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前瞻设计131例随访分析

    作者:潘思华;刘欣伟;张春才;许硕贵;付青格

    目的:对比观察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08-0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70~81岁,平均76岁.骨折类型按AO分型系统:A1型56例,A2型75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Gamma组(n=65)和股骨近端髓内组(n=66).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置入过程中置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变化.结果:1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得9个月的随访,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置入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置入过程中并发症、置入后并发症中,股骨近端髓内钉组6例(8.5%)出现伤口处表皮感染,其中2例为合并糖尿病患者;无固定物切出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断裂、脱钉等现象.全部骨折均在9个月随访时间内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无患肢短缩病例.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相当.

  • 比较两种髓内钉置入修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于延勇

    背景:近年来动力髋螺钉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改进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其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禹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试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t=2.88,P<0.05)。对照组内固定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试验组内固定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77,P<0.05)。提示股骨近端髓内钉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在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均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等特点,但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内固定后并发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头颈拉力螺钉不同置入位置的有限元计算

    作者:王冬冬;高峰;程杰平;苗巍巍;徐春华;朱伟民

    背景:课题组总结发现,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的病例中,除小部分由于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和个别存在复位问题之外,绝大多数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术后复查X射线片可见,2枚头颈拉力螺钉位置均位于股骨颈中上部。
      目的:通过有限元计算,验证股骨近端髓内钉头颈拉力螺钉不同置入位置的生物力学性能,从而指导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以减少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利用MIMICS中的布尔运算将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骨折模型,建立三维模型。实验分为2组:中下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头颈拉力螺钉置于股骨颈中下1/3处;中上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头颈拉力螺钉置于股骨颈中上1/3处。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头颈拉力螺钉于不同方向置入时股骨及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骨折断端应力分布结果显示,中下组小转子处所受压应力小于中上组,并且中下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各钉所受大应力平均值大于中上组。骨折断面张开角测量结果显示,加载后中下组骨折断面张开角小于中上组。载荷与位移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加载后中下组股骨上部合位移小于中上组。说明2枚头颈拉力螺钉置入股骨颈中下1/3处时,生物力学性能更好,结构相对更稳定,受力更合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扬;杜贵忠;杨希宝

    目的:探究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PFNA和DH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76.7%),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优势明显,推荐临床应用。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陈为民;王卫军;施鸿飞

    目的 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64 例.对照组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观察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0. 01); 观察组术后站立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 观察组术后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表(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人工关节置换术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单宇;钱学峰;王亮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6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Tronzo -Evens II~ IV型)患者97 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50 例行 PFNA 固定、对照组47 例行动力髋螺钉( DHS)固定, 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站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站立时间低于对照组, 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具有易于术者操作、术中出血少、固定强度高、术后下床站立早等优点, 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PFN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赵刚;任伟民;刘志岩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约占股骨近端骨折的一半.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接近一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相比,其发病的平均年龄更高、患者全身状况更差,因此预后也较差[1].髓内固定较钢板固定缩短了力矩、减小了力臂,从而避免了因为传统的钢板螺钉固定出现的螺钉拔出或折断现象,但对于高龄伴严重骨质疏松者,股骨颈内植入螺钉易造成松质骨切割现象,在早期功能锻炼过程中常发生螺钉穿出股骨头,造成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3例分析

    作者:王韬;沈继;杨星光;施慧鹏;王建伟

    股骨粗隆间骨折几乎全是关节外骨折,是老年人股骨近端常见的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常见的髓外固定系统是动力髋螺钉(DHS),髓内固定系统是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 PFN与DHS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虎峰;王亚军;赵凡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约占髋部骨折的45%,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功能障碍[1].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且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治疗较为困难[2].给予患者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较早实施患肢功能训练,减少因长期卧床造成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本文比较髓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髓外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进展

    作者:张伟强;祁宝昌;邓鹏飞;陈登山;杨田野;孙大辉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常因严重骨质疏松受到较小外力导致骨折。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与术后贫血的关系

    作者:王飞;朱庆三;苗旭漫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关系,阐明PFN固定是否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内固定治疗患者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71~95岁,平均年龄(82±3)岁,按Evans分型:ⅢA 20例、ⅢB 17例、Ⅳ型6例;受伤原因:滑倒摔伤25例,车祸摔伤15例,其他疾病晕倒摔伤3例.对照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 (80±5)岁,按Evans分型:ⅢA 9例、ⅢB 6例、Ⅳ型4例;受伤原因:滑倒摔伤11例,车祸摔伤7例,其他疾病晕倒摔伤1例.对照组患者行患肢皮牵引固定保守治疗.比较PFN手术组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前RBC、HB和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组术后第2、3天患者RBC、HB和HCT较术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院后1周3项指标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内固定治疗后容易出现术后贫血,隐性失血是术后贫血的主要原因.

  • 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作者:王洪仁

    目的:对比研究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DHS组和PFN组,每组各29例患者。为DHS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PFN组患者采用PFN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的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PFN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PFN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DHS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DHS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DHS组患者相比,应用PFN组患者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优,其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较短,导致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叶少宏;邬哲慧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16例患者运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运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程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程度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分析

    作者:赵思明;何雅鸿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术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比较微创,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动力髋部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王展;王文己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固定术治疗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2例.A组采用动力髋部螺钉(DHS)固定;B组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A组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5.8±15.4)min、(340.6±26.5)ml,高于B组的(103.7±6.2)min与(134.2±8.1)ml;A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9.05%,低于B组的97.62%.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比动力髋部螺钉更适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 对进行PFN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赖家盈;王莺;张丽娟

    目的:针对股骨近端骨折行PFN手术的患者,研究护理对于术后康复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护理水平.方法:选取17名2009-2011年期间行PFN手术患者,按照制定方案进行护理,并对康复情况进行观察、随访与评估,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其一名患者6个月随访期未结束,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针对行PFN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京刚;高波;安然

    目的:探讨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 年10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DHS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这88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进行了DHS内固定手术,有48例患者进行了PFNA内固定手术.结果:我们对这8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发现,在进行DHS内固定手术的40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优良,恢复的优良率为90%.在进行PFNA内固定手术的48例中,有4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优良,恢复的优良率为91.7%.结论:这两种固定手术方式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PFNA优于DHS,而在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恢复的优良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进行比较,两者无明显的差异.

  • 用不同方式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郑为东

    目的探讨用DHS、PFN及FH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89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治疗组、PFN治疗组及FHR治疗组,对各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FHR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上,均明显优于DHS治疗组及PFN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 FH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所需手术的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临床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PFN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波;李玉前;王晓东;李宏斌;张建华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5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37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并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与DHS组相比,PFN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且可早期下床负重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PFN技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在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晓平;祝先锋

    目的:探索研究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与动力髋螺钉( DHS)对于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PFN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进行手术期间,PFN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低于DHS组( P<0.05),其余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PFN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9%,高于DHS组的87.5%,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DHS以及PFN针对该类疾病均可以产生显著疗效,但二者相比,PFN方式所形成的创面更小、固定更好、出血更少,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13 条记录 8/21 页 « 12...567891011...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