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养精种玉汤对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2例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服用养精种玉汤前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行IGF-Ⅱ及IGF-Ⅱ型受体mRNA检测.结果:治疗前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mRNA表达水平(灰度比值)为0.794±0.453,显著低于治疗后同期水平(1.202±0.551,P<0.01);治疗前IGF-Ⅱ型受体mRNA表达水平(灰度比值)为0.725±0.354,显著低于治疗后的表达水平(1.045±0.581,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IGF-ⅡmRNA与IGF-Ⅱ型受体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养精种玉汤能促进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分化,提高子宫内膜对胚泡种植的接受性.
-
表皮生长因子在胚胎围植入期的生理功能
表皮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妊娠早期的胚胎发育及胚泡植入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表皮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或/和自分泌途径,作为胚胎营养因子促进早期胚胎的发育,并且可能通过激活胚泡和调节子宫接受性从而启动胚泡植入.
-
绒毛外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调节
细胞滋养细胞起源于胚泡的滋养外胚层,是胎盘的主要细胞.妊娠早期,细胞滋养细胞代表着一个异源细胞群,在胚泡植入子宫壁后,其沿两条途经分化,即分化为绒毛滋养细胞(VCTs)和绒毛外滋养细胞(EVTs)[1].其中EVTs是具有浸润能力的滋养细胞. Aplin[2]将其分为浸润型和非浸润型两种亚型.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胚泡植入
植入又称着床是指胚泡通过与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而埋入于宫内膜的过程.胚泡植入是建立妊娠的第一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妊娠的结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与月经期内膜重塑、胚胎植入密切相关.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胚泡植入 -
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30例诊治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EP)是子宫内膜局部受激素刺激,增生过度向宫腔内突出形成,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随着阴道超声(TVS)以及宫腔镜的普遍应用,使EP的诊断率不断提高;诊断性刮宫以及宫腔镜下行EP电切除术,配合孕激素治疗,控制异常出血,有益于胚泡植入,使妊娠率提高[1].2004年12月至2006年3月我院门诊139例EP患者中合并不孕30例占21.6%,报告如下.
-
细胞因子和胚胎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应川促排卵药物已取得了较高的排卵率,但其妊娠率却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多数中心的种植率为25%左右,妊娠率不超过50%.子官内膜容受性是影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对胚泡的接受性,是影响着床的重要因素.着床只发生在有容受性的内膜,出现在种植窗期.种植窗期指在每个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允许胚泡植入时间极短,一般持续1~5天[1].目前认为多种调控因素参与胚胎着床过程,如年龄、激素、胚胎质量、细胞因子、糖蛋白、黏附分子及核转录因子等[2].笔者就细胞因子、胚胎因素综述如下.
-
垂体前叶生殖激素水平对促排卵治疗中超早孕诊断的意义
受精及其嗣后的胚泡植入是生殖生育中的关键环节,深入了解其过程对不孕症的治疗和实施计划生育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迄今仍缺乏明确的方法对其进行判断以作出超早孕诊断,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诊断早孕,早尚需待至受精后十天方可确定孕卵的存在.我们通过动态观察临床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妇女药物促排卵治疗前后垂体前叶生殖激素水平,发现血清泌乳素(prolactin, PRL)可作为了解排卵后卵子受精与否的参考指标,并可为超早孕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一条途径,现报告如下.
-
宫颈粘液中IL-1β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受精是生殖生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过程中目前还不能用一种明确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从受精到胚泡植入对于哺乳动物的妊娠是受到类固醇激素-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粘附分子网络系统的严密调控的[1,2].在这个网络系统中白细胞介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用宫颈粘液中的IL-1β含量的变化作为一种检测手段,试图为受精、植入时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一条途径.
-
补肾平肝疗法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表达的影响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据国外统计发病率10%~25%.其中不明原因不孕症约占不孕症患者的10~20%,因其病因不明,给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直是不孕症治疗中的难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存在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其中IGF-Ⅱ在种植窗期的高表达可能对胚胎着床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补肾平肝 养精种玉汤 子宫内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胚泡植入 -
β半乳糖凝集素-3在胚泡植入早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β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在植入早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布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妊娠1~5 d小鼠子宫内膜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以动情期非妊娠小鼠子宫做对照.结果 小鼠子宫内膜的所有组织中均有Galectin-3表达,主要表达于腺上皮、腔上皮和基质细胞中.随着小鼠妊娠天数的增加,Galectin-3的表达也逐渐增高,在植入窗口期(妊娠4~5 d)达高峰.结论 Galectin-3在妊娠1~5 d小鼠子宫内膜持续表达,提示在小鼠胚泡植入早期,Galectin-3参与了胚泡的植入过程,在胚泡和子宫内膜的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STAT3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小鼠围植入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STAT3在胚泡植入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未孕动情期、真孕及假孕1天、2天、3天、4天上午、4天下午、4天午夜、5天、6天、7天、8天小鼠子宫做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对STAl3在围植入期子宫内膜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STAT3主要分布于小鼠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和蜕膜细胞.真孕组小鼠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的STAT3于孕4天上午开始呈强阳性表达,孕4天下午表达强,此后表达逐渐减弱;蜕膜细胞的STAT'3表达则从孕5天开始逐渐增强.假孕组小鼠子宫内膜中STAT3只在孕4天呈弱阳性表达.未孕组小鼠子宫内膜中STAT3弱表达.真孕组小鼠子宫内膜中STAT3含量明显高于同期各假孕组.结论:STAT3参与胚泡植入过程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STAT3还可能参与植入后胚泡滋养层的扩展、分化及子宫内膜蜕膜化反应.STAT3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不仅受母体因素调控,而且可能与胚泡的刺激有关.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 胚泡植入 子宫内膜 小鼠 -
Glycodelin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对人类生殖的影响
Glycodelin是子宫内膜合成的一类疏水糖蛋白,其表达及分泌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近年来,子宫内膜源性glycodelin在免疫调节,胚泡种植,不孕不育等方面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glycodelin 子宫内膜 胚泡植入 免疫调节 综述文献 -
整合素β3在小鼠植入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整合素是一类糖蛋白,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连,并参与细胞内外信息传递.胚胎植入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此期间,子宫内膜与胚胎彼此相容,发生一系列生化及形态改变.有关植入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雌孕激素、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蛋白水解酶等多种物质参与对植入的调节.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观察整合素αvβ3中β3亚基在小鼠胚胎植入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为深入研究整合素调控胚胎植入的内在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抗植入研究及不孕症的治疗提供动物模型.
-
CD44与胚泡植入
植入是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妊娠的关键.植入包括胚泡在子宫内膜上的定位、黏附和侵入,以及随后子宫内膜的修复.植入需要有接受态的内膜和功能正常的胚泡,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识别.胚泡植入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由子宫局部激素-免疫-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网络系统相互协同或拮抗的结果.CD 44是黏附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迁移等过程.在近年的生殖学研究领域中,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胚泡植入和肿瘤的浸润具有类似的生物学行为.
-
排卵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的表达特点及作用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排卵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表达特点,及其在胚泡植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排卵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用扫描电镜(SEM)确定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IMP-1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增生期、13例分泌早期、14例分泌晚期内膜的表达相比较.结果:MMP 9/TIMP-1在各期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胞浆内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着.从增生期到分泌早期至种植窗期染色逐渐增强,以种植窗期明显(P<0.05),分泌晚期略低于种植窗期,但明显高于分泌早期和增生期(P<0.05).结论:排卵正常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高表达MMP-9/TIMP-1蛋白,可能参与了胚泡的着床,调节胚胎的植入过程.
-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妊娠
细胞间粘附分子-1属于粘附分子类免疫蛋白超家族中一个很重要的成员,参与了体内免疫炎症反应及胚泡植入、妊娠维持和分娩的发动.其可溶形式在一些妊娠相关疾病中具有诊断和预测价值,例如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子痫前期等疾病.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妊娠的相关性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妊娠及分娩机制,防止妊娠失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线索.
-
MUC1在胚泡植入中的作用
MUC1是一种多态性的大分子糖蛋白,可在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达.MUC1 mRNA及蛋白水平受激素和胚泡信号调节,并可被蛋白水解酶裂解,而佛波醇酯可刺激酶解过程,人工合成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内源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酶抑制因子可以明显抑制该过程.MUC1可能是人类子宫内膜表达的调节囊胚植入的分子之一,对MUC1表达及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胚泡植入过程,指导辅助生殖工作,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
血管生成与女性生殖系统疾患关系探讨
女性生殖器官如子宫、卵巢等均为血流量较高,且间断性快速生长的组织,血管生成对于这些组织的生长及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报道几乎都集中在肿瘤治疗上,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胚泡植入、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生理过程均与血管生成相关.新生血管抑制剂与常规的激素治疗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成为女性生殖系统疾患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米非司酮对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STAT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小鼠胚泡植入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孕3~8 d子宫内膜中STAT3的动态表达,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溶剂组和对照组小鼠子宫内膜中STAT3的表达在孕3 d明显增强,孕4d达到峰值,且溶剂组和对照组间在孕3~8 d各时间点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STAT3的表达较2个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在孕4 d亦无表达高峰.结论:STAT3是介导胚泡植入的重要因子之一,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孕激素与其受体结合而下调STAT3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阻碍胚泡顺利植入.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子宫内膜 胚泡植入 小鼠 -
Annexin Al在小鼠胚泡植入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Annexin Al在小鼠胚泡植入期的作用.方法: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孕d 3、d 5、d 7小鼠子宫内膜蛋白质组,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显示pI约5.1、分子量约38 kD的蛋白点在d 3、d 5.上调,且在d 5更明显.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和数据库搜索对此蛋白点进行鉴定;再用RT-PCR、原位杂交、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该蛋白点鉴定为鼠源性Annexin Al;d 5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Annexin Al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增加.结论:Annexin Al可能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关键词: Arnnexin Al 胚泡植入 蛋白质组 小鼠 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