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人体组成

    作者:施咏梅;程庆民;费旭峰;金月定;曹伟新

    目的:通过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组成,探讨其对营养评价的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76例健康志愿者的人体组成. 结果:男性体脂占体重的(14.81±4.89)%,女性体脂则占体重的(22.33±5.58)%,女性体脂含量明显大于男性(P<0.05).随年龄增长,可出现体脂增加而瘦组织群减少的趋势.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含量,其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按理想体重法和体质指数(BMI)法的检出率. 结论: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组成简便、准确,有助于临床客观地评价机体营养状况.

  • 生物电阻抗技术临床应用现状及探讨

    作者:林宁;潘搏;王洁;蔡东联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电学性质测量人体成分及其变化.因其有无创、操作简便、测量数据精确等优点,在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疾病动态检测中广泛应用.我们通过综述生物电阻抗技术在临床应用开展情况的优点和缺陷,试图探讨其可能的应用潜力.

  •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肝病病人人体成分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贤;孟庆华

    该文介绍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肝病中应用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多频节段电阻抗技术的应用.多频节段电阻抗技术可以克服因水肿、腹水而造成的体重对人体组成结果的影响,还可能判定腹水量.相比单频电阻抗技术,其在肝病病人中可能存在较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客观地评价肝病病人的营养状况及能量代谢,但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 普外科老年病人营养评价

    作者:李志增;贾汝梅;穆大力;王景顺;李雅慧

    了解普外科老年平诊住院病人入院时营养状况,同时对各项营养测定指标进行评估.对181例平诊入院的老年病人,入院后3天内进行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生物电阻抗等10项营养指标的测定.

  • 即时生物电阻抗分析参数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姚佳舒;周敏林;徐斌;李川;陈海燕;龚德华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危重病患者生物阻抗分析(BIA)参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联,探讨BIA在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南京总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自愿参加的患者.入选后即使用QuadScan 4000 BIA设备测量患者多频生物电阻抗,并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临床预后与BIA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人选201例患者,90d死亡率35.8%.患者电阻抗值(Z)与电流频率(f)的关系与指数函数拟合度高,并得到回归系数(S值).BIA得到参数还包括相位角(PA),阻抗比(IR,200 kHz/5kHz的电阻抗比值)、细胞外水(ECW)、细胞内水(ICW)及总体水(TBW)等.7d死亡患者ECW/体重、ECW/TBW、阻抗比(IR)、S值、PA与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90d死亡患者ECW/体重、IR、S值、PA与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SAPSⅡ外,S值是7d及90d唯一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预测7d及90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值中SAPSⅡ高;而BIA参数中S值AUC值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S值≤-25.5时患者7d、90d死亡率均为0,大于此值者死亡率随着S值增加而线性升高;而SAPSⅡ≤33的患者死亡率变化很小,分值33~55时随分值增加而线性升高,分值>55时死亡率为100%. 结论:S值和SAPSⅡ是预测危重患者7d及9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预测7d及90d死亡的精确度无差异,前者预测存活患者预测价值更高,而后者预测死亡患者预测价值更高.BIA可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

  • 应用生物电阻抗测量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

    作者:陈海燕

    生物电阻抗测量作为一种简便、无创、低成本且重复性好的容量评估手段,其准确性及临床意义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目前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生物电阻抗测量的基本原理、临床常用方法及不同人群(包括透析患者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生物电阻抗测量在临床容量评估中的应用.

  • 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方法的进展

    作者:何群鹏

    准确评估血液透析(HD)患者细胞外液量(ECV)及容量状态是临床很重要且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评估ECV的方法有示踪剂稀释法、相对血容量监测法、超声测量上腔静脉直径及生物标记物等,但上述方法均不能准确反应容量状态.然而,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可能是目前评估HD患者容量状态的佳方法.

  • 门诊不同年龄性别体检者人体成分调查分析

    作者:林梅;凌文志;黄迎春;王桂玲;李晓华;王新颖

    目的:了解人机体组成成分对于评价人的营养状况、体质研究、临床疾病治疗以及体重控制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旨在分析门诊体检者的人体成分和体质现状及其特点,为了解人体成分变化、促进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部体检中心的体检者190名,其中男性93名,女性97名,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18~40岁)和中年组(41~65岁)。应用生物电阻抗方法进行人体组成成分检测,检测指标包括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骨骼肌、腰臀比、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等。结果青年组与中年组男性体检者的BMI超标率分别为(66.7%和59.1%),均分别高于2组女性体检者(15.7%和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男性体检者体脂含量高于青年组男性体检者(86.4%vs 74.1%, P<0.05);中年组女性BMI与体脂含量高于青年组女性体检者(P<0.05)。结论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肥胖。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超标比例增高,提示体检者应通过均衡饮食和体育锻炼防止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 NEVA诊断血管性ED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哲伟;陈昭典;杜传军

    2001年6月~2002年12月,我科应用夜间电子生物阻抗测量体积评估装置(NEVA)对门诊拟诊为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人,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阴茎阻抗,进行夜间连续测定阴茎勃起次数、持续时间、长度、粗细及血容量变化.以此评价阴茎血容量变化,通过对数据和图形的分析,筛选出非心理性ED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彩色双功能超声(CDU)检查确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体脂肪成分指标的变化

    作者:关阳;陈金军;邓红

    目的 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人体成分及其变化情况,为NAFLD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百利达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48例NAFLD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获得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BMI)、肌肉量、脂肪量、骨量、脂肪率及其分布、内脏脂肪等级等指标.结果 本组NAFLD患者高体脂肪含量发生率为51.4%,其中,18~39岁患者高体脂肪含量发生率(86.3%)显著高于中老年患者(分别为39.3%和24.4%);男性患者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等级均高于女性,女性脂肪量和体脂肪率高于男性(P<0.01);男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体脂肪率和躯体脂肪率降低(P<0.01),男性患者上肢脂肪率和女性患者上、下肢脂肪率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1);本组NAFLD患者骨量低于标准发生率,为49.3%,NASH发生率为20.3%.结论 NAFLD患者人体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体脂肪率增加和骨量降低,并且年轻患者高体脂肪含量发生率更高.

  • 生物电阻抗分析透析患者体液分布与血压的关系

    作者:肖蓓;阚明;王佳;张婉媛;齐向明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BIA)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体液分布特点,同时了解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 MHD 患者64例,透析时间均≥3个月,根据透析间期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正常血压组(41例)与高血压组(23例)。应用 BIA 测定透析前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 ECW),分别计算占体重的百分比( ECW%、ICW%)。另外选取64例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正常个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MHD 患者透析前 ECW%明显高于同性别正常对照者(P <0.01),MHD 患者高血压组透前ECW%明显高于同性别正常血压者(P <0.05)。结论透析患者的体液分布存在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透析前ECW%增加。MHD 伴难治性高血压者 ECW%明显高于血压控制理想者。

  • 生物电阻抗测量中的正交变换

    作者:李镐炜;董秀珍;王跃科;史学涛;付峰

    探求生物电阻抗测量中,欧姆电阻和等效容抗间的数量关系.基于Cole-Cole阻抗模型,采用Cauchy积分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多组实验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实验结果在频率域的大部分范围内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电阻抗测量中,欧姆电阻和等效容抗之间存在确定的正交变换关系.

  • 肌肉衰减综合征诊断标准及诊断指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周仙杰;李军;鲁飞翔;胡南;刘庆春

    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以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肌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提出的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通过骨骼肌质量和肌力及肌功能进行诊断。其中骨骼肌质量的测定主要有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核磁共振、超声、双能X线吸收、生物电阻抗等方法。骨骼肌肌力和肌功能的测定包括握力、步速和下肢肌力。

  • 生物电阻抗评估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及心功能的价值

    作者:万美燕;韩昆;崔永军

    目的 探讨生物电阻抗指标评价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价值.方法 慢性肾脏病5期行血液滤过治疗患者52例(CKD组),以血液滤过中中心静脉压6~12 cm H2O为容量平衡标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血生化指标及心脏超声结果;以健康成人52例为对照组,测量对照组及CKD组治疗前、后生物电阻抗指标.结果 (1)CKD组治疗前中心静脉压为(16.34±3.47)cm H2O,细胞外液占总体水含量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tracellular fluid in total body water,ECW/TBW%)为(27.86±3.52)%、总水含量占体质量百分比(percentage of total water in body weight,TBW%)为(58.68±5.23)%,治疗后以上指标分别为(9.25±3.51)cm H2O、(24.67±3.55)%、(56.57±4.3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CKD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11.45±0.96) mm]、左心室后壁厚度[(10.76±0.95) mm]、左室射血分数[(62.74±4.02)%]与治疗前[(11.97±1.13) mm、(11.25±0.92)mm、(60.35±4.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KD组治疗后ECW%/TBW、TBW%与对照组[(24.33±3.48)%、(55.36±3.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电阻抗指标可准确评估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容量负荷.

  • 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人体成分

    作者:方秀新;郑春辉;王庆华;修红闽;傅廷亮;周希环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的变化特点,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62例为观察组;以30~44岁身体健康的青年女性66例为对照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各项人体组成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体质量、脂肪、体质指教、肥胖度、体表面积、臀围、腹外围、腹内围、臀腰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瘦体质量、肌肉、蛋白总量、骨总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水分总量、体内细胞质量百分比以及基础代谢率、身体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存在超重、脂肪含量超标、腹部脂肪堆积、肌肉含量减少、体内水分减少以及骨总量下降等问题.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护理人员应指导该类人群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做好自我监控,预防疾病发生.

  • 颅内压无创监测

    作者:艾宏飞;毛思中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即颅腔内压力,临床上在枕骨大孔区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无梗阻的情况下,常以侧卧位时腰穿的脑脊液压为代表,也可通过穿刺小脑延髓池侧脑室测脑脊液压.正常成人的ICP为0.8-1.8 kPa(80-180 mmH2O),2.0 kPa(200 mmH2O)即为颅内高压.ICP增高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它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往往使病情更趋恶化,临床医生准确得到患者ICP值,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非常重要[1].

  • 生物电阻抗方法分析海口市健康体检人群身体成分

    作者:徐超;王芳;赵国栋

    目的 调查海口市健康体检人群身体成分现状,为健康体检人群改善生活行为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以海口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部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其身体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肌肉含量、矿物质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996人完成身体成分测定,其中男性725人,平均年龄为(37.9±12.8)岁,女性271人,平均年龄为(42.3±14.3)岁.随着年龄的升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身体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比例、蛋白质含量比例均降低(均P<0.01),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增加(均P<0.01).超重或肥胖者各项身体成分含量或比例与体重正常或偏瘦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女性在水分含量比例、蛋白质含量比例和内脏脂肪面积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不同职业男性在水分含量比例、蛋白质含量比例、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MI> 24.9者与BMI≤24.9者其内脏脂肪面积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现为BMI> 24.9的男性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者比例达59.34%(235/396),女性达50.00%(50/100).结论 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身体成分作为一种无创体格检查方法,在内脏性肥胖诊断、骨矿物质含量调查、身体水分含量调查等健康管理方面优势明显.

  • 大鼠死后皮下肌肉组织电阻抗幅值和相位角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束美霞;杨玉星;周黎明;罗洁;赵小红

    研究大鼠死后皮下肌肉组织电阻抗幅值和相位角的变化,分析肌肉组织电阻抗和死亡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发展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准确可靠地推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利用四电极阻抗测量系统测量死亡大鼠皮下肌肉组织电阻抗幅值和相位角,连续测量13天.根据量化结果用matlab语言在不同时间点对阻抗值和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计算相关系数.同时对其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从肌肉组织形态变化的角度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 生物电阻抗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董秀珍

    本文从生物电阻抗血流图(bioimpedance rheohepatogram)、生物电阻抗测量(bioimpedance measurement)、生物组织阻抗频谱特性(bioimpedance spextroscopy)、生物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imaging)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较全面地介绍并讨论了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 兔跑跳训练过程中后肢小腿生物电阻抗变化研究

    作者:张星;罗二平;宋天一;申广浩;甘文科;李伟

    目的:用生物电阻抗的方法监控兔训练过程中后肢小腿阻抗的变化,研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运动引起的生物组织电阻抗变化规律.方法:将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按照训练计划严格接受跑跳训练;对照组正常饲养,不进行任何训练.在该过程中不断重复检测兔子后肢小腿生物电阻抗数据,第27天后结束训练.结果:生物电阻抗在对照组中的变化没有统计差异,而训练组中生物电阻抗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和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兔子正常生理情况下,运动可以改变兔后肢小腿的生物电阻抗值,这种改变是有规律的,生物电阻抗技术可以被用来监控生物组织正常生理状况下的状态.

150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