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孤独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作者:郭旭升;李玲

    本研究以积极行为支持为理论,选取一名具有攻击性行为为的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使用功能评估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提出功能性假设,制定并实施初步的干预方法,终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 国境口岸严重精神病攻击性行为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作者:秦佳;韩晓辉;叶魏;方筠;李俊;周启明;章琪

    目的 筛查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的有效预测因子,建立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风险评估数学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800例.根据目标危险因子编制出入境人群精神类疾病攻击性行为风险评估问卷,对8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等30项指标与攻击性行为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收入、精神分裂、暴力史、睾酮(>10)、精神疾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得分(≥25)、6项生存质量量表(QOL-6)得分(≥20)、治疗依从性(<6)、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总评(CGI-GI)得分(≥4)是攻击性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模型样本数据分析显示,当危险评分界值为28时,危险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7%和72.4%,该公式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结论 建立的评估模型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性行为风险进行评估有一定意义.

  • 济宁市留守初中生攻击行为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霞;张跃兵;张国华;王敏;解瑞宁;翟景花;宋颂

    目的:了解济宁市留守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1 485名初中生进行攻击性行为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学生攻击性行为得分比较,留守组言语攻击(t=2.484,P-0.013)、愤怒(t=2.098,P=0.036)和敌意(t=3.330,P=0.001)得分高于非留守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单亲监护与其他监护类型攻击性行为得分比较,除言语攻击以外,其他四个维度及总分得分均较低(F=2.655~3.943,P=0.008~0.048).③不同留守时间的攻击性行为得分比较,除言语攻击以外,其他四个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65~6.354,P=0.000~0.047),进一步进行LSD-t检验,留守时间越长,攻击性行为得分越高.④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初一(b=-0.458,P=0.027)、留守时间短(b=-0.570,P=0.034)为保护因素,攻击性行为得分的等级较低;父亲文化程度低(b=1.580,P=0.025)为危险因素,攻击性行为得分等级较高.结论:留守初中生更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父母一方在家、适当缩短留守时间延长可以减少留守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 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作者:刘霞;张跃兵;张国华;王敏;翟景花;任一赛

    目的 探讨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方法 2016年4~5月,在济宁市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运用攻击性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 485人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攻击性行为总分(91.52±20.39)分,高于女生(88.95±1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0,P=0.013).独生子女攻击性行为总分(92.26±19.20)分,高于非独生子女(89.39±2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P=0.015).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学生攻击性行为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518、8.839,P=0.000、0.000).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各维度得分均与矛盾性呈正相关关系(r=0.112~0.298),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和敌意与亲密度、道德观和组织性呈负相关关系(r=-0.285~-0.023).高年级、家庭不完整、矛盾性、控制性对攻击性行为有正向预测,道德观、组织性、知识性对其有负性预测作用.结论 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可通过改善家庭环境避免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作者:贾守梅;汪玲;施莹娟;李萍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I)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12.9%(95%CI:11.0~15.0)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其中男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3.7%(93/680),女童为11.9%(66/55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OR=2.396,95%CI:1.636~3.510),以及父母与祖父母对儿童不一致的管教态度(OR=1.867,95%CI:1.287~2.710)更能引起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相对于无睡眠困难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OR=3.415,95%CI:1.901~6.135)或有时存在入睡困难(OR=2.147,95%CI:1.256~ 3.671)的儿童也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儿童看电视时间少于1 h/d(OR=0.252,95%CI:0.136~0.467)、父亲年龄大(OR=0.703,95%CI:0.503~0.983),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OR=0.617,95%CI:0.399~0.955)是其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家庭中应注重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对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减少或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 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安全感的相关性

    作者:刘晓秋;陈亚萍

    目的 探讨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攻击性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6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t=2.28,P<0.05),男性攻击性水平高于女性攻击水平;②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 =-0.20,P<0.001),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01);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确定控制感对攻击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F=19.19,P<0.05,R2 =0.246).结论 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倾向;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对于攻击性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不同性别学童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作者:刘建榕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学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中的父母管教行为、家庭的冲突解决策略和家庭氛围的关系.方法以164名学童(男生96名,女生68名)的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父母管教行为量表>、<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测量.结果男孩和女孩的攻击性行为无显著差异;父母的管教行为与女孩的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相关,家庭冲突解决中的移置策略、直接策略和家庭的冲突性氛围与男女的攻击性行为都有关,且家庭内直接的冲突解决策略可以成为男女学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因素.结论男女学童的攻击行为都与家庭环境有关,只是相关的因子和程度有所不同;家庭内直接的冲突解决策略可以成为男女学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因素.

  • 亲子依恋、学校联结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李锦萍;李董平;张卫

    目的:考察亲子依恋、学校联结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初中生697名;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亲子依恋问卷(IPPA )、学校联结量表、攻击行为规范信念量表进行测查。结果:①性别(Wilks’λ=09.1,P<00.01)和年级(Wilks’λ=09.8,P<00.1)的主效应都显著。男生的身体攻击显著多于女生,女生的关系攻击显著多于男生;初三学生的关系攻击显著多于初一,其他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②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亲子依恋和学校联结均能显著负向预测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β=-01.9,-02.1,-02.1,-02.7;P均<00.01);③亲子依恋既直接影响被试的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又通过学校联结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学校联结仅通过身体攻击规范信念和关系攻击规范信念对两种攻击行为产生特异性的间接影响。结论:亲子依恋既直接影响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又通过影响学校联结和规范信念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学校联结通过影响规范信念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

  • 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

    作者:李清;王晓辰;程利国;郑日昌

    目的:探讨幼儿装扮游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设计(A、B、C、D四阶段共20天)对三名幼儿园大班具有明显攻击行为的研究对象进行装扮游戏矫正.设计8个融合移情训练和榜样学习的装扮游戏,分别于多基线设计的B、C、D阶段干预研究对象一、二、三.结果:研究对象一在B、C、D阶段的攻击性行为次数较基线A均显著减少(5.4±1.1、3.4±1.3、1.8 ±0.8/9.8 ±2.5,F=23.97,P<0.001),研究对象二在C、D阶段的攻击性行为次数较基线A、B均显著减少(6.0±2.2、3.0±1.6/13.2±1.8、10.2 ±1.9,F=28.17,P<0.001),研究对象三在D阶段的攻击性行为次数较基线A、B、C均显著减少(2.8±0.8/12.4±1.5、10.0±1.2、11.0±1.6,F=52.37,P<0.001).三个研究对象在矫正期D的攻击性行为次数没有显著差异(F=1.59,P=0.23).结论:采用集体装扮游戏可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 南京城区学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

    作者:王瑶;储康康;徐斌;张久平;王晨阳;方慧;邹冰;焦公凯;刘青香;张敏;谷力;柯晓燕

    目的:研究南京城区学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江苏省南京市抽取4678名小学生,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及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对学龄儿童的一般情况及攻击性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攻击性行为的检出率为3.6% (167/46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主型养育方式[(其他型OR=1.94,95% CI=1.10 ~3.42),混合型(OR=1.96,95% CI=1.35-2.85)]和进行过遗传学筛查(OR =0.71,95%CI =0.52~0.99)是学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攻击性行为因子分与其他问题行为的因子分存在正相关(r=0.52~0.80,均P<0.01).结论:南京地区学龄儿童中约有3.6%存在攻击性行为,非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未进行新生儿遗传学筛查的学龄儿童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 中学生依恋、自我分化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作者:许学华;李颜苗;麻丽丽;李晓鹏

    目的:探讨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自我分化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314名中学生,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R)测量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同伴依恋,自我分化量表(DSI-R)测量自我分化,攻击性问卷(AQ)测量攻击性行为.结果:IPPA-R的各因子得分与DSI-R得分均呈正相关(r =0.19 ~0.23,均P<0.01);IPPA-R的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与AQ得分均呈负相关(r=-0.31、-0.19;均P<0.01);DSI-R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DSI-R的4个因子得分对AQ得分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6~-0.12,均P<0.05);自我分化在母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29.3%,在同伴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可预测其攻击性行为;自我分化可能是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中介变量.

  •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自杀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文伟;贾存显

    自杀占世界人口死亡率的2%[1],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2]、自杀行为在世界各国都是导致死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导致自杀的原因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普遍认为,试图自杀的人具有一定的个体遗传易感性[3] ,这来源于其特定的个性品性,尤其是易冲动/攻击性行为品性.这种个体品性可以定义为内在表型,可在家族之中遗传传递,从而可以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研究自杀[4].

  • 综合医院ICU患者精神障碍影响因素及护理

    作者:朴玉粉

    ICU患者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在ICU期间发生或之前已发生并在ICU持续存在的意识、情感及行为异常,主要包括ICU谵妄、ICU综合征、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等,主要表现为意识、情感、动作和定向力等方面的紊乱,如焦虑、抑郁、躁动和攻击性行为等[1].根据现有研究,综合医院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性格、心理应激能力、心理认知程度、ICU环境及住院时间、病情及身体创伤情况、镇静药使用等有关[2],由于ICU特殊的治疗环境和治疗内容以及ICU患者严重的病情,精神障碍是ICU患者常常出现的问题,又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3],延长ICU住院时间,引起死亡和一系列并发症[2].

  • 氯硝西泮联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

    作者:王德燧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兴奋症状及破坏性、攻击性行为,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本文以氟哌啶醇作为研究的对照标准,评价氯硝西泮合并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及其防护措施

    作者:刘年凤;郦苹萍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冲动,如自伤、伤人、毁物等,而以攻击性行为为突出,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危害他人,是一种十分危急、必须立即处置的精神科护理问题[1].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掌握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规律,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对精神科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因素、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临床体会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 儿童攻击行为的起因及控制

    作者:王海梅

    人类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期出现的攻击行为较多表现为打人、咬人、骂人、说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和其他体态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行为,例如,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和某某人玩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可能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而且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并对儿童的人格和品德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期或成年期的犯罪行为.

  • 暴力精神病和精神病患者自杀倾向的护理

    作者:时伟光

    由于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日趋增加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和难预料性,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以攻击性行为为突出.有文献报道,到急诊室就诊的精神病患者中60%的患者曾经出现过暴力行为,给患者和被攻击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何更好的了解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是确保患者及他人安全的重要环节[1].1 暴力精神病护理郭永清[2]报道了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攻击行为分析及临床干预,攻击行为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及不满情绪等引发的侵害举动.精神病住院患者由于心理活动处于严重紊乱之中,常常出现攻击行为,不仅增加精神科病房管理的难度,而且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和伤害.通过研究精神病住院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原因、攻击方式、攻击对象等,以制订预防措施.对80例住院3个月以上的精神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攻击行为的记录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以21 ~40岁为攻击行为的高发年龄,占62.5%;发生攻击行为常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为:精神症状支配(53.75%)、治疗护理不合作(18.75%)、拒绝住院(12.5%);攻击行为的发生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为:打骂行为(55.0%)、破坏病房设施(22.5%)、自残行为(6.25%).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周宝林

    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时,是一种能有效控制精神病症状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很有效.虽然它们在药效和化学组成上有很大的差别,但也具有很多共同点.它们的药理学作用是阻断多巴胺D2受体.疗效包括控制严重的精神病症状,减少攻击性行为,缓解严重的焦躁,降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病情复发的危险.所有的典型抗精神病药都会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因此它们被称为精神抑制药[1].

  • 浅谈品行障碍患儿的家庭教养方式问题

    作者:孙小华;孙雪花

    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持久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规范准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包括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抗性行为.其形成与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文化因素有关,发生率为2.9%-13.6%.7-8周岁学龄期和青春期是高发阶段,一般男孩多于女孩,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改变行为,女孩多表现为语言攻击行为.

  • 人格和自我控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孟祥乐

    目的 考察人格、自我控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抽取6所高校的696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做描述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①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而且2个专业学生的身体攻击纬度和冲动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5.26,P<0.05).②在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敌意纬度上,体育专业的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t≤11.48,P<0.05);在易怒性和敌意纬度上,体育专业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32,P<0.05);在冲动纬度上,体育专业的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③人格、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0.58,P<0.05);认知控制、情绪控制、行为控制以及神经质是身体攻击的有效预测变量(R2=0.79),情绪控制、内外向以及神经质是冲动的有效预测变量(R2=0.58),认知控制、情绪控制以及神经质是易怒性的有效预测变量(R2=0.53),认知控制和神经质是敌意的有效预测变量(R2=0.31).结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明显,其外向不稳定的人格、低自我控制会加剧攻击性行为.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