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介入过程中脑血管痉挛处理对策

    作者:董来宾

    目的 对神经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与处理方法进行探究,降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0月8例确诊的神经介入手术过程中出现了脑血管痉挛症状,造成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结果 4例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患者在器械操作时,诱发血管痉挛导致血管闭塞,术中经动脉内灌注灌注罂粟碱,血流恢复.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血管痉挛,术中痉挛加重导致血管闭塞,动脉内灌注法舒地尔后痉挛解除.结论 神经介入术前2h开始静滴尼莫地平维持治疗,能够很好的预防CVS的发生.如果神经介术中发生CVS时,及时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法舒地尔解除痉挛,方法适用,值得推广.

  • 罂粟碱联合护理促进老年跟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的效果探析

    作者:禹芳

    目的 探究罂粟碱联合护理促进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124例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罂粟碱.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健康及愈合等级差异,记录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伤口健康优良率和伤口愈合等级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罂粟碱联合护理可有效缩短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伤口愈合.

  • 罂粟碱与综合护理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少萍

    目的:本次主要对罂粟碱与综合护理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进行断指再植术患者4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2组各为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罂粟碱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1天、3天以及7天疼痛的程度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3天与7天疼痛的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经综合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预防中应用罂粟碱与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罂粟碱促进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评价

    作者:汤俊君;张建;吴克俭;刘亭茹;张永刚

    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术后使用罂粟碱对手术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术后是否使用罂粟碱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33足,对照组23例25足。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片引流48 h,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不健康皮缘长度、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6.2±1.9)天,平均愈合时间(17.8±3.1)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64.0%。治疗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5.1±1.2)天,平均愈合时间(15.7±2.6)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8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为<0.0355、0.0063、0.0328)。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罂粟碱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 尼可地尔及罂粟碱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血管桥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景文;龙村;高国栋

    目的探讨钾离子通道开放剂(PCOs)尼可地尔(NCR)和罂粟碱对大隐静脉血管桥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研究分别用重碳酸盐缓冲液(KH)、含0.1mmol/L NCR的KH、含1.2mmol/L罂粟碱的KH浸泡大隐静脉血管环1小时,检测三者平衡后引发的血管收缩舒张反应.结果与单纯浸泡于KH的血管环相比,含0.1mmol/L NCR的KH、含1.2mmol/L罂粟碱的KH中的血管环都能较好地舒张,后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别.电镜见含罂粟碱溶液浸泡的血管内皮细胞有较重的损伤.结论尼可地尔和罂粟碱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血管桥都具有良好的舒张功能.罂粟碱损伤血管内皮.

  • NO-cNMP信号转导与阴茎勃起

    作者:白文俊;王晓峰

    近年来,随着勃起神经递质和海绵体平滑肌功能等有关阴茎勃起机制研究的进展,出现了许多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如罂粟碱、前列腺素E1、左旋精氨酸、林沙多明及西地那非等.

  • 药物对家兔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成活率的影响

    作者:王富军;董俊强;王浦;苑登强;耿怀振

    目的 观察药物对家兔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后睾丸血流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选取雄性家兔36只,月龄10 ~ 14个月.体重1.8~2.4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只.建立睾丸扭转模型:纵行切开左侧阴囊,游离左侧睾丸,将睾丸逆时针扭转720°,9h后手术复位,睾丸颜色均较暗,温盐水热敷后睾丸颜色均无明显好转,切开睾丸白膜后均无新鲜血液流出,均保留睾丸并固定.实验组联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 ml/kg,耳缘静脉注射,1次/d)、罂粟碱(1.5 mg/kg,肌肉注射,3次/d)、低分子肝素钠(200 IU/kg,皮下注射,1次/d),共5d;应用青霉素(4万U/kg,肌肉注射,1次/d),共7d.对照组仅应用青霉素预防切口感染,用法、用量同实验组.在睾丸扭转复位术后第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睾丸血运,根据血流信号分为0、1、2、3级,2、3级定义为睾丸成活;手术切开阴囊,观察睾丸颜色红润、质韧,切开白膜后有新鲜血液流出定义为睾丸成活.结果 实验组睾丸血运0级4例,1级3例,2级4例,3级7例;对照组0级9例,1级2例,2级4例,3级3例.手术探查观察实验组11例睾丸成活,对照组7例成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低分子肝素钠可促进睾丸扭转复位后的血运恢复,提高睾丸的成活率.

  • 吻合血管的不全断耳回植一例

    作者:李建兵;吴守成;姚建民

    我们行吻合血管不全断耳回植术1例,取得满意效果。 1.病例资料 男,37岁。因车祸致左耳不全离断16h入院。伤后即在当地医院行断耳原位缝合,术后发现伤耳灰暗,遂转本院治疗。拆除缝线后,见自耳廊基部断裂至外耳道,尚以近耳垂背侧约1cm完整皮肤组织相连,断离创缘不规则,渗血不明显(图1)。经清创后,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于耳前方分离颞浅动脉的耳前分支(直径约0.4mm,图2),并于断耳相应部位分离受区血管,用11-0无创伤缝线相互吻合,松开血管夹,断耳色泽红润,创缘渗血活跃,间断缝合伤口,置橡皮片引流。术后局部烤灯(25~28℃),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罂粟碱及潘生丁扩血管、抗凝治疗1周,断耳成活,效果满意(图3)。

  • 外用罂粟碱抑制植皮片术后挛缩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黔;栾杰;王佳琦;唐勇;范金财;曹艳;庄强;戚可名

    目的探讨外用罂粟碱霜对自体游离植皮片术后晚期挛缩的影响.方法在每头小型猪背部两侧皮肤制备10个2 cm×2 cm创面,从动物腹部正中取2 cm×2 cm的断层皮片并植于背部创面上,术后2周拆线,取同一动物身上100%成活且位置恰好左右侧相对的植皮片共12对,按左右侧分成A(罂粟碱治疗组)、B(空白霜剂对照组)2组,自拆线之日起,A组每日在植皮片表面外涂2%罂粟碱霜2次,B组仅涂抹空白对照霜剂,后观察两组植皮片成活后1、2、3、4、5、6个月收缩率及植皮片成活后6个月时的组织学差异.结果A组植皮片收缩率较B组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切片显示:A组植皮片成纤维细胞较B组明显减少,微血管数量较B组数量多,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用罂粟碱霜剂能够抑制自体游离植皮片术后挛缩,提高植皮效率.

    关键词: 游离植皮 罂粟碱
  • 外用罂粟碱霜加速组织扩张的实验研究

    作者:栾杰;唐勇;杨佩瑛;张旭辉;侯典举;马桂娥;王黔

    目的探讨外用罂粟碱霜对组织扩张效率及对扩张组织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将罂粟碱霜用于组织扩张过程,分别与罂粟碱全身给药和囊内导入两种方式以及常规扩张进行对照,观察在扩张效率、组织微循环、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外用组完成扩张历时(28.9±4.5)d,导入组(34.0±2.6)d,肌注组(37.6±4.8)d,常规扩张组(38.5±3.5)d,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用组扩张皮瓣成活长度平均为(13.67±1.28)cm,导入组为(11.07±0.88)cm,肌注组为(10.79±0.49)cm,常规扩张组为(9.49±0.77)cm,各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在扩张率、回缩率、皮肤各层厚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镜显示外用组包膜中的肌成纤维细胞功能不活跃,常规扩张组肌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其它组介于两者之间;外用组扩张包膜内罂粟碱的浓度为(3.5±1.2)μg/g,其它各组包膜内及各组血液中均未检测到罂粟碱.结论外用罂粟碱霜剂能够在组织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抑制扩张包膜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加平均注水量,缩短扩张时间,提高扩张效率,增加扩张皮瓣的成活长度.其作用连续而持久,不增加创伤和感染机会,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辅助组织扩张的方式.

    关键词: 组织扩张术 罂粟碱
  • 带导药系统的快速扩张器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文阁;李素娟;杨佩瑛;满中亚

    目的探索快速组织扩张和提高皮瓣扩张质量的方法.方法对15例不同部位应用带导药(罂粟碱)系统的扩张器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结果新型扩张法(下简称NEM)和普通扩张法(下简称GEM)扩张至额定容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6d和51d;全部扩张完成后两种扩张法扩张器的实际注水量超过额定容量的百分比分别为92.41%和27.12%.扩张区皮肤血流量的比较(V),NEM:1.27±0.28;GEM:0.64±0.11.扩张表面积即时回缩率的比较(%),NEM:20.17±1.74;GEM:38.26±2.01.结论采用此种方法,扩张速度快,皮瓣的即时回缩率低,血运好.

  •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一例

    作者:杨慧霞

    患者27岁,孕1产0,宫内妊娠42周,头位。于1990年3月12日入院。入院当日行1∶1 000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由于宫颈条件差,引产3 d失败,于3月15日上午10点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体重3 700 g,手术顺利。术后1 d排气,给予半流食,但患者未进食。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时,突然感头晕、胸闷、憋气、大汗淋漓,可疑低血糖,嘱适当进食,症状无缓解,进而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血压80/5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8次,口唇发绀,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立即鼻管吸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60 ml,症状未见好转,半小时后呼吸困难加重,呼吸急促达40次,口唇发绀加重,心率140次,给予西地兰0.2 mg静脉注射,仍不见好转,心电图呈SⅠQⅢTⅢ型,并有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经内科会诊,诊断为肺栓塞。但考虑到剖宫产术后第2天,顾虑子宫及腹部切口出血,未立即加用肝素治疗。给予硝酸甘油1 mg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 内静脉滴注,血压有下降倾向,同时静脉滴注多巴胺以维持血压,症状好转,血压平稳,可以平卧,紫绀减轻,心率115次。于发病11 h后,上述症状又突然加重,并出现胸痛、干咳、痰中带血丝及右下肢疼痛。检查:血压105/70 mm Hg,烦躁不安,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音,心界不大,心率齐,128次,腹软,肝脾未触及,腹部切口无渗血,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6 g/L,白细胞7.6×109/L,血小板210×109/L,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CO2) 30.5 mm Hg,氧分压(PO2) 111.5 mm Hg,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肺灌注同位素99M扫描,肺右上叶前段、后段、下叶背段,左肺上叶舌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呈现放射形灌注缺损区,符合肺梗塞。胸部X线片:右中肺外带有斑点状阴影。考虑肺栓塞面积较大,立即加用肝素,同时监测凝血时间(试管法),肝素开始用量为12.5 mg/6 h,随后改为肝素25 mg/次,同时也加大硝酸甘油用量,症状逐渐好转,次日病情稳定,转入内科继续用肝素治疗,并静脉滴注罂粟碱90 mg/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d,先锋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子宫及腹部切口无渗血,无感染,切口Ⅰ期愈合。10 d后病情稳定,停用肝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罂粟碱,改服华法林(原名华法令),后又服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潘生丁)治疗,病情好转,无不适,复查胸片、心电图、肺扫描等基本正常,于剖宫产术后35 d出院。

  • 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冯东侠;周新民;徐卫东;高恒

    目的 研究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25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均在临床症状明显恶化后8 h内接受28次动脉内罂粟碱灌注.其中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灌注10次,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灌注5次,ACA A1段灌注5次,MCA M1段灌注5次,基底动脉灌注3次,采用质量分数为0.4%的罂粟碱溶液,用微量泵以2~4 ml/min的速度动脉内缓慢注入,每支动脉罂粟碱注入量<200 mg,每次灌注总量<600mg.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治疗前、后痉挛严重侧MC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采用Bartel指数对治疗前、后临床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23例患者(92%)经脑血管造影发现原痉挛血管明显扩张,TCD显示治疗前、后MCA平均血流速度由(192±4)cm/s降至(138±4)cm/s(P<0.05),术后意识、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明显改善者21例(84%),治疗前Bartel指数为(29±6),治疗后为(49±7),P<0.05.在颈内动脉局部灌注中,行反复血管内治疗3例,发生低血压1例;在基底动脉灌注时,出现瞳孔散大1例,发生短暂性脑干功能抑制1例.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严重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疗效良好,但必须注意控制药物剂量和输注速度,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脑动脉瘤破裂术后以罂粟碱防治脑血管痉挛12例

    作者:刘斌;蔡学见;陈铮立;胡开树;董吉荣;徐勤宜;蔡桑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VSP),是脑动脉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症状性VSP,其后果难定.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对12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处理后,即在脑底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10 d滴入0.12%的罂粟碱稀释液,滴速2 ml/h,于术后第3天起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1],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现报道如下.

  • 小脑前下动脉远端(内听道内)动脉瘤一例

    作者:孙正辉;许百男;姜金利;乔广宇

    患者女性,37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意识清楚,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急诊行CT检查显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以桥前池环池为重(Fisher分级Ⅲ级).遂行DSA检查,发现右小脑前下动脉(AICA)远端动脉瘤.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发病36h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右枕下乳突后入路.显露右侧小脑桥脑角,清除凝血块,见AICA与面听神经伴行进入内听道,且有一动脉从内听道内穿出主要供应小脑,考虑为AICA返回支.而DSA显示动脉瘤位于AICA动脉襻顶端,可能在内听道内,这与术中所见相符.显露AICA颅内段未见动脉瘤,遂磨开内听道,剪开硬膜;临时阻断AICA近远端,分离面听神经,游离AICA,在其血管襻顶端发现动脉瘤,半梭形,大小约3mm,瘤顶指向外侧.显露满意后将瘤颈夹闭.以罂粟碱棉片湿敷AICA,搏动良好,无狭窄.术后1周复查DSA,动脉瘤消失.听诱发电位(AEP)右耳未引出反应;右侧轻度面瘫.

  • 破裂脑动脉瘤术后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方法

    作者:蔡学见;董吉荣;郑友之;时忠华;蔡桑;胡开树;肖阳

    我们介绍一种脑底蛛网膜下腔持续灌注罂粟碱稀释液来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方法,供同道们参考.在破裂脑动脉瘤急诊开颅夹闭动脉瘤后,在显微镜下尽可能清除脑底蛛网膜下腔积血,然后在脑底蛛网膜下腔置一根细的硬膜外麻醉用的导管,从头皮中引出并固定,外接止痛泵.向止痛泵内注入罂粟碱稀释液(50ml生理盐水加30mg罂粟碱)2ml/h,即48ml/d.8~10d为一疗程.手术后在拔除硬膜下引流管后,每日腰穿1~2次放出血性脑脊液.

  • 罂粟碱对于防治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君;周敬安;刘策;华宁;赵亚群;周青

    通过采用罂粟碱的不同给药途径研究比较其对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效果.将43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术中经置人脑池的硅胶管用罂粟碱溶液持续灌洗;B组术后使用罂粟碱30mg肌肉注射,每日3次,共1周.结果显示,A组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提示罂粟碱局部灌洗能有效防治脑动脉瘤术后血管痉挛.

  • 颈动脉灌注降纤酶、罂粟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耿黎明;苗今乐;许建军;沈顺姬;张彩玉

    降纤溶栓是急性脑梗死(ACI)有前途的治疗,对降低 ACI 的致残率有明显效果[1〗.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应用降纤酶、罂粟碱等药物对发病在72 h 以内的颈动脉系统 ACI 行颈动脉快速灌注治疗,并与静脉用药进行对照,前者疗效显著.

  • 血管内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跃伟;黄正松;王光伟;丛培生;姜宇东;高鹏;崔国祥

    目的观察血管内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超选择动脉内灌注罂粟碱(IAP)治疗5 例动脉瘤夹闭术后SCVS病人.结果 4 例在SCVS出现2 h以内进行治疗的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1 例在SCVS后10 h进行IAP+PTA治疗,疗效欠佳,留有中等程度的残疾.结论 IAP和PTA为临床治疗SCVS提供了新的方法,SCVS发生后尽早进行血管内治疗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程兆云;高传玉;张志东;孟萍;王峰;高恩民;李俊秀

    目的总结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桡动脉作旁路材料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探讨移植物桡动脉的制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等问题.方法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9例,以改良Allen试验和/或超声多谱勒检查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肘窝以远3cm至腕关节线内2cm弧线形皮肤切口,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脂肪组织一并游离.避免夹镊桡动脉本身并少用电灼器.其制取桡动脉19根,移植血管20支.远端多吻合至后降支及钝缘支,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筋膜室综合征或手部功能障碍发生,无围术期心肌梗死.结论桡动脉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安全."免触"制备技术和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是保证其良好功能的关键.

269 条记录 2/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