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发性骨髓瘤高钙血症的护理

    作者:余兰芳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以及因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出现感染、高钙血症、肾脏病变等.据报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程中合并高钙血症的发生率达20%~40%[1].

  • 自噬调节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作者:王纪珍;陈君敏;曾志勇;邱东飚

    目的:探讨自噬调节药物包括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自噬抑制剂(羟氯喹和3-甲基腺嘌呤)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雷帕霉素(RAPA)、羟氯喹(HCQ)、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RPMI 8226细胞,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应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观察自噬小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RAPA和HCQ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增加细胞的凋亡,而3-MA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也无诱导凋亡作用.MDC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内自噬泡数量随着RAPA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多,而随着HCQ和3-MA浓度升高自噬泡数量却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PA可诱导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和凋亡蛋白caspase-3及PARP表达上调,但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HCQ抑制LC3-Ⅱ/LC3-Ⅰ和BCL-2表达,但可上调caspase-3和PARP表达;3-MA可下调LC3-Ⅱ/LC3-Ⅰ表达,但对caspase-3、PARP及BCL-2表达均未显示明显影响.结论:RAPA能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和自噬,HCQ则在抑制自噬和增殖的同时也可诱导凋亡,3-MA可抑制细胞自噬但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不大.

  • 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侃侃;何正梅;丁邦和;陈月;张丽娟;于亮;高健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00、400、600、800 nmol/L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培养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24、48和72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7-AAG不同浓度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率、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7-AAG不同浓度对骨髓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r=0.518,P<0.05)和时间依赖性(r =0.473,P<0.05).未添加17-AAG的培养液对骨髓瘤细胞株的增殖无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在17-AAG不同浓度下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72 h的结果显示,17-AAG浓度越高,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水平越低(P<0.05).在相同培养时间下,17-AAG浓度越高,则G1细胞比例越高(P<0.05).在相同浓度17-AAG下,培养时间越长,则G1细胞比例越高(P<0.05).结论:HSP90抑制剂17-AAG能够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其主要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和HSP90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 异硫氰酸苯己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鹿全意;王昭;刘德龙

    为了评价异硫氰酸苯己酯(phenylhexly isothiocyanate,PHI)体外对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PHI与RPMI8226细胞共同孵育,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PHI处理后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PHI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变化;以JC-1为探针,检测PHI处理后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定量夹心ELISA方法检测PHI处理后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HI在低浓度(0.5μmol/L)时显著抑制瘤细胞增殖,诱导瘤细胞发生凋亡,抑制效应与PHI浓度有关,PHI处理后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用10 μmol/L PHI处理瘤细胞48小时后,线粒体去极化和膜电位丢失较对照组增加3-4倍.瘤细胞分泌VEGF显著减少,仅为对照组的35%.结论:PHI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线粒体去极化和膜电位丢失有关,PHI抑制瘤细胞VEGF的分泌可能是引起细胞凋亡原因之一,PHI是一种潜在的骨髓瘤的治疗药物.

  • VEGF反义RNA促骨髓瘤细胞凋亡及抑制内皮细胞形成血管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黄豪博;战榕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反义RN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66增殖、凋亡及内皮细胞ECV304体外血管形成的影响和以VEGF反义RNA进行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将VEGF121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IPES2-EGFP构建重组质粒AS-VEGF,酶切、测序鉴定.用此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阳性克隆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利用基质胶中内皮细胞ECV304的网络形成检测血管形成.结果表明:获得了携带反义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AS-VEGF;VEGF121反义RNA部分阻断了U266细胞中VEGF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U266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都较对照组细胞有明显减少,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培养上清在基质胶中作用ECV304细胞后的血管形成较对照组亦有明显减少.结论:VEGF反义RNA可以下调VEGF表达,从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系U266增殖,增加其凋亡并抑制血管形成.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黏附诱导的骨髓瘤细胞的耐药性

    作者:潘耀柱;陈协群;高广勋;顾宏涛;张永清;董宝侠;白庆咸;朱华峰

    为了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RPMI8226细胞黏附、黏附诱导耐药以及靶细胞Rac1 mRNA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分析了RPMI8226细胞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黏附率,用MIT法检测瘤细胞的增殖性,并用半定量RT-PCR研究Rac1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RPMI8226细胞与FN黏附1、6、12小时,其黏附率分别为(43.71±2.18)%、(55.63±1.56)%、(63.42±2.46)%;用20 μmol/L STI571处理1、6、12小时后黏附率分别降为(15.12±1.04)%、(17.58±1.32)%、(17.24±1.59)%;组间差异显著(P<0.05);阿霉素作用后,FN黏附组细胞IC50值[(1.46±0.04)μmol/L]显著高于BSA组[(0.78±0.03)μmol/L](P<0.05);FN联合ST1571组IC50值[(0.81±0.05)μmol/L]与BSA联合STI571组[(0.74±0.02)μmol/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却低于FN组(P<0.05);半定量RT-PCR显示,Rac1 mRNA水平在20μmol/L STI571处理14小时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降低RPMI8226细胞与FN的黏附率、逆转黏附介导的阿霉素耐药,并且可以下调其Rac1 mRNA水平.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孙莹;方美云;刘越坚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设门,对3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标记CD138、CD38、CD56、CD117、HLA-DR、CD3、CD7、CD13、CD33、CD19、CD20、CD22、CD34进行检测,并辅以瘤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查观察到瘤细胞比例为10%-68%,CD45/SSC设门证实可疑瘤细胞比例为9.72%-67.77%;抗原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CD13861.29%,CD38 100%,CD56 46.15%,CD13 70.00%,CD33 29.03%,HLA-DR 74.19%.CD117 33.33%.其余抗原均为阴性表达.结论:CD45/SSC设门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设定需要分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群,与形态学分类瘤细胞的比例相接近;瘤细胞以表达CD138、CD38、CD56抗原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髓系抗原CD13、CD33、CD117表达,有关这些抗原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蒋元强;李建勇;吴雨洁;杨慧;沈云峰;陈丽娟;徐卫;钱思轩;吴汉新;陆化;盛瑞兰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染色体核型、肾功能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患者分成4组:A组为同时检测到CMC和MMC患者;B组为仅检测到MMC患者;C组为仅检测到CMC患者;D组为未检测到瘤细胞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各组相比,A组的β2-MG和肌酐浓度显著增高,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就上述预后因素而言,在检测到与未检测到骨髓瘤细胞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发、复发/难治患者的CMC和MMC百分率明显高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瘤患者CMC与MMC显著相关.结论:骨髓瘤患者CMC和MMC百分率不仅反映肿瘤负荷,而且预示病情进展,特别是同时检测到CMC和MMC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杰;赵成艳;王敏;李良军;高艳飞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克隆性恶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为特征的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特点是单克隆的浆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可达骨髓内细胞总数的90%),破坏骨髓造血功能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如轻链),并通过多种机制产生临床症状及体征.MM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和破坏骨组织及髓外其他组织,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以及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出现感染、高钙血症、肾脏病变、高黏滞血症、淀粉样变等,尤其在疾病早期,表现无特异性,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免疫表型分析,以期望为MM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和方法.

  • 59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丽平;沈亚文;许延丽

    目的 观察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59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9例(51.2%),部分缓解26例(42.0%),无效4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侵润广泛,应早期诊断,综合应用化疗方案,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蟾蜍灵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旭;关大刚;佟海峡;邹华伟

    目的 研究蟾蜍灵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的作用.方法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蟾蜍灵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100nmol/L蟾蜍灵处理U266细胞12 ~72 h后,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U266细胞增殖.12.5 ~ 100nmol/L/L蟾蜍灵于24h开始明显抑制U266细胞生长(P<0.05).结论 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U266细胞生长.

  • 骨肉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红梅;刘伟东;王文波

    肿瘤干细胞( tumor/cancer stem cells )理论认为是肿瘤组织中存在数量极少、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亚群,该细胞亚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可能是肿瘤启动、生长、转移和复发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可以自我克隆形成子代致瘤性干细胞,同时分化出具有不同表型、非致瘤性的肿瘤细胞,后者经过短暂分化终死亡[1]。40多年前,有学者提出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是肿瘤发生的起源细胞[2]。20世纪60年代,人们从体外克隆培养获得的具有不同筛选标志的骨髓瘤细胞中发现仅0.01%~1.00%的肿瘤细胞可以形成克隆集落[3]。1971年,Park 等[4]在体内利用脾脏进行骨髓瘤细胞培养时,其克隆集落形成概率也与之相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Humburger等[5]发现只有0.02%~0.10%的肺肿瘤、卵巢肿瘤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具有在体外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克隆集落的能力,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的概念。

  • 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作者:付玉华;俞荣;王丽

    患者男,46岁,维吾尔族,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缺乏,伴有进食后腹胀感,恶心,无呕吐,偶有头晕不适,无尿痛、尿急、排尿困难,无牙龈出血,无呕血,黑便,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未给予重视,未到医院就诊,在家休息后上述症状未好转,后患者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胸闷憋气等不适,背部、肩胛部及腰骶部疼痛不适,上肢活动受限,不能弯腰,于2010年10月6日收住院,入院诊断:骨痛原因待查,多发性骨髓瘤?2009年8月,患者腰部扭动后诱发剧烈疼痛,自觉呈钝痛,位于腰骶部,持续性,弯腰加剧,平卧时减轻,以后一直平卧,起床便觉疼痛加剧。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30/80 mm Hg,病程中神志清,精神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肋骨无压痛,双肺(-),心脏(-),肝脾肿大,骶尾部皮肤发红,面部隆起,包块约6 cm×6 cm压痛不明显,质地较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4.83×109/L, RBC 2.13×1012/L,Hb 66 g/L,PLT 133×109/L,ERS>140 mm/1 h,β2-MG 2.16 mg/dl,大小便常规、大便潜血、血黏度、凝血象、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CA153、CA199、CA125、CA242均正常,多次查ALP、CRE、BUN、LDH、HBDH升高。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1880 mg/dl(751~1560 mg/dl),IgA 14.1 mg/dl(82~453 mg/dl),IgM 25.6 mg/dl(46~304 mg/dl),本周蛋白测定:尿本周蛋白阳性,尿液轻链定量:λ轻链2410 mg/dl,血清轻链定量:λ轻链2560 mg/dl,κ轻链91.8 mg/dl,全身及局部骨显像提示:左前肋3、5~10和右3~10,胸椎12,腰椎2~4,多发病理骨折。骨髓活检提示:骨髓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呈灶状分布,符合MM。骨髓细胞形态(2010年10月11日):增生活跃,转移癌细胞88%,其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胞质呈灰蓝色,胞核呈圆形,染色质较粗糙,分布不均,部分癌细胞有一明显蓝色核仁,粒红两系明显受抑,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易见。血片:白细胞数正常,偶见中晚幼粒及破溃转移癌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未见缗钱状排列,血小板单个易见,提示骨髓转移癌,建议查原发肿瘤。临床综合病历资料及辅助检查,主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于2010年10月16日给予VAD方案化疗1个疗程,12月10日给予MP方案化疗。2011年1月10日血常规:Hb 74 g/L,RBC 2.31×1012/L,WBC 3.67×109/L, PLT 128×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几乎全为骨髓瘤细胞,占96%,呈现白血病样变,并伴极多破溃骨髓瘤细胞,瘤细胞形态大小极悬殊,小者似淋巴样浆细胞,大者似巨核细胞,并见较多双核、多核瘤细胞及瘤细胞岛,粒红两系极度受抑,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正常。通过复习第一次骨髓片(图1A),结论为瘤细胞呈堆状分布,多在片尾,双核瘤细胞多见,该细胞分化差,形态似转移癌。结合第二次骨髓象(图1B)及临床特征,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IgG-λ型。随后,该患者拒绝继续化疗,出院。

  • 探针D13S319和D13S25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q14缺失

    作者:陈丽娟;李建勇;朱雨;仇海荣;张苏江;钱思轩;徐卫;陆化

    多发性骨髓瘤(MM)核型异常是MM主要的预后因素之一,13q14缺失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异常[1-2].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由于不受细胞分裂相影响,高纯度细胞分离的磁珠分选系统(MACS)富积了骨髓瘤细胞,二者可极大地提高MM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实验室诊断

    作者:王淑娟;朱立华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率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骨髓瘤细胞(myeloma cell,MC)浸润骨骼和软组织,产生M蛋白,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反复感染等.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T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作者:丁岩松;陈文明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微小残留病的存在,使骨髓瘤易复发.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MM的热点之一.国外报道[1]用凋亡的骨髓瘤细胞或分泌的异常单克隆Ig,即M蛋白脉冲DC,得到DC瘤苗,再回输体内,可以观察到骨髓瘤特异的抗瘤效应.本实验体外诱导培养DC,负载骨髓瘤细胞全抗原或分泌的M蛋白,探讨负载抗原的DC对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及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自体、异体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多发性骨髓瘤1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海飞;吴天勤;唐杰庆;沈红石;李征洋;侯健

    骨髓瘤细胞通常局限在骨髓微环境增殖,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髓外病变是多发性骨髓瘤(MM)罕见并发症.为了解CNS受累的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本研究对10例CNS受累的MM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作者:何智文;赵小英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系异常增生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和感染等[1].贫血的发生率在初诊患者达70%,随着疾病的进展,几乎所有患者终均出现贫血.和慢性病性贫血(ACD)一样 ,MM所致贫血通常也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主要原因为大量的骨髓腔被骨髓瘤细胞侵占红系生成受抑、肾功能受损、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伴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出血等,目前认为白细胞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引起的红细胞生成抑制、代偿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和铁利用障碍在MM贫血的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现将若干进展综述如下.

  • 多发性骨髓瘤的靶位治疗

    作者:陈世伦

    多发性骨髓瘤(MM)的靶位治疗是针对骨髓微环境中MM细胞生长和生存的治疗方法[1].在治疗过程中既要针对MM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诱导其凋亡),又要充分考虑到肿瘤细胞生长生存的骨髓微环境,这些微环境是MM细胞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药物治疗,改变微环境,改变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接触方式,使骨髓瘤细胞无法在骨髓中生存而达到治疗MM的目的.

  • 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髓瘤管型肾病伴肾小球微小病变一例

    作者:陈晓风;张建春;王素霞;章友康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以骨骼损害、贫血、肾脏病变、免疫功能异常和高钙血症为突出[1]。因骨髓瘤细胞的增生程度和浸润范围不一,合成分泌单克隆异常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受累的脏器和受累的程度各异,导致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M肾脏损害较常见,其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同样呈现多样性,有时可呈首发表现。MM肾脏损害包括:骨髓瘤管型肾病(myeloma cast nephropathy),AL型肾淀粉样变,轻链沉积病、重链沉积病(少见)、轻重链沉积病(少见),代谢紊乱肾损害(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黏滞血症(高球蛋白血症)、肾静脉血栓,慢性肾小管损伤,肾组织浆细胞浸润,肾盂肾炎等。上述 MM肾脏损害的多样性,如对其认识不足,易导致漏诊、误诊,从而错失治疗良机。我科近期收治了一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特点,同时伴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白细胞减少和贫血等临床表现的患者,经行血、尿蛋白固定电泳及骨髓穿刺和肾穿刺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 MM(λ轻链型)、骨髓瘤管型肾病伴肾小球微小病变。现报道如下。

10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