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及健康教育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PSVT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蔡丹霞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心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行围术期心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2.96%比对照组38.64%低(P<0.05).结论:射频消融围手术期PSVT患者行心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实性结节78例疗效分析

    作者:余江涛;孙德利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在超声指导下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实性结节体积变化,甲状腺结节缩小率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患者的治愈率为34.6%,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后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平均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7例患者在术中感颈部疼痛,可忍受,停止消融治疗后疼痛感消失,3例穿刺部位皮肤红肿,经冰敷后恢复.结论: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实性结节的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

  • 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术后观察及护理28例报告

    作者:范建华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8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穿刺部位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疼痛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肝功能异常护理等.结果: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术后病情康复,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科学护理有利于提高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护理
  •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路径

    作者:田艳

    经皮髓核成形术是在应用100kHz射频能使组织内的离子(K+、Na+等)形成等离子体并将其加速,这种加速的等离子体将髓核组织内的肽键打断而形成元素分子和低分子气体(O2、H2、CO2),这些气体从穿刺通道逸出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 动态X射线图像中消融导管尖端自动跟踪方法

    作者:童明;丁辉;李延辉;王广志

    射频导管消融手术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常见的针对心律失常手术的治疗方案.从动态X线图像中自动跟踪导管尖端可以为计算机辅助诊断和导管三维姿态重构提供基础.本研究的目标是发展一种稳健的能够自动识别和跟踪消融大头电极导管的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阈值法和形态学运算识别消融大头电极导管尖端,然后利用光流法对动态X射线图像中消融大头电极导管尖端进行自动跟踪的方法.利用临床上34个动态X射线图像序列验证该算法,跟踪结果的平均误差为1.126 mm±0.748 mm,跟踪每帧图像耗时大约7 ms,因此该方法能比较精确地实时跟踪消融大头电极导管尖端在动态X射线图像中的运动.

  • 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结合医用臭氧消融31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星;廖正银;杨益森;姚国荣;杨四海;贺仕雄;向超;刘剑;韩毅;邓艳

    近年来,我国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因颈椎间盘突出所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我院采用交叉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时,使用射频消融与臭氧消融相结合,取得很好的疗效.

  •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术与无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刘娜;吴大胜;宫小文;宋永光

    为了评价射频消融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我科近2年收治的部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与无创治疗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男性36例,女性51例,年龄38岁~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均大于6个月.其中颈源性头痛4例,肩臂部疼痛、肢端麻木、肢体肌力减弱58例,肩臂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眩晕25例.颈椎磁共振检查结果明确: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相应椎体后缘硬膜囊受压.病变间盘节段数2节33例,3节45例,4节9例.突出范围3~7mm.向87例患者及家属讲清2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后,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46例、无创治疗组41例.

  • 经鼻蝶窦穿刺垂体射频镇痛12例初步报告

    作者:卢振和;陈金生;黄乔东;张建国;高崇荣

    2004年8~9月,作者为12例晚期癌痛患者施行了经鼻蝶窦穿刺垂体射频消融.

  • 手法复位及局部注射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作者:朱防震;胡方煜;陈海妍;陈海旻;宋海锋

    脊神经后支卡压是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该病起病隐匿,疼痛程度较剧烈,常呈持续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在所见的对此病的研究中,多是对颈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进行探讨,而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也较为常见,可能是因为特殊的解剖学关系,对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的临床研究较少.而且,对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多采用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液氮冷冻、射频消融及手术治疗为主,不太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及局部注射,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不同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友龙;杨勇;谭锐;张慧俭;党长林;赵树华

    腰椎间盘突出(LIDH)症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保守、介入、微创、传统手术4大类.臭氧介入、胶原酶介入和射频消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介入方法,但每种治疗技术都有它的适应症和局限性,取长补短,或单独或联合使用,辨证施术,因证施法,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则,本院自2007年6月~2010年9月期间,按照上述原则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余例,从中随机抽取170例患者进行回访,对不同术式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 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切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一冰;隰建成;赵文亮;穆小静;谭飞;王力文;马远征

    目的:观察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应用Disc-FX系统经皮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36例,比较术前、术后即刻、l周、3月、6月JOA、VAS及Oswestry(2.0版本)评分.结果:36例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VAS和Oswestr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切除、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 射频松解竖脊肌孪缩致肋间神经痛一例

    作者:卢振和;陈金生;黄乔东;翟利平

    胡XX,男,52岁.七年前出现右胸部酸痛,时有从脊柱旁胸背部呈环形向前胸壁放射状的刀割样或闪电样疼痛,多以下午及深夜为甚.胸痛每年发作数次,每次持续数周,往往在刮风、天气转冷或工作劳累时出现.神经内科诊断为"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以及应用按摩、针灸和理疗等未见明显效果.近1年来,胸壁痛频频发作并经常持续不断,住院并服用多种止痛药包括"多瑞吉"也未见好转,要求射频消融切断神经以缓解痛苦.

  • 超声造影评价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

    作者:孔庆锋;李文伦;李丹丹;逄明源;张玉杰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评估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HCC)的疗效.方法 对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10个肿瘤,行即时(15min)、1个月、6个月及1年及2年CEUS或CECT复查,观察肿瘤有无残留及复发,评价CEUS与CECT两种检查方法 的优缺点.结果 CEUS105个肿瘤完全消融为95个(89.62%),肿瘤残留11个(10.38%);CECT110个肿瘤完全消融为96个(87.27%),肿瘤残留14个(12.73%).1年生存率,<3.0 cm为90.62(29/32),≥3.0 cm为70.3(45/64)P<0.05;2年生存率,<3.0 cm为87.5(28/32),≥3.0 cm为60.9(39/64)P<0.01,<3 cm与≥3 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CEUS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具有与CECT同样的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侧入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叶颂霖;汪洋;周武忠;孙俊

    目的 研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经过适应证选择,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腰腿痛术后改善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6个月,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直腿抬高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对比,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缓解,日常工作不受影响,疗效满意.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疗效可靠.

  • 内镜技术治疗不同阶段Barrett食管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顺喆;刘香

    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以北美和欧洲为严重.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世界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癌变进程主要经历肠上皮化生,低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黏膜内癌变这四个病理阶段.内镜治疗因其成活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Barrett食管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内镜技术在治疗不同阶段Barrett食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 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致膈肌麻痹1例

    作者:贺立新;莫龙;宁阳根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报道杨×,女,51岁,因反复阵发性胸闷、心悸半年于2006年3月2日来我院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可能性大)",3月8日住院,拟行射频消融.入院时查:体温36.5℃、脉博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5/70 mmHg,无发绀,无颈静脉充盈,胸廓呼吸运动均匀对称,心脏体查无异常.化验:血、尿、粪常规检查(-),血脂、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胸部平片:心肺无异常.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原发性高血压1级.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 致敏树突状细胞对射频消融治疗大鼠实体瘤疗效的影响

    作者:文艳玲;冯霞;智慧;杨海云;罗葆明;梁碧玲

    目的 通过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后局部应用树突状细胞(DC)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经Walker 256 细胞反复冻融获得肿瘤抗原并致敏大鼠骨髓细胞衍化的DC,大鼠腋窝皮下接种Walker 256细胞获得实体瘤模型.30只SD大鼠分成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1仅行RFA治疗;对照组2行RFA+未致敏DC治疗;实验组行RFA+冻融抗原致敏DC治疗.超声评价治疗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各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瘤体平均体积在治疗后第一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后第2、3天测得瘤体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瘤体体积及荷瘤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FA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后应用致敏DC可有效地延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大鼠荷瘤生存期,有可能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一新途径.

  • 腹腔镜直视下经皮射频凝固治疗猪闭合性肝外伤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莎莎;李叶阔;朱贤胜;程琦;霍枫;陈建雄;陈晓东

    目的 研究腹腔镜直视下经皮射频凝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制小型撞击器撞击16头猪肝区,建立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模型,损伤程度为Ⅱ~Ⅳ级.将动物模型分为两组:治疗组 (12头)和对照组 (4头).采用超声及腹腔镜确定损伤程度和部位,在腹腔镜直视下经皮穿刺将射频针置入治疗组肝损伤区进行凝固止血治疗.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病理检查验证.结果 腹腔镜直视下引导穿刺治疗,8头动物模型1次性射频凝固治疗后,成功控制肝活动性出血.4头一次凝固治疗后仍有肝活动性出血,重新布针经再次射频凝固治疗后成功止血.对照组肝包膜及肝实质呈不同程度的破裂,均可见血液自破裂口持续外溢.治疗1 h后,治疗组动脉收缩压平稳,对照组动脉收缩压不稳并继续缓慢下降,治疗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直视下经皮射频凝固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猪闭合性肝外伤的活动性出血,有望成为一种微创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新方法.

  • 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作者:范智慧;陈敏华;戴维德;吴薇;戴莹

    目的 探讨肝脏射频消融(RFA)对正常大鼠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 2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7 d组(9只)、治疗14 d组(9只)和对照组(8只),对照组不做治疗直接处死取材,后两组分别在RFA治疗后7 d和14 d处死取材.取外周血、消融区周边0.5 cm内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及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OX62、OX6、CD86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OX62+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率为(0.37±0.11)%,治疗7d组增高为(0.59±0.2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肝脏、脾脏OX62+细胞占单个核细胞比率分别为(17.50±9.51)%、(10.36±3.21)%,射频消融后分别增高至(34.94±15.14)%、(18.03±5.70)%(P<0.05);射频后肝组织局部和脾脏DC表面OX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射频消融后大鼠外周血DC前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肝脏局部和脾脏DC数量增多,OX6+表达率增高.射频治疗后机体DC的数量及功能发生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射频治疗肝肿瘤对机体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射频消融对大鼠外周血及肝脏局部组织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

    作者:戴维德;范智慧;陈敏华;河福金;李洪民

    目的探讨肝脏射频消融前后大鼠外周血及肝脏局部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射频后1周组、射频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射频后1周组及射频后2周组分别在射频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做射频即处死,取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0.5 cm范围内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肝组织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IL-10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的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为94.8333±3.5388.射频后1周为88.96±5.7230,射频后2周为63.08±13.7723,射频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射频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IL-10表达水平为94.9333±2.0817.射频后1周为93.3400±2.1652,射频后2周为72.9400±10.4677,射频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射频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射频消融后大鼠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肝组织IL-10表达水平降低,推断RFA可能削弱IL-10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4037 条记录 11/202 页 « 12...891011121314...20120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