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鼻药疗法史话
中医鼻药疗法是运用中医药理论,从鼻部给药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我国古代已经使用鼻药疗法治疗各种疾病.近年来,国内应用鼻药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的报道日趋增多.有的专家认为,鼻腔给药可能成为中医急症剂型改革的重要内容,成为急救医学中一种普遍使用的、良好的给药途径.
-
耳科学的祖父von Troltsch(1829~1890)
当回顾耳科学的历史时,我们知道,现代耳科学之父是Adam Politzer,他对耳解剖、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迷路炎、耳硬化症等疾病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参见本刊1995年第四期学科史话).近,我们在查阅有关文献时得知,Politzer的老师是von Troltsch.
-
发展耳内科学
"耳将聋者,先闻蚋飞",<列子·仲尼>中早记载了耳聋的表征,并将耳聋和耳鸣联系在一起,我国汉朝时期出现的<华佗神方>,已经开出了"治肾虚耳聋、治风聋、治病后耳聋"等多个聋病的药方.因此,耳鼻咽喉科学的雏形,或者说其发展的初阶段,有可能始于对耳聋的内科药学诊治.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传承的文明赋予了其新的名字一耳内科学,犹如一朵盛开的奇葩,出现早,却盛开的晚.在漫长的医学史话中,耳内科学所涉及的内容似乎一直存在,但始终没有得到其应有的专科地位.国内外的学者也在孜孜不倦努力地试图发展耳内科学,使其在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中拥有其明确的学科地位,由此为耳鼻咽喉头颈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
医院挂号费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上了年纪的人经常爱回忆,在回忆中获得一种愉悦与满足.具有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医药文化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睿者长者,为活在当下的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智慧与养料,让我们在追忆中或警醒或自知,知晓历史的曲折与艰辛,感受前人的欢笑与泪水,以便风雨之后气定神闲地继续赶路.这也正是我们开辟"医药史话"这一栏目的初衷:讲述医药行业自己的故事,钩沉医药卫生领域鲜为人知的历史,用亲切温暖的语言娓娓道来.写人、记事均可,亲历者的口述或回忆性文字尤佳.真诚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
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万全堂老药铺的数百年沧桑变迁
今天一说起老药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同仁堂,而对与它同宗同源的万全堂却知之甚少,对南城老药铺曾有过的繁华更是不甚了解.北京的南城在清代是平民聚集之地,也是京城繁华的商业圈,同时也是万全堂等知名药店的起家之地.相传早在同仁堂开业之前,万全堂就已经开办,开业之初也曾风光一时,而它与同仁堂的境遇却大不相同.时间流转,历史更迭,是什么塑造了万全堂的辉煌,又是什么使名噪一时的老药铺于历史中模糊了踪迹?读一读万全堂史话,去时光深处寻那一抹古韵幽香,不知今人又会有怎样的感叹.
-
通三益兴衰记
寒风起,秋意浓。站在正阳门城楼下向南望去,前门大街一如往常,人潮涌动。通三益就位于前门大街东南侧的鲜鱼口内。走进鲜鱼口先是数家老北京炸酱面面馆儿林立两侧,再走几步,“通三益”三个字便映入眼帘。令人意外的是,“通三益”招牌下仅有一个小窗口在出售雪梨汤,并没有任何秋梨膏的“踪影”。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曾经名噪一时的通三益老字号已转卖,而其著名的秋梨膏因销售状况不佳,已停止生产。这家始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的老字号究竟是谁创办的?何时兴起?又经历了何等变故?本期史话就聊聊通三益的兴衰史。
-
豆汁儿与焦圈儿的忘年交
老北京的小吃品种多样、中外驰名。如果要从中选出几种能代表老北京味道的,恐怕豆汁儿、焦圈儿这两样必然在列。有相声段子讲,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人,只要将他打晕之后,掰开嘴灌上一碗豆汁儿。凡是跳起来骂娘的,都不是北京人;只有一抹嘴说:“有焦圈儿吗?”那才是北京人。作为老北京早出现的“套餐”之一,豆汁儿焦圈儿搭配食之的传统似乎由来已久。人们在感叹为什么豆汁儿与焦圈儿能契合出如此美味的同时,却不知这两种小吃的诞生时期竟先后相差百年,是名副其实的“忘年交”,而两者本身,初也并不是对方的“原配”。本期“史话”栏目,就说说豆汁儿和焦圈儿的逸闻旧事。
-
北京同仁堂紫雪散的由来
千百年来,中医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丸、散、膏、丹、露、胶、酒……各种名药验方浩如烟海、不胜枚举,紫雪散就是其中之一。因外观如“霜雪紫色”,且药性属于大寒,冷若霜雪,故此得名“紫雪”。其与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丸合称“温病三宝”,也称为“急症三宝”、“中药三宝”,是凉开方剂中的常用代表方剂,均用于热闭证。本期史话就来说说北京同仁堂紫雪散的由来。
-
用科学与哲学解析中医理论——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原高级工程师申漳教授
近日,记者有幸拜访了极具影响力的<简明科学技术史话>(1981年出版)一书的作者、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原高级工程师申漳教授.申漳教授虽然年逾花甲,但探索精神却从未因年龄的增长而衰退;退休在家的他,刻苦钻研中医古籍,对中医理论做出了独创性、开拓性的解析,于2008年出版的<中医今解与关系医学>更是凝聚了申漳教授近20年的心血.
-
对两种医史中译本若干中国医史问题的商榷
近读我国台湾学者李师郑编译《世界医学史话》和顾尔等译《图说医学的历史》(中文国际版),受益匪浅,深感原作者搜集如此众多精美的医史文物照片的难能可贵,而编译者与译者所作的努力必将对国人了解世界医学的发展过程有所裨益,其普及医史知识,实功不可及。 研读中发现中国古代医史部分若干问题值得商榷,择其要者,略加讨论。
-
阿胶史话与临床运用
"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狮耳山上去啃草,狼溪河里来饮水,城里大桥遛三遭,少岱山上去打滚,至冬宰杀取了皮,熬胶还得阴阳水."这首民谣也不知在东阿传唱了多少年,狮耳山、狼溪河、白肚皮的小黑驴,正是这一方灵山秀水、聪慧勤劳的人们熬制出驰名中外、药食兼备的阿胶.
-
医疗科技:输血史话——医学输血科技的演进与血型发现
古代输血源于古老的体液学说与放血疗法众所周知,血液是人体重要的液体部分,是体内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具有运输各种物质,调节酸碱平衡,参与免疫及防御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并起到缓冲作用.通过现代输血能有效地维持血容量,改善循环状况,提升血压;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携氧量,维持氧化过程;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达到止血和维持体液渗透压的目的.因此,有效拓宽了手术范围和新的治疗技术的开展,不断攻克原先认为属于不治之症的领地.
-
药名诗史话
以文学样式的嬗变为主要线索,回顾药名文学的发展历史,分析药名在诗、词、曲、小说中的运用.认为唐宋时期的药名诗研究较完备,元明清时期发展较少.探讨药名诗经历变化的原因包括文体的变迁、中医药对文学的哺育、对杂体诗地位的评价等,对中医药文化研究增加新的宣传途径.
-
药墨史话——从胡开文“八宝五胆药墨”谈起
从徽墨配料变迁的角度,在对大量史料进行梳理考证的基础上,对历代制墨的配料沿革进行考察,同时就传说中的“八宝五胆墨”以及徽墨的药用功能进行探讨.
-
薯蓣史话
薯蓣即山药,又叫薯药、诸薯、山芋、延草、延章、玉延、大薯等,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能补虚、益智、延年、疗疾.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山海经>中就提到,"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早在周朝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已有种植.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734年薯蓣作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至清朝末年,一直作为进献历代王朝之品,被誉为"国药之宝".考古发现敦煌石窟中即有应用薯蓣的记载.
-
阳春三月话风筝
风筝史话风筝是源于我国,风靡全球的民间玩具.相传,风筝是春秋时代鲁班发明的,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一天,鲁班看到鹞鹰在空中飞翔盘旋内心受到启发,于是就"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
三门峡水库建设的风雪历程
翻开西部浩瀚的开发长卷,聆听祖先们西行的足音,可以感受到几多沉重的历史话题.虽然历史上西部开发的背景和决策的依据是各不相同的,几次开发高潮的出现,均是决策者及时把握时机,准确定位,充分考虑西部的特点和当时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将西部开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整体环境中,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在政治、经济、建设、生态环境诸方面确有一些决策失误的事例,以下记录我国三门峡水库建设上的风雪历程,其教训应该记取.
-
话说香疗与精油
1 香疗史话芳香疗法(Aromatherapy)起源于古埃及等文明古国,近代盛行于欧洲.Aromatherapy一词由Aroma和therapy两部分组成.其中,Aroma源自希腊文,芬芳、香味、香气;nerapy即是治疗法,意指使用芳香的气味来进行治疗的方法.
-
宽甸柱参文化的多态性——《中国宽甸石柱人参文化》前言
本书是在《柱参史话》和一些柱参论文及文艺作品复印件的基础上编成的.原先准备编2本,按照今天通行的16开版本,各本都不足100页,尤其是论文更少,人文篇章缺失,笔者只好加入部分与柱参相关的拙稿.这样做文理不分,确实有些不伦不类,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也不顾及了.好事者,不论怎么做都会挑剔的,让他们说去吧.
-
长白山人参栽培史考证初探
1983年8月13日吉林日报《人参史话》:“长白山园参栽培当在嘉庆到咸丰这个年代里,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2000年7月18日吉林日报《黑土地》载《乾隆人参诗》:“建国后,人工培植人参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