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管切开术后吸氧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雪莲;王文杰;李英;章芬

    目的 阐述了气管切开术后,为解决吸氧管与气管套管不能有效衔接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吸氧方法.方法 头皮针管接吸氧鼻塞放入气管套管内吸氧;橡皮筋固定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及无菌纱布;改良小便杯制吸氧面罩;制作3孔鼻导管吸氧;铝质外瓶盖制作氧气固定架;人工鼻吸氧;透明饮料瓶制作面罩;橡皮塞连接高压氧舱吸氧管;头罩和自制球囊连接管;双孔鼻氧管.分析了气管套管内给氧中易忽视的问题:消毒规范、污染等.结果 提出了如何把好各种自制吸氧装置的消毒关及对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的规范性操作思考.结论 提倡从源头上把关,对气管套管进行改进,以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

  • 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玉莲;卢晓娥;方阳菊;郭剑;李连香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例气管切开前采集患者颈部皮肤,切开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采集下呼吸道痰液、切口处、口腔、咽部、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吸引器引流管、呼吸机管道接门处、呼吸机湿化瓶、气管切开套管内及护理人员手部共12处,样本送细菌室检测及培养.采用Stata 9.0统计应用软件对临床资料和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95%,术后不同时间下呼吸道感染率不同(P<0.01).不同时间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仪器管道、患者口腔、咽部、气管切口处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护理人员手部、空气、物体表面无明显相关.结论 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高发时间为术后10 d以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与以呼吸机为主的仪器管道关系密切.

  • 两种不同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

    作者:吴玲;高学兰

    目的 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对照组20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ST).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切口较对照组小(P<0.01),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PDT与ST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易于床边实施、安全、实用的气管切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应用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研究与护理

    作者:聂娟;陈丽娟;周海英

    目的 探讨应用呼吸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低压气囊套管;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可吸式气囊套管,均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0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0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10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 对气管切开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带教体会

    作者:王雅静;许晶;王彩霞

    目的 将舒适护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带教,提高护生将护理行为与护理理论相融合的能力.方法 用舒适护理理论帮助护生分析气管切开气管套管病人生理舒适的影响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法,分析护理行为与病人舒适的关系,提供生理舒适护理.结果 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病人对护理行为和护理过程满意.结论 有计划的将护理理论融人临床护理带教可以改变护生对护理的认识,提高护生的职业自豪感.

  •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规范化管理实施效果

    作者:陈新霞;张淑彩

    规范化管理是通过系统制定并严格执行一整套科学的、有约束力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以及生产作业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1].气管切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手术,主要适用于急性喉炎、喉外伤导致的呼吸困难,也适于喉部手术、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及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已行气管插管,但仍不能顺利吸除气管内分泌物的患者.

  •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再造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辜德英;余蓉;赵会玲

    目的 优化气管切开护理流程,有效控制医用成本。方法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吸痰法》和《铺无菌盘法》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取消传统铺吸痰盘进行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使用内带一次性手套和纸巾的“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用2瓶生理盐水代替吸痰盘进行气管切开护理。对流程再造前后护士、医生对气管切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床旁吸痰用物的保存状况及铺无菌盘需要的时间、一次性换药碗的消耗等进行比较。结果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再造后护士对气管切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68.8%上升至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2,P<0.01),医生的满意度也由原来的92.9%上升至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2,P>0.05);吸痰用物的保存状况得到明显地改善;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医用成本亦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流程再造简化了气管切开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用成本,更加符合院内感染管理要求。

  • 局部五步消毒法在预防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梁云艳;马晓波;梁云峰;穆玉

    目的 探讨局部五步消毒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处感染的影响. 方法 2012 年1 月—2013年6月选取行气管切开术的15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局部五步消毒法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处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处感染发生率为4. 0%,对照组感染率为40. 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 754,P<0. 01). 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切口局部感染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 430,P<0. 01). 结论 使用局部五步消毒法进行气管切开护理,可减少患者气管切开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值得推广.

  • 气管切开患者病服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王文珍;黄叶莉;支晨

    目前临床中的使用的普通病服对卧床患者存在弊端,如患者穿脱不方便、穿着不舒适、影响治疗和护理操作等[1].翻身时,病服的扣子容易不慎压在患者身下,引起皮肤压伤;若将普通病服反过来铺盖在患者身上,由于领子过高,常常擦碰患者的气管起来开处,引起继发性感染.

  • 改进气道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罗伍春

    目的探索一种较好的气道护理方法,为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85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气道护理,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改进气道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气道阻塞、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气道粘膜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进气道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持续稳压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在人工气道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中的应用

    作者:王荣;张红燕;张美琪;王凌燕;步惠琴;黎梦笋;王黎梅

    目的 观察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于2013年1-11月将入住ICU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观察组患者在持续稳压吸引的基础上增加间断加压吸引.比较两组每日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每日呛咳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引流管发生堵塞等情况.结果 两组各有2例患者因自动出院未完成观察研究.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为(52.80 ±4.181) ml,多于对照组的(33.00±2.67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早期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00,P<0.05).观察组患者每日呛咳次数为(1.93±1.023)次,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分别为(1.75±1.006)次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0.771,0.229;P>0.05).观察组发生引流管堵管率0.0%,对照组发生引流管堵管率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44,P<0.05).结论 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可增加吸引量,减少引流管的堵管发生率,有效降低早期VAP的发生,可以有效提高声门下吸引效果.

  • 改良式雾化吸入器应用于喉切除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

    作者:孙振;杜夏菁;唐奇柳;曹媛;张健

    目的 研制一种针对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雾化吸入器,并探讨雾化吸入法湿化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排除年龄小于50岁和大于75岁、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史的病例,将70例喉切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35例,采用气管内间断滴注法,双号为实验组35例,采用经过改良制作的雾化吸入器经气管套管口间断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方法.自制湿化护理记录单记录术后7d吸痰次数和量、湿化时患者的适应程度、内套管清洗的难易程度、患者气道的舒适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吸痰次数为(12.89±3.56)次,痰量(231.69±39.38)ml,内套管清洗的难易程度为(15.80±2.73)分,湿化时适应程度(18.60±5.06)分,气道舒适程度(19.83±5.12)分,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比较(17.06±5.35)次,(261.29±50.65)ml,(19.51±4.61),(50.20±15.33),(29.03±6.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1,1.998,2.004,2.019,1.997;P <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81,7.652,5.285,4.629;P <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雾化吸人器行气管切开间断雾化吸入的湿化方法不仅提高了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了吸痰和湿化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从而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的影响

    作者:宋新颖;李维先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氧疗湿化管路(RT 308管路)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T管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及Ⅲ度分别为65%,30%,5%,优于对照组的10%,5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5);观察组呼吸道清理间隔时间为(3.32±1.7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P<0.01).结论 使用RT 308管路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的黏稠程度较低,湿化效果满意,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延长,优于T管雾化器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了由于反复吸痰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玉珍;陈奕娜;黄海星;张燕

    目的 探讨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4)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 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在呼吸道刺激征、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气道出血、下呼吸道感染、日吸痰次数均值、日吸痰量均值及血氧饱和度均值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适用于临床气道湿化护理.

  • 非语言沟通在喉科术后禁音、失音阶段中的应用

    作者:黄俊卿;吴惠平

    发声是喉部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喉部的手术如喉癌根治术、喉及声带乳头状瘤切除术、声带息肉摘除术、气管外伤及气管切开术等将直接影响这一功能,造成患者暂时或永久性失音.

  • 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套管移位的判断及护理

    作者:王丹;朱旭

    患者男,79岁,有高原居住史17年余,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数10年、支气管肺结构改变明显,病变不可逆,2010年7月27日因肺部感染导致气喘、低氧血症加重急诊收入我科。人院后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间断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但由于肺部感染加重、病情进展于7月29日行经鼻气管插管术,术后评估患者无拔管可能,于8月19日给予气管切开。

  • 6例气管恶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作者:刘灵洁

    气管恶性狭窄是指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或阻塞.传统的外科治疗有袖式切除,端端吻合术,气管切开术.内科药物主要以抗炎退肿,解痉为主,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科收治6例气管恶性狭窄病人,采用支架置入术,效果显著.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现将病人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 不做气管切开的喉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杜文静;蔡敏

    目的 探讨不做气管切开术的喉部分切除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2000年4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喉部分切除重建术的患者41例.术前给予心理支持,术后给予伤口、饮食、体位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术后7~15d出院.结论 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生理痛苦,避免了大面积的手术创伤,更保留了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药晋红;付雪雁;田晓红;李楠

    总结56例气管切开护理经验,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管理中,认为首先护士要深刻体会患者所经历的身体和心理的痛苦,通过健康教育、情感支持可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和焦虑.适时吸痰、规范化的吸痰技术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舒适的护理流程,终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可调节气管套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陈惠卿;叶向红;柳锡英;周爱君

    气管套管固定带是用于气管切开术或喉造瘘口后佩戴起固定作用的保护用品。目前,国内外气管套管固定带大多是由棉布制成,绕过颈周避开颈动脉在一侧颈部打死结,将气管套管固定于颈部[1-3]。由于棉布吸湿性强,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血液、痰液、汗渍污染并变硬,摩擦颈周皮肤致发红,严重时破损。频繁更换污染的固定带,引起患者伤口疼痛、呛咳,不仅增强患者的痛苦,还容易造成在更换过程中脱管,增加护理工作量。2011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设计制作的一种可调节气管套管固定带应用于临床气管切开和喉造瘘口后佩戴气管套管,使用方便、易清洁消毒、更换时刺激少、快捷、省时,经过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986 条记录 6/100 页 « 12345678...9910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