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铁性贫血对P波离散度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亦文;刘丽娜;韩旭;何小梅;刘刚;刘笑伟;刘毓

    目的 评估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P波离散度(PWD)以及PWD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探讨IDA对PWD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及体检中心体检人员共167例,其中IDA患者107例作为IDA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等临床检查及血细胞、12导联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等实验室检查,检测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粒幼红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左心室快速充盈E峰值和左心房收缩A峰值、E/A、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后壁厚度(PW)、P波大宽度(Pmax)及P波小宽度(Pmin)等指标.结果 IDA组患者DT、IVRT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IDA组患者PWD和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Pmax、P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D与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PWD与IDA、IVRT、DT 和心率呈正相关(r=0.475、0.348、0.326、0.322,P<0.05);而与Hb水平呈负相关(r=-0.452,P<0.05);PWD与性别、年龄、LVEF、收缩压和舒张压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IDA可使PWD增加,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故对IDA患者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早期诊治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李恺;陈国明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Pmax)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每日一次,必要时联合利尿剂.对照组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利尿剂联合控制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d、Pmax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和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6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降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和Pmax,并能够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谷亦明;薛蓉;周忠泉

    目的:观察口服厄贝沙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评价药物对Pd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高血压并AF患者,男42例,女34例,年龄42~65岁.口服厄贝沙坦随访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测定Pmax和Pmin,计算Pd并比较.结果:口服厄贝沙坦治疗6个月后Pd明显减小(P<0.05).结论:口服厄贝沙坦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AF患者心房电生理异常,减小Pd,降低AF发生率.

  • P波离散度与冠脉搭桥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探讨

    作者:马文英;冯桂兰;李虹伟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与冠脉搭桥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房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4年-2007年我院心脏中心住院的冠脉搭桥术后并发阵发性房颤病人63例为阵发性房颤组,同期住院的冠脉搭桥术后未发生阵发性房颤病人71例为对照组,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术前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P波小时限(Pmin),计算P波离散度(Pdis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P波大时限分别为(122.22±8.70)mm和(103.24±11.18)mm31,P波小时限分别为(71.11±7.43)mm和(64.51±10.25)mm,P波离散度分别为(50.79±6.30)mm和(38.31±5.85)m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波离散度为预测冠脉搭桥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可靠指标.

  •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作者:楚咏晗;张永庆;代自立;宋亚辉;朱红;夏琰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病人的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Pmax)的变化.研究Pd与Pmax对PAF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和测量80例PAF病人(观察组)的Pd和Pmax.并与70名健康者(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PAF组与对照组比较,Pd与Pmax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d是一种新的预测PAF的体表心电图指标.

  • 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彭根兴;李绍敏;刘波;张维

    目的 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EH)并阵发性房颤(PAF)的疗效及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效应.方法 将5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另设正常组.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1.6g口服,每日3次,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临床疗效及心电图Pmax、P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结果 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max和Pd较正常人有明显延长(Pmax:125.60ms±2.43 ms vs 102.88 ms±4.92 ms,P<0.05;Pd:43.32 ms±2.61 ms vs 29.64 ms±4.88 ms,P<0.05).治疗组治疗前Pmax 及Pd分别为(125.80±2.38) ms、(44.16±2.52) ms,治疗后Pmax及Pd分别为108.81ms士5.43 ms、28.76ms±2.27 ms,较治疗前有明显缩短.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22.80ms±2.27ms、41.09 ms±3.05 ms.治疗组治疗后缩短Pmax、Pd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服药3月后,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13例,而对照组5例有效(P<0.05).结论 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Pd较正常人增大,参松养心胶囊可缩短Pmax和Pd,并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发作.

  • P波离散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价值分析

    作者:宋小青;李学文;张宁

    目的 探讨大P波宽度(Pmax)、P波离散度(Pd)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选取入住本院心脏内科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合并房颤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26例),并测量所有入选患者Pmax、小P波宽度(Pmin)及Pd.结果 观察组Pmax和Pd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min两组差异不大(P>0.05).当Pmax≥110 ms,Pd≥40 ms时预测PAF的敏感度分别是83.3%、81.2%,特异度分别是76.4%、86.5%,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0.6%、85.1%.结论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房颤的有效指标,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和预防提供参考.

  • 比索洛尔、稳心颗粒对阵发性房颤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吴鹏韬;张楠;马淑娜;吴庚;俞虹;郭冬梅;陈瑞玲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及稳心颗粒对阵发性房颤(PAF)病人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 将177例PAF病人,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A组)、稳心颗粒组(B组)、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组(C组).观察比较A组、B组、C组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Pd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A组、B组、C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A组、B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d明显低于A组、B组(P<0.01).结论 比索洛尔与稳心颗粒联用更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复发.

  • 冠心病病人P波离散度、P波大宽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余振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病人P波大宽度(Pmax)、P波离散度(PWD)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本院诊治的CHD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行PWD、Pmax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分为A组(PWD≥40 ms)、B组(PWD< 40 ms)、C组(Pmax≥110 ms)、D组(Pmax< 110 ms).比较各组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Gensini积分、舒张期减速时间(DT)、左心室内径(LAD)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率、心房颤动发生率等比较,A组均高于B组,且C组也高于B组(P<0.05);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A)比值比较,A组低于B组,C组低于D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PWD、Pmax与DT、Gensini积分、E/A比值、LVEDD、LAD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WD、Pmax可反映CHD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状况,同时还可预测心房颤动发生.

  • 益心舒胶囊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王飞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用益心舒胶囊加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 两组病人P波离散度及房性早搏控制率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能够缩短P波离散度,控制房性期前收缩,减少房颤发生.

  • 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大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作者:安斌;李学文;王泽生;杨永生;吴磊;王艳玲;张丽利

    目的 观察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31例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式采用三维标测系统联合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必要时辅以左右房辅助线线性消融,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症状及心电图判断是否复发,并将患者分为消融成功组与术后复发组,测量12导联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max,并计算Pd;结果 术后复发组各时点Pd均显著高于消融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40 ms为界值,术前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52.0%,阳性预测值29.4%,阴性预测值92.9%;术后24 h及1周时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8.0%,阳性预测值38.5%,阴性预测值94.4%.结论 术前及术后各时点P波离散度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而Pmax对术后复发无预测价值.

  • 阵发性房颤的左室质量指数和P波离散度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飞翔;叶盈;许杨;谢胜伟;严萍;周一薇;陈美华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P波离散度(PD)以及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90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PAF)患者,随机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PAF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以及血瘀证不同积分组的LVMI、左房内径(LADD)、P波大时限(Pmax)、PD.结果 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LVMI、Pmax、PD、LADD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瘀证组LVMI、PD与非血瘀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x、LA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积分≥10分组LVMI、PD 与血瘀证积分<10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x、LA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F血瘀证患者LVMI、PD 增加程度比非血瘀证患者更为明显;随着血瘀程度加重,LVMI、PD值也随之增加.因此,血瘀可能参与心脏组织重构,引起心房扩大、心肌纤维化,使心房的解剖结构变化和电活动异常,从而导致PAF发生发展.

  • 益气养阴法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亏虚证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素珍;赵沿祥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亏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阵发性房颤气阴亏虚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心律平)联合益气养阴法中药治疗,对照组服用心律平治疗,观察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房颤发作次数及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4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max、Pd明显缩小(P<0.05),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能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气阴亏虚证型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益气养阴法能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气阴亏虚证型病人心电图Pmax、Pd,降低病人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

  • 卡托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郭海平;宋治远;涂富莲;杨立宇

    目的:应用心电图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危险度及其用药前后的变化,评价卡托普利对阵发性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阵发性房颤病人和26例(观察组)非房颤病人20例(对照组)列为测试对象,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找出大P波时限(Pmax)及小P波时限(Pmin),两者差值为P波离散度(Pd).观察组病人给卡托普利25 mg,每日3次,口服,连服2周,观察治疗前后Pd的变化.结果:Pd≥40 ms时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敏感性达80.76%,特异性80%,阳性预测值84%.卡托普利干预后,Pd显著减小.结论:卡托普利能影响阵发性房颤病人的Pd,可能有预防阵发性房颤的作用.

  • 高血压病病人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探讨

    作者:陈园频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能否预测高血压病病人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应用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观察38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病人(A组)的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Pdisp,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42例高血压病病人(B组)比较.结果 A组Pmax、Pmin、Pdisp分别为(125±13) ms、(76±10) ms、(49±8) ms,B组Pmax、Pmin、Pdisp分别为(110±12) ms、(73±11) ms、(37±9) ms,两组比较P<0.05~0.01.结论 Pdisp可作为高血压病病人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预测因子.

  • 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波大时限与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张雪蕾;沈洋;孙芳;周亦伦

    目的: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患者的房颤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且影响HD患者的生存率。心电图指标P波大时限( Pmax)与P波离散度( Pd)是预测房颤的可靠性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透析过程对Pmax、Pd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月期间于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窦性心律透析患者117例及健康受试者50例。HD患者与透析前、后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同时留取血液样本、记录透析超滤量。收集HD患者研究前6个月的家庭自测血压,以平均居家收缩压≥150 mmHg( home-SBP)为血压未达标。结果:117例HD患者中男58例,女57例,平均年龄(56.73±12.18)岁,平均透析龄(77.31±53.56)月。50例健康对照,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12±8.93)岁。HD患者透析前Pmax较健康对照组延长[(105.40±11.60)ms vs.(99.01±10.45)ms,P=0.001],透析前Pd亦然[(32.78±8.83)ms vs.(26.71±6.82)ms,P﹤0.001]。HD患者透析后有Pmax[(121.10±11.57)ms vs.(105.40±11.60)ms,P﹤0.001]、Pd[(46.16±10.32)ms vs.(32.78±8.83)ms,P﹤0.001]的显著延长。入组患者中共60例血压未达标,未达标组透析前、后的Pmax及Pd较达标组均明显延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AD(β=0.937,P﹤0.001)、home-SBP(β=0.121, P=0.030)与透析前Pmax相关,LAD是透析后Pmax(β=0.869,P﹤0.00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D患者透析前的Pmax、Pd较正常人增大,并在透析后有明显延长,控制血压对于缩短透析前Pmax、Pd,降低HD患者的房颤发病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冠脉慢血流对Pd、QTd及ST段改变的影响

    作者:王燕芳;刘志宏;韩雅君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对P波离散度( Pd)、 QT离散度( QTd)及ST段改变的影响及与TIMI帧数值的相关性,作为评价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的一个指标.方法:入选因疑似冠心病就诊我院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正常"者.以TIMI帧数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为慢血流( CSF)组46人,正常血流(NCF)组47人,分别测量静息同步12导心电图的Pd、QTd及ST段改变并比较变化.结果:CSF组病人Pd、QTd及QTcd与NSF组病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max、QTmin、ST段改变与NSF组病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min及QTmax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除外Pd与LAD无相关性(P=0.03)外,两组的Pd,QTd,QTcd 与TIMI帧数均有正相关性(P<0.01),ST段改变LAD、LCX及TIMI帧数均值具有正相关(P<0.01),但与右冠状动脉(RCA)无相关性(P=0.158).其中QTd,QTcd与三支冠状动脉及TIMI帧数均值相关关系密切(r>0.3).结论:CSF现象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密切的关系.可引起心肌电活动的不均质性改变,在体表心电图表现为Pd,QTd及QTcd值的显著增加. Pd,QTd,QTcd值的增加与TIMI帧数值有显著相关性.

  • P波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塞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作者:向红;杨捷;杜欣;马晨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并发阵发性房颤(PAF)与体表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的关系.方法:观察29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的Pmax和Pd,并与27例急性心肌梗塞无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①Pmax、Pd: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max:125.01±7.68ms比108.92±6.32ms,P<0.01;Pd:47.21±9.90ms比30.01±6.95ms,P<0.01).②Pmax>110ms和Pd>40ms预测PAF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准确性分别为86.4%、82.1%、91.6%和88.8%、85.6%、92.1%;当Pmax>110ms且Pd>40ms预测PAF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准确性分别为78.1%、88.2%、94.0%.结论:Pmax延长和Pd增加可能是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PAF的一项指标.

  • P波时限与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干预的研究

    作者:金伟东;邵伯初;王伊敏;陶以嘉

    目的探讨P波大时限(Pmax)与P波离散度(Pd)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IPAF)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预防IPAF的机制.方法通过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60例IPAF病人的Pmax和Pd,并与对照组比较,研究Pmax和Pd对IPAF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观察胺碘酮预防IPAF的效果及对Pmax、Pd的影响.结果 IPAF组的Pmax和P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采用Pmax、Pd和Pmax+Pd预测IPAF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IPAF病人服用胺碘酮随访6个月,房颤发作的时间和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用胺碘酮后Pmax轻度延长(p>0.05),而Pd则明显减少(p<0.01).结论 Pmax和Pd在IPAF病人中明显增加,可作为预测IPAF的有效指标.胺碘酮可减少Pd,预防IPAF的复发,但其减少Pd的电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P波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祝玫玉;陈青;许燕平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扩心病合并有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isp,Pd)、P波大时限(Pmax)对扩心病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112 例,按有无房颤分为两组:I组为扩心病合并有阵发性房颤病史的患者;Ⅱ组为单纯原发性扩心病和继发性扩心病患者,测量各组的Pd及Pmax,评估其对扩心病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I组与II组Pd和Pmax增大(45.3±12.7、121.5±16.3、24.7±10.5、107.3±10.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Pd明显增大,Pmax持续时间、Pd与 LAD大小呈正相关,即随着心房的扩大,Pmax在Ⅰ组明显>Ⅱ组(P<0.05).[结论]Pd作为房颤的心电图预测指标,具有无创、简便、比较可靠的特点,可作为预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指标.

381 条记录 6/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