BALF中ALB、HMGB-1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49,P<0.05).两组血清ALB水平与血清HMGB-1水平及BALF中ALB、HMGB-1水平均呈负相关(r=-0.757~-0.702,P<0.05).治疗组病人在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0.67,P<0.05).结论 外源性ALB输入能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加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减少毛细血管渗漏,减轻ARDS病情,降低晚发炎性标志物HMGB-1水平,明显改善早期ARDS的临床症状,为ARDS病人进一步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 腹主动脉瘤组织HMGB1与RAGE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永欣;王豪夫;赵平

    目的 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AAA发展、破裂中的作用.方法 AAA病人42例,小AAA(横径<5 cm)病人9例,中AAA(横径5~7 cm)病人15例,大AAA(横径>7 cm)病人6例,破裂AAA病人12例;另选10例正常腹主动脉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HMGB1及RAGE蛋白的表达.结果 AAA组织中HMGB1、RAGE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腹主动脉组织(X2=15.61、13.37,P<0.01),大、中AAA组织中RAGE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小AAA组织(X2=6.075,P<0.05),大AAA和破裂AAA组织中RAGE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小AAA组织(X2=4.978,P<0.05).而HMGB1在不同大小AAA及破裂AAA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X2=3.060,P>0.05).HMGB1与RAGE在AAA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AAA的发展过程,尤其RAGE与AAA的扩张和破裂可能密切相关.

145 条记录 7/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