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髓的巨大瘤细胞及其意义

    作者:杨崇礼;杨天楹;陈辉树;齐淑玲;钱林生;冯宝章;李孝义;刘恩;李梅;崔文

    我们在7例患者的骨髓中发现了巨大瘤细胞及其变种,按不同的形态人为地将其分为5种,以瑞氏染色、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电镜观察及病理学观察均说明这些细胞类似淋巴样-单核细胞样-巨噬细胞样细胞,有骨髓增生亢进和明显病态造血现象.2例按病理观察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所有病例无淋巴结、肝-脾肿大或任何局部瘤块.关于预后,2例患者分别于病程8个月和17个月死亡,1例在病程10个月时病情危重,其余4例的病程为2.5至24个月,但病情相对稳定.这些患者可能为一组少见的恶性淋巴-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

  • 人脐血及骨髓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比较及其意义

    作者:郭荣;邹萍;邹典斌

    为比较脐血和骨髓淋巴细胞及祖细胞分化抗原,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双标法对38份脐血及10份骨髓免疫细胞表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①脐血及骨髓淋巴细胞中均测到幼稚淋巴细胞(CD3-CD4+),且前者中含量较多,但脐血细胞毒T细胞含量(CTL,CD3+CD16+56+)低于骨髓;②脐血中NK细胞(CD3 CD16+56+)比例高于骨髓;③脐血有核细胞中CD34+细胞的比值接近于骨髓,但脐血CD34+细胞中髓系祖细胞(CD34+CD13+,CD34+HLA-DR+)及淋巴系祖细胞(CD34+CD19+)含量均低于骨髓.结论:①脐血免疫细胞具有不成熟性,这估计是脐血移植后GVHD程度轻的主要原因;②脐血淋巴细胞中NK细胞含量较高,推测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并不会降低;③脐血CD34+细胞中髓系祖细胞及淋巴系祖细胞比例均低于骨髓,可能是脐血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

  • 人胎盘无细胞悬液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作者:李娟;罗绍凯;黄俊琪

    为了探讨人胎盘无细胞悬液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及与已知的几种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用人胎盘无细胞悬液及IL-3,GM-CSF,IL-3+IL-6+GM-CSF+EPO作为刺激因子,并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体系对骨髓GM-CFU,GM-GEMM和BFU-E进行了培养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胎盘无细胞悬液对骨髓CFU-GM,CFU-GEMM和BFU-E体外扩增适蛋白浓度是200-300μgL,人胎盘无细胞悬液作刺激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效果优于单独IL-3,单独GM-CSF和IL-3+IL-6+GM-CSF+EPO组.结论提示,人胎盘无细胞悬液可能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用人胎盘无细胞悬液作扩增剂体外扩增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细胞具有有效而价廉的特点.

  •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TGF-β1抑制异体T细胞反应性

    作者:陈健琳;郭子宽;徐晨;李欲航;侯春梅;毛宁;陈虎

    为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异体T细胞反应性下降的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异体T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前后CD4,CD8,CD25和CD28等的变化,同时应用RT-PCR测定MSC是否表达IL-4,IFN-γ和TGF-β1等细胞因子,并用ELISA的方法验证培养上清中蛋白的存在.结果显示,异体T细胞与MSC共培养后,CD8+细胞增多,CD25+细胞减少.RT-PCR检测结果证明MSC高表达TGF-β1基因,但不表达IL-4和IFN-γ基因.ELISA证实MSC培养上清存在TGF-β1蛋白,其72小时分泌量约为1 ng/ml.结论:骨髓MSC在体外可使异体T细胞对异体抗原的反应性减低,这种作用体现在细胞亚群的改变与MSC分泌TGF-β1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预防HLA不相合骨髓移植中GVHD的发生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体外造血

    作者:郭子宽;唐佩弦;刘晓丹;杨靖清;李秀森;陈小三;毛宁

    体内的稳态造血依赖于复杂而完整的骨髓造血微环境系统,其中的细胞成分是该系统的关键.存在于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在造血调控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建立了成人骨髓MSCs的分离及体外培养的方法,并应用长期骨髓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MSCs滋养层体外维持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TC-IC)的能力及其促进造血细胞分化的功能.结果显示:①脐带血来源的CD34+细胞粘附于滋养层上形成造血灶,表明MSCs可形成与骨髓基质细胞相似的体外造血微环境;②共培养5周后造血细胞仍具有体外集落形成能力,说明MSCs具有维系LTC-IC的能力;③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体外培养5周后约1%悬浮细胞表达CD34,15%细胞CD41a阳性,提示MSCs促进造血细胞向巨核系细胞分化.研究证明MSCs可能是造血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成分.

  • 多发性骨髓瘤伴非骨旁髓外病变骨髓形态学特征

    作者:吴迪;王雯娟;张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非骨旁髓外病变患者骨髓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诊断的20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非骨旁髓外病变患者初诊时骨髓涂片、外周血细胞涂片和骨髓组织切片,结合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骨髓浆细胞形态为原始细胞型(16例)和多形性型(4例),5例患者外周血涂片片尾处可以看到幼稚浆细胞,约占外周血细胞数的1%-4%.骨髓组织原幼浆细胞增生,呈结节型、塞实型分布,骨髓纤维化占12例(60%).13例治疗中出现非骨旁髓外病变骨髓瘤患者,统计自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到髓外侵犯出现的中位时间,网状纤维染色0-1级组为23.7±3.7个月,2-3级组为10.5±3.2个月(P =0.02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患者在初次诊断骨髓瘤时骨髓浆细胞形态多为未成熟型,骨髓组织原幼浆细胞呈结节型、塞实型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网状纤维密度间接地反映了骨髓幼稚浆细胞的增殖程度和恶性程度,在疾病的早期对于髓外病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Treg/Th17细胞失衡研究

    作者:邢健;鲁光;刘国强;徐敏;赵霞;韩芳;王椋;丁慧芳

    本研究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MM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对其中19例MM患者同时检测了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结果表明:MM组骨髓中Treg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MM患者骨髓中Treg细胞水平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临床分期间无差别(P>0.05).MM患者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外周血无差别(P>0.05).MM组Treg/Th17的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结论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存在Treg/Th17比例失衡,这种失衡可能促进了MM的病程进展.

  • 藏红花素对白血病患儿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慧娟;张鲲鹏;仲任;赵艳霞;李学荣;卢愿;宋爱琴;庞秀英;孙立荣

    本研究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白血病患儿骨髓树突状细胞(DC)体外增殖及功能的影响.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实验分为6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加入终浓度为1.25mg/ml藏红花素;C组加入rhGM-CSF 75 ng/ml、rhIL-4 75 ng/ml、rhTNF-α 50 ng/ml;D,E,F组分别加入与C组等量的细胞因子及藏红花素0.3125,1.25,5.0 mg/ml.培养至第9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表型;将DC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同种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混合反应5d后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及实验各组均得到一定数量典型的DC,实验各组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至第9天,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显示C、D、E、F各组CDla+、CD83+、HLA-D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1),B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淋巴细胞培养5d后,随着刺激细胞的增加,A组及B组T细胞的刺激指数无明显增加(P>0.05);C组及E组T细胞的刺激指数明显增加,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而各组在刺激细胞数量一定的情况下,E组细胞刺激指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藏红花素单用促进DC增殖的能力明显弱于与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但能协同细胞因子促进DC成熟.藏红花素诱导后的DC能促进T细胞增殖.

  • 正常人骨髓不同细胞群中WT1基因表达及其异构体比例研究

    作者:徐菁;王宏伟;李晓红;朱镭;张丽;张帆;覃艳红;杨涛

    本研究探讨WT1基因在正常人骨髓不同分化阶段造血细胞中的表达程度及异构体间比例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中CD34+ CD38 ̄、CD34+ CD38+、CDl5+ CD11b+、CD33+CD14+、CD20+ CD5 ̄和CD20 ̄CD5+细胞群中总WT1、WT1(+17AA)及WT1(+KTS)的表达.结果表明:与K562细胞相比,CD34+ CD38 ̄、CD34+ CD38+、CD15+ CD11b+ 和CD33+ CD14+细胞群中均存在WT1基因的低表达,且依次逐渐降低;在CD20+ CD5 ̄和CD20 ̄CD5+细胞群中未检测到WT1基因表达.在分化程度较低的CD34+ CD38 ̄和CD34+ CD38+细胞群中以+17AA,+KTS及WT1(+/+)异构体为主,而较成熟的CD15+ CD11b+ 和CD33+CD14+细胞群中以-17AA、-KTS及WT1(-/-)异构体为主.结论:在正常人骨髓细胞中WT1基因的表达随着细胞分化程度提高而降低,造血细胞可能通过其4种异构体比例的调整而发挥抑制或促进分化的作用.

  •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解琳娜;王健民;邱慧颖;高磊;周虹;龚胜兰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传代培养达30代后,进行成瘤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细胞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MHC-Ⅰ,中度表达CD13、CD90.2,不表达CD117、CD45、Flk-1、MHC-Ⅱ类抗原.mMSC体外能诱导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和集落培养法富集可获得mMSC,其在体外连续传代30代以上仍能维持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无成瘤性.

  • 脐血和骨髓来源的CD34+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祖细胞差异的研究

    作者:何祎;孟恒星;张宇光;侯士芳;王华;黄勇;李茜;韩俊领;邱录贵;韩忠朝

    本研究探讨脐血(CB)和骨髓(BM)来源的CD34+ 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祖细胞的差异.采用Ficoll-Hypaque分离法分离人CB及BM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制备CD34+细胞,在含血小板生成素(TPO)、TPO+白介素11(IL-11)或TPO+IL11+肝素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14天.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产物(CD34+、CD41a+及CD34+CD41a+细胞)免疫表型、巨核细胞凋亡率及DNA含量,并以集落形成单位测定法进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及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计数.结果表明:14天培养中,CB来源细胞在总细胞数、CD41a+ 及CD34+ CD41a+细胞扩增倍数上均高于BM(P均<0.05).0天CB及BM来源CD34+ 细胞在CFU-GM、BFU-E及总的CFU-Mk的形成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CB来源CD34+ 细胞形成的CFU-Mk以大集落为主,其数量高于BM(P<0.05);在培养7、10和14天,CB及BM来源细胞CFU-GM扩增倍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CB来源细胞的BFU-E及总的CFU-Mk扩增倍数均高于BM(P均<0.05).14天培养中CB和BM来源巨核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DNA含量检测发现,14天培养中CB来源巨核细胞始终以2N细胞为主(比例>90%),而BM来源巨核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4N、8N及以上倍体巨核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结论:CB来源CD34+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祖细胞能力高于BM,它可能是巨核祖细胞体外扩增较好的来源.

  • 人骨髓和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造血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蒙;杨少光;刘鹏霞;杜伟廷;顾东生;卢士红;邢文;韩忠朝

    本研究分离鉴定人骨髓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ymal stem cells,MSC),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长期造血的能力.用密度梯度离心或酶消化方法分离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贴壁培养的方法进一步纯化MSC.检测骨髓和脐带MSC的表型以及成脂、成骨分化潜能.通过LTC-IC(long-term culture-initiatingcells)实验,检测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长期造血的能力,并在培养的第3、5、7周分析两种MSC组悬浮细胞的表型.结果表明,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均呈纺锤形、贴壁生长,2种MSC均表达CD90、CD105、CD73、CD29、CD54、CD166和HLA-ABC,不表达HLA-DR、CD34和CD45.化学染色证实,2种MSC体外能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LTC-IC实验第5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CFC(colony forming cell)的产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6、7、9周,脐带MSC组CFC的产率均低于骨髓MSC组(P<0.05).第3、5、7周悬浮细胞表型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2种MSC组CD34和CD117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而CD33、CD13、CD11b的阳性率逐渐上升.结论:从人骨髓和脐带组织中成功分离并鉴定出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支持长期造血,但其造血支持能力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大鼠胎血与骨髓非造血成体干细胞体外分化能力的比较

    作者:鞠秀丽;黄志伟;侯怀水;时庆;段春红;沈柏均

    为了比较大鼠胎血和骨髓中非造血成体干细胞(non-hematopoietic adult stem cells, NASC)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及体外诱导两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异同,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孕大鼠的胎血和成年大鼠的骨髓,用Ficoll-hypague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后,种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LG培养液内.收获的NASC传代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β-巯基乙醇(β-ME)、二甲亚砜(DMSO)和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诱导NASC向神经元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其特异性标志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发现: 传代培养后的两种NASC的形态相似,皆呈均一的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两种NASC的免疫表型无明显差异,表达CD44、 CD54,不表达CD11b、CD45;定向诱导的两种NASC具典型神经元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nestin和NSE为阳性,但GFAP为阴性.结论:大鼠胎血和骨髓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形态、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别;两者都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胎血应是NASC的又一来源.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

    作者:李栋;沈柏均;侯怀水;时庆;张乐玲;马秀峰

    为了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MSC)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使用贴壁培养法从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基本生长行为和生物学特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BM-MSC的免疫学表型;RT-PCR法检测其胶原表达;诱导rBM-MSC多向分化并使用特异性染色和RT-PCR予以鉴定;后使用MTT法检测IL-1、3、8和HGF对rBM-MSC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贴壁生长的rBM-MSC具有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可传15代以上,第5代rBM-MSC高表达基质受体CD44(32%),低表达造血细胞标记CD45(4.7%);RT-PCR显示高表达Ⅰ型胶原,弱表达Ⅱ型胶原,不表达X型胶原;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rBM-MSC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rBM-MSC对IL-3为敏感,10 ng/ml的低浓度IL-3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达32%以上(P<0.01),而高浓度IL-3能显著抑制其生长.结论:分离培养了rBM-MSC,其生物学特征与人和猕猴等BM-MSC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低浓度IL-3可有效促进其增殖.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Toll样受体的表达特征

    作者:何晓霞;白海;杨国嵘;薛永杰;苏亚楠

    本研究探讨健康供体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中Toll样受体(TLR)的表达特征.用Ficoll法分离培养健康供体的BM-MSC;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M-MSC中CD34、CD45、HLA-DR、CD44和CD71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爬片BM-MSC细胞中CD71的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检测BM-MSC细胞成骨及成脂诱导情况;半定量RT-PCR法检测TLR1-10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体外分离培养的BM-MSC中CD34、CD45和HLA-DR表达呈阴性,CD44和CD71表达呈阳性;爬片BM-MSC细胞中CD71的表达呈阳性.BM-MSC经成骨和成脂诱导后出现钙沉积和脂滴,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均呈阳性.BM-MSC中TLR1-10 mRNA均有表达,其中TLR2、TLR3、TLR4、TLR7、TLR8、TLR9均高表达,TLR1、TLR5、TLR6、TLR10均低表达.结论:从健康供体骨髓中分离培养的BM-MSC表达不同水平的TLR1-10 mRNA.

  • 骨实质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肺与骨髓中的分布

    作者:王瑞平;乌仁娜;郭玉琴;张斌;陈虎

    本研究探讨慢病毒质粒pGC FU-RFP-LV标记的小鼠骨实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肺组织和骨髓中的分布.将感染效率为78%的慢病毒感染小鼠MSC,尔后将感染后的MSC以1×106个/只的浓度经小鼠尾静脉植入到BALB/c小鼠体内.随机将小鼠按照1、2、5、7d4个时间点分为4组.在各时间点取小鼠肺组织并制成冰冻切片及骨髓涂片,观察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后的MSC经免疫表型分析和诱导分化检测均符合MSC的表型及生物学特征.以适病毒滴度MOI=50感染小鼠MSC后,细胞生长状态羌明显改变.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第1、2、5、7天MSC在骨髓中分布为(0.50±0.20),(0.67±0.23),(0.53±0.14),(0.33±0.16);在肺组织中分布为(0.55±0.15),(0.47±0.13),(0.29±0.13),(0.26±0.08).结论:MSC在第1天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内(P<0.05),而在第2天主要分布在骨髓中(P<0.05).小鼠骨实质MSC分布浓度与RFP基因表达及MSC在肺组织和骨髓中定植情况有关.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条件探索

    作者:毕晓云;黄舒;陈晶砺;王芳;王燕;郭子宽

    间充质干细胞(MSC)释放膜微囊(MV)是其促血管再生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索人骨髓MSC释放MV的适宜条件.收集5份健康人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并鉴定MSC.将第5代MSC分别悬浮于含10%胎牛血清或无血清的培养液中,按2×106/皿接种于直径为150 mm的培养皿中,在低氧(1%氧浓度)或常氧条件下培养72h,每组20皿.将培养上清高速离心收获MV.计数培养后贴壁细胞,并测定MV蛋白质含量.电子显微镜观察MV的形态以鉴定MV.流式细胞术分析MV的表面标志.在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来源的MV(10μg/ml),培养72 h后利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多数MSC释放的MV直径<100 nm,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特征性的中空膜样结构.MV表达CD29、CD44、CD73和CD105,不表达CD31和CD45.在常氧含血清、常氧无血清、低氧含血清和低氧无血清条件下,台盼蓝抵抗的贴壁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4.1、1.8、5.8和3.7,计算108细胞释放的MV蛋白含量分别为463.48±138.74、1604.07±445.28、2389.64±476.75和3141.18±353.01μg.MTT实验表明,低氧条件下获得的MV具有更好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结论:低氧可促进MSC释放MV,低氧和无血清培养MSC可能是制备MSC-MV的适宜条件.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作者:陈静;王茜;施英唐;周晓飞;徐晓军;刘爱莲

    为了观察和比较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正常同年龄段儿童和胎儿3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增殖能力及表面标志的表达,利用体外培养的方法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骨髓分离培养MSC,以胎儿和儿童的MSC作为对照;通过对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的观察,并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检测以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中分离、培养、扩增得到了MSC,与胎儿和正常儿童骨髓来源的MSC在细胞形态、流式表达模式和免疫细胞化学表达方面基本一致,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MSC的体外扩增能力有别于胎儿及正常儿童.虽然在早期培养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骨髓MSC具有与正常儿童相似的扩增速度,但当群体倍增值(population doubling,PD)达20之后基本不再有增殖能力了,而正常儿童和胎儿来源的MSC却可稳定扩增到30 PD.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MSC在表面抗原标志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但体外增殖能力弱于对照组.

  • 直接铺种结合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可有效分离人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邢文;庞爱明;姚剑峰;李园;石慧;盛梦瑶;周圆;赵迎旭;许明江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重要来源.研究显示,标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的效率不高,骨髓小粒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通过组织块法分离骨髓小粒,再结合标准法,可从单份骨髓标本分离获得更多MSC,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探求分离骨髓MSC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收集7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低速离心沉降,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漂浮在液面上层骨髓小粒中的MSC,用直接铺种法培养沉降在底层的MSC.然后对MSC进行免疫表型和分化能力鉴定.结果表明:在7例标本中,有3例骨髓小粒漂浮在液面上层,其余骨髓细胞包括部分小粒沉降在底层;漂浮小粒中的MSC可用改良组织块法获得,沉降在底层的MSC可用直接铺种法获得.分离的MSC传代3次后不表达CD45、CD34,表达CD105、CD73、CD44、CD90、CD49e,能向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以直接铺种法为主、改良组织块培养法为辅,可简单、高效地分离人骨髓中MSC.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无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王勇奇;曹小芳;何梓铭;肖凤军;王恒湘;郭子宽

    为探讨间充质干细胞( MSC)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与预防中的作用,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Wistar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胶原免疫次日(预防组)和造模2周后(治疗组),腹腔内注射10 7人骨髓MSC,每周1次,连续2周(预防组)或4周(治疗组).对照组相应注射生理盐水(NS).自第2周始,每周记录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6周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脾脏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大鼠都出现了关节炎症状,而且在后期出现了关节畸形.MSC预防组与治疗组关节炎评分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1),6周时分别为9.5±0.5,9.4±0.6和7.6±0.6,MSC预防组和治疗组之间无差异.病理学分析显示,MSC预防与治疗组膝关节滑膜炎和关节炎评分均高于模型组.此外,MSC预防组、治疗组和NS对照组大鼠脾脏有核细胞中,CD86+分别为(4.16±1.48)%,(4.06±1.97)%,(4.15±2.04)%,各组CD11b/c+ CD86+分别为(1.04±0.68)%,(0.95±0.56)%,(0.98±0.44)%,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健康大鼠[(0.97±0.18)%和(0.30±0.17)%,均P<0.05.结论:MSC输注对大鼠CIA没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反而加重了关节病理损伤,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阐明.

3150 条记录 8/158 页 « 12...567891011...1571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