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室复极化时程变异的检测研究

    作者:潘家普;朱宇杰;潘翠琴

    QT间期受到前一RR间期和心室肌细胞状态的影响,因此对心室复极化时程变异(repolarization duration variability,RDV)的分析可用来评价心室疾病状况.由于QT间期检测困难,一般以RT间期代替QT间期.我们采用以相关系数为条件的模板匹配的方法检测T波峰值点.受试者受控呼吸时,从HRV和RDV谱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高频峰受到呼吸频率的调制.在乌拉坦麻醉下,用阿托品改变大自鼠呼吸频率,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结果证明了RDV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心室复极化的心电图指标打下了基础,将会在一些心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R-R Lorenz图实现心电信号混沌特征识别的研究

    作者:刘雁;慕德俊;焦永锋;徐宾

    鉴于心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采用混沌理论分析其混沌特征.从几类常见的窦性心率的心电信号中提取R-R间期,并绘制R-R Lorenz图,再对其图形特征进行处理及识别,得出结论性结果.研究结果可做为动态心电监护仪识别软件中的一项参考指标,提高心电监护仪的检测效率及精度,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 基于谱分析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研究

    作者:李继伟;江朝晖;冯焕清

    目的本文研究发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时患者的心率功率谱及血压功率谱结构与正常睡眠的差异.方法采用AR模型估计心率及血压的功率谱,并提取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的比值(LF/HF)作为特征参数,考察发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时功率谱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时LF/HF是正常睡眠时的2~5倍,表明患者在此时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

  • 多尺度熵在心率变异信号复杂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蔡瑞;卞春华;宁新宝

    介绍了在样本熵基础上提出的多尺度熵的概念、性质与应用,给出了一种计算多尺度熵的算法,并且通过实际算例说明了多尺度熵在表征信号复杂性方面的能力及其在心率变异信号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 心率信号非线性动力结构的确定

    作者:裴文江;杨绿溪;何振亚;张隐磐

    在Silvio等提出的压力反射控制心脏活动的短期压力调节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关于心率信号的一种四参量的非线性结构,通过对实际的心率信号降维分析,表明心率信号存在非线性动力结构,为心率信号是确定性低维混沌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 评价心率变异性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杨振野;吴忠宏;李玲华;林家瑞;施冰;陈芳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系统模型以研究心率变异性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心脏视为一个近似的线性动态系统,并将心率视为系统的输出,而系统动态模型的参数则表征了神经的调节能力.文中,我们先由各心搏的RR间期数据建立离散的动态系统模型,再由所求得的模型计算出表征动态系统的特征的各参数,并将参数的变化描绘成各种趋势图,用以研究各种趋势与疾病的关系.

  • 心脏节律蕴涵的确定性动力学机制重构

    作者:裴文江;何振亚;杨绿溪;Stephen S.Hull;John Y.Cheung

    本研究以受迫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为分析模型,以Volterra级数方法为基础,研究了心脏节律的确定性动力学机制重构问题.首先,采用优变换方法充分表征相应级数项蕴涵的确定性动力学机制;其次,利用EM算法对观测和动力噪声强度、确定性动力学行为、模型结构和参数进行迭代采样,实现从多种生理过程的影响中准确重构心脏节律的确定性动力学机制.应用实验数据表明:重构模型具有与心脏节律非常相似的动力学行为和统计特性;心脏节律内在机制具有初始值敏感性质.

  • 多目标优化方法检测随机受迫系统的混沌现象以及在心率变异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裴文江;杨绿溪;蔚承建;何振亚;J.Y.Cheung

    心率变异信号往往很不规则,确定它是混沌还是噪声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虽然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迄今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心率变异信号是混沌的.本文假设心率变异信号是其内在动力学机制和外部环境影响混合的产物,并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方法,以此获得一组既与心率变异信号尽可能接近又对于某种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为确定的序列,然后计算依赖于初始值敏感的特征指数,定量刻划系统中确定性因素的动力学特性.在成功地检验了两类受迫混沌模型后,应用于心率变异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心脏动力学系统的确定性部分是混沌的.

  • 放松训练对脑电、心率变异及情绪的影响

    作者:杨银;杨斯环;张莉

    目的:观测放松训练对受试者脑电、心率变异、情绪、肌电和皮肤末梢循环的影响,以及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放松训练对抗精神紧张、改善心身健康的心理生理机制.方法:将60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集体接受放松训练2个月,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放松训练;两组实验期间同时经历考试应激过程.比较实验前后两组的心率变异,并用心理测验量表(SCL-90、SRHMS和PSQI)对其情绪进行评估,同时测定2个月后两组的脑电变化.后,以脑电指标中的额α指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脑电α指数及脑电相干函数增高、心率变异中低频/高频比值降低(P<0.05)、RR间期散点图形状得分升高(P<0.01),SCL-90总分降低(P<0.01).结论:放松训练对大学生精神紧张有一定缓解作用.

  •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关系的评价

    作者:吴伟;刘义德;张锦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率变异的测定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关系,预测冠心病的预后.方法对31例冠心病人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部位进行分组与14名健康人组比较.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所有指标(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SDNN Index,PNN50和频域指标TP,VLF,VF,HF)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0.01).冠状动脉病变组时域指标降低尤为显著.冠状动脉双支、三支病变和严重狭窄时域指标(SDNN,PNN50%)和频域指标(LF,HF)均明显低于病变较轻者(P<0.05~0.01).冠状动脉不同病变部位之间心率变异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心率变异指标可以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许丽;李春盛

    目的 评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了解心率变异(HRV)与SIR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脏器受损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100例SIRS组患者和30例非SIRS组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结果 ①SIRS组与非SIRS组相比,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明显升高(P<0.01),HRV下降(P<0.05).②SIRS亚组中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后者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明显升高(P<0.01),HRV下降(P<0.01).③患者预后与SDNN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4.68,P<0.01;SDNN<55 ms预测SIRS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分别为76.2%、76.7%、90.4%、52.6%).结论 ①SIRS患者HRV明显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脏器功能受损程度呈负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②HRV可以作为评价SIRS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 不同时间段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作者:蒯正平;连晓清;赵姗;高伟;赵焕;王连生;杨志健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将10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早上和晚上运动组,每组各35例.对运动组患者分别进行早上和晚上运动干预,劝其以4-6.8km/h的速度快走,持续30-60min,每周至少运动5天.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分别行心率变异测定.结果:①与干预前相比,3组窦性心搏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全程记录中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显著增加,而运动组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小时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和高频(HF)均显著增加(P<0.05);②干预后3组比较,晚上运动组rMSSD、PNN50和HF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01);③在校正过基线的混杂因素后,rMSSD、PNN50、HF和低频(LF)/HF比值的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P< 0.001),其中晚上运动组rMSSD、PNN50、HF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琥珀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等强度的运动将进一步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活性,晚上运动的效果可能优于早上.

  •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研究

    作者:陈琛;陈劢;田甜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研究了HRV各指标与心功能程度(NYHA分级)、原发病、心衰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CHF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比较,CHF试验组SDNN,SDAN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HF患者HRV部分指标变化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各项HRV指标变化大小可能与CHF患者的原发病无关,但部分似与心衰类型有关.

  • 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临床观察

    作者:郭玉梅

    目的::分析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变异的昼夜变化。方法:选取冠心病组患者33例、糖尿病组患者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34例。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3组研究对象心率的R-R间期标准差( SDNN)、相邻R-R间期的标准差( RMSSD)、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NN)、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患者心率RMSSD、SDNN、PNN50、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组内、组间昼夜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较对照组降低,心率发生率明显增高,容易突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的昼夜节律性消失。

  • 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锡雪;李东;于铁链;马延贺;李锋坦

    目的 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名受检者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前口服美托洛尔将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以4分法对各冠状动脉段的佳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定.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心率、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80名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纳入分析1039段冠状动脉,其中1003段(96.54%)满足诊断需要.平均有效剂量为(6.07士1.13)mSv.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及总体图像质量与心率呈负相关(P<0.05),左前降支、左主干图像质量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及各支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变异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当受检者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时,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心率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之一.

  •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的临床意义及护理

    作者:王艳;何兰香

    为了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HRV)的临床 意义,对59例Lown氏分级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84例正常人进行了24h 动态心电图记录。结果,比较两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全程记录中每5min R-R间期平均 值的标准差、全程记录中每5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 ;相邻正 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记数占总数R-R间期数的百分比均 有 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心率变异可以作为观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的指标,对指 导临床实施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

  • 癫痫发作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伟;徐军;钱洪玉;王桂芳;贾培兰;郭常利;孟凡刚

    目的 通过视频脑电-心电监测,研究部分性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化,探讨不同部位起源、不同发作形式以及睡眠与觉醒对心率变化的影响,总结并分析癫痫发作前后心率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81例癫痫患者181次发作的视频脑电-心电监测资料,将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化幅度分成5种类型,绘制心率变化曲线图,并从发作部位(额、颞、枕)、发作形式(SPS、CPS和CPS-G)、睡眠与觉醒等方面分析癫痫发作对心率变化的影响.结果 181次发作心率差值(53.2±26.7)次/min,额、颞、枕心率差值分别为(53.3±28.5)次/min、(53.2±24.1)次/min和(52.8±31.9)次/min;睡眠期(72次)和清醒期(109次)发作心率差值分别为(62.8±25.4)次/min和(46.8±25.7)次/min; SPS、CPS和CPS-G发作心率差值分别为(32.8±24.4)次/min、(47.7±20.6)次/min和(79.3±22.4)次/min.结论 发作类型为CPS-G、睡眠期、右侧起源、男性、年龄大于14岁的患者心率变化显著,癫痫发作期的心率随时间变化有一定的演变规律.

  • 急性肝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宁;常丽丽;张静;马天;张淑梅;张军霞;封永芳;张学丛

    目的观察急性肝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探讨急性肝炎患者胃动力异常的病理机制。方法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化内一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就诊的急性肝炎患者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健康志愿者35名,男20名,女15名。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24 h、早餐前后各1 h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心率变异分析,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急性肝炎组24 h总体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异常,表现为交感神经活跃,SDNNindex(60.07±13.54 vs.77.82±19.74),ULF(269785.9±19774.27 vs.316798.1±3342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减弱,RMSSD(38.92±12.25 vs.24.63±8.46),HF(329951.9±189775.89 vs.261198.79±1163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感迷走平衡失调(0.96±0.53 vs.2.0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前与餐后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SDNNindex为77.29±20.54 vs.205.92±78.66,迷走神经功能减弱,RMSSD为34.59±11.29 vs.31.09±9.87。结论急性肝炎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能与急性肝炎患者胃动力障碍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与颈动脉内膜增厚

    作者:王奕晖;赵文胜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分T1组(36例,IMT<1.0 mm),T2组(54例,IMT 1.1~1.3 ram),T3组(42例,IMT≥1.3 mm)及30例正常对照者(TO组)作为研究对象.Holter HRV时域、频域指标评估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结果 1)2型糖尿病有或无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各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SDNN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1).2)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者HRV指数较无病变者有进一步的下降,而且HRV指数与IMT呈负相关.结论 HRV是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可对大血管并发症作出早期的诊断,改善预后.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和血压节律的影响

    作者:曾利;史忠;邓国兰;李兵;余林;张冬颖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和血压节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及OSAHS与血压节律间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EH+OSAHS组)80例,单纯OSAHS患者(OSAHS组)7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组)7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65例,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多道睡眠、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比较各组昼夜心率变异时域和频域差异,观察昼夜平均动脉压值与"非杓型"血压和"晨峰血压"发生率.结果 EH+OSAHS组与OSAHS组昼、夜24 h内每5 min节段平均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昼、夜低频功率均较EH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5),提示昼夜交感神经均显著兴奋;EH+OSAHS组与OSAHS组夜间全程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夜间高频功率均较EH组与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提示夜间迷走神经活性受抑.EH+OSAHS组与OSAHS组夜间低频与高频之比(L/H)均较EH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4组中,EH+OSAHS组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高.晨峰血压发生率和"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在对照组、EH组、OSAHS组、EH+OSAHS组4组逐渐升高.OSAHS组晨峰血压发生率和"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EH组(均P<0.05).结论 OSAHS增强高血压患者昼夜交感神经兴奋性,破坏交感与迷走神经平衡,升高夜间血压,使"非杓型"高血压节律和晨峰高血压发生率增加.

547 条记录 2/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