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下经皮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李丹丹;黄进;王阳;李文伦;张明荣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肾上腺转移瘤(adrenal metastasis,AM)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30例AM患者的30个肿瘤,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多针多点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RFA治疗,对较大肿瘤联合经导管肾上腺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dren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ACE),治疗结束后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或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imaging,PDI)及即时增强CT (contrast-enhanced CT,CECT)评价疗效,若发现肿瘤灭活不全,行追加治疗.治疗后1~3、6~24个月行CECT复查,评估肿瘤是否完全灭活或有无复发.结果 30例患者的30个AM,即时CECT肿瘤完全灭活83.3% (25/30),肿瘤残留16.7% (5/30); 1~3个月CECT肿瘤完全灭活90% (27/30),肿瘤残留10% (3/30),对残留病灶进行追加治疗;6~24个月CECT肿瘤局部复发为16.7% (5/30).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以上肿瘤明显缩小.PDI与CECT对AM疗效评估:治疗后PDI显示肿瘤消融区无血流信号80%(24/30),有血流信号20% (6/30),CECT显示肿瘤消融区无强化83.3% (25/30),部分强化16.7% (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轻微疼痛及消融区域的热胀感;患者治疗后均出现发热,给予对症处理;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升高(32.8/19 kPa),经静脉注射尼卡地平5 mg后缓解;5例患者心率减慢,慢45~56次/min,静脉给予阿托品0.5 mg后,心率回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超声引导RFA治疗AM,能实时监视进针方向,穿刺成功率高,对较大肿瘤联合化疗栓塞并选择多针多点RFA治疗,能使肿瘤完全灭活,且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瘤878例临床分析

    作者:侯庆香;丁晓萍;冯莉;辛伶丽;陈玲;董湘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7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根据腺肌瘤大径线分为A(≤5 cm)、B(>5 cm,≤6 cm)、C(>6cm,<7 cm)组,观察各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如果射频针不变的情况下,临床疗效有随着瘤体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瘤体大经线≤5 cm,临床疗效明显(有效率为98.01%).腺肌瘤大小和手术操作过程有密切关系,随着瘤体体积的增大手术时间延长、穿刺次数增加、术中出血量增加,A、B、C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瘤体增大,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加(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具有应用发展前景.

  • 超声引导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离体猪肝实验研究

    作者:李丹丹;黄进;李文伦;侯智文;孔庆锋

    目的 通过离体猪肝的实验研究为超声引导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仪,取新鲜离体猪肝20个,分成2组,每组10个,应用单点和多点2种方法 进行实验.单点每次消融时间分别设定为6、8、10、12 min;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按设计为1针2点、2针4点、3针6点、4针8点法,每次消融时间设定为6 min.电极间的间距为2 cm,发射功率分别设置为50、70、90、120 W,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新鲜猪肝进行射频消融.超声实时观察猪肝声像图变化.切开猪肝观察及测量凝固范围,计算消融凝固面积,并将两组消融的面积进行比较;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 声像图显示强回声气化区域逐渐扩大,离体猪肝凝固性坏死面积随时间及功率的增加逐渐扩大,扩大到一定范围后不再扩大.切开猪肝观察,单点消融区域的形态呈椭球形;多点扇形立体定位离体猪肝消融区域的形态呈类圆形,消融范围明显大于单点消融.镜下:RFA治疗区周围1 cm肝细胞正常,作用区细胞脱落、松解、变性,大片坏死区,失去小叶结构.结论 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消融范围明显大于单点消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超声造影评价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研究

    作者:裴小青;李安华;梁惠宏;周建华;张耀军;蔡木炎;陈芳

    目的 与组织病理对照,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疗效判断中的可靠性.方法 建立8只兔肝VX2肿瘤模型,并进行RFA,有选择地控制消融范围,确保有存活肿瘤组织.在RFA后4 d,行CEUS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CEUS获得的消融灶大径与病理标本的大径,在CEUS切面与病理切片层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分析CEUS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CEUS发现7个消融灶内有残存肿瘤组织,4个消融灶周边出现明显的良性增强带,与组织病理检查对应一致.CEUS获得的消融灶大径与病理标本的大径无统计学差异,CEUS和组织病理获得的肝肿瘤坏死成分占病灶总面积的百分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6).结论 CEUS在RFA后早期能较准确地鉴别RFA引起的凝固样坏死与残存的肿瘤组织,辨别消融灶周边的良性增强,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影像在经皮射频治疗肾VX2肿瘤中应用体会

    作者:刘禧;段云友;孙嗣国;曹铁生;吕发勤;赵柏山;鲍国强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肾肿瘤模型中的引导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肾VX2肿瘤模型,成模后超声影像观测肿瘤结节并确定穿刺点,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肿瘤结节,于治疗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和消融灶的位置、大小及声像图变化.结果 27只兔形成31个肿瘤灶接受射频治疗.超声影像引导穿刺成功率100%;二维声像图显示19个消融灶电极针放置合理,病灶消融完全,12个病灶消融不完全,出现残余灶,均经病理解剖证实.4只兔出现周围脏器灼伤,3只兔出现针道转移.结论 超声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肾脏肿瘤安全、有效,超声准确的术前定位、精确的术中引导和医师熟练的配合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 超声造影与腹腔镜引导射频经皮凝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比较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叶阔;王莎莎;朱贤胜;程琦;吴晓岩;霍枫;陈建雄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腹腔镜引导射频经皮凝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价值.方法 采用自制小型撞击器撞击全身麻醉和肝素化状态的24只猪肝区,建立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冷循环式多极射频进行经皮微创凝固治疗.其中一组采用CEUS引导射频针刺入肝实质损伤病灶,另一组采用腹腔镜进行引导.治疗结束后1 h,剖腹探查止血效果并剖切新鲜离体肝.比较两组凝固病灶的范围及凝固特征.结果 24只猪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模型均成功建立.射频治疗后,所有猪肝活动性出血均被成功控制.两组治疗时间及凝固范围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凝固灶特点有所不同:CEUS引导组肝内实质病灶凝固较完全,肝表面裂伤部分凝固不全,2例肝表面裂口未完全凝同.腹腔镜组肝表面裂伤凝固较全面,肝实质内病灶凝崮不全,3例在肝内局部形成小血肿.结论 CEUS和腹腔镜均能准确将射频针引导刺人肝实质损伤病灶,两组凝固灶特点有所不同,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提高经皮射频凝固止血的效果.

  • 射频消融与不同树突状细胞瘤苗联合治疗实体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文艳玲;智慧;梁碧玲;冯霞;杨海云;罗葆明

    目的 探讨不同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与射频联合治疗动物实体瘤的疗效.方法 Walker 256 细胞经热休克或未经热休克、冻融获得不同肿瘤抗原并致敏大鼠骨髓细胞衍化的DC,38只Walker 256实体瘤成瘤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10)仅行RFA治疗;实验组1(n=10)行RFA+未热休克冻融抗原致敏DC治疗;实验组2(n=18)行RFA+热休克冻融抗原致敏DC治疗.超声测量各组肿瘤治疗前后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不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2瘤体平均体积显著小于实验组1及对照组(P<0.05),实验组1在治疗后第2 d后瘤体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荷瘤生存期:实验组2>实验组1>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的DC瘤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动物荷瘤生存期,其中,经热休克处理的肿瘤抗原致敏DC作用较明显.

  • 树突状细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鼠实体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文艳玲;智慧;冯霞;杨海云;罗葆明

    目的 通过联合应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的实验,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Walker 256 细胞经热休克冻融获得肿瘤抗原并致敏大鼠骨髓细胞衍化的DC,38只Walker 256实体瘤成瘤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n=10)仅行RFA治疗;对照组2(n=10)行RFA+未致敏DC治疗;实验组(n=18)行RFA+冻融热休克抗原致敏DC治疗.测量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小于2个对照组(P<0.05).实验组荷瘤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冻融热休克抗原致敏DC联合RFA治疗大鼠实体瘤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大鼠荷瘤生存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声诺维超声造影对兔肾射频消融灶的连续性评价

    作者:徐繁华;胡兵;张步林;田海燕;邝胜利

    目的 探讨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正常肾脏射频消融灶术后效果的连续性评价作用.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射频消融术后,采用SonoVue超声造影分别在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对消融灶进行观察评价,并将超声造影结果与大体标本消融灶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1 d和1 周,射频在兔肾产生的消融灶在切面上呈现楔形改变,传统超声不能显示消融灶的范围,超声造影准确地反映了消融灶的外观和大小,与大体标本消融灶实际的大小相差也仅1 mm左右.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消融灶在二维超声上呈高回声改变,超声造影可见肾内小的灌注缺损区,与大体测量的肾纤维结节大小相差也在1 mm以内.结论 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正常肾脏射频消融后的发展及演变情况.

  • 超声反演法无创测温实验研究

    作者:熊六林;钱祖文;于晋生;邵道远;朱厚卿;吴晓东

    目的 评估超声反演法无创测温精度和测温范围.方法 分别以新鲜离体动物组织、活体动物、人体肝癌为实验对象,采用射频消融(RFA)作为加热方法,同时用热电耦和超声反演法测量针尖外媒质的温度.结果 超声反演法测温精度大约在±3 ℃左右,测温范围可达90 ℃左右.结论 超声反演法是一种新的无创超声测温手段,有望成为HIFU治疗过程中的温度监测手段.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射频消融正常兔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维红;刘颖;李远竞;韩琳琳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评价射频消融正常兔肝毁损区IBS值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21只正常兔肝,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7和14 d进行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参数的测定,然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射频消融后,毁损中心区IBS值高于边缘区IBS值,且二者均高于正常肝组织的IBS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毁损区IBS的平均强度(AII)、标化IBS值(IBS%)均高于消融前,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IBS%能准确反映射频消融后毁损区的病理组织结构变化.结论 IBS能有效评价正常兔肝射频消融前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 超声引导下兔肝脏VX_2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残存瘤组织中caspase-9表达变化的意义

    作者:孙健;刘颖;李远竞;邱天爽

    目的 探讨兔肝脏VX_2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残余瘤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制备兔肝脏VX_2肿瘤动物模型,经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人为造成肿瘤组织残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治疗后兔肝VX_2肿瘤残余瘤组织中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术前caspase-9在兔肝脏VX_2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为(9.6±5.3)%,治疗后即刻组残存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3.6±9.8)%;治疗1周后caspase-9于残存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8±12.8)%;治疗2周后的阳性表达率为(76.7±15.5)%.结论 射频消融术可以诱导兔肝VX2肿瘤残余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进一步的治疗作用.

  • 荷瘤大鼠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血清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戴维德;范智慧;陈敏华;河福金;李洪民

    ,RFA后1周组及RFA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原位灭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肿瘤组织所释放的VEGF对荷瘤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促进荷瘤宿主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化成熟,提高机体抗原提呈能力.

  • 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注射和生理盐水注射的离体猪肝实验研究

    作者:黄光亮;谢晓燕;徐辉雄;谢晓华;徐作峰;陈沛芬;吕明德

    目的 探讨多极无水乙醇注射(QEA)与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和消融过程中生理盐水(NS)注射能否提高单针消融范同.方法 应用离体猪肝分别采用RITA和Cool-tip系统进行RFA、QEA+RFA、QEA+RFA+NS,每组实验3次,比较各组消融灶的体积、能量及效能.结果 QEA+RFA+NS组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单独RFA组,而QEA+RFA组的消融体积则与消融方式有关.QEA+RFA组和QEA+RFA+NS组的效能均比单独RFA组要低,都能增加RFA的能量输出.结论 联合消融可以提高单针消融体积、减少效能.提高消融效率,对大小相同的肿瘤,应用较低功率就可以取得相同的消融凝固范围.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

    作者:李远竞;刘颖;韩琳琳;沈维红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在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只兔VX2肝肿瘤进行IBS参数测定后,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后将21只兔随机分3组,每组7只,分别于术后1、7、14 d测定消融区IBS值并处死,行病理检查.结果 各时间点肿瘤消融后的标化IBS值较消融前均明显增高(P<0.05);射频消融术后1、7、14 d标化IBS值逐渐增高,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能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情况,为兔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量化检查方法.

  • 胆道内冷却预防兔肝射频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

    作者:郭辉;刘学功;苏永辉;林宇静;蔡潮农

    目的 探讨活体兔肝于射频消融(RFA)术中行胆道内冷盐水灌注冷却(ICSP)对胆道免受热损伤,预防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RFA术前开腹行胆总管置管,并于RFA术中经胆总管置管行ICSP;对照组于RFA术前开腹,但未行胆总管置管及ICSP.RFA术中射频针尖定位于距肝门部主胆管约5 mm.RFA术后10周对实验兔行肝脏影像学检查观察胆道损伤情况,并取兔肝脏大体标本对主胆管行病理分析.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胆管损伤程度的差异性.结果 RFA术后10周影像学检查示对照组胆道扩张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1),病理检查示对照组主胆管损伤程度较为严重(P<0.05).结论 于RFA术中行ICSP对胆管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 皮下隔离带在浅表器官射频消融术中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作者:冼建忠;卢吴柱;陈晓波;谢玉妍;郭辉

    目的 探讨在浅表器官射频消融术(RFA)中,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形成局部隔离带对兔皮肤免受热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1只,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2 ml组、5 ml组.2 ml组与5 ml组在RFA术前于皮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5 ml,形成局部隔离带;对照组未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各实验组均在大腿肌肉内行RFA,术后行超声造影(CEUS)测量消融灶范围,并于术后1h及1周观察皮肤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RFA消融灶较大,2 ml组与5 ml组较小(P<0.001).RFA术后1h及术后1周,对照组皮肤损伤情况较2ml及5 ml组明显(P<0.001).结论 对浅表肿物行RFA术前,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形成隔离带对皮肤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 超声引导冷冻与射频消融对兔肌肉局部炎症反应及瘢痕形成的比较

    作者:吴家祥;吕国荣;李伯义;李拾林;胡麦果

    目的 比较冷冻及射频消融术后新西兰兔肌肉局部炎症与瘢痕形成情况.方法 18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冷冻(CR)组、射频(RF)组和对照组,分别对腿部肌肉进行超声引导冷冻及射频消融.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损伤肌肉TGF-β1表达,术后瘢痕美容评分,HE染色观察局部炎症及瘢痕生成情况.结果 与RF组相比,CR组血清IL-6和TNF-α峰值较早出现,持续时间短,反应较轻;局部治疗部位TGF-β1免疫组化评分CR组较低(53±31.9与101.7±40.03,P<0.01).术后瘢痕美容评分,CR组均低于RF组(2.5±0.55与8.5±1.05,P<0.01).结论 冷冻消融较射频消融引起局部组织炎症较轻且瘢痕形成较少.

  • 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微球对兔VX2肿瘤射频消融效果影响

    作者:纪莉;吴凤林;杨莉;张世玉;娄雪峰

    目的 探讨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微球对兔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效果的影响.方法 36只荷瘤兔随机分为单纯RFA治疗组、纳米微球+RFA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病理学检查,治疗后常规超声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病理证实单纯RFA治疗组、纳米微球+RFA治疗组均产生了明显坏死灶.超声造影显示消融面积分别为:单纯RFA治疗组(41.46±2.70) mm2、纳米微球+ RFA治疗组(62.33±1.59) mm2、空白对照组(5.22±1.61) mm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超声观察,纳米微球+ RFA治疗组肿瘤生长率显著低于单纯RFA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RFA联合纳米微球明显扩大单针消融面积、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射频消融联合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祥洪;谢玉环;刘自爱;刘树佳;马丽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射频消融联合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84例射频联合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转移性肝癌前后肿瘤的血供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一个月后瘤周及瘤内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96.6%,其中完全消失达64.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8.2%、41.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疗效及指导再次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037 条记录 8/202 页 « 12...567891011...20120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