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六君子汤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株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作者:吴耀松;尹素改;任闪闪;王朋辉;尚艺婉;陈玉龙

    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对食管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用Fie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分为正常培养基组(正常培养)、肿瘤培养基组(30%食管癌EC-9706细胞株培养上清)、六君子汤组(30%六君汤干预食管癌EC-9706细胞株培养上清).7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CD1a;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计算刺激指数;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力,计算特异杀伤率;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含量,Wester blot法检测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培养基组比较,肿瘤培养基组树突状细胞表型CD80、CD86、CD1a降低,刺激指数及CTL的特异杀伤率降低,IL-12含量减少,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六君子汤组较肿瘤培养基组树突状细胞CD80、CD86、CD1a增加,刺激指数及CTL特异杀伤率升高,IL-12分泌增加,STAT3和p-STAT3蛋白减少(P<0.05).结论 六君子汤可通过影响食管癌细胞的微环境而使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免疫活性发生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TAT3信号通路有关.

  • 恶性疟CTL表位重组疫苗的构建及在人类HLA-A2和HLA-B51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唐玉阳;王恒

    CTL是红前期恶性疟免疫防护的关键环节.MHC分子多态性和严格的种属特异性是限制CTL恶性疟重组疫苗研制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中国人群常见的HLA I类分子A-2.1和B51限制的恶性疟CTL抗原表位TR26和SH6,进行表位DNA序列合成并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单表位DNA重组疫苗.同时应用同尾酶克隆技术,将上述表位DNA序列串联构建成双表位DNA重组疫苗pcDNA3.1 TS.将以上克隆在含相应HLA抗原分子的细胞株中进行表达.经细胞表面HLA I类分子表达水平检测证实,两个单表位DNA疫苗编码的短肽在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促进相应HLA I类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平均荧光强度可量化表达水平(P<0.05).串联双表位DNA疫苗编码的肽并不受其位置毗邻的影响,分别促进HLA-A0201和HLA-B51的表达(P<0.05),提示各自在相应细胞株内被加工递呈,此项研究提示:该串联表位疫苗可能为两种MHC遗传背景的人群提供免疫防护.

  • Lgr5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结肠癌的实验

    作者:马刚;杨庆强;何兴状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DCs),诱导产生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进行结肠癌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 利用Lgr5蛋白诱导DCs成熟,同时检测DCs表面标记物和白细胞介素(IL)-10与IL-12表达量的变化,随后通过Lgr5-DC诱导Lgr5抗原特异性CD8+ CTL,并检测Lgr5-DC-CD8+ CTL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18Co和结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同时检测干扰素(IFN)-γ释放量.然后进一步检测Lgr5-DC-CD8+ CTL对BALB/C-nu/nu小鼠结肠癌的抑制情况,并通过组织染色观察治疗后肿瘤组织的变化.结果 与PBS刺激相比,Lgr5蛋白刺激能够显著上调DCs表面标记物DC80、DC83、DC86和HLA-DR水平,依次达到3.29、3.06、2.90和6.93倍;同时Lgr5蛋白刺激显著促进IL-12的释放和显著减少IL-10的分泌(P<0.05).Lgr5-DC-CD8+ CTL和DC-CD8+ CTL均导致少量CCD-18Co细胞杀伤(P>0.05),而Lgr5-DC-CD8+ CTL对HT29细胞的杀伤率是DC-CD8+ CTL的4.40倍(P<0.05).动物实验表明,BALB/C-nu/nu结肠癌移植鼠经Lgr5-DC-CD8+ CTL治疗后,肿瘤体积比显著低于PBS组和DC-CD8+ CTL组,依次达到0.25和0.24倍(P<0.05).组织染色显示,Lgr5-DC-CD8+ CTL处理导致明显的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BAX表达升高.结论 Lgr5蛋白促进DCs成熟并诱导产生Lgr5抗原特异性CD8+ CTL,Lgr5-DC-CD8+ CTL能够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并延迟肿瘤生长.

  • EB病毒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静波;袁磊;程昊钰;费新红;顾江英;薛松;贺俊宝;张维婕

    目的:研究EBV特异杀伤T淋巴细胞(EBV-CTL)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31日接受EBV-CTL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V感染12例的临床特征,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12例移植后接受EBV-CTL治疗的病例中,9例未接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4例发展为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含3例使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病例).出现EBV感染中位时间47 (22-71)d,CTL输注前抗病毒治疗中位时间10(8-33)d,开始CTL治疗中位时间为移植后59(34-86)d.43例次细胞输注过程顺利,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未见原有GVHD加重.第1疗程结束后9例获得CR,1例获得PR,2例获得NR,治疗后复发4例.第2疗程结束时复发4例均获得再次CR,PR病例终仍未获得CR,移植后5个月死于GVHD.2例NR中仅1例获得CR,另1例仍处于NR,移植后5个月死于移植相关感染.4例PTLD病例均获得PTLD治愈.结论:初步结果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接受EBV-CTL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其疗效仍需要进一步临床深入研究和证实.

  • 人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白血病细胞毒效应

    作者:沈建良;黄友章;杨平地;达万明;岑坚;兰雨

    为了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抗白血病细胞毒效应,采用细胞因子组合体外扩增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对产生的DC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检测和功能鉴定;用DC制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51Cr释放法测定CTL的溶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CBMNC中T细胞亚群与成人外周血相似;CD1a阳性细胞含量极少,仅为(0.41±0.09)%;在DC扩增培养过程中,DC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胞体变大,形态不规则,有的细胞出现毛刺状突起,有的细胞出现粗大树根状突起;在培养15天时,细胞群中CD1a阳性细胞达(28.4±3.55)%,有(63.67±23.33)%的细胞表达CD86,(8.7±1.49)%的细胞表达CD83,(32.5±1.53)%的细胞表达HLA-DR;产生的DC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刺激作用;经冻融的HL-60全细胞抗原脉冲的DC致敏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的CTL对HL-60细胞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效应.结论:本研究中的脐血DC培养体系能产生较高含量的DC,脐血DC在体外能诱导产生抗白血病细胞毒效应.

  • K562细胞外泌体诱导特异性CTL生成的研究

    作者:陈绍倩;杜英;王鑫;顾巧丽;黄玉敏;董子明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生成,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 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K562细胞外泌体和K562细胞RNA刺激的DC和外泌体均能明显促进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未经外泌体作用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泌体作用后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比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强,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K562细胞外泌体能够诱导出特异性抗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反应.

  • 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杀伤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倩;刘欣;王兴兵;汪健;李庆;杨璐璐;郭青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AA-CTL)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负载白血病相关抗原WT1、PRAME、NY-ESO-1混合多肽,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育,扩增出TAA-CT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A-CTL表型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率,细胞毒实验检测TAA-CTL对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力.结果:①体外诱导培养的TAA-CTL扩增倍数为3.81±1.61;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3+细胞平均为(97.22±0.71)%,CD3+ CD4+占(41.47±27.08)%,CD3+ CD8+占(56.40±11.15)%,CD3-CD56+占(0.50±0.31)%,CD19+仅占(0.14±0.20)%,与对照组细胞表型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抗原刺激后TAA-CTL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CD8+ 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27.67±2.21)%和(34.2±0.71)%,CD4+ 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21.6±2.55)%和(9.97±3.44)%;对照组CD8+ 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6±0.04)%和(5.58±0.03)%,CD4+ 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0.91±0.06)%和(1.60±0.07)%,均明显低于TAA-CTL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A-CTL在效靶比为5∶1、10∶1、20∶1和40∶1时对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6.85±5.25)%、(60.55±2.45)%、(67.4±3.60)%和(77.00±1.00)%,对未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未见明显杀伤作用(P<0.05).结论: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TAA-CTL并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

  • 制备HLA-A*0201型NLVPMVATV肽四聚体用于巨细胞病毒特异CTL检测

    作者:阮光萍;马骊;何小维;朱勇;陈泽洪;姚新生;温茜;邹红云;罗微;王小宁

    目的 制备HLA-A*0201型NLVPMVATV肽四聚体,用于检测病人的巨细胞病毒(CMV)特异CTL,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工程菌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HLA-A*0201型α链和β2m,对包涵体进行洗涤、变性后,在NLVPMVATV肽存在的情况下,在复性液中加入适量的α链和β2m,共同复性形成单聚体,单聚体浓缩后进行生物素化,再纯化浓缩,与PE标记的链亲和素反应,形成四聚体.结果 用制备的四聚体-PE和购买的CD8-FITC能双标记CMV特异CTL,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四聚体-PE,可用于病人外周血的CMV特异CTL检测,由此可知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诱导的CTL体内外作用研究

    作者:周剑芳;杨锡强;李欣

    目的观察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HL-60DC)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及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在体外诱导培养HL-60细胞,获得具有树突状细胞形态、表型(CD1a、CD80、CD86、RelB阳性表达)的HL-60DC,观察HL-60DC诱导的CTL体外抗瘤效应,并建立人白血病HL-60/SCID(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进行过继治疗. 结果联合GM-CSF、TNF-α及PMA处理7~11d,获得的HL-60DC体外激活的CTL在体外对HL-60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CTL以5∶1效靶比多次腹腔回输,能够明显延长荷瘤鼠存活时间,降低瘤块重量,减轻肝、脾、骨髓受肿瘤浸润程度,但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部分受治疗的存活小鼠有微小病灶的存在.结论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诱导的CTL在体内外有一定的抗瘤效应.

  • 混合性热休克蛋白/肽疫苗与白细胞介素-12联合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产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舸;袁玫;崔雪梅;眭翔;赵斌;卢世璧

    目的 研究肿瘤组织来源混合热休克蛋白(mHSPs)/肽疫苗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为应用其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 blot检测方法、T淋巴细胞的诱导及体外扩增、乳酸脱氢酶法等,测定肿瘤多肽复合物诱导活化小鼠体内CTL杀伤效应.结果 mHSPS免疫组和mHSPs+Cy+IL-12免疫组体外诱生的CTL反应活性均比对照组的CTL活性有所升高,尤其mHSPs+Cy+IL-12免疫组升高明显,且随效靶比的上升而上升;与正常小鼠(CD4+46%、CD8+18%)比较,对照组、mHSPs免疫组及mHSPs+Cy+IL-12免疫组小鼠CD4+亚群的比例分别为38%、46%、54% .CD8+亚群的比例分别为26%、22%、16%.结论 混合热休克蛋白/肽可诱发强大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当与IL-12、低剂量Cy者联合应用后免疫功能增强为明显.

  • 人B7-2瘤苗与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作用

    作者:路静;赵军;宋谦;崔自由;赵国强;黄幼田;杨洪艳;赵继敏;董子明

    目的:研究人B7-2瘤苗和负载了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免疫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3-B7-2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后,获得单核细胞(Mo).在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分化,第3 d加入EC9706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 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将致敏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3 d,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转染和未转染的EC9706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融合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的胞膜上定位表达.脐血来源的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对转染pEGFP-N3-B7-2的EC9706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F=21.672,P=0.000).结论:人B7-2瘤苗和DC瘤苗体外联合应用,诱导出明显的杀伤食管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 端粒酶逆转录酶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鉴定

    作者:郭红;郝嘉;吴超;房殿春

    目的:设计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新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并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疫苗转染效率.方法:合成阳离子抗原肽K18P9,同时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和hTERT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TCAE中,再将多肽和核酸疫苗结合于同一疫苗颗粒,并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内,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GM-CSF和hTERT的免疫原性,同时评价疫苗的转染效率.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已成功构建含hGM-CSF和hTERT的载体pTGH,电镜等结果证实核酸被包装肽包裹形成病毒样颗粒,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证实疫苗在体外对真核细胞的转染效应以及hGM-CSF和hTERT的免疫原性,与阳性对照DOTAP组比较,疫苗转染效率约可达78.5%.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TERT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

  • 小鼠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疫苗引起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作者:施理;张宜俊;易学瑞;刘树人

    目的研究小鼠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S抗原疫苗(S-HBsAg)后引起的特异性、MHC-Ⅰ限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反应. 方法分别给BALB/c(H-2d)小鼠腹腔内接种0~6 μg S-HBsAg,2周后加强1次,4周后分离小鼠脾淋巴T细胞,体外用小鼠Ld限制的、S-HBsAg特异性CTL表位多肽S28-39-刺激;用特异性多肽S28-39-、51Cr标记的P815细胞作为靶细胞;4 h51Cr释放实验检测CTL反应. 结果 0、0.65、1.25、2.5、5 μg组小鼠,CTL特异性释放率分别为31.21%±9.23%、42.36%±19.32%、91.21%±22.97%、69.25%±24.13%、51.49%±21.661%;只接受1次免疫接种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特异性释放率分别为27.34%±14.25%、32.27%±15.35%、56.28%±24.35%、44.34%±18.65%、40.76%±56%. 结论 BALB/c(H-2d)小鼠腹腔内接种S-HBsAg引起特异性CTL反应,加强免疫能够提高CTL反应.

  • 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小S蛋白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施理;刘树人;孔祥平;易学端;张宜俊

    目的研究BALB/c(H-2d)小鼠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小S蛋白(HBV small S envelope protein, S-HBsAg)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 方法 BALB/c(H-2d)小鼠腹腔接种0~5μg的S-HBsAg;4周后分离脾淋巴细胞,体外分别用特异性多肽、S-HBsAg刺激,分别用51Cr释放实验 3H掺入实验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及辅助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 HTL)增殖实验. 结果 CTL反应的靶细胞自然释放率,自然释放/大释放,平均数±标准差为(28.76±13.45)%;分别接种0,0.65,1.25,2.5,5μg S-HBsAg的BALB/c(H-2d)小鼠脾淋巴细胞CTL特异性释放率(平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1.21±9.23)%,(42.36±19.32)%,(91.21±22.97)%,(69.25±24.l3)%,(51.49±21.66)%,均高于作为对照的0组小鼠脾淋巴细胞CTL释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L增殖实验,用S-HBsAg刺激的0.65~5μg实验组BALB/c(H-2d)小鼠脾淋巴细胞cpm值(平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 830.24±1 496.12,2 736.19±1 238.06,4 100.37±1 723.74,1 246.18±1 088.88,均高于未用S-HBsAg刺激的对照组BALB/c(H-2d)小鼠脾淋巴细胞cp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ALB/c(H-2d)小鼠免疫接种S-HBsAg,产生明显的、相互关联的CTL及HTL细胞免疫反应.

  • 膜型HLA-G1对异种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诱生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作者:梁智辉;吴雄文;韩军艳;房崇芸;陈浩

    目的 探讨膜型HLA-G1对人抗鼠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诱生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表达HIA-G1的小鼠NIT-1细胞株G1-NIT-1作为刺激细胞,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混合,进行异种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诱生出人抗鼠CTL,并用MTT法检测CTL特异性细胞毒性.结果用G1-NIT-1细胞诱导的人抗鼠CTL细胞对NIT-1细胞的杀伤率(32.21±20.52)%低于NIT-1-pcDNA3细胞诱导的人抗鼠CTL的杀伤率(56.41±14.8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NIT-1细胞诱导的人抗鼠CTL对NIT-1-pcDNA3、G1-NIT-1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0.03±18.98)%、(52.54±1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G1能够通过抑制异种排斥反应中人抗鼠CTL的诱生,间接抑制人CTL对异种靶细胞的毒性.

  • 干扰素-γ增强肝癌细胞对CTL杀伤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吴尘轩;杜智;高英堂;王毅军;朱争艳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能否增强肝癌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杀伤的敏感性,以及该作用与肿瘤细胞HLA I类分子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IFN-γ刺激前后肝癌细胞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lin,β2-m)的mR-NA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LAI类分子HLA-A2的表达;应用脐血来源的致敏DC诱导CTL细胞毒试验,观察IFN-γ在增强肝癌细胞对特异性CTL杀伤作用敏感性中的作用.结果:IFN-γ可刺激肝癌细胞上调β2-m mRNA水平及细胞表面HLA-A2表达,IFN-γ作用48h后肝癌细胞β2-m mRNA相对光密度值(1.104±0.209)与0h组(0.674±0.135)比较显著增加,t=-2.992,P=0.040.在72和96h仍保持较高水平,其HLA-A2表达增加的幅度与β2-m一致;致敏的脐血来源DC能够在体外诱导CTL特异性地杀伤肝癌细胞,经IFN-γ刺激的肝癌细胞对特异性效应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IFN-γ可使肝癌细胞对DC诱导的CTL杀伤效应的敏感性增加,可能与其上调肝癌细胞β2-m mRNA水平进而增加HLA I类分子的表达有关.

  • γ射线诱导癌细胞凋亡致敏树突状细胞后的免疫应答

    作者:吴刚;顾红光;韩本立;裴雪涛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s)从γ射线诱导的凋亡胆管癌细胞获取抗原后,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对胆管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效果.方法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加白介素-4(IL-4)从人外周血分化、诱导DCs,γ射线在体外诱导培养的人胆管癌细胞凋亡,将DCs、T淋巴细胞和凋亡胆管癌细胞共培养,同时设计不同类型肿瘤细胞(坏死胆管癌细胞及培养胆管癌细胞)作对照,7 d后,分离、富集DCs、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及肿瘤细胞杀伤试验.结果与凋亡胆管癌细胞共培养之DCs可以有效提呈胆管癌细胞抗原,有强烈的免疫应答,刺激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特异性地杀伤胆管癌细胞.结论γ射线诱导癌细胞凋亡可以致敏rhGM-CSF加rhIL-4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扩增出的DCs并产生显著的杀伤胆管癌细胞的免疫反应,可望成为特异性免疫治疗肿瘤的一条新途径.

  • 应用MAGE-1抗原肽从肝癌病人外周血中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作者:吕建锋;冷希圣;彭吉润;牟东成;庞学雯;尚小英;陈慰峰

    目的探讨应用MAGE-1抗原肽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MAGE-1在8种HCC细胞株中的表达,筛选杀伤实验的靶细胞;将MAGE-1抗原肽NYKCRFPEI孵育的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经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每隔7天刺激HCC病人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一次,共4次后作为效应T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应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 结果 HCC细胞株BEL7405 MAGE-1和HLA-A24均阳性表达,可用作杀伤实验的阳性靶细胞,HLE等其它7种细胞不能双表达,可用作杀伤实验的阴性对照细胞;培养28天,淋巴细胞增加31倍;培养28天,CD3+ T和CD8+ T分别增加26%和20%;在效∶靶为10∶1时,效应T细胞对MAGE-1抗原九肽NYKCRFPEI孵育的自体淋巴母细胞、BEL7405的杀伤效应分别为62.5%和40.25%,均明显高于对自体淋巴母细胞(17.88%)、HLE(19.55%)及QGY7701的杀伤效应(1.6%);在效∶靶为3.3∶1时,效应T细胞对肽孵育的自体淋巴母细胞的杀伤效应为53.6%,明显高于对自体淋巴母细胞(15.6%)、HLE(13%)和QGY7701的杀伤效应(1%)。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应用MAGE-1抗原肽NYKCRFPEI,在体外从HCC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中成功地诱导出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的效应T细胞, 为应用MAGE-1抗原肽对HCC病人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 K-ras抗原致敏的DC诱导CTL对胰腺癌体内杀伤活性的研究

    作者:谭广;徐立;方艳秋;陶钢;王忠裕;谭岩

    目的:研究K-ras多肽的致敏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胰腺癌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培养外周血DC.表达K-ras突变体的胰腺癌细胞株全瘤、单纯K-ras突变体多肽和K-ras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分别致敏DC.致敏DC刺激T淋巴细胞得到肿瘤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Patu8988、SW1990细胞系制备荷瘤裸鼠模型评价CTL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负载全瘤抗原的DC其诱导产生的CTL对胰腺癌有较好的抑制,负载单纯K-ras(12-val)突变体多肽、K-ras(12-Val)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的DC其诱导产生的CTL对表达K-ras(12-Val)突变体阳性(Patu8988)的胰腺癌有较特异的抑制作用,而对K-ras(12-Val)突变体阴性(SW1990)的胰腺癌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诱导的CTL可显著提高时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并显示其可增加抗肿瘤特异性.

  • 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对移植黑色素瘤B16细胞小鼠的抑瘤效应

    作者:于雅琴;杨英;龚守良;李修义

    制备黑色素瘤B16细胞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HACs)及其粗提物(HAC-CEs),并进行其抑瘤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凝胶过滤制备的HAC-CE3、HAC-CE4和HAC-CE5及应用亲和层析纯化的HAC60、HAC75和HAC97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肿瘤发生率、延迟肿瘤发生时间和减少C57BL/6J小鼠死亡率.提示,60~97kD HACs具有抑瘤效应,而且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7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