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干黄茶乳剂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黄茶乳剂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慢性牙周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干黄茶乳剂注满牙周袋内,对照组给予等量复方碘甘油液.1次/周,连续6周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变化,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优于对照组75.61% (P <0.05).结论:干黄茶乳剂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龈沟液中TNF-α、IL-6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牙周组织炎性反应损伤,改善局部炎性反应状况.
-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儿童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儿童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儿童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以及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RCP)以及降钙素原(PCT)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2例),2组均给予理疗、按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硬膜外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身痛逐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第1周、2周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第1周、2周的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第1周、2周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周、2周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周、2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发现严重不良药物事件.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痛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炎性状态,缓解患者疼痛及临床症状,综合治疗疗效满意,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
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微炎状态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微炎状态水平,并探索其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NS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关于PNS的基础治疗:PNS教育、PNS饮食,以及抗凝、抗感染、利尿、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防己黄芪汤,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各炎性反应指标二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IL-10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ANGPTL3平均值较高(P<0.05),而尿ANGPTL3/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治疗PNS,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有关,此外,血ANGPTL3水平可能是反映PNS患者激素药物治疗后蛋白尿转归的重要指标.
-
二仙汤联合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淀区中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4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二仙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4%(χ2=4.812,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946~4.839,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而CD8+、CD16+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优甲乐有助于提高甲状腺激素减退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 SAP 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扩容、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 联合0.9%Nacl 溶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以10 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首次排便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2组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中转率及病死率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 SAP 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妇科千金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中心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2组均连续治疗14 d.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血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和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 (P <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RP、TNF-α水平及生命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2(PGI2),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稳斑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疗程均为35 d,疗程前后对2组临床疗效,血清TXA2、PGI2、TNF-α、MCP-1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血清TXA2、PGI2、TNF-α、MC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降低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稳斑汤 体外反搏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2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中药 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及对高凝状态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高凝状态、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8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高凝状态指标、炎性反应因子指标、临床症状积分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61/65),高于对照组的80.00%(52/65)(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肠镜检查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高凝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可改善症状评分,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补肾通督胶囊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通督胶囊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RA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和来氟米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督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中医症候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变化情况,比较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ESR水平及血清CRP、RF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通督胶囊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可调节早期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其自身免疫炎性反应,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炎性因子和心肌酶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2组治疗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V、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DV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TnⅠ、CK和CK-M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炎性反应和心肌酶.
-
养阴活胃合剂对CAG大鼠胃黏膜细胞TLRs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对CAG大鼠胃黏膜细胞TLRs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揭示养阴活胃合剂治疗CAG的治疗途径与作用靶点,分别从分子水平、蛋白水平阐述养阴活胃合剂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测定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在抗炎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及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自由进食水之外,其余5组将2 g水杨酸钠加入100 mL的30%乙醇溶液中,给大鼠灌胃,1次/d,3 mL/次,配合隔日喂食不禁水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中药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喂饲养阴活胃合剂水煎剂0.74g/kg·d、1.48g/kg·d和2.22g/kg·d.12周后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β(IFN-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2)四种炎症因子含量,测定TLRs及其下游转导元件mRNA及蛋白的含量.结果:养阴活胃合剂能够改善大鼠胃黏膜病理状态,使病变胃黏膜趋于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及T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元件蛋白及mRN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证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TNF-α、IL-6、NOS2含量均明显降低,阳性药物对照组及各中药剂量组对T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元件蛋白及mR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养阴活胃剂量组之间比较,中药中剂量组IFN-β降低,中药高剂量组T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元件蛋白及mR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养阴活胃合剂可以通过调控TLR样受体及其下游转导元件基因及蛋白水平,降低因TLRs通路激活所释放的炎症因子对胃黏膜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2)养阴活胃合剂可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而抑制炎性反应可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的改善.
-
针刺结合普罗布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普罗布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与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普罗布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50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斑块状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8% (P <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bA1c、血浆Hcy水平、NHISS评分及血清hs-CRP、IL-6、IL-18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可抑制斑块发展,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可靠.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 普罗布考 针刺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
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凉血消疮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激素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睾酮(T)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可显著提升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激素水平并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
针刺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手针组,每组8只.利用TNBS灌肠诱导大鼠UC.“曲池”穴和“足三里”穴电针或手针20 min处理,每日1次,连续6d.观察结肠病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测定结肠组织中Bcl-2、Bax、抑制κB蛋白(磷酸化p-IκBα)和p-p 65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肿胀、出血明显,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 β(IL-1 β)、IL-6、IL-10以及MPO和Hcy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而p-IκBα和p-p 65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结肠病变明显减轻,结肠FNF-α、IL-1 β、IL-6、MPO和Hcy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而p-IκBα和p-p 65显著下降(P<0.01),手针组除MPO及Hcy外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结论:穴位电针或手针均能减轻TNBS诱导的结肠病变,该作用与其调节免疫、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核转录因子关键蛋白的表达有关.
-
耳穴经皮电刺激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频率与海马区胶质细胞活性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支配的耳穴对颞叶癫痫大鼠自发癫痫发作频率、海马区胶质细胞活性及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耳穴刺激对颞叶癫痫的缓解效应及其可能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多次小剂量重复注射制备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对治疗组耳甲腔内耳穴"心""肺""皮质下"进行经皮电刺激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治疗6周.用长时程视频系统监测大鼠的癫痫发作情况,治疗后用免疫荧光与Real-time PCR方法观察癫痫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 1、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IL-6、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癫痫自发频率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治疗组大鼠的自发癫痫频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 1、CA 3区Iba 1、GFAP、IL-6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海马CA 1、CA 3区Iba 1、GFAP、IL-6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IL-10阳性细胞数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耳迷走神经支配的耳穴经皮电刺激干预能显著降低慢性颞叶癫痫大鼠的癫痫发作频率,此效应可能与下调海马区胶质细胞活性,下调海马内促炎细胞因子IL-6,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
针刺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急性盆腔炎患者79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泻法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1次/d,共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盆腔包块大小(PM)和盆腔积液深度(PE),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WBC、NEU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PM和PE均较治疗前缩小/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M和PE较对照组缩小/减少更显著(P<0.05).对照组在第7天的血清TNF-α和CRP均较治疗前、第3天降低(P<0.05),第3天的CRP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血清TNF-α和CRP在治疗后逐步降低(P<0.05),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第3、7天的血清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30/37,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调节急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
-
炎性因子IL-1β、TNF-α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IL 1β与TNFα炎性因子作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椎间盘退变并终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症状全过程中,炎性因子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创伤、过度负荷、基因易感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及髓核细胞合成TNFα、IL 1β.这些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目前关于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病理生理过程中确切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点将在于阐述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调控机制、椎间盘退变的分子靶向治疗、细胞信号通路干预及寻找抗炎治疗的佳时机上,为其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性因子、胆碱能系统的时效性影响
目的:观察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及不同时段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a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表达,乙酞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TN 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的影响.方法:健康Ⅱ级Wistar雄性大鼠110只,采用4血管闭塞法建立急性缺血再灌注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动物按体质量排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只动物.假手术组动物10只.治疗组每天给复智胶囊4.5 g·kg(-1)ig.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天生理盐水ig.安理申对照组每天给予安理申(加0.5%羧甲基纤维素液研磨配制)0.05 mg·g(-1)ig.在第3,7,28天,3个时段随机从治疗组、模型组各抽取10只检验其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id reaction,AAR)习得率、血清TN F-α,IL-6含量及海马CHAT表达、AchE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3d即可形成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损伤,复智胶囊在早期可以减轻该损伤过程,但在疗程内对已经造成的胆碱能神经损伤却无显著的改善作用.海马AchE含量在3d时显著升高.此后保持在低水平状态,复智胶囊治疗后第7,28天时出现下降并接近假手术组.复智胶囊显著降低IL-6在缺血再灌注早期的表达.TN F-α在炎症反应的早期和晚期均有异常表达;复智胶囊治疗后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结论:复智胶囊能确切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减轻缺血炎性反应对神经元的危害、上调海马胆碱能系统低水平状态有关.
-
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解脲脲原体混合菌接种法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妇科千金片低、中、高(0.52,1.04,2.08 g'kg-1)剂量组,中药妇炎康对照组(妇炎康0.41 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7组.治疗21 d后,取外周血及子宫组织,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表达情况,并取子宫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肉眼观察: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低、中、高剂量组子宫肿胀、充血现象明显减轻,结构较清晰.光镜下观察:妇科千金片低、中、高剂量能抑制大鼠子宫内膜炎症细胞增生,促进其病变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减轻浆膜充血水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TNF-α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0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高、中剂量血清IL-13,TN F-α均明显降低(P <0.01,P <0.05),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血清IL-1β和IL-10分别降低或升高(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可促进受损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促炎症因子IL-18,TNF-o的释放,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表达,调节Th1/Th2平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