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现代针灸学科体系构建轨迹的探析——兼评承淡安《针灸学》三部曲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针灸学界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剖析其著作对针灸学术内涵的界定及其逻辑关系,按时序系统呈现不同时期对针灸学科体系构建的过程.以针灸临床疗效为起点,参考西方医学模式,吸收日本近代针灸研究成果,回归传统针灸经典理论,承淡安先生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
“子午流注”针法理论思想探析——兼论金元针灸理论之固化
子午流注针法兴起于金元时期,并被后世不断引录,一般认为是传统针灸理论的典型样本,但梳理其理论来源与应用历程却发现,这一理论与《内经》所倡导的针刺因时制宜的理念貌合神离.子午流注更多是继承了五行学说,把五输穴与五行配属,根据干支纪时的规则来计算腧穴的开穴时间.这一呆板的取穴方法虽然在医书中被反复传抄,但并不被元明临床医家实际运用.子午流注是在宋代儒医群体形成、医儒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的背景下,针灸医家运用了儒家象数理论所设计的一种针刺理论.
-
脾脏实体之中西文化认知考辨(三)——清至民国时期“脾脏”实体的认知迁流及其思考
文章通过对清朝至民国时期医书中描述脾的文献分析得出:《黄帝内经》《难经》脾脏实体认知的观点得到了此时期众多医家及清朝官方医学的认可,尤其在西学东渐之后,关于《黄帝内经》《难经》观点的医家论述尤渐清晰,因此,从历史上看,中医“脾”解剖实体所指的核心不离现代医学的“胰腺”.而非现代医学的“脾脏”.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医“脾”的翻译与这个核心相背离.现今中医学界有必要对中医“脾”的翻译或解释进行商讨以形成共识.
-
脾脏实体之中西文化认知考辨(二)——《难经》的“脾脏”实体认知及“脾”与spleen对应的形成
文章通过对《难经》中描述脾脏实体的解剖条文描述与现代医学的认知比较分析显示:《难经》所论之“脾”,与现代解剖学所说胰腺(pancreas)与“脾”(spleen)的综合体相对应,《难经》的观点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更好的协调了五行学说与内脏客观现实的关系.《黄帝内经》和《难经》,其脾脏实体所指的核心,都不离胰腺“pancreas”.隋唐至明代, “脾”与spleen对应的思想逐渐形成.
-
岭南温病学术源流
岭南温病学术源远流长,发源于晋代至宋代,经元明两代嬗变,到清代开始独立发展,自民国时期以来形成成熟的学术体系.对经典温病学术的传承及对岭南温病学术内涵的发掘是岭南温病重要的两条学术主线.梳理岭南温病学术源流,有助于发掘岭南温病学术内涵,展望岭南温病学术前景.
-
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以朱琏为中心
追踪近现代针灸学者朱琏的学术思想,并与同时代针灸学者进行比较,发现民国以来针灸学术思想有着明显的科学化实践倾向,而以朱琏尤为显著.这一科学化的思想延续至新中国建国早期,伴随着针灸学高等教育的进程,针灸学教材所体现的学术思路与以朱琏为代表的科学化方向殊途,针灸学教育与学术理论的基本路径由此转折.
-
五运六气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
五运六气又称运气,源自<内经·素问>之"七篇大论".其深奥至要素来被称为"医门之玄机",又因其对中医理论之增益和提升,被视为"医籍中至宝".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主要有:(1)扩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2)建立了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流行病学纲要;(3)提出了气化学说的理论纲领;(4)论述病机并衍发为病机学说;(5)成为后世养生理论之龟镜.
-
御医力钧学术特色探析
清代闽籍御医力钧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医学家和学者,有着独特的学术思想.力钧临证,重视气血,以益气行血补血为大旨,强调血脉的充实与畅通;重视伤寒、温病,善用经方,擅长治疗疫证,曾与郭永淦合著<伤寒论问答>;虚心学习西医,比较中西医理论异同,倡导中西汇通,著有<日本医学调查记>、<足利藏书记>,并取校柯为良译著<全体阐微>,撰写<内经难经经释>及<骨论>.
-
中医"中风"概念的演变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证,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大量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来看,历代医家对中风,尤其是中风概念的认识并不统一,在不同时期,中风一词的内涵并不相同,而是经历了外感病、真中、类中,再到脑卒中这样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
今古文经学对《内经》及其注疏的影响
今古文经学的讼争,对中国传统学术影响深远,以至演化为二种治学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的中医学亦受其影响.这些影响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内经>不同版本之间字词的差异;其二,<内经>中某些理论的形成,如五脏与五行的配属;其三,后世医家注疏<内经>的方法.
-
现代医学过去的一百年(上)
人类的20世纪刚刚走过,这一百年,科学史家称之为"技术时代".穿行其间的现代医学必定与之同呼吸,共荣辱.因此,现代医学的辉煌是技术的辉煌,同样,现代医学的迷失是技术对人的价值的异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医学的现代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其次才是多部学术史与学科专门史.对医学生来说,不能把医学史理解成单一的学术建构史,就像建筑工地盖大楼,其实,它是一部解构史、批评史,是争论的历史.对公众来说,医学史不仅是一部技术成就史,也是一部艺术与精神追求史,还是一部充满缺陷与困惑,亟待人们给予反思的世俗生活史.
-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力作 --评《医学与人类文化》
邱鸿钟教授撰写的<医学与人类文化>一书,时隔十余年后于2004年11月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再次出版.这部长达48万余字的学术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深入探讨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开疆拓土"的理论之作,也是一本跨学科研究,涵盖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涉及医药思想史、医学学术史、医学方法论、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等研究领域,是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理论佳作.全书立意高雅、构思新颖、论证严谨、韵味极为深远,堪称研究医学人文科学的上乘之作.
-
医学的理性"海拔”
祝贺<医学与哲学>创刊20周年,我终日踟躇,想找一句贴切的话来表达我对这份扶我成长的刊物的理解和感激,突然间脑海里蹦出一个既非医学又非哲学的词--"海拔”,细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人们习惯于将学术进步的过程比喻为"攀登”,取得成果便是登上了一座座山峰,但是没有人说征服了多少"海拔”.对于某个学者,某个学科,似乎可以作这种具象的比喻,而对于一份与中国社会开放历程相随,与20世纪下半叶医学科学突进式变迁,医疗与保健模式巨大变革相伴,经历了20年披沥进取,盘旋奋飞的理论刊物来说,说”攀登”不免太泥于细节了,因为历史的归纳并不看重细节的曲折,而更注重品质的提升和类型的差异.因此,学术史的标杆是理性的"海拔”高度,因为我们有时候翻过许多山,趟过许多河,海拔却并不高,有时候仅仅登上一个沙丘,海拔反而惊人的高.对于<医学与哲学>这20年来说,它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中国医学的理性"海拔”.
-
宋代国家医学藏书与医学学术史关系的探讨
以反映宋代国家藏书的《宋史·艺文志》记载的医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求国家医学藏书与宋代医学学术发展的关系;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分析比较,探讨国家医学藏书与宋代医学学术变化的关系.认为中医学发展到宋代,从基础到临床各科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方书著作尤为繁盛,伤寒研究著作颇丰,并且出现了运气类著作,而魏晋隋唐时期盛行的寒食散和房中术等著作消失.
-
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集注》残卷研究述评
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本草集注>写本,虽然均是断简残篇,却是中国本草学的珍贵文献.本文先对前贤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介,然后就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富于研究旨趣的方向作一些前瞻,以期为学界贡献丰富的学术信息,为将来进一步共同探索奠定基础.
-
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三思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试图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并进行科学的诠释.学者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研究前提不足、层次观念缺失、研究思维异化,是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问题,有必要加以审视思考.
-
中气升降思想浅析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为明确详尽.从历代医家观点看,中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很多医家都强调中气升降在脏腑气机上下阴阳相交中的枢机作用.中气升降是阴阳升降、五行生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轴,中气衰败,升降失司,就会产生种种病变.
-
入库探宝之钥 淘沙取金之筛——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评价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进入这座宝库需要一把入门之钥;中医药文献浩如烟海,衡量这海量文献的含金量则需要一把学术之筛。《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以下简称《大纲》)终于问世了。《大纲》全书由“引论”、“经络部”、“腧穴部”、“刺灸法部”、“治疗部”五部分组成。引论分为七篇,依次为:史料的收集、整理;史料的鉴别;史料的……
-
从《医林改错》谈王清任的学术创新
梁启超在其<中国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医学仅用"不具举"三个字一笔带过,却唯独强调说:"唯有一人不可不特笔重记者曰王清任,所著书曰<医林改错>","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王清任确是一位敢于疑古,颇具创新精神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