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论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研究

    作者:宋明;陈家旭;刘玥芸;李晓娟;侯雅静;王方方;邱文琪;吴芊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关键问题,证候体系的复杂性使得其难以用简单还原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方法来揭示其科学内涵,蛋白质组学以其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阶段性、稳定性的特点与中医证候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不谋而合,因此,在揭示疾病的证候本质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文章通过回顾蛋白质组学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过程,分别从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其研究成果有利于从新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证候的认识,有利于从新的角度进一步促进中医证候研究的发展.

  • 潮湿环境下大鼠脾组织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刘芳芳;王平;李俊莲;邱继云;陶功定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及潮湿环境下大鼠脾组织蛋白质谱,筛选和鉴定与湿邪有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探寻湿邪致病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外湿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无菌摘除脾脏,取出脾组织10mg/只,进行双向电泳实验、双向凝胶电泳图象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与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蛋白质,分析差异蛋白质意义.结果:通过比较正常及潮湿环境下大鼠脾组织差异蛋白质,发现3个有意义的蛋白质:表达上调的有2个:载脂蛋白A-I、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物亚基5;表达下调的有1个:结合珠蛋白.结论:正常及潮湿环境下大鼠脾组织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是与湿邪致病相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

  • 差异蛋白组学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展望

    作者:宋立群;马晓鹏;宋业旭;贠捷;马艳春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而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慢性肾脏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终末阶段的病理表现和途径.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中医中药在防治RIF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不清,从而影响到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中药在肾间质纤维化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及靶点,将有利于中医中药的进一步发展.

  • 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背景胃癌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张林;侯艳红;王亚周;吴志明;李春梅

    目的 通过新兴的蛋白组学方法分析筛选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变过程中关键的蛋白分子,探讨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外科手术获取内镜及病理检查提示在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基础上发生的胃癌组织及癌周萎缩性胃炎组织.采用蛋白组学通用的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并鉴定胃癌组织及癌周萎缩性胃炎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胃癌组织与癌旁萎缩性胃炎组织比较,共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29个,其中表达上调蛋白质点18个,表达下调蛋白点11个,这其中共有23个蛋白点被鉴定,上调蛋白14个,下调蛋白9个.结论 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胃癌与其炎症组织背景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可能揭示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分子机制.

  • 疣状胃炎病损组织与同遗传背景胃癌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张林;侯艳红;刘浩润;吴志明;李春梅

    [目的]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方法分析疣状胃炎与同遗传背景胃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表达,旨在筛选该型胃炎向胃癌转变过程中关键的蛋白分子,探讨其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外科手术获取内镜及病理检查提示同时存在胃癌与疣状胃炎病变患者的病变组织,采用比较蛋白组学通用的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并鉴定胃癌组织及癌周疣状胃炎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疣状胃炎组织比较,共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34个,其中表达上调蛋白质点20个,表达下调蛋白点14个;共有27个蛋白点被鉴定,上调蛋白17个,下调蛋白10个.[结论]在疣状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与其疣状胃炎病损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涉及细胞增殖、凋亡、运动、物质能量代谢等诸多功能领域,其代表的分子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揭示疣状胃炎癌变的分子机制.

  •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差异蛋白表达

    作者:方钱;蔡秀军;王卫军;梁霄;俞图南;方益锋

    目的 探讨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15例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胆管瘢痕,用10例正常人胆管作为对照,进行体外组织培养,提取两种细胞总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图像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点.结果 组织培养5d后可见梭形细胞移出、贴壁,14d细胞连接成片,传代后生长良好,电镜可见微丝,免疫荧光检测该细胞有Vimentin表达.检测出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差异蛋白28种,上调蛋白9种,下调蛋白19种,其功能与细胞代谢、凋亡等相关.结论 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蛋白表达存在差异.

  • 氢醌引起TK6细胞毒性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沙焱;杨震宇;周伟;谢英

    目的 研究氢醌对人淋巴母细胞株TK6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氢醌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为20.0μmol/L的氢醌处理TK6细胞24.0 h,用蛋白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并进行定量,以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图像分析后选取电泳差异点进行胶内酶解,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质谱鉴定.以浓度为0.0、5.0、10.0、20.0μmol/L的氢醌处理TK6细胞24.0 h,提取总蛋白后,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质谱鉴定出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泛素结合酶2(UBE2N)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氢醌处理后引起48个蛋白质差异化表达,质谱鉴定出30个表达上调或下调的差异蛋白,功能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代谢、细胞骨架、细胞周期以及DNA损伤修复等.5.0、10.0、20.0μmol/L氢醌组TK6细胞的HSP70和UBE2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0.0μmol/L氢醌组(P<0.05),与质谱结果一致.结论 氢醌能够通过氧化应激引起TK6细胞毒性,由此引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改变和DNA损伤修复来进行的应答.

  • 基于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筛选污染物暴露脐带组织差异蛋白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明慧;霍霞;张浴玲;曾志俊;徐锡金

    目的: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污染物宫内暴露脐带组织蛋白差异表达.方法:募集新生儿脐带组织300例(暴露组与参照组各150名),制备脐带组织总蛋白样本,采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和鉴定脐带组织蛋白的差异表达,应用Gene Ontology、Pathway、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等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蛋白表达差异大于1.2倍的蛋白有697个,其中暴露组中有386个表达上调,311个下调;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影响细胞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凋亡等方面.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化学污染物宫内暴露能造成脐带组织蛋白表达谱的改变,为进一步筛查影响胎儿体质发育和抑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凋亡、迁移的关键蛋白作为生物标记物,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基础.

  • 葡萄糖-6-磷酸酶是一种潜在类风湿关节炎新自身抗原

    作者:吴乔;李德卫;王洪林;杜成友;吴玉章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早期和晚期患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探讨葡萄糖-6-磷酸酶与RA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的比较寻找差异蛋白点,质谱测序和Western bolt证明患者血清葡萄糖-6-磷酸酶在患者高表达在正常人则检测不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早期、晚期、非RA患者(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正常人20例、40例、30例、40例血清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分析血清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与RA的相关性.结果 RA血清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和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P<0.001);进一步比较与RA现有诊断指标的相关性,发现葡萄糖-6-磷酸酶血清水平与ESR、CCP、DAS28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RF无显著相关(P>0.05);与临床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呈负相关.结论 提示葡萄糖-6-磷酸酶是RA相关抗原,其血清水平对RA可能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与激素治疗负相关说明该指标反映了疾病活动度;其在RA疾病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S-甲酸谷胱甘肽水解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作者:曲远青;吴乔;吴丽娟;李景怡;吴玉章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早期和晚期患者血清中S-甲酸谷胱甘肽水解酶(S-formylglutathione hydrolase,EsD)水平,探讨EsD与RA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以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的比较寻找差异蛋白点,质谱测序和Western blot证明患者血清EsD在患者高表达、在正常人则检测不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早期、晚期、非RA患者(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正常人20例、40例、30例、40例血清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EsD水平,分析血清EsD水平与RA的相关性.结果 RA血清中的EsD水平明显高于非RA患者(P<0.001)和正常人(P<0.001),在早期和晚期RA中的敏感性分别为75%和72.5%,特异性为95%;进一步比较与RA现有诊断指标的相关性,发现EsD血清水平与ESR、CCP、DAS28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RF无显著相关(P>0.05);与临床皮质激素治疗呈负相关.结论 提示EsD血清水平对RA可能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与激素治疗负相关说明该指标反映了疾病活动度;其在RA疾病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与正常黏膜细胞微泡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韩新生;张卓远;黄怡;夏翼超;李龙江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微泡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舌癌复发、转移、扩散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细胞)和人正常黏膜细胞(HOK细胞),获得培养上清液,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化的微泡,采用双向电泳和串联质谱联合分析法寻找差异表达蛋白,通过数据库在线查找差异蛋白的功能。结果体外培养的Tca8113和HOK细胞均可分泌大量的囊泡状结构物质,这些囊泡状物质经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微泡表面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的鉴定,证实为微泡;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方法,发现两组微泡中差异表达量在2倍及以上的蛋白差异点有16个,Tca8113细胞微泡上调表达的蛋白质有12个,下调表达的有4个。结论差异蛋白在微泡形成及癌症进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在牵张力下的差异蛋白分析

    作者:王艳;段银钟;李永明;路凡;阮禹松

    目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破骨细胞在牵张应力作用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阐明牵张力对破骨细胞的形成机制提供分子基础.方法:利用人骨髓单核细胞,牵张应力加载培养体系诱导培养破骨细胞,分为加力组与对照组.应用双向电泳分离以上两组样本可溶性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获得差异蛋白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通过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得到两张2-DE图谱,初步筛选出在牵张力的作用下,有13个蛋白点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增蛋白点1个,缺失7个,2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上调,3个蛋白点发生明显下调.经质谱分析,初步鉴定了2种蛋白质. 结论:应用2-DE 及MALDI-TOF-MS 方法分离并初步鉴定了2种蛋白质,为研究牵张力在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机制以及正畸骨改建的发生机理提供线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