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魏品康治疗1例反复发热4年案例总结
魏品康教授为本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军队国家师承导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临证注重病因论治,认为通过对病因的认识可以准确掌握疾病衍变规律,在治疗疑难病时可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笔者有幸随诊一反复发热4年的患者,魏教授根据病因论治,收效甚捷.现介绍如下.
-
管竞环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的经验
贫血是慢性肾衰(CRF)的常见体征,也是病人感受痛苦的临床症状之一.吾师管竞环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科研40余载,对CRF的辨证论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现将其治疗肾性贫血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
近5年慢性肾衰的中医研究述评
1近5年的研究概况1997~2001的5年间,国内医药期刊共发表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文献近干篇,笔者共查阅937篇.内容涉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综合研究、临床报道、名医经验、文献综述等.
-
管竞环运用"黑、淡、虚、瘀、浊”辨治慢性肾衰的经验
管竞环教授,系湖北省名老中医、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潜心致学,勤于实践,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科研近40载,对肾内科疑难杂症有较丰富的经验.吾近年随先生侍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今将其对慢性肾衰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
-
肾安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临床观察
编者按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病迁延不愈的终结局.血液和腹膜透析及肾移植虽可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由于适应症和尸解来源的限制,只有少数CRF患者能够接受这些疗法,因此,如何延缓CRF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医学界共同关注、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慢性肾衰病因病理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对其治疗的方法日益丰富,有效方药不断涌现,在延缓CRF进程、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推迟透析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使中医药在治疗延缓CRF发生、发展等方面跃入一个更新的高度,本期特设专栏对目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CRF的有效方法,经验总结以及心得体会作一报道,以供同道参考.
-
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36例临床体会
慢性肾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医认为慢性肾衰主要是由于种种肾脏疾病迁延日久,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而发诸证.
-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慢性肾衰继发轻度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根据临床情况分别入组中医健脾益肾治疗组(n=32)和西医常规治疗组(n=28),在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健脾益肾治疗组坚持健脾益肾法组方的中药内服,西医常规治疗组按照临床指南使用铁剂及促红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总蛋白(STP)、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两组患者血RBC及Hb,Hc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Cr,BUN,STP,ALB等指标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对于轻度肾性贫血患者,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
浅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辨证护理
慢性肾功衰竭(简称慢性肾衰,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CRF病因病理为脾肾衰损,气血亏虚,瘀血及痰浊内停所致,是虚实夹杂之症.CRF病位可涉及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患者往往病程较长,思想负担较重.
-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有效率96.6%,失代偿期患者有效率89.5%,肾衰期患者有效率75.0%.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治疗质量.
-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30%~40%[1,2],临床表现多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肾脏病理以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系膜区为特征,病程迁延,为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IgA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延缓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自拟知柏小仙汤治疗慢性肾衰验案三则
通过三则验案,介绍自拟知柏小仙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个人经验,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
大黄和药用碳片两步灌肠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疗效的影响
目的:采用大黄和药用碳片两步灌肠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病人.方法:对67名病人分为治疗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进中药保留灌肠.结论:此法操作方便,而且病人易于接受,从而提高疗效.
-
中医外治十法治疗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透析治疗费用昂贵.目前大量的中医药研究证明,中医药可以延缓肾衰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衰报道日渐增多,疗效确切.
-
清热利湿是慢性肾衰的重要治法
该文强调脾肾两虚,湿浊内停是慢性肾衰的重要病机,湿浊既是慢性肾衰病变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病理产物,又是加重慢性肾衰病情的重要致病因素.湿热内蕴是慢性肾衰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清热利湿泄浊,急则治标,因势利导,移邪外出,常可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
"肾者胃之关"浅谈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
目的:探讨"肾者胃之关"浅谈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方法:《素问·水热穴论》篇中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其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是人体气血精微之关为肾,通过肾的开合有度,能够保持气血津液的充足,二是肾主水,若肾关门不利,则水液排泄失司,水液潴留而生水肿.这一理论渊源和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肾者胃之关"理论为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分析提供了临床借鉴,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其具有合理性和指导性,为从脾胃论治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健康意识程度、住院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临床转归状况和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92.43±31.43)分,护理满意度为87.50%,依从性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74.43±25.43)分,护理满意度为62.50%,依从性为67.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肾衰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
健脾益肾、泄浊排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并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脾肾两虚证是慢性肾衰的常见证型,并常兼夹浊毒内蕴.我们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排毒法为主的方药治疗本病患者7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
祛风养血化瘀泄浊法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36例
我科在1995~2000年间采用中药祛风养血、化瘀泄浊法治疗尿毒症伴皮肤瘙痒症3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慢性肾衰尿毒症期伴皮肤瘙痒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岁,皮肤瘙痒病程34±27天;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岁,皮肤瘙痒病程30±23天。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表现:皮肤瘙痒分为轻、中、重度。(1)轻度:瘙痒偶有发作,或仅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下出现,且较局限,程度轻,不影响工作和睡眠。(2)中度:瘙痒频繁发作,可同时数处出现,程度较重,甚则影响工作和睡眠。(3)重度:瘙痒持续发作,呈泛发性,程度重,影响工作和睡眠,可伴皮肤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湿疹、苔藓化等改变。
-
血清β2-MG测定的临床应用
肾脏病[1]是常见病之一.目前肾脏病的发病率只升不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意识到自己患了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衰时,已属晚期,只有做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测定血清β2-MG能早期预示肾脏功能受损害,并能用其追踪治疗效果.
-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肾衰伴缺铁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42例慢性肾衰(CRF)患者、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它铁参数的检测, 以评价sTFR在CRF伴缺铁贫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