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眩晕宁片治疗眩晕68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瑞红

    眩晕多由平衡器官(内耳、听神经、脑干及小脑内前庭核及其联系通路、眼)病变或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异常的运动性幻觉,患者常感觉外界或自身在旋转、移动及摇晃,且常伴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向(肢体错定物位),人向一侧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不同程度的耳鸣及眼球震颤等,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近来我们采用眩晕宁片以健脾利湿、滋肾平肝为法,治疗痰湿中阻、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光学成像甘氨酸对蜗核和前庭核神经元兴奋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仕明;于宁;杨伟炎;顾瑞;韩东一;山下敏夫

    目的从神经细胞群的水平研究甘氨酸是否对蜗核(cochlear nucleus,CN)与前庭核(vestibular nucleus,VN)神经元核团的兴奋起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方式.方法从新生小鼠(1-3天)制备活体(in vitro)脑干组织切片,并用电压敏感染料(voltage-sensitive dye)进行染色,采用多位点光学记录系统(optical imaging)观察电刺激位听神经(第8颅神经,nⅧth)后传入兴奋的传导.结果光学成像显示电刺激nⅧth后兴奋传导至脑干的CN核团和VN核团,并且光学方法可同步记录256个记录单元(elements)中神经兴奋传导的二维动态过程(n=35).用甘氨酸受体拮抗剂-马钱子碱(50μM)浸泡组织切片后,在CN和VN中的光学信号与脑片在标准人工脑脊液中相比较有明显的增强(n=10).马钱子碱对峰样快反应信号与慢反应信号的增强效应不同,在CN和VN的不同核团之间也有差异.在CN核团,快反应信号与慢反应信号增强幅度分别为154±34%(n=23,elements)和271±91%(n=23,elements),马钱子碱的增强效应与标准ACSF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在VN核团,慢反应信号增强幅度为149±56%(n=17,elements),也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VN核团,快反应信号增强幅度仅为102±14%(n=17,elements),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马钱子碱增强神经核团的兴奋效应不仅发生在CN和VN核团的中心区域,同时也出现于核团的边缘区域.结论从神经核团的水平上证实甘氨酸是新生鼠CN与VN神经元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不仅对CN和VN核团神经元兴奋起"侧抑制"作用,而且对神经元的兴奋强度也起抑制作用.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运动病大鼠前庭传出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前庭核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小成;冯立宁;张作明;慧瑞;武胜昔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病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前庭传出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前庭核的表达变化,探讨中枢CGRP在运动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不给予旋转运动刺激的为对照组,其它两组实验动物通过电动转椅分别给予3次和1次运动性刺激,刺激后即刻取各组动物脑干切片,用ABC法观察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和前庭核的CGRP免疫组化反应变化.结果运动病大鼠前庭传出性神经系统和前庭核CGRP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且刺激3次组强于刺激1次组.结论 CGRP在大鼠运动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光学方法二维成像前庭核神经元的突触传导

    作者:杨仕明;杨伟炎;顾瑞;韩东一;山下敏夫

    为探索前庭核神经元传导的时空二维特征,用吸光性电压敏感染料RH155染色新生小鼠的脑干切片20min,电刺激前庭神经,用光学记录膜电位技术成像前庭核的神经电活动. 结果显示,电刺激前庭神经后光学记录显示前庭核出现神经电兴奋,在部分实验中观察到同侧及对侧前庭核的兴奋传导;前庭核神经兴奋有激发延迟和高峰延迟;所记录的光学信号具有光吸收波长特性,表明光学记录的可靠性;光学信号包括尖峰状快反应信号和持续较长时间的慢反应信号,所有兴奋信号被20μmol/L河豚毒(特异性钠通道阻断剂)不可逆性消除,表明快反应信号来源于钠通道介导的动作电位,慢反应信号被无钙液可逆性阻断,表明慢反应信号可能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研究表明,光学记录膜电位方法可以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直观观察脑干前庭核神经电活动的时空二维方式及其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

  • 用光学成像研究前庭核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的兴奋性传导

    作者:杨仕明;杨伟炎;顾瑞;韩东一;山下敏夫

    目的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二维动态观测前庭核(VN)神经元兴奋性谷氨酸递质受体的传导机制.方法自新生小鼠制备脑干切片,用吸光性电压敏感染料RH 155染色,并成像于16×16 elements Photodiode Arrays光学记录系统,电刺激前庭神经断端.为了观察谷氨酸是否为前庭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用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APV,on-NMDA受体拮抗剂CNQX)灌流脑片.结果电刺激前庭神经断端后光学记录显示兴奋传导至VN区域; 神经兴奋有激发延迟和高峰延迟;光学记录可以同步观察氨基酸拮抗剂对多个神经元核团兴奋性传递的作用,MDA受体拮抗剂APV和non-NMDA受体拮抗剂CNQX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抑制作用.APV和CNQX灌流后神经元的EPSP被抑制,减低比率分别为64.9%±9.06%和35.1%± 9.06%(n=18).结论光学记录膜电位方法可以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直观观察VN神经电活动的时空二维方式及其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谷氨酸是VN的神经元EPSP传导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NMDA和non-NMDA受体均参与介导VN神经元EPSP,在新生期以NMDA受体为主.

  • 作者:

    关键词:
  • BDA法神经束路追踪技术

    作者:陈亚亮;李莉;高秀来

    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dextran amine, BDA)是一种显示长传导束细微终末结构极佳的顺行及逆行追踪剂,由Glover等[1]于1986年首次成功地运用在神经束路追踪中.此后,不少学者[2~4]使用该法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室应用BDA法成功地显示了大鼠脊髓小脑束、前庭束纤维在小脑中央核及前庭核中的投射,现介绍如下.

  • 大鼠前庭核向脊髓节段投射的研究

    作者:李莉;高秀来;马育平;陈亚亮;陆涛

    将霍乱毒素亚单位B(CTB)分别注入大鼠单侧或双侧不同脊髓节段以观察前庭核向脊髓的节段投射.结果:①上颈髓注入例的标记细胞主要见于前庭外侧核的尾端腹侧部、前庭降核的尾侧部和前庭内侧核的小细胞部;②颈膨大注入例的标记细胞仅见于前庭外侧核的尾端腹侧部及弥散分布于前庭降核、前庭内侧核;③胸髓及腰髓注入例的标记细胞广泛分布于前庭外侧核和前庭降核,其中以前庭外侧核的头端背侧部为密集,并仅稀疏地分布于前庭内侧核的小细胞部;④骶髓注入例的标记细胞仅弥散地分布于前庭外侧核和前庭降核.提示:起源于前庭降核和前庭外侧核的纤维可一直投射到骶髓节段,而起源于前庭内侧核的纤维仅投射到上腰髓节段.

  • 动静态姿态平衡仪在平衡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璟;迟放鲁;卢华曾

    机体的平衡控制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感觉功能,需要来自视觉、前庭和本体系统的感觉传人信息,并有中枢参与处理,其主要部位在前庭核,引发各种运动反应[1].当感觉信息(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传人减少或发生冲突(不一致)时,姿势控制能力下降,这说明了各感觉系统在维持平衡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 大鼠小脑蚓垂小结毁损对前庭核神经元自发性放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姜斌;黎振航;陈应城

    目的:研究小脑传入神经纤维对成年大鼠中枢耳石器神经元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用外科吸引术毁损小脑蚓垂和小结,观察中枢耳石器神经元自发性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小脑蚓垂小结毁损后,规则型放电神经元的比例增加,C神经元呈现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种放电类型,而少数Ⅰ神经元表现出规则型放电.同时,各类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均值或增强或减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小脑蚓垂小结毁损后,中枢耳石器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受到了明显影响.提示当动物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功能特性的中枢耳石器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受小脑蚓垂和小结的调控.

  • 前庭习服对运动病大鼠前庭核和海马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云峰;李霞;姜正林

    目的:建立大鼠运动病前庭习服模型,探讨前庭习服行为过程中神经细胞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参与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条件性厌食症作为大鼠运动病评价指标,通过持续锻炼获得大鼠前庭习服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和习服组鼠脑内前庭核与海马部位c-Fos表达的情况.结果:采用Crampton旋转刺激装置进行连续锻炼,隔日1次,每次30min,连续28d的旋转刺激后,可明显提高大鼠对运动病的耐受力,产生习服.免疫织化学法结果显示,旋转刺激可以引起前庭区c-F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多,习服后下降.但海马脑区c-Fos免疫标记阳性细胞数目习服后仍然维持在高水平.结论:海马脑区细胞和前庭核团的可塑性变化参与了大鼠对前庭刺激的耐受.

  • 光学记录蜗核和前庭核核团神经元电活动

    作者:杨仕明;杨伟炎;顾瑞;韩东一;山下敏夫

    目的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研究脑干蜗核(cochlear nucleus,CN)和前庭核(vestibular nucleus,VN)神经元电活动.方法自新生小鼠(1~5天)制备离体脑干切片,用吸光性电压敏感染料RH155染色20分钟.采用光学记录膜电位(optical recording membrane potential)技术,观察电刺激位听神经(第8颅神经,nⅧ)后脑干CN和VN的神经电活动.结果①电刺激nⅧ断端后光学记录显示兴奋传导至CN和VN核团(n=40);②CN和VN神经兴奋有激发延迟(onset latency)和高峰延迟(peak latency);③所记录的光学信号具有光吸收波长特性,表明光学记录的可靠性;④光学信号包括峰样快反应信号(spike-likefast signal)和持续较长时间的慢反应信号(slow signal);⑤连续刺激nⅧ后发现慢反应信号大小递减,为突触疲劳(synaptic faiigue)现象.结论本研究表明光学记录膜电位方法可以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直观观察脑干蜗核和前庭核神经电活动的时空二维方式及其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为听觉和平衡觉中枢生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 静态前庭代偿的生化机制

    作者:顾美珍;殷善开

    单侧前庭传入阻断(unilateral vestibular deafferentation, UVD)后,在前庭核复合体(vestibular nucleus complexes,VNCs)、小脑、甚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m,CNS)的某些区域如海马发生许多复杂的生化改变.本文综述了前庭代偿过程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如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早期快反应基因蛋白(immediate early gene protein, IEGPs)、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 N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重要性,但这些不同因子是如何联系的,以及其中哪个或哪些与构成代偿的生理变化可能有因果联系,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 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前庭核团脑片的制备

    作者:夏交;孔维佳;朱云;张字;周彦;郭长凯

    目的 改良脑片制备方法,探讨影响脑片活性的实验因素.方法在国内外报道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备含有前庭内侧核的脑于脑片,从肉眼观、镜下观和放电特性三个方面判断脑片活性,观察鼠龄、生理溶液、温度等因素对脑片活性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稳定的脑片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直接观察脑片表层下50~100 μm神经元的立体影像,并可稳定地进行电生理记录;鼠龄越小神经元活性越易恢复,在成年鼠制备脑片时采取心脏灌注、使用高蔗糖溶液、较高温度预孵育等措施可提高脑片活性;孵育和记录温度直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神经元兴奋性,但会缩短脑片存活时间.结论 改良的脑片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可为电生理研究提供大量具有良好活性的神经元,脑片制备方法的选择和实验环境的控制应根据所选用动物的年龄而调整.

  • 胲晕与头晕要区分

    作者:肖旭平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幻觉、错觉,发作时虽然患者自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但这只是其主观感觉,并非真的在旋转.眩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于平衡器官(内耳、听神经、脑干及小脑内前庭核及其联系通路视觉等)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导致.

  • 围绕两轴进行复杂的旋转刺激后大鼠全脑内Fos的表达

    作者:葛顺楠;董玉琳;张富兴;李金莲

    为了探讨旋转刺激与运动病发生的关系,本研究利用一种复杂的围绕两轴旋转的加速度刺激器刺激大鼠后,观察大鼠全脑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动物被随机地分成四组,即正常对照组、两轴旋转刺激组、双侧迷路毁损组以及双侧迷路毁损后接受旋转刺激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全脑不同核团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和双侧迷路毁损组大鼠的脑内均未检测到Fos样免疫阳性产物;(2)两轴旋转刺激组的大鼠在给予复杂的围绕两轴旋转的加速度刺激后,在大鼠脑和脑干的多个核团内均可检测到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其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其中在脑干内的前庭复合体的不同亚核(包括前庭内侧核、前庭上核和前庭下核),孤束核、蓝斑核、臂旁内侧核、臂旁外侧核,间脑的室旁核以及边缘系统的杏仁核等内均可观察到密集分布的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3)双侧迷路毁损组大鼠在接受复杂的围绕两轴旋转刺激后,在上述相应核团内均难以检测到Fos蛋白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两轴旋转刺激可以有效地激活前庭神经元,而大鼠在接受前庭刺激后,脑和脑干的许多核团内大量的神经元可能通过与前庭核复合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纤维联系也被激活,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可能与运动病发生的复杂机制有关.

  • 大鼠前庭核向脑干呕吐区的间接投射

    作者:孙立宁;陈伟;管振龙

    前庭信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通路是产生运动病的结构基础,但至今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初级前庭传入信息的前庭核到脑干呕吐中枢的神经通路.向大鼠前庭内侧核和前庭下核内注入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向脑干呕吐区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未与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区域.结果发现在延髓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巨细胞网状核(Gi)和小细胞网状核(PCRt)有顺行标记纤维与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表明前庭核可能经DPGi、Gi和PCRt向呕吐区有间接投射,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前庭信号引发恶心、呕吐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5-羟色胺1A受体的分布

    作者:秦灵芝;张富兴;李金莲;李云庆

    为了研究5-羟色胺1A受体(5-HT1AR)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VNC)内的分布情况,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5-HT1AR亚型免疫阳性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1AR免疫阳性产物在VNC各个核团全长均有分布,主要定位于VNC神经元的胞体和近侧端树突,呈弥散分布,但在胞浆中也观察到许多染色深浅不同、分布不均匀的点状阳性结构.其中5-HT1AR样阳性神经元在前庭内侧核的全长呈密集分布,在前庭下核的尾段呈中等密度分布,在前庭上核、前庭外侧核和X核的全长、前庭下核的吻段和中段以及Y核的中、尾段均呈低密度分布,Y核的吻侧呈稀疏分布.本文结果提示,5-HT1AR阳性结构广泛地分布于大鼠VNC内,它们可能在介导5-HT对神经元活动的调节,参与前庭信息的整合与加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李果烈治疗眩晕经验

    作者:陆艳

    李果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0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眩晕经验介绍如下.眩晕是由于平衡器官(内耳、听神经、脑干及小脑内前庭核及其联系通路、眼)病变或功能紊乱所致的异常旋转运动感觉.临床表现为视物旋转或感觉自身旋转,不敢睁眼,可伴有步态不稳,不能直线行走,恶心、呕吐,不同程度耳鸣及眼球震颤等[1].依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