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干预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作者:张芸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研究认为5%-10%的孩子在儿童期某一阶段曾发生过支气管哮喘.许多研究已证实儿童哮喘除婴儿外与心理因素存在一定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对患儿的促发起重要作用.情绪或行为的紊乱对不易控制的哮喘发作与疾病病势关系甚为密切,故恰当的心理干预以消除患儿不良社会心理因素会对哮喘儿尤其难治性哮喘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心理干预,以消除大脑皮层不良兴奋灶改善哮喘患者的通气功能,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程度.

  •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处理措施

    作者:郭里江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23例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脂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A组患者血液离心过滤等措施处理后再接受生化检验,观察B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液直接接受生化检验,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A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除CK、GGT以外,ALT、AST、Cr等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可对生化检验项目造成干扰,高速离心法、乙醚提纯法、标本冷藏法等方法可有效消除干扰,提高检测准确率.

  • 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奚龙妹

    人工流产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控制生育的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尤其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广泛关注人工流产镇痛技术的实施,力求减轻或消除孕妇的痛苦.

  • 食盐加碘10年后无锡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邵洁

    无锡市地处太湖北岸,属于轻度碘缺乏地区,通过贯彻食盐加碘、打击非碘盐等综合防治措施,于2000年实现消除IDD阶段性目标.2008年3月,为了解实施食盐加碘政策10年后无锡市儿童的碘营养状况,开展了IDD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 脂质体在改善中药有效成分药动学行为上的应用

    作者:

    近年来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很多中药有效成分存在吸收差、代谢快、消除快等缺点,因而,通过制剂学手段改善其药动学行为成为了药物制剂学关注的热点.脂质体是一种类似生物膜结构的药物载体,具有较高的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安全性高,具有广泛适用性,因此极具开发潜力[1-3].

  • 消除留置针内残留空气的排气研究

    作者:吴兰娟;林明南;米微微;刘月娥;张姗姗;赖艺文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寻求一种更好的输液留置针内残留空气的排气方法.方法对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病例通过不同排气后的空气残留情况.结果常规组60例,改良组52例,常规组无空气残留率为3.33%,改良组无空气残留率为100%,经χ2检验(P<0.05).结论改良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空气的残留,消除了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损伤,也搞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消除 残留空气 排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除疟疾的有利因素、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作者:郭传坤;黎学铭;李锦辉

    该文主要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西疟疾流行情况、传播媒介、控制措施、防治取得的成就、消除疟疾的有利因素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广西疟疾防治成就显著,从1954-2009年,疟疾发病率从296.7/万降至0.01/10万,病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比例从70%降至0.1%.2008-2010年全自治区仅在2个县(市、区)检出当地疟疾感染病例2例,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比高达77∶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指南,广西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

  • 坚持科学的和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实现全国消除丝虫病

    作者:孙德建;伍卫平;姚立农

    该文阐述了我国控制和消除丝虫病策略的确立以及防治措施的改进.我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至2006年实现了全国消除丝虫病的目标,成为1997年第5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消除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的淋巴丝虫病"决议以来,第一个宣告实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国家.

  • 中国的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

    作者:汤林华

    该文主要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的疟疾防治策略、防治效果以及近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背景与实施目的作了综述,并对今后我国疟疾防治策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作者:金嘉宁;党辉;张利娟;钱颖骏;吕山;李石柱;周晓农;孙军玲;许静

    目的 分析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科学评价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版)》的要求,在全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的潜在流行县(市、区)共设立454个国家级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对当地常住居民、流动人群、家畜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感染情况,钉螺分布及感染情况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 2016年,全国454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筛查本地居民129 971人,血清抗体阳性者3 852例,其中3 801例血清抗体阳性者接受了病原学检查,发现粪检阳性者21例(湖南省19例,江西省2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02% (21/129 971);血清学方法筛查流动人群共97 474人,血清抗体阳性者980例,其中953例血清抗体阳性者接受了病原学检查,发现粪检阳性者9例(浙江省8例,湖南省1例,均为输入性感染者),监测点流动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01% (9/97 474).全国的监测点均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报告.监测点共检测家畜12 769头,发现血吸虫感染家畜(牛)1头.监测点累计调查钉螺面积22 371.69 hm2(1 hm2=10 000 m2),查出有螺面积6 999.57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136.77 hm2,分布于安徽省和上海市;除湖北、湖南和广东省以外,其余各省监测点复现钉螺面积125.22 hm2,但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稳定,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例和感染性钉螺,人、畜保持血吸虫低感染状态.局部新发现或复现钉螺.

  • 河南省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后医疗机构在输入性疟疾防控中的作用

    作者:杨成运;钱丹;张雅兰;陈伟奇;刘颖;周瑞敏;鲁德领;张红卫;赵玉玲

    目的 回顾分析2010-2014年河南省报告的疟疾病例诊断和救治情况,了解医疗机构在输入性疟疾防控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4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数据和病例诊治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的报告、确诊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821例,其中死亡12例,均为恶性疟,输入来源地为非洲,病死率为1.7%.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分别报告病例432例(占52.6%)和389例(占47.4%).在569例有诊断记录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380例首诊为疟疾,诊断正确率为66.8% (380/569).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49.2%,178/362)明显低于疾控机构(97.6%,202/207) (x2=139.147,P<0.01).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分别为14.2% (18/127)、43.4% (23/53)、73.6% (67/97)和76.9% (70/91),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764,P<0.01),而各级疾控机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0,P>0.05).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确诊的病例比例分别为48.9% (278/569)和51.1% (291/56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4,P>0.05).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确诊比例分别为1.2% (7/569)、3.7% (21/569)、12.5% (71/569)和31.5% (179/569),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143,P<0.01),各级疾控机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569,P<0.01). 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间的首诊准确率和确诊率差异较明显,基层医疗单位主要根据镜检疟原虫来确诊疟疾病例,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同级疾控机构.

  • 我国消除疟疾风险评估分析

    作者:周晓农;张少森;徐俊芳;夏志贵;王汝波;钱颖骏;周水森;杨维中

    目的 明确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为有效推动全国消除疟疾进程和全面实施消除疟疾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以县为单位的数据,包括各流行县的疟疾流行现状、潜在传播风险和机构工作能力等指标,计算疟疾传播风险评估指数和消除疟疾能力评估指数,定量分析各地疟疾传播风险和消除疟疾能力,对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进行分类,并采用ArcGIS软件绘制我国消除疟疾的风险地图. 结果 收集获得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2 147个流行县有关疟疾传播风险和消除疟疾能力的数据;统计获得各县能力总评估指数与传播风险指数,结果显示约40%的县在平均线以下;根据疟疾传播风险、疾病防治工作能力及疟疾发病率水平之间关系的三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全国2 147个流行县可分为4类,1类流行县(极高度风险县)共20个,主要分布在云南(9个)、广西(5个)和西藏(1个)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类流行县(高风险县)共17个,主要分布在云南(3个)、广西(2个)、贵州(2个)、陕西(2个)和西藏(1个)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类风险县(中度风险县)共170个,主要分布在云南(15个)、贵州(14个)、河北(14个)、四川(13个)、山西(10个)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类风险县(低风险县)共1 940个,在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结论 明确了我国消除疟疾的4类风险区域的分布.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风险评估
  • 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疫点的发现

    作者:黎学铭;杨益超;黄铿凌;许洪波;谢祖英;麦富珍;商少明;苏爱荣;李树林;区方奇;吴钦华;伍卫平;朱雪花;蒋智华

    目的 阐述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发现过程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麦岭镇的5个行政村(长塘、黄沙、茶山、福溪和长春)开展丝虫病疫点调查.采用厚血膜双片法检测片发患者所在的疫点长塘村及其毗邻的黄沙和茶山村居民,阳性者再作个案调查.疫点长塘村外出返乡人员以及毗邻的福溪和长春村居民,先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卡)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再用厚血膜双片法确诊.在疫点长塘行政村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进行人房捕蚊、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感染情况.查阅富川县防治丝虫病历史资料,走访村民了解20世纪70年代接受丝虫病检查和服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具体情况.结果 检查富川县长塘行政村居民1 052人,微丝血症者19例(干上村16例、印山村3例),微丝蚴率为1.81%(干上村为5.90%、印山村为1.42%),平均微丝蚴密度为17.4/60μ1血.对毗邻的4个行政村扩大调查4 119人,均为阴性.19例微丝蚴血症者分布于12户家庭,其中13例有亲属关系,在空间和家庭分布上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年龄分布以20~29岁和50~59岁为主,其中50岁以上占微丝蚴血症者总数的57.9%.解剖疫点村致倦库蚊54只,未发现幼丝虫阳性蚊.长塘行政村当年丝虫病纵向或横向监测,以及干上自然村丝虫病疫情和相关的防治资料均未查到.走访长塘行政村60岁以上村民及村医27人,均未曾食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结论 广西富川县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为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属低度流行区,流行范围局限,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微丝蚴密度偏低.

  • 江西省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

    作者:张昆照;李志宏;严雨富;金锦扬;龚艳凤;裘海清;陈都;胡建国

    全省各丝虫病流行县(市、区)基本消除丝虫病10年内和10年后有效监测覆盖流行乡(镇)29.52%和25.79%,覆盖全省流行区人口的3.74%,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所有保留观察对象未加干预措施全部阴转;血检流动人口8248人,亦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解剖中华按蚊51138只,致倦库蚊103261只,均未检出幼丝虫;抽取249个乡(镇)的708个流行村,调查703498人,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667例;复查原微丝蚴血症者2928例,未检出阳性.结果表明:江西省已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

  • 湖北省淋巴丝虫病的流行、控制与消除历程

    作者:詹发先;张绍清;王莉莉;袁方玉;张华勋;董小蓉;李凯杰;余品红

    湖北省曾是丝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全省69个县(市)有丝虫病流行,流行区总人口2900万,丝虫病感染者约200万,其中微丝蚴血症者约160万,慢性丝虫病患者约40万,人群平均微丝蚴率5.94%,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1970~1980年全省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开展大规模防治,1988年以村为单位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048%,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通过10余年的监测和跟踪治疗,2001年全省实现消除丝虫病.本文从湖北省消除淋巴丝虫病的技术方法、措施和策略等方面,对湖北省丝虫病的流行、控制与消除的历程进行概述.

  • 重要蠕虫病控制与消除进程中的研究重点

    作者:钱门宝;陈颖丹;周晓农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TDR)成立了蠕虫病专家组(DRG4),以总结和评价当前主要蠕虫病(盘尾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土源性蠕虫病、血吸虫病、食源性吸虫病和囊尾蚴病/带绦虫病)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以及为达到控制和消除目标所需开展的研究重点.专家组从蠕虫病的影响、控制与消除、干预、诊断、社会生态学及卫生体系、模型、基础研究和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并集辑发表在2012年的《科学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上.本文概括介绍其内容,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主要蠕虫病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蠕虫病 控制 消除 研究
  • 从疟疾控制阶段MIS系统的经验探讨建立消除阶段监控评估系统的模式

    作者:段梦娟;段绩辉;何国平

    疟疾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从疟疾控制阶段转入消除阶段.本文总结了全球疟疾控制阶段的监测评估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疟疾监测指标调查(malaria indicator survey,MIS)系统的功能、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和MIS系统在大规模现场调查中的优点,明确了中国消除阶段实现科学监控面临的困难,提出了MIS系统中可借鉴的部分.

  • 自制鼻腔吸引管的临床应用

    作者:苏亮;韩薇;姜立波;王国利

    小儿鼻-鼻窦炎及腺样体肥大常引起鼻腔积液.消除积液是快速改善症状和促进炎性反应消退的有效方法.针对小儿好动及不易配合的特点,我科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加工,自制小儿鼻腔吸引管消除积液,现报告如下.

  • 氧舱供氧器在病房应用中的进一步改进

    作者:牛三元;种晓琴

    将氧舱用肺式供氧器用于病房内集中供氧终端吸氧,已作过介绍[1].用这种方法吸氧既能达到高浓度氧的治疗效果,又能消除用鼻导管吸氧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同时还能避免氧气外漏造成的浪费及潜在的隐患.

  • 药物基因组学与抗排异药物个体化用药

    作者:蔡卫民

    目的 探讨药物基因组学在抗排异药物个体化用药的进展与前景.方法 对临床常用的抗排异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特点进行比较,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与应用范围,重点介绍药物基因组学在他克莫司、环孢素及霉酚酸酯个体化用药中的研究实例.结果 MDR1与CYP3A5基因多态性与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在移植病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用药剂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剂量效应;而UGT1A8、UGT1A9、UGT287和ABCC2基因多态性与霉酚酸酯代谢物MPA、MAPG和AcMPAG的体内消除和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药物基因组学在抗排异药物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可以在改善药物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518 条记录 11/26 页 « 12...89101112131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