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男性青少年暴力行为与认知执行功能缺陷的关系

    作者:乔屹;谢斌

    目的 探讨大脑执行功能缺陷在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根据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外显攻击量表筛查及面谈,将少教所男性服教人员分为暴力违法组(n=47)和非暴力违法组(n=46),另以50名职校男生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CWT)和河内塔测验(TOH).结果 暴力违法组的智商与非暴力违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暴力违法组和非暴力违法组在WCST中的持续性错误数和持续性错误百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个违法组比较,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WT的Stroop干扰效应(SIE)中,暴力违法组和非暴力违法组的SIE正确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两个违法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OH中,暴力违法组和非暴力违法组的总耗时数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两个违法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违法行为的男性青少年在认知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暴力行为与这种缺陷之间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

  • 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影响因素

    作者:乔屹;谢斌

    青少年犯罪行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该文对青少年犯罪的生物、心理及社会若干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干预.

  • 社会技能训练对工读男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作者:廖峻

    目的 建立社会技能训练的方法,探讨该社会技能训练对工读男生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社会技能训练,对从89名工读生中筛选出的12名工读男生进行为期7周,每周2次,共14次的干预,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干预前后及干预结束6周后的随访评价,探讨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工读男生能够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寻求支持的应对方式(t1=-6.66,-3.93,P<0.01),更少使用忍耐的应对方式(t1=4.69,P<0.01);工读男生成熟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的分值增加(d=4.67,3.08,1.17),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忍耐、逃避、幻想否认、发泄情绪)的分值减少(d=-3.58,-1.92,-0.08,-2.50).问题解决、忍耐的减分率分别为25.03%、33.58%.结论 社会技能训练的方法可行,并对工读男生的应对方式改善有一定效果.

  • 合肥市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宋玉华;段振华;杨华;蔡文隽;杨宁;尹水平;潘发明;叶冬青

    目的 了解合肥市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少管所的8个中队,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中队抽取51人共408人进行统一的集中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62.4%)较非感染途径的知晓率(50.4%)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3,P=0.132).犯罪青少年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深,个别项目知晓率低,如对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回答正确率仅为5.9%;正确回答艾滋病的医学名称的仅占21.6%;正确率超过50%的项目仅占40%.很多犯罪青少年的场所尚未开展过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34.1%和40.4%的犯罪青少年分别认为他们现在的场所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犯罪青少年希望通过电视(34.8%)、书刊报纸(38.2%)获得艾滋病知识.54.2%的犯罪青少年认为小学就应该开始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认为应该从初中开始的有40.2%.结论 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该群体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引起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

  • 男性青少年罪犯和情绪障碍患者防御机制对照分析

    作者:周晓琴;岳云玲;刘寰忠;刘丽军;杜晓伟;朱丽;钟慧;李泽俊;李晓驷

    目的 研究犯罪青少年、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之间防御机制的差异,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男性青少年177人、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和合肥、安庆市3所中学的正常男生161人,使用防御方式量表测量,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和正常组在不成熟型防御、成熟型防御和掩饰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323,7.436,8.330,P值均<0.01).犯罪青少年组与情绪障碍组相比,幻想、退缩、躯体化、升华、压抑因子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分别为-0.954,-0.695,-0.723,-0.420,-0.530,P值均<0.05);解除、制止、理想化、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因子得分明显较低(均值差分别为-0.870,-0.594,-0.480,-0.675,-0.488,0.577,P值均<0.05),而统一化和消耗倾向因子分高于情绪障碍组(均值差分别为0.727,0.801,P值均<0.05).结论 犯罪青少年和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方面总体相似,但在部分防御机制的运用方面存在差异.

  • 未成年犯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常向东;马丹英;胡静雅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多见,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1-7].本文通过探讨上海市未成年犯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提高相应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青少年罪犯抑郁与自杀意念状况及其相关性

    作者:景璐石;孟婧;蒋宪君;辜慧;冯军;徐涛;徐科;顾荣莉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抑郁障碍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自杀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成都市某少管所120名学员进行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发生的人口学因素,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结果 16.7%的少管所学员有自杀意念,80%的少管所学员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情况和受教育程度;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情况和母亲受教育程度.抑郁因子(抑郁、悲观、失败感、自罪感、自我失望感、消极倾向、社交退缩、犹豫不决、自我形象改变)与自杀意念有显著性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罪犯中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相关性.

  • 莫斯里暴力问卷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与中学生人群中的应用

    作者:林勇;王旭荣;王俊杰;林振强;姜南;范碧霞;张韩军;曹莉萍

    目的 探讨莫斯里暴力问卷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与中学生人群中的应用情况,为开展中学生暴力防控工作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方法 以自评方式分别对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学生人群进行莫斯里暴力问卷调查研究,并对违法组(512人)、学生组(348人)分别进行分层对照研究.结果 问卷总体男子汉气概因子得分为(12.6±9.5),认同接受暴力因子得分为(8.5±3.6).男子汉气概因子、认同接受暴力因子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组高于中学生组、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1周后该问卷再次自评,各条目间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筛查出的暴力高危中学生中,69%在0.5 a观察期内显示出了暴力倾向或行为.结论 莫斯里暴力问卷在中国青少年人群中应用状况良好,对预防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

    作者:李静华;申田;郑涌

    目的 了解重庆市普通中学生与少年犯攻击行为及敌意归因偏向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重庆市某未教所少年犯198名和某中学学生170名,采用攻击行为问卷及敌意归因偏向同卷进行调查,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少年犯的攻击和敌意归因偏向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采用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生源地影响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被试对攻击行为具有独立预测作用;去除中学生样本,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有显著影响.结论 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少年犯拥有较高的攻击性和敌意归因偏向.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攻击性的敌意归因偏向.

  • 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关怀度分析

    作者:景璐石;辜慧;徐科;冯军;蒋宪君;徐涛;孟婧;廖远霞

    目的 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关怀度的特点,为从家庭因素层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都市某少管所80名学员作为观察组,抽取成都市 80名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年龄、地区上相匹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的因素有:兄弟姐妹人数、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是否健在、父母是否离异、居住地以及家庭关怀度.结论 犯罪青少年家庭存在严重的家庭功能障碍,缺少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极端化的教养方式.

  • 犯罪青少年个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慧民

    目的分析和探讨犯罪青少年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及父母养育方式对犯罪青少年个性特质的影响.方法以河南省某少年管教所少年犯240人为研究组,以240名在校中学生240名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两组被试进行集体施测.结果犯罪青少年个性具有N(情绪性)分和P(精神质)分高、E(内外向)分低的特点;其父母养育方式表现出低情感温暖、理解,高惩罚严厉、高拒绝否认和过分偏爱的特点.犯罪青少年个性4个维度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绝大多数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犯罪青少年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其父母养育方式失当可能是造成犯罪青少年人格偏差的重要因素.

  • 家庭因素对男性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作者:宋文洪;康秀英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家庭因素,还有自身的心理因素.为揭示家庭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999年4月对青岛市某少年犯管教所部分男性少年犯进行了调查.

  • 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作者:段晓英;黄慧;王存文

    目的 了解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自我控制量表、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对137名男性在押少年犯施测,以140名男性普通中学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普通少年组相比,犯罪少年在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等维度上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对青少年犯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谨慎性、道德观及个人主义对青少年犯罪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变量联合预测青少年犯罪行为时,预测成功率达到76.5%.结论 人格五因素、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教养方式、防御机制与应付方式影响男性青少年犯罪与情绪障碍的路径分析

    作者:周晓琴;李泽爱;李晓驷;穆菁菁;刘寰忠;蔡春岚;王龙;朱丽;刘丽军

    目的 探讨违法犯罪青少年和情绪障碍患者的教养方式、防御机制及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77例违法犯罪青少年、80例情绪障碍青少年及161例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完成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防御机制问卷(DSQ)和应付方式问卷(CSS).结果 ①违法犯罪组的危险因素是退避(B=3.608,P=0.000)、不成熟型防御(B=0.613,P=0.000)、父亲偏爱被试(B=0.312,P=0.000)、父亲过度保护(B=0.244,P=0.000);保护因素是自责(B=-1.566,P=0.019)、中间型防御(B=-0.687,P=0.000)、成熟型防御(B=-0.633,P=0.000)、母亲过分干涉(B=-0.116,P=0.000)、父亲情感温暖(B=-0.085,P=0.000)和父亲惩罚严厉(B=-0.062,P=0.004).②情绪障碍组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合理化(B=2.197,P=0.003)、不成熟型防御(B=0.888,P=0.000)、父亲偏爱被试(B=0.213,P=0.005);保护因素是解决问题(B=-1.840,P=0.004)、求助(B=-1.401,P=0.014)、中间型防御(B=-0.523,P=0.006)、母亲过分干涉(B=-0.105,P=0.000)、父亲情感温暖(B=-0.062,P=0.002)和父亲惩罚严厉(B=-0.052,P=0.014).③违法犯罪组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退避、自责、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0.229≤r≤0.309,P<0.01);退避、自责与父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呈正相关(0.211≤r≤0.273,P<0.01).④青少年情绪障碍组中,不成熟型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与合理化、母亲过分干涉、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0.205≤r≤0.421,P<0.01);合理化与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r=0.156,P<0.05).⑤路径分析显示:违法犯罪组中,教养方式(父亲情感温暖与父亲惩罚严厉)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直接影响着退避应付方式,同时教养方式又通过不成熟型防御机制间接影响着退避应付方式(x2 =0.057,P=0.811,x2/df=0.057).⑥情绪障碍组中,教养方式(父亲偏爱与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可以通过中间型防御机制间接作用于合理化应付方式(x2=0.168,P=0.689,x2/df=0.160).结论 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应对方式,并通过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应对方式.

  • 家庭功能、父母监控及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作者:段晓英;黄慧

    目的 了解家庭功能、父母监控及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方法 以137名少年管教所未成年犯罪人和140名普通中学生为样本,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及父母监控问卷进行施测.结果 犯罪少年与普通少年在家庭适应性[(3.09±0.71)分,(3.3±70.58)分]、家庭沟通[(3.29±0.93)分,(3.57±0.81)分]、父母关注[(4.28±0.82)分,(3.82±0.86)分]、父母监控[(2.30±0.88)分,(3.44±0.66)分]冲动冒险性[(3.47±1.01)分,(2.74±0.76)分]、自我情绪性[(3.22±0.91)分,(2.70±0.65)分]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家庭沟通(OR=0.510,P<0.01)、家庭矛盾(OR=2.121,P<0.01)、父母关注(OR=4.741,P<0.01)、父母监控(OR=0.413,P<0.01)以及冲动冒险(OR=2.046,P<0.01)、自我情绪性(OR=1.632,P<0.01)等维度对青少年犯罪具有影响作用.结论 家庭功能、父母监控、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有显著预测作用.

  • 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心理学思考

    作者:景璐石;冯军;刘永贵;郭薇

    2004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目前,人们把青少年犯罪归结为主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因素的诱发物.发生犯罪的内在机理归纳为:社会基本矛盾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因素;外在环境和条件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因素;权益侵害是青少年犯罪的激活因素;个体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调节因素.

  • 父母在保护青少年免于犯罪和吸毒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

      研究表明,犯罪和吸毒在行为问题中互有关联。该文目的是从文化领域和生态学、同学、家庭和个性方面,发现与青少年犯罪和吸毒有关的相似的危害因素,和哪种危险因素与其中一种行为问题更相关,并研究父母-孩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保护因素,在抵消文化和生态学危险因素方面,使犯罪和吸毒减少。  对象和方法 参加者为随机选择的2 837名哥伦比亚青少年,包括高危险人群(如单亲家庭、失业和文化程度较低者)和低危险人群,年龄12~17岁,平均16岁,其中男性占53.0%,女性占47.0%。双亲家庭占66%,将母亲文化程度分为5级(从小学到研究生)。独立变量包括4个方面:文化和生态学,包括暴力、药物是否易获得、工作及学校压力;同学情况,包括同学吸毒和犯罪情况、花费交友时间;家庭特征,包括父母-孩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同胞有无吸毒;个性包括性格内向、心理创伤和学习成绩差。依赖变量是犯罪和吸毒。  结果 男孩较女孩更可能吸毒和犯罪(分别为r=0.19,P<0.001;r=0.24,P<0.001),吸毒和犯罪行为与种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父母的婚姻状况(如单亲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父母失业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相关(分别为r=0.06,P<0.01;r=0.08,P<0.001;r=0.09,P<0.001);父母的婚姻状况与吸毒显著相关(r=0.09,P<0.001)。所有危险因素均与吸毒和犯罪相关,与吸毒和犯罪有相关性的因素为:个性方面包括放纵不正常行为和学习成绩低,同学方面有犯罪和吸毒行为,文化和生态学方面包括暴力、工作或学校压力及家庭各方面危险因素,46%的吸毒者和61%的犯罪者在这些方面可找到原因。与犯罪有关的危险因素远较与吸毒有关的危险因素多,5个变量中只有2个与吸毒有关,即同胞或同学中有吸毒者,药物易获得。个性变量中严重心理创伤和学习成绩差、单亲家庭、同学中有犯罪者、对受试者使用暴力与犯罪的相关性显著高于与吸毒的相关性。密切的父母-孩子关系如父母身份、母爱、和父母-孩子之间非冲突的关系,能抵消这些危险因素对吸毒和犯罪的负作用,降低青少年吸毒和犯罪的发生。  讨论 该研究首次显示了对吸毒和犯罪的一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危险因素,表明国家对公共健康政策有关的干涉,如暴力和吸毒是可行的,结果指出,干涉程序旨在争对青少年易受影响的吸毒和犯罪方面的具体相关因素。例如,减少吸毒和犯罪的危险因素,增加保护因素,从而减少吸毒和犯罪。(郑爱青 于秀丽摘)

  •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晶;唐杰

    攻击性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较常见的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学业进步、社会适应性的完好都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还对青少年犯罪及成年期犯罪有一定预警作用.因此,对于攻击性的发展和控制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界重要的研究领域.

  • 青少年犯罪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

    作者:徐莉萍;谢永标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以多元化、系统化的观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

  • 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Logistic回归

    作者:段晓英;黄慧;王存文

    目的 了解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自我控制量表、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对137名男性在押少年犯施测,以140名男性普通中学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普通少年组相比,犯罪少年在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及需要表达等维度上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表明,外向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对青少年犯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谨慎性、道德观及个人主义对青少年犯罪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变量联合预测青少年犯罪行为时,预测成功率达到76.5%.结论 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均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其中外向性、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需要表达及个人主义等变量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测作用比较强.

57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