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透视引导下行房间隔封堵术

    作者:张玉顺;张军;代政学;李寰;贾国良;王小燕

    目的评价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透视引导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 方法全组84例,TTE测量ASD大径:周缘较硬者直接测量ASD大径;周缘较薄或菲薄的边缘,剔除极软边缘测量ASD大径.46例同时球囊测量ASD伸展径.均在TTE及透视监视下封堵ASD.结果 84例ASD术前TTE测量缺损大径为4.0~36.5 mm[(18.7±7.4)mm].TTE测量 ASD大径(18.6±7.5) mm与球囊伸展径(19.2±7.4)mm差异无显著意义(t=0.384,P>0.05),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r=0.957,P<0.01).84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选用的封堵器直径为5~40 mm [(22.1±9.7)mm].初期有2例术中同时加做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术后即刻TTE显示6例(7.1%)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 d 还有3例(3.6%)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6个月仅有1例 (1.2%) 多发ASD存在微量分流.39例随访1年以上者右心房、室恢复正常大小,未见封堵器及残余分流者. 结论 TTE和X线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可行的方法.缺损较大、边缘较短或TTE不易显示清楚的薄缘ASD,术前行TEE检查先了解ASD的边缘,术中可在TTE和透视指导下完成封堵治疗.

  • 腰椎退变滑脱对相邻节段在体运动的影响

    作者:胥鸿达;夏群;苗军

    目的:观察有临床症状的腰椎退变滑脱( DS)患者生理载荷下滑脱椎体相邻节段三维运动特性。方法2013年3至10月天津医院脊柱外科需要住院手术治疗的L4退变滑脱患者15例为研究组。无腰痛症状和其他脊柱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5名为正常健康对照组。采用双X线透视系统( DFIS)和CT扫描相结合技术,从受试者腰椎薄层CT获取腰椎三维重建模型,匹配到DFIS捕获的不同活动体位时腰椎双斜位X线透视图像上,重现生理载荷下不同体位腰椎椎体三维运动状态。通过在DS患者L3-S1各椎体中心建立三维坐标系测量相邻椎体间的活动度,并与正常组相比较。结果DS组L3-4左右侧弯时沿矢状轴旋转度(4.4±2.8)°,大于正常组(2.1±1.7)°(P<0.05);左右旋转时沿垂直轴旋转度(4.3±2.8)°,大于正常组(2.1±1.3)°(P<0.05);前屈后伸时沿冠状轴旋转度(3.9±3.3)°,虽较正常组(3.2±2.5)°有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S组滑脱节段L4-5及相邻尾侧节段L5-S1与正常组相比,沿X、Y、Z轴位移和旋转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4-5DS滑脱节段相对稳定,相邻头侧椎间盘L3-4节段活动度增加,相临尾侧椎间盘( L5-S1)相对稳定。

  • 应用数字骨科技术观测腰椎失稳节段间在体三维运动特点

    作者:王博韬;夏群;苗军;胥鸿达;喻华;Shaobai Wang;Guoan Li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生理载荷下失稳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以建立腰椎失稳的三维诊断标准.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间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3/4节段失稳症患者8例为失稳组(L3/4节段),年龄29 ~65(54±13)岁;L4/5节段失稳症患者9例为失稳组(L4/5节段),年龄51 ~60(54±2)岁;健康志愿者10名为正常组,年龄为26 ~51(35±9)岁.受试者行腰椎CT薄层扫描,导入三维建模软件(Rhinoceros)建立椎体模型,将椎体模型与双X线透视系统获得的腰椎双斜位透视像匹配,真实重现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的三维运动状态,通过测定腰椎相邻椎体间椎体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空间位移和旋转,终获得生理载荷下腰椎失稳症患者失稳节段间的三维运动学数据.结果 失稳组(L3/4失稳节段)相对于正常组(L3/4)在前屈后伸位,沿矢状轴位移增大(3.2±2.2)mm(P <0.05);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增大(4.8±4.6)°(P<0.05);沿垂直轴位移减小(0.4 ±0.2)mm(P <0.05).在左右旋转位,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增大(4.2±2.0)°(P<0.05).失稳组(L4/5失稳节段)相对于正常组(L4/5)在前屈后伸位,沿矢状轴位移范围增大(2.6±2.2)mm(P<0.05).在左右侧弯位:沿矢状轴旋转角度增大(6.5±5.6)°(P<0.05).在左右旋转位,沿矢状轴旋转角度增大(5.0±2.5)°(P<0.05);沿垂直轴位移(1.6±0.9)mm,沿垂直轴的旋转角度减小(2.0±1.6)°(P<0.05).结论 腰椎失稳节段与正常相对应节段相比三维运动学特点明显不同,L3/4失稳节段与L4/5失稳节段三维运动特点也不同,建议分别建立不同节段腰椎失稳的三维诊断标准,以更符合实际情况.

  • 腰椎椎弓根导针轴位透视监测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迎春;郭昭庆;徐万鹏

    目的通过术中对椎弓根多维透视结果进行比较,探索一种简洁易行的透视角度,减少术中椎弓根钉误置率.方法取8具成年人新鲜L1-5椎骨标本,随机建立偏内、偏外、居中3种模型.分别置入导针和椎弓根钉,依次透视侧位、正位、椎弓根轴位、导针轴位、椎弓根钉轴位.根据导针和椎弓根钉与椎弓根投影的相互位置关系判断导针和椎弓根钉位置.术后CT扫描椎弓根钉道,观察椎弓根内外侧皮质穿透情况.切除椎板直视观察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正位透视准确率为34%.侧位透视不能判断偏内及偏外错误.椎弓根轴位透视误将4枚居中判为偏内,准确率为95%.导针轴位透视准确率为100%.结论导针轴位透视能准确判断椎弓根钉导针位置,可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椎弓根钉松动的人为因素.

  • 透视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

    作者:罗从风;周凯华;高洪;胡承方;陈健;曾炳芳

    目的 研究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探讨手术指征及方法.方法 采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行导航下骨盆和髋臼骨折内固定术22例,包括36处骨折,其中耻骨支骨折15处,髋臼骨折12处,骶髂关节骨折9处.结果 术后对导航下行骨盆骨折手术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手术中每枚空心钉放置平均时间为22.7 min,X线图象采集平均20.2 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空心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距离为(2.9±1.2)mm,平均偏差角度(2.2±0.3)°,术中出血量少(<21.7 ml/枚),术中1例(2.4%)螺钉出现偏移,术后无感染及内同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透视导航技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可使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有效,而且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更适合在创伤骨科中应用.但如要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更好的应用需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以及完善术前培训.

  • 斜向透视引导后外侧胸椎椎体穿刺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马昕;姜建元;耿雷;刘施巍;吕飞舟;黄煌渊

    目的 探讨以椎弓根内壁为参照,斜向透视定位引导后外侧胸椎椎体穿刺的安全范围及操作方法.方法 将5具干燥胸椎椎骨标本(T1~T12)椎弓根腰部以铅丝捆扎,从前后位0°开始不断加大管球的倾斜角度进行X线透视.拆除铅丝后再按上述角度进行透视.观察椎弓根内壁能否作为胸椎管内壁的边缘标志,测量椎弓根内壁投影出现周围骨结构投影干扰时的透视管球倾斜角(α角).取1具新鲜躯干标本,按照α角斜向透视定位,引导后外侧入路胸椎体穿刺操作.结果 随透视倾斜角度增大,椎弓根内壁仍有清晰的投影,胸椎横突投影内移,逐渐与椎弓根投影重叠.从T1~T12,α角分别为57°±5.2°、47°±4.5°、40°±2.7°、37°±2.7°、36°±2.2°、35°±3.3°、34°±3.5°、33°±3.8°、32°±3.8°、30°±4.6°、22°±4.8°、17°±5.4°,其中T4~T10α角角度跨度较小.透视角度超过α角时横突投影开始超过椎弓根内壁投影,形成影像干扰,此时椎弓根内壁投影失去安全参考意义.穿刺过程中,将透视管球倾斜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α角),以椎弓根内壁投影作为参照,穿刺进针点向外避开椎弓根内壁投影,内聚方向平行于透视管球的倾斜角度,侧位透视确定穿刺针尾倾角度,沿此方向可将穿刺针准确地穿刺至胸椎体中央略偏前部位.结论 以α角为透视管球倾斜角度的安全范围,以椎弓根内壁投影为参照,斜向透视引导后外侧胸椎椎体穿刺是一种可行的单侧胸椎椎体穿刺方法.

  • 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亢世杰;黄东生;江涛;鲍飞龙;高伟;耿立杰;胡义明

    目的 探讨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手术治疗新鲜桡骨远端骨折62例,其中48例采用单纯掌侧接骨板固定的患者纳入研究,男21例,女27例;年龄17~75岁,平均(43.6±10.6)岁.按照AO/OTA骨折分型,A型15例、B型11例、C型22例.手术均采用掌侧改良Henry入路,自桡侧屈腕肌和桡动脉之间进入,骨折复位后选用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均为双皮质钻孔,螺钉长度的选择以较测深尺测量的数据短1~2 mm为宜,以防止背侧皮质穿出.术中接骨板固定完成后常规行标准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60°~70°,腕关节背屈,放射线球管对着大鱼际方向进行透视),将穿出皮质的螺钉更换为短螺钉后再行腕管位透视,直至无螺钉穿出背侧皮质为止;术后常规行CT扫描进一步验证腕管位透视法的有效性.分别统计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螺钉穿出背侧皮质的百分率,对比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侧位透视发现5例患者螺钉穿出背侧皮质(10.4%,5/48),腕管位透视发现包括上述5例在内的16例患者螺钉穿出背侧皮质(33.3%,16/48),两种透视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有2例患者螺钉进入下尺桡关节,这仅在腕管位透视中能发现.对于穿出背侧皮质和进入下尺桡关节的螺钉术中即更换为短螺钉,总体的螺钉更换率为37.5%(18/48)).此18例患者术后CT扫描未见螺钉穿出背侧皮质或进入下尺桡关节.结论 与正、侧位透视相比,腕管位透视法能可靠地探测到螺钉的背侧皮质穿出,并能对下尺桡关节提供良好的术中透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

    作者:王会仁;周晓岗;董健;李熙雷;马易群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48.6±15.4)岁.后凸顶椎T12 5例,L1 9例,L2 4例.陈旧性骨折11例、陈旧性结核4例、半椎体畸形3例.均采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比较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腰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手术时间(247.0±29.3)min,出血量(708.5±34.5)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8年.截骨面均获得骨性融合;矢状面Cobb角由42.3°±5.7°矫正至术后3个月2.2°±1.9°,末次随访2.7°±2.1 °;腰痛视觉模拟评分由(8.5±1.0)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2.1±0.7)分,末次随访(1.9±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72.8%±8.3%降至术后3个月21.6%±9.2%,末次随访19.3%±8.6%;术后3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7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5例、2级4例.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其余病例均无明显神经损害、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及假关节形成.结论 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准确,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 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安全距离的几何学探讨

    作者:毛玉江;危杰;王满宜;李立罡

    目的 通过几何学模型探讨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方法 把股骨头作为一个球体处理,正、侧位投影所得为两个平面圆形影像.平面圆形影像所代表的空间结构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圆柱体,两者的公共部分即为正、侧位影像所代表的空间区域.分析股骨头的正、侧位投影所得的二维影像与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几何关系,通过两者立体结构及体积的比较,计算为确保内固定物位于股骨头内所要求的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结果 股骨头的二维正、侧位影像所构成的空间结构为一个外切于股骨头球体的牟合方盖,其与股骨头球体的体积比为4:π.正、侧位X线影像中内固定物尖端均位于股骨头内的情况下,其实际上穿出股骨头的危险性约为21.5%.为了降低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的危险性,必须使牟合方盖的体积变小,即内固定物的尖端距股骨头边缘有一定的距离.当牟合方盖小到恰好内切于球体时,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的危险性降为零.此时通过几何学计算可知X线影像上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中心的距离约为股骨头半径的0.71倍.即当X线影像上股骨头直径为5 cm时,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距离约为0.7 cm.结论 为确保内固定物位于股骨头内,X线影像上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中心的距离应小于股骨头半径的0.71倍.即当正、侧位X线影像上股骨头直径为5 cm时,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应>0.7 cm.

  • 生理载荷下腰椎峡部裂滑脱与退变滑脱的三维瞬时运动特征

    作者:夏群;胥鸿达;苗军;白剑强;张继东;Shaobai Wang;Guoan Li

    目的:比较腰椎峡部裂滑脱和退变滑脱节段在生理载荷下的三维瞬时运动特征。方法选取同一时期有临床症状需手术治疗的L4峡部裂滑脱患者14例、L4退变滑脱患者15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5名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双X线透视和螺旋CT检查结合技术,从薄层CT扫描获取腰椎三维重建模型,依据每个椎体的解剖标记匹配到由双X线透视影像系统捕获的不同体位的腰椎双斜位X线透视图像上,在计算机内模拟生理载荷下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状态。在脊椎上建立三维坐标系,测量不同体位变换时L4与L5椎体间三个方向的位移和三个方向的旋转角度,及以L4峡部裂为界的峡部裂前部椎体和后部椎板之间的位移。结果峡部裂滑脱组从前屈到后伸位时,L4,5节段间沿矢状轴相对位移(2.5±1.1) mm,较正常对照组增加;沿垂直轴相对位移(2.0±1.1)mm,较退变滑脱组增加。左旋到右旋位,L4,5节段间沿矢状轴相对位移(1.6±0.7)mm,较正常对照组增加;沿垂直轴旋转6.1°±3.8°,较退变滑脱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增大。左右侧弯时,L4,5节段间沿冠状轴相对位移(3.6±1.5)mm),较退变滑脱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增加。站立位时峡部裂前后两部分沿冠状轴相对位移(2.3±1.7)mm,较平卧位增大;前屈位时峡部裂前后两部分沿矢状轴相对位移(42.9±4.3)mm,较站立位增大。结论有临床症状的L4退变滑脱节段与正常椎间节段活动度无差异。在某些腰椎活动体位,有临床症状的L4峡部裂滑脱节段较正常椎间活动度异常增加。峡部裂滑脱前部椎体和后部椎板之间从站立到前屈时沿矢状轴存在前后分离运动,从平卧到站立位时沿冠状轴存在左右错动现象。

  • 胃肠道类癌临床诊断分析

    作者:于晓辉;赵春玲;余西林;孙一彬

    类癌是罕见内分泌肿瘤,多发生于胃肠道,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0%~2.5%.多为局限性缓慢生长,较少转移,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确诊较困难,现报告我院1975~1998年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类癌12例,通过分析临床、X线及内镜下表现,提出诊断体会.

  • 颈性眩晕患者50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万春;王卫军;俞子彬

    颈性眩晕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动脉颈外段血流受影响所产生的眩晕.常见的原因有颈椎病、颈或周围纤维带压迫椎动脉;椎动脉畸形、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等.我们从1998~2004年诊断颈性眩晕患者50例.笔者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特点及相关因素作一粗浅的的分析.

  • 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125例

    作者:李炜;袁双珍;班海玲;奕英;尹平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较大的锐利异物可引起梗阻、消化道黏膜损伤,甚至导致出血、穿孔及急性腹膜炎,有毒的异物吸收后会导致死亡[1].既往处理方法多需外科手术取出异物,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逐渐成熟.我院共为125例患者实施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除2例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现将取得的操作经验及体会报告如下.

  • 肺炎患儿潮气流速容量曲线和呼吸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小力;文红霞;陆小霞;曹晓晓

    有关小婴儿肺炎肺功能的改变,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对1~6个月肺炎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 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18例分析

    作者: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裴迎新;梁海龙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脏表面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所有新生儿中的1%~2%,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更为罕见.我院收治足月新生儿气胸18例,经影像学检查和胸腔穿刺抽气确诊,现报告如下.

  • 咽炎型、食管型颈椎病78例影像学诊断

    作者:王立新;朱青峰;赵丹霓;耿左军;冯平勇;李林芳

    咽炎型、食管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病变压迫咽后壁或食管,引起吞咽不适.临床较为常见,但常误认为咽炎或食管癌.笔者收集河北医大第二医院证实的咽炎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78例,现将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X线透视下多轴位点片可避免隐匿性骨折漏诊

    作者:袁东升;孙培芳

    骨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利用常规正、侧位X线片则能显示骨折影,诊断不难.对有明显外伤史,症状明显但X线摄片结果阴性的隐匿性骨折,常可发生漏诊和(或)误诊.我院2002年1月~2005年2月期间收治1 235例骨折患者,全部摄X线片,其中155例(12.6%)常规正侧位X线摄片阴性,因其症状明显,采用透视下多轴位点片,发现了骨折影,避免了误诊.现报告如下.

  • 准确定位小切口取出胫骨后金属异物一例

    作者:边拴宝;鲁贵生

    1 病例资料男,33岁.因小腿疼痛2 h入院.3 d前不慎被他人用射钉枪将装饰钉射入左小腿,当时未在意,3 d后左小腿疼痛到我院摄左小腿正位、侧位、斜位X线片证实左小腿后侧中、下1/3交界处有装饰钉1枚,距离胫骨表面0.5 cm.为准确定位,参照X线片使用C型臂透视机垂直胫骨在异物位置放1枚细克氏针,胶布临时固定后行X线透视,如发现克氏针位置未与金属异物影重叠,重新再放,直至透视见细克氏针与异物影重叠满意为止,如此即可确定异物的位置平面.在克氏针位置皮肤表面绕小腿1周画线,做好平面标记,并去除克氏针.

  •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钟敬泉;郑兆通;张薇;黎莉;张运

    目的 评价心内电生理(EPS)检查时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46例按顺序行EPS的患者,分别以TTE(A组,23例)和X线(B组,23例)作为影像学导引,放置右室电极导管、希氏束电极导管、右房电极导管和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结果 TTE引导行EPS成功22例(成功率95.7%),B组X线引导到位成功率100%(P>0.05),A、B两组操作时间分别为(11.0±7.1)min和(6.8±2 4)min(P<0 01),X线曝光时间A、B两组分别为(1.3±0.9)min和(6.8±2.4)min(P<0.001).结论 TTE可成功地作为影像学导引,部分或全部的替代X线透视下进行EPS检查尤其是冠状静脉窦的电极导管放置,TTE在EPS检查的应用中前景广阔.

  • 天龙解语方治疗脑出血吞咽障碍X线动态造影评价

    作者:钮亚珍;高明;杨光福

    目的 通过X线动态钡餐评价天龙解语方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结合科及急诊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非伤性脑实质内出血(ICH)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的西药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加服天龙解语方,严重吞咽功能障碍者鼻饲注入.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2个疗程后通过X线动态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Y/X大值均有下降.两组治疗前Y/X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加以天龙解语方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87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