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时心肌造影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研究

    作者:肖雨雄;范锐斌;马绍春;唐良秋

    目的:探索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在可疑冠心病中的左室心内膜边界及心肌显影效果.方法:4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静息状态下行心肌声学造影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1)超声造影后左室心内膜边界显示较造影前明显清晰,显示不清的节段减少,清晰显示的节段增多,记分指数增高(P<0.05).(2)49例患者中冠脉造影15例异常,3例冠脉3支病变的患者显示心肌灌注明显下降,12例单支或双支病变的患者中7例表现为相应冠脉供血区心肌灌注下降,5例其相应冠脉供血区未见异常,3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中有3例表现为灌注减弱.结论:心肌超声造影有望成为可疑冠心病及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 替罗非班治疗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梓良;钟一鸣;王小萍;廖永玲;周爱琴

    目的:观察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探讨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急诊pCI治疗中出现无复流76例,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6例)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1,5 min内注射完,其后再注射硝酸甘油200μg,继以0.15μg·kg-1·min-1静脉维持36 h;对照组(30例)经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μg,3 min内注射完,观察2组给药后10 min TIMI血流分级情况,及比较2组3个月随防LVEF改善情况。结果:经给药后10 min,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组3个月随防LVEF发现,替罗非班组LVEF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pCI术治疗中出现无复流时,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灌注及无复流,从而改善LVEF。

  • AMI急诊介入干预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作者:刘丽;梁玮

    介入干预是使AMI患者在短时间内尽早开通罪犯血管,抢救濒死心肌,降低死亡率 ,提高其生命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优势在于创伤小、出血率低、血管再通率高.急诊PTCA使90%以上的梗塞相关血管得到及时开通,改善了心肌灌注,使AMI的病死率下降到3~4%.急诊PTCA和心电监护溶栓治疗一样,又将成为AMI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台成功的AMI介入急诊手术,需一个团结敬业的手术小组,在这个小组里,心导管护士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缺血心肌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波;张新毅;阴祖栋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缺血心肌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 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核素灌注显像确诊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6例(观察组)及正常人15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根据静息、负荷灌注心肌图像的变化来评价两组病例的心肌灌注缺损性质,测量心肌密度,对比分析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 对照组于静息及负荷下所对应的扫描期点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静息及负荷下所对应的扫描期点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有显著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除了在平扫、静息延迟30s期点扫描的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点的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能有效地鉴别可逆性心肌灌注异常,与核素灌注显像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心肌循环血流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能谱CT心肌灌注图像质量的优化

    作者:马帅;邵广瑞;李朝华;赵永;纪宇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adaptive statistical reconstruction , ASiR)心肌灌注的佳扫描参数组合。方法对3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心脏能谱扫描,对原始图像分别采用多组单能量联合不同权重ASiR技术以及传统混合能量模式重建并对特定心肌节段的噪声、信噪比( signal-to-noise ratio , SNR )、对比噪声比( 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及线束硬化伪影( beam-hardening artifacts , BH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传统混合能量成像相比,较高单能量可降低图像噪声和BHA,40%及以上ASiR重建可增强降噪效果,对伪影改善并不显著;75keV对应的SNR(48%;P <0.001;联合80%ASiR)和CNR(35%;P <0.001;联合60%ASiR)有大优化。结论与混合能量成像相比,70~75 keV单能量联合40%ASiR重建可显著降低心肌灌注图像噪声、改善伪影并提高SNR、CNR。

  • 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对诊断心肌梗塞及其罪犯血管关系的研究

    作者:沈比先;彭冬红;谭四平;黄岸蓉;陈胜基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对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 用双源CT双能量灌注成像方法对42例临床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扫描.分析心肌灌注情况与罪犯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对19例临床确诊为陈旧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灌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的心肌灌注改变与冠脉狭窄程度存在线性变化趋势(P>0.05),11例冠脉轻及中度狭窄患者心肌灌注未见异常,31例重度及完全闭塞患者,26例可见心肌灌注减低;19例临床确诊为陈旧性心梗患者心电图均见病理性Q波、心肌灌注均有缺损.结论 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可一站式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或梗死情况及其与罪犯血管的关系,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多层螺旋CT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唐丽丽

    心脏疾病已成为人类特别关注的话题,在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备受重视.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快速发展.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有了显著提高,使得MSCT成为心脏疾病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这篇文章的目的即将多层螺旋CT在心脏检查方面的概况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缺血性心脏病CT、MRI心肌灌注技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传亭;武乐斌;刘玉清

    心肌细胞的重要特性是具有自律性舒缩功能,其功能的精确调控有赖于营养性心肌灌注和细胞代谢间的平衡.心肌灌注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重量心肌的血流容积,表示为ml@100g-1@min-1.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hs-CRP、TNF-α、cTnT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景生;李波;龙伟东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某院确诊为ACS并行介入PCI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40)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替罗非班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治疗24 h后,患者hs-CRP、cTnT及TNF-α升高,但替罗非班组水平更低,P<0.05;两组术后20 min时心肌灌注血流分级及24 h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血栓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ACS患者介入术患者而言应用替罗非班效果显著,可改善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值得推广.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伟泉;梁伦昌;梁鉴文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在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存在无复流高风险的 STEMI 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78例,两组均行急诊 PCI 治疗,观察组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术后两组均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应用7 d 后减为20 mg/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无复流发生情况、术后72 h 内心肌灌注情况,统计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3.19%(3/94)、26.92%(21/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72 h 内心肌灌注速度和心肌血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 MACE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用于 STEMI 患者 PCI 治疗,可降低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增加心肌组织灌注,改善预后。

  • 3.0T MR 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成像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翠艳;贾海鹏;韩波;王光彬;邱秀玲;赵斌

    目的:探讨3.0T MR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成像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例(观察组)、健康儿童志愿者9例(对照组),分别行3.0T MR心脏电影及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成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MR扫描,观察组MR检查结果表现为心肌变薄4例、心肌运动减低6例、心肌灌注减低3例、心肌延迟增强8例以及心肌增厚肿胀1例,未见异常表现3例;心肌受累部位按照发生率高低依次是左室侧壁6例、左室下壁3例及室间隔3例。对照组MR检查示心脏形态结构、心肌运动功能、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均在正常范围。结论3.0T MR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成像可反映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位置、范围、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并有可能为该病的疗效观察和随访提供影像依据。

  • 大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赵明;张巍;冉晨光;张红斌;李晓红;王小凤;杨建国

    目的 探讨术前顿服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状态的影响.方法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发病6h内的患者102例,根据PCI术前即刻顿服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20mg)52例和大负荷量组(80 mg)50例.两组均行急诊PCI,术后均予阿司匹林200 mg,氯吡格雷75 mg,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采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比较两组术后TMPG2、3级(灌注良好)者所占比例.分别于PCI术前即刻、术后12、24、72 h测定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大负荷量组TMPG 2、3级者所占比例(95.7%)高于常规剂量组(81.6%),P<0.05.PCI术后,两组血清PLGF、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术后24h高于术后12 h,术后72 h较术后24h有所回落(P均<0.05);术后24、72 h大负荷量组血清PLGF、hs-CRP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P均<0.05).结论 80 mg负荷量阿托伐他汀术前顿服能更好地改善行急诊PCI患者的心肌灌注,可能是通过减少PLGF、hs-CRP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心肌活力分析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

    作者:朱斌;张冰;施广飞

    2004年1~4月,我们分别对20例急性心机梗死(AMI)患者(观察组)和2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志愿受检者(对照组)进行了钆喷酸葡胺(Gd-DTPA)心肌灌注和心肌活力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研究,旨在探讨MRI在诊断急性心机梗死(AMI)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 选择性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牛锋;马强;陈建辉;任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术前及术后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术中选择性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配合术后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评估两组患者的心肌灌注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umSTR>5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患者CK-MB及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MAC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冠脉内直接注入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改善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余海萍;贾林霞;朱艳;刘勤;贾环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血糖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128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术前30 min血糖水平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42例,血糖临界组39例,血糖超标组47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8 h的心肌灌注相关指标,包括心肌梗死溶栓实验计帧法,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比较3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术前血糖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组患者术后8 h心肌灌注指标心肌梗死溶栓实验计帧法及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血糖超标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和临界组,临界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住院期间超标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2%,临界组为51.3%,正常组为31.0%,超标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临界组、正常组(P<0.05),临界组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糖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效果不良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呈正相关(r=0.714、0.692).结论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应急血糖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效果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关系密切,术前应对患者实施综合手段稳定血糖,以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EMI患者急诊PCI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邱翠婷;郑海军;李中东;杨长宝;晋辉;韩风杰;董洪亮;曾辉

    目的 探讨经靶向灌注导管于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远端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for injection,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12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 mg rh-proUK组、20 mg rh-proUK组,各41例.比较3组患者冠脉造影及PCI结果、PCI术后即刻冠脉灌注水平和心肌灌注水平及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3组患者冠脉造影及PCI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g rh-proUK组和20 mg rh-proUK组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状况、心肌灌注显影(myocardial blushgrades,MBG)分级及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segment resolution,sumST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心衰发生率较10 mg rh-proUK组和20 mg rh-proUK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 rh-proUK组和20 mg rh-proUK组心衰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经靶向灌注导管于IRA远端注射10 mg rh-proUK,可有效预防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灌注,不增加出血风险,与20 mg rh-proUK疗效相似,相对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 冠状动脉无复流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户富栋;何传飞;王祥

    冠状动脉无复流即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减轻或消除后,缺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仍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有较高的发生率,同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近年来,心肌超声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等有关无复流的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腺苷、尼可地尔等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也更加深入,他汀类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预防效应首次得到证实.作者就冠状动脉无复流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用参考数据的选用

    作者:张全法;崔波涛;张洋;韩金珠

    目的 在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时,根据就诊者的性别、年龄阶段及民族信息选用合适的参考数据.方法 首先根据就诊者的性别、年龄及民族信息,从含有数百组参考数据的数据库中确定几组备选参考数据;再根据各组备选参考数据与就诊者信息符合的程度及其包含的正常人案例数的多少计算其可信度;后选用可信度高的参考数据.结果 能根据就诊者性别、年龄及所属民族选用可信度高的参考数据.结论 这种方法可提高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的可靠性.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用参考数据的细分

    作者:张全法;申杰;李琳;韩金珠

    目的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量分析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使正常人参考数据由初的不区分性别、年龄阶段及民族逐渐过渡到区分得越来越细致.方法通过对参考数据组的命名,利用机器学习公式,根据拟采用数据之提供者的性别、年龄及所属民族,确定应刷新的参考数据组并刷新之.结果由初的对任何患者都采用通用参考数据,逐步变得可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所属民族采用可靠性更高的专用参考数据.结论可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定量分析用参考数据的可靠性.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用参考数据的建立

    作者:张全法;韩金珠;鲁娜

    目的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量分析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参考数据.方法推导使软件能够进行机器学习的公式,并编程实现该功能.结果软件可随时根据新的正常人数据自动刷新现有参考数据,逐步提高参考数据的可信度;并能恢复原参考数据,消除误操作的影响.结论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提高定量分析软件诊断的可靠性.

414 条记录 14/21 页 « 12...11121314151617...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