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心理干预在留置胃管中的作用80例分析

    作者:陈静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扮演的角色倍受关注.在推行整体护理的实践中,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目前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心理干预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并不断证明在减轻患者应激、疾病和手术等引起的负性情绪,促进康复和改善自我效能方面是显著而有效的.我们对80例术前留置胃管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分析干预者、未被干预者的心理、生理改变,探讨心理干预在术前留置胃管患者中有效作用.

  • 留置胃管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马娜;姜婷婷

    留置胃管常用于管饲饮食及胃肠减压.对于昏迷患者,或因消化道疾病如肿瘤、食管狭窄,以及颅脑外伤等不能由口进食者,为保证其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可通过导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是促进患者恢复体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创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也可缓解肠梗阻症状及减少胃肠道、胆道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近年来,由于临床病情的多样化及无陪护护理的要求,更要严格要求观察留置胃管的并发症以及提高其护理水平.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护理
  • 混合液咽部喷雾防止留置胃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殿银;刘玉文;权月;汤天军

    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可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促进肠蠕动恢复,利于吻合口愈合。因此,许多疾病和手术患者均需胃肠减压。由于禁食,唾液分泌减少,胃管机械性刺激,而并发口腔炎、腮腺炎、咽喉炎等并发症,利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可预防口腔炎。但患者仍感咽部不适,疼痛,吞咽障碍,难以忍受,拒绝治疗,甚至拔管。重新安放除增加患者痛苦外,手术后患者还可造成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我们对60例行胃肠减压,无急慢性咽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2%甲硝唑15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的混合液,加入喷雾器内,嘱患者张口,向咽部用力喷雾4次,约2~3ml,3/d。对两组患者置管前和置管后72h,于置管侧咽侧壁进行细胞学涂片。监测脱落上皮细胞和肥大细胞数。利用马克盖尔疼痛评估法,对患者咽部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咽部脱落上皮细胞和肥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咽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该混合液喷雾后使咽部湿润,舒适,预防咽炎,减轻疼痛,患者易于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混合液咽部喷雾护理方法是用于胃肠减压患者预防咽炎的良好方法。

  • 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分析

    作者:黄青敏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治疗措施,是进行鼻饲、胃肠减压、抽取胃液分 析的常规技术.2004年我科共收治留置胃管患者100例,现将常见问题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留置胃管 问题
  • 清醒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作者:谷丽艳;崔艳丽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胃肠道的营养支持,但是留置胃管易对鼻、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损伤,使患者出现疼痛和不适等症状,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谨慎操作和严密观察,以防出现炎性水肿、出血等并发症.

  • 留置胃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民侠;申金珠;马永娜

    留置胃管是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洗胃、胃肠减压以及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操作之中.特别在颅脑损伤、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是胃肠内营养支持的通路,而且是病情观察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吻合口及腹部伤口的张力,利于其愈合,减少并发症,有时可作为吻合口的支撑管.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危险因素,致不良后果.笔者2000-2004年,对695例外科住院留置胃管患者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留置胃管 外科 护理
  • 腹部手术患者留置胃管时间与舒适度的研究

    作者:项莉君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对患者的影响与舒适度的关系.方法 将43例手术前需留置胃管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患者清醒时置入胃管.观察2组患者置管前的心理状况,留置胃管时咽喉部刺激症状,留置胃管前、置管时、置管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术前的心理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置管后5min内咽喉部的刺激症状发生率,对照组为100%,实验组为0;对照组置管时、置管后1min、5min内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腹部手术前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好选择在麻醉诱导后,这样可减少患者很多不舒适的感觉,并且可增加插胃管时的安全性.

  • 留置胃管患者的舒适护理

    作者:陈韶雯;周雪芬;赵志娟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留置胃管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2次用1mL注射器向患者置胃管的鼻腔滴入液状石蜡1mL,观察留置胃管期间2组患者的不适程度及自拔胃管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安置及留置胃管期间不适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拔胃管情况显著减少(P<0.05).结论 液状石蜡滴入法护理留置胃管患者符合患者的舒适需求,可降低患者的不适,减少并发症、自拔胃管的发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不同时机留置胃管的效果比较

    作者:勾健;孙丹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外科常见的微创手术之一,术前插胃管是为了防止全麻时反流和误吸,防止胃肠道积气,避免使用气腹针和穿刺器时对胃肠道的损伤,更有利于术野的充分显露.但术前常规在病房经鼻插置胃管,由于胃管置入刺激咽喉部会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且很难一次成功,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对手术的恐惧感也上升.为了消除患者因插置胃管引起的不适和恐惧心理,笔者对术前留置胃管的时机进行了以下探讨.

  • 系统性硬化症并气管食管瘘一例

    作者:王益群

    [病例]女,53岁.因进食后反复呛咳1年,加重伴气促、发热1周入院.既往有系统性硬化症病史20余年,近1年进食后反复出现呛咳,以平卧位时明显.近1周出现咳嗽、咳痰加重,伴气促、高热.入院前血白细胞23.5×109/L,中性粒细胞0.87;X线胸片示:双下肺感染性病变,以右侧为著,双肋膈角少量胸腔积液;B超提示:右胸腔少量积液(约1.4 cm液性暗区).查体:体温39.4℃,脉搏140/min,呼吸22/min,血压140/70 mmHg.意识清,营养差.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以右侧明显.腹软,舟状腹,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诊断:肺炎;系统性硬化症.入院后予哌拉西林钠/他巴坦抗感染,氨茶碱解痉、平喘、祛痰,以及支持对症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气促明显.血气分析:pH7.069,PaCO232,9 mmHg,PaO2 113.3 mmHg(吸氧状态下采血),BE-18.9 mmol/L.考虑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功能衰竭,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机械通气后患者腹胀明显,给予留置胃管,引流出大量气体,将亚甲蓝20 mg稀释后自胃管内注入,半小时后从气管插管内吸出蓝色痰液,从而明确诊断为并发气管食管瘘.因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 食管癌术后胃管、营养管脱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谭小辉;江宾;郭琴;秦芹

    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导,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1].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严重,术后常留置胃管和空肠营养管.

  • 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丁玉英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洗胃后,根据病情进行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导泻.结果:运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的8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成功84例,5例死亡.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能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 消化道手术留置胃管患者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傅翠英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留置胃管患者误吸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方法:针对96例消化道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96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误吸,无1例因误吸导致肺炎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留置胃管者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防止误吸.

  • 应用五官科综合治疗台(椅)留置胃管的效果评价

    作者:周颖春;罗红;刘洁;向白璐;梅亚蓝;汪郢

    目的::探讨应用五官科综合治疗台(椅)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需留置胃管的115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试验组应用五官科综合治疗台(椅)留置胃管,置管前经口鼻喷入2%盐酸麻黄碱与1%地卡因药液。结果:试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呕吐、呛咳、疼痛等不适症状及鼻腔黏膜损伤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五官科综合治疗台(椅)留置胃管,可明显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镇静加体位改良法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作者:黄月云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的有效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1月收住我科8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试验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加体位改良法置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镇静加体位改良法置管,可显著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食管癌术后应用医用三通管改善胃管冲洗的效果探讨

    作者:王春香

    食管癌病人术后常需留置胃管进行有效胃肠减压,为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血凝块及粘稠胃液阻塞胃管侧孔或管腔而引发吻合口瘘的发生,常规对胃管用无菌生理盐水50 ml进行冲洗,以确保胃肠减压的通畅。但常规冲洗方法需反复脱管再衔接,操作过程繁琐,我院将医用三通管应用于胃管与负压引流器的连接,通过旋转医用三通管来进行胃管冲洗,经过临床实践,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时间,而且还避免了床单位的污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控制留置胃管操作流程关键环节的探讨

    作者:吴泽秀;佘秋群;马文琼;王玉红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关键环节的控制,培训护士操作技能,提高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观察、分析、讨论脑卒中伴吞咽障碍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比较控制留置胃管操作关键环节培训前后12名护士对48例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和置管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名护士培训前后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和置管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士掌握留置胃管操作流程关键环节的控制,能显著性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减少操作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 留置胃管致患儿损伤的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华兰

    留置胃管是临床小儿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常用于不能经口进食、拒绝进食的小儿,行鼻饲饮食、药物治疗及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等.在鼻腔、食管内留置胃管不仅给患儿造成难以忍受的异物刺激,还会引起患儿恶心、呕吐等不适[1],并易对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与伤害.我院重症监护室2011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775例留置胃管的患儿,导致29例患儿损伤,将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留置胃管间断洗胃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影响

    作者:吴玉霞;邓丽;李丽丽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间断洗胃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患儿,按入院证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法,对照组行一次性常规洗胃.观察两组患儿洗胃后48 h内平均呕吐次数及窒息、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48 h内平均呕吐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呕吐致窒息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行留置胃管间断洗胃的方法,可减少呕吐次数,降低呕吐致窒息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改良工字形3M加压胶带联合3M透明敷贴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艳梅

    目的:探讨改良工字形3M加压胶带联合3M透明敷贴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ICU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改良工字形3M加压胶带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给予胶布固定法.对比两组患者脱管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胶布更换的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胶布更换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工字形3M加压胶带联合3M透明敷贴运用于ICU留置胃管患者中,不仅能降低胶布更换频率以及工作强度,而且有利于防止胃管滑脱,避免多次插管,降低患者痛苦,减轻皮肤刺激,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

1070 条记录 11/54 页 « 12...891011121314...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