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太白贝母生物碱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彭锐;谭均;马鹏;莫让瑜;孙年喜

    目的:建立太白贝母的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其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 (4.0 mm×250 mm,5μm);以0.03%二乙胺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 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6;载气流速2.7 L·min-1.结果:14批太白贝母样品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都在82%以上,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4.5%,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太白贝母药材中主要成分的分布特征.结论:本研究可为太白贝母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 中药川贝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余华;姜艳;李萍;李绍平;王一涛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川贝母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4种川贝母共有的有效成分贝母辛为指标;采用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二乙胺(37∶63∶0.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Alltech 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外标两点法定量.结果:贝母辛在0.031 88~1.020 mg·mL-1呈线性,回收率为102.1%(n=5),RSD 3.86%.根据33批不同产地或来源的川贝母药材中贝母辛的含量结果,确定贝母辛的含量限度为0.0070%.结论:本法为良好的贝母辛的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川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

  • 贝母辛平喘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赵益;朱卫丰;刘红宁;余日跃;梁迎春

    目的 探讨彭泽贝母有效成分贝母辛平喘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离体器官水平,采用气管条浴槽实验方法,观测不同浓度的贝母辛对乙酰胆碱(Ach)、组胺(His)、CaCl2、β受体阻断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5种刺激因素诱发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 贝母辛(0.046,0.092 mmol/L)使Ach诱发的大鼠、豚鼠气管平滑肌的EC50增大.贝母辛(0.092 mmol/L)对His的EC50无影响.贝母辛(0.092 mmol/L)对CaCl2致气管平滑肌收缩的EC50均无显著性差异.贝母辛3个剂量对Ach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0.01、0.001),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但对细胞外钙的内流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与普萘洛尔+DMSO组比较,普萘洛尔+贝母辛组对气管平滑肌张力无降低作用,加入L -NAME后,贝母辛组3个剂量均未能抑制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结论 贝母辛通过作用于M受体、兴奋β受体和拮抗内钙释放,促进生成和释放一氧化氮从而舒张气管平滑肌,实现平喘的作用.

  • 贝母辛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珺;徐选福;郭传勇;刘小雨;王昀

    目的 观察贝母辛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贝母辛低、中、高剂量(2.5、5、10 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每隔3天ip给予CCl4 1次,连续8周,贝母辛各组于造模第4周开始给药,每天1次,给药至造模结束后4周.通过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量的变化,考察贝母辛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贝母辛组肝纤维化大鼠肝病理组织学改变得到明显改善,血清中ALT、AST、ALP、GGT、HA、LN、PC-Ⅲ、Ⅳ-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肝组织中Hyp、MDA的量显著减少(P<0.01),SOD的量增加(P<0.01).结论 贝母辛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胶原合成、降低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有关.

  • 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研究

    作者:张翔;李文涛;段宝忠;黄林芳

    目的 建立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方法 采用本草学、生态学、中药学、植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以及结合生物计量学等方法开拓性地对中药贝母地理生态分布、性状及化学成分等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贝母药材进行分类.结果 结果表明贝母类药材可分为“浙贝”“川贝”2个系列,建议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归为川贝系,浙贝母、湖北贝母归为浙贝系.结论 对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同类多基原品种中药的“分”与“合”及贝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 贝母药材在中药和保健食品中使用的安全性探讨

    作者:周剑侠;康露;毕京博;沈征武

    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属百合科(Liliaceae),包括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浙贝母(F.thunbergii Miq.)等13种国内外固有品种,以及约50余新种、40余新变种及变型.[1]中药用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的干燥鳞茎,根据产地、药效的不同,贝母药材大致分成以下几大类:浙贝母、伊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等.[2]

  • HPLC-ELSD测定不同加工方法川贝母中3种生物碱

    作者:黄林芳;陈士林;刘辉;王丽芝;张艺;罗焜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贝母中3种生物碱成分的方法,并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川贝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川贝母中3种生物碱贝母辛、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的含量,采用的色谱柱:Waters XTerra(R)MS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碳酸氢铵(pH=10.10).结果:本色谱条件下3种生物碱均具有良好的分离度,且3种成分的浓度与各自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3%.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可靠,可同时测定川贝母中的3种生物碱,可用于川贝母的质量控制,并建议水洗60℃烘干为川贝母佳加工方法.

  • 不同炮制方法对浙贝母药材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路伟;沈晨薇;张水利;俞冰;李石清;范慧艳;睢宁;张春椿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浙贝母饮片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及炮制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 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采用ELSD检测,漂移管温度55℃,载气40 psi,增益10.结果 3种成分的峰面积对数值与浓度对数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1%,100.1%,96.9%;不同炮制方法处理的浙贝母商品以无硫护色组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含量高(0.082%~0.24%,平均为0.15%),生晒处理组次之(0.058%~0.23%,平均为0.13%),硫熏处理组又次之(0.032%~0.12%,平均为0.092%),贝壳灰法组含量低(0.040%~0.12%,平均为0.07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价和控制浙贝母饮片质量的依据;不同炮制方法对浙贝母药材3种生物碱含量有影响,硫熏和贝壳灰法处理会降低浙贝母饮片生物碱的含量.

  • 4种异甾体生物碱单体激动β2受体活性评价与筛选

    作者:颜晓燕;程彬峰;侯媛媛;彭成

    目的 考察西贝素、贝母辛、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是否具有激动β2受体的作用.方法 以32AR - HEK293细胞系为筛选模型,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结果 西贝素、贝母辛、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均未表现出激动β2受体的活性.结论 西贝素、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并非通过激动β2受体产生.

  • 贝母辛对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崔艳茹;刘海云;屈飞

    目的 初步探讨贝母辛对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乙醚麻醉小鼠,经鼻腔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 mg/5 ml PBS,每只50 μl),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贝母辛+LPS组.观察各组小鼠血清LDH、MDA含量,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泡灌洗液上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结果 LPS处理小鼠可明显上调血清LDH、MDA表达(P <0.01);LPS组肺组织病理学显示:气道上皮脱落,气道内有粘液分泌,肺泡结构呈实变,有大量炎症细胞渗出;LPS组肺泡灌洗液上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贝母辛组均可有效降低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的LDH、MDA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贝母辛组可明显减轻LPS所致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减少粘液分泌;降低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论 贝母辛可减轻LPS所致急性肺组织损伤.

  • 炉贝母不同提取物中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含量的HPLC-ELSD测定

    作者:蒋玉虎;刘玉明;孙璐;李静

    目的 建立HPLC-ELSD测定炉贝母不同提取物中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研究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时贝母辛和贝母素乙两生物碱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进行分析;色谱柱:Comatex C18(5μm,250 mm× 4.6mm);流动相:初始比例为乙腈:0.02%三乙胺水溶液(38∶ 62),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SofiA Model 300S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90℃,雾化室温度35℃,载气压力46.2 psi.结果 贝母辛的进样量在2.750 ~9.625 μg范围内,其进样浓度的对数(X=lgC)与峰面积积分值的对数(y=lg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2.21898+1.401 53X,r=0.9998);贝母素乙的进样量在1.5~9.0μg范围内,其进样浓度的对数(X=lgC)与峰面积积分值的对数(Y=lg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2.516 79+1.13266X,r =0.999 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稳定,结果准确;回流提取法中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含量均高于超声提取法和渗漉法,为探索炉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咳灵胶囊中的苦杏仁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

    作者:彭玮;王利斯

    目的: 建立HPLC-ELSD同时测定咳灵胶囊中的苦杏仁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Ultimate XB C 18 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 ℃,氮气流速 2.0 L·min-1);以乙腈-甲醇(1∶1)与 0.4% 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0.7 ml·min-1,柱温:35 ℃. 结果: 苦杏仁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56 ~ 271.20 μg·ml-1 (r=0.999 2)、 8.48 ~ 169.60 μg·ml-1 (r=0.999 9)、 4.89 ~ 97.80 μg·ml-1 (r=0.999 7)、 2.66 ~ 53.20 μg·ml-1 (r=0.999 4)、 1.82 ~ 36.40 μg·ml-1 (r=0.999 8)、 2.04 ~ 40.80 μg·ml-1 (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7.90% (1.20%), 99.21% (1.62%), 97.68% (0.75%), 98.36% (1.38%), 99.70% (0.79%), 97.95% (1.56%)(n=6).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样品处理简便,可作为咳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 益肺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李保军;张爱兵;张艳艳;王平

    目的:提高益肺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益肺胶囊中的红参、川贝母、苦杏仁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TLC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甘草苷在0.086~0.64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53%,RSD=0.87%.该方法在国内外未见报道.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控制该药品质量.

  • HPLC-ELSD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贝母辛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作者:刘玉明;路熹;蒋玉虎;刘庆华;高继光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Comate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90℃,雾化室温度35℃,载气压力46.2 psi.结果:贝母辛和贝母素乙线性范围分别为2.380~23.800 μg(r1=0.9996)和1.440 ~ 14.400 μg(r2=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和100.1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适用于新疆贝母的质量控制.

  • 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和移栽彭泽贝母中3个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作者:叶耀辉;应亚宾;陈丽华;温思菁;张恩慧;王婷

    目的:建立HPLC-ELSD同时测定彭泽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3个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和移栽品种3个化合物的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3%二乙胺(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99.5℃,载气流速:2.2 L/min.结果:建立了HPLC-ELSD同时测定彭泽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3个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方法,3个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 >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6%、98.9%、96.2%.野生彭泽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的含量较移栽的略高,在一定年限内,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这3个生物碱的含量逐渐增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为彭泽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3个生物碱总含量随生长年限的不同而异,野生4~5年生达到高.

  • 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中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怀玉;马鹏;彭锐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鳞茎中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太白贝母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适宜采收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辛,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 (250 mm ×4.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二乙胺水溶液(10:90),流速为1.0 mL/min,Alltech 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结果:生长2~3年的太白贝母贝母辛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生长4~6年的太白贝母贝母辛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长2~4年太白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逐年增加,生长5~6年总生物碱含量逐年下降.结论:综合药用有效成分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贝母药材的产量以及土地利用率3个因素考虑,以4年生的太白贝母采收比较合适.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鹤蟾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张艳萍;钱鑫;张柳;张敏;何作民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鹤蟾片中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应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以乙腈-0.02 mol·L-1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结果 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线性范围为0.01 ~0.10 mg· L-1,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0.05~0.5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1%(RSD=3.6%)、102.3%(RSD=2.6%)、94.3%(RSD=3.0%)、90.7%(RSD=3.5%)、96.4%(RSD=2.5%).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能准确可靠地测定鹤蟾片中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5种成分的含量,可用于中成药鹤蟾片的质量控制.

  • 小儿清肺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刘玉明;蒋玉虎;张海滨

    目的 制定小儿清肺颗粒(茯苓、清半夏、川贝母、百部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小儿清肺颗粒中茯苓、川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对小儿清肺颗粒中川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同时进行定量测定,采用Comat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漂移管温度90℃,雾化室温度35℃,载气压力46.2 psi.结果 茯苓、川贝母的薄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贝母辛在2.380~23.800 μg范围内,其进样质量的常用对数(X)与峰面积积分值的常用对数(y)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0.20%;贝母素乙在1.440~14.400 μg范围内,其进样质量的常用对数(X)与峰面积积分值的常用对数(y)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0.4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小儿清肺颗粒的质量控制.

  • 贝母辛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珺;徐选福;郭传勇;费鸿翔;颜乾麟;王昀;夏韵

    目的 观察贝母辛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贝母辛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贝母辛低、中、高剂量(2.5、5、10 mg/kg)组,疗程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ALT、AST、ALP、GGT表达.处死大鼠,取大鼠肝脏组织,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α-SMA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ALP及GGT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贝母辛低、中、高剂量组ALT、AST、ALP、GGT活性降低(P均<0.05).Real time RT-PCR、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α-SMA表达高于正常组,贝母辛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表达减少(P均<0.01).结论 贝母辛可有效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为干预肝星状细胞活化.

  • 贝母辛对LPS致黏液高分泌小鼠MUC5AC和EGFR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艳茹;刘海云;屈飞

    目的:探讨脂多糖致黏液高分泌小鼠MUC5AC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乙醚麻醉小鼠,经鼻腔滴注脂多糖(1 mg/5 ml磷酸缓冲盐溶液,每只50μθl),构建小鼠黏液高分泌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和2mg/kg、4mg/kg、6mg/kg剂量贝母辛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UC5AC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UC5AC蛋白表达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结果:脂多糖组肺组织病理学显示:气道上皮脱落,气道内有粘液分泌,肺泡结构呈实变,有大量炎症细胞渗出,贝母辛治疗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贝母辛(2mg/kg、4mg/kg、6mg/kg)均可降低脂多糖致黏液高分泌小鼠MUC5AC mRNA表达,与脂多糖组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剂量依赖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UC5AC蛋白,正常小鼠气道上皮仅有少量的MUC5AC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空白组,贝母辛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MUC5AC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贝母辛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贝母辛可降低脂多糖致黏液高分泌小鼠MUC5AC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下调有关.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