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荧光素酶标记人胃癌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小颖;董伟;张连峰

    目的 建立荧光素酶标记人胃癌原位异种移植模型.方法 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标记基因导人人胃癌MGC80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将其接种裸鼠胃壁浆膜下,建立胃癌裸鼠原位肿瘤模型.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进行小动物超声影像和病理学分析.结果 裸鼠原位成瘤率为100%,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在接种第7天,就可以观察到肿瘤发光.21 d后肿瘤进入对数生长期,28 d后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平均荧光光子数晕现下降趋势.超声成像发现小鼠胃部有直径为8.39 mm,面积为28.92 mm2瘤块.结论 荧光素酶标记可以实时监测原位异种移植人胃癌生长状况.

  • 骨肉瘤化疗效果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胡永成

    化疗在成人和儿童低分化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Ewing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如横纹肌肉瘤、骨外Ewing肉瘤、滑膜肉瘤)的主要手段.骨肉瘤主要发生于四肢、发病年龄较轻,同时骨肉瘤患者的组织学表现、发病部位、生物学行为和发病年龄均有较高的一致性,确定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较为容易,可进行高强度化疗.因此,骨肉瘤目前已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验证临床化疗效果的肿瘤模型.

  • 热休克蛋白70在小鼠膀胱癌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作者:何凌峰;王剑华;侯树坤;王小峰;管考鹏;闫征;何湘君;虞有智

    本研究使用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和抗坏血酸钠(Na-AsA),建立小鼠膀胱肿瘤模型,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建立动物模型:6周龄纯系C57BL/6雄性小鼠60只,每笼5只饲养,温度24℃,相对湿度60%,昼夜节律光照.0.05%BBN蒸馏水作为诱导组饮水,5%Na-AsA于14周开始加入诱导组饮水中.随机选2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及自来水:另40只作为实验组,时间共30周.

  • 热休克蛋白70在小鼠膀胱癌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何凌峰;管考鹏;许克新;王小峰;虞有智;何湘君;侯树坤

    本研究联合使用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和抗坏血酸钠(Na-AsA)诱导小鼠膀胱肿瘤模型,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建立小鼠膀胱癌模型:6周龄纯系C57BL/6雄性小鼠60只,分笼饲养,每笼5只,室温24 ℃,相对湿度60%,按昼夜节律调节光照.

  • 兔鼻咽部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及CT灌注特征

    作者:张俊;骆宾;高峥嵘

    兔VX2肿瘤是由Shope病毒诱发兔皮下乳头状瘤衍生而来的鳞状细胞癌,经72次或72次以上传代建立的瘤株,具有生长迅速、侵袭性强、富血供、早期即可发生肝、肺、纵隔等处转移的特点[1].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Endostatin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忠义;汪军远;刘江秋

    近年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肿瘤形成、生长、浸润及转侈的关键是肿瘤血管化.肿瘤生长需要血液提供氧气和营养,没育新血管生成,肿瘤维持微小状态不会对人体产生生命危险[1].体内的新血管生成是由许多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控制的,它们与内皮细胞受体结合起调控作用[2,3].抑制肿瘤的新血符生成对治疗肿瘤很重要[4].目前已发现几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实验室肿瘤模型中有很强的治疗作用.美国的Entremed公司其主推药物Endostatin因其显著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 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肿瘤模型的术前规划及手术模拟

    作者:陈雍君;钟华;华强;林永祥;李华;胡治平;段少银;赵慧毅

    背景:目前上颈椎肿瘤有限元模型大多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图像数据,3D打印仿真模型与术中实际肿瘤存在一定误差,采取CT结合MR的数据来建模,发挥各自的优势,得到的模型更加符合真实.目的:探讨3D打印上颈椎肿瘤模型在术前规划、模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纳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至2017年收治的上颈椎哑铃型肿瘤(ToyamaⅡa、Ⅲa、Ⅴ型)患者2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每组10例.3D打印组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哑铃型肿瘤精准手术治疗,术前获取患者头颅CT/MR资料,建立患者上颈椎肿瘤个体化模型,通过3D模型模拟手术,采取一期颈后路肿瘤切除+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常规组进行常规手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改善率.结果与结论:①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及其与邻近血管、上颈椎的空间关系,并在体外进行仿真模型的模拟手术;术中借助3D模型能指导肿瘤切除并重建上颈椎稳定性;②与常规组相比,3D打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③3D打印组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改善率为(93.0±2.8)%,常规组为(75.0±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34,P<0.05);④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和后凸畸形的发生;⑤结果表明,3D打印上颈椎肿瘤模型技术上可行,能够有效辅助复杂上颈椎疾病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模拟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 以改良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

    作者:童敏;陈柱

    背景:兔VX2肝癌模型肿瘤呈膨胀性浸润性生长,血供丰富,具有与人类肝细胞癌极为相似的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是较理想的用于影像实验研究的肝癌模型。目的:建立VX2兔肝癌模型,比较开腹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劣。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传统开腹法组开腹直接包埋肿瘤颗粒,改良开腹包埋法组开腹穿刺注入肿瘤颗粒。比较两种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用超声监测肿瘤生长。结果与结论:两组接种成瘤率均为100%;单发率分别为50%、90%;异位种植率分别为50%、10%,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建模后2周内死亡率分别为3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证实,改良开腹包埋法对肝组织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重复性好、模型性质稳定,是可推荐的建立兔肝癌模型方法。

  • 人类胃癌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媛媛;于景翠

    人类胃癌鼠模型是研究胃癌病因学及分子机制的重要工具,也是抗胃癌药物临床前实验不可替代的桥梁.目前,人类胃癌小鼠模型主要为移植瘤与转移瘤模型;随着近年来活体动物内光学成像技术的逐渐应用,这类模型因其可以连续动态观察小鼠活体内胃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而用于开发及评价治疗肿瘤的手段及疗效.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小鼠胃癌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胃癌 小鼠 肿瘤模型
  • 建立小鼠淋巴瘤模型所需环磷酰胺佳预处理剂量探索

    作者:徐岳一;陈敏敏;李娟;欧阳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小鼠肿瘤成模情况的影响,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建立肿瘤模型的预处理方法.方法:给予BALB/c裸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环磷酰胺,72小时后再给予小鼠皮下接种淋巴瘤细胞,观察预处理前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体重变化情况,以及肿瘤成模率、急性死亡率等.结果:①组1(NS对照组)、组2(100mg/kg× 1d)、组3(125mg/kg× 1d)、组4(75mg/kg× 2d)顸处理后体重较处理前无显著性变化,亦无急性死亡情况发生;而组5(125mg/kg× 2d)、组6(200mg/kg× 2d)、组7( 125mg/kg× 3d)、组8(250mg/kg× 3d)小鼠体重较预处理前明显减轻,且急性死亡率依次为30%、58.3%、50%、75%;②组1和组2小鼠预处理后72小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较处理前无明显差异,同时均未成模;而组3、组4、组5、组6、组7、组8小鼠白细胞较预处理前均显著下降,成模率依次为20%、83.3%、60%、33.3%、50%、25%.结论:使用环磷酰胺75mg/kg连续2天腹腔注射的预处理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小鼠体重水平等指标即可初步判断建模情况,同时肿瘤成模率高,毒副作用小,是理想的预处理方案.

  • 大白兔VX2肝癌模型制作优化研究

    作者:赵勇;马如梦;王琦;赵博;赵佐庆

    目的:改进大白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并研究肝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作用.方法:用特殊技术方法制备高浓度细胞悬液,分别以27号注射针头向动物肝脏左中叶注射0.3 mL,制成动物肝癌模型.待肿瘤细胞种植成功至实验标准后,阻断肝左中叶之供血和门静脉60分钟,恢复血流至各个实验时间点.检测癌组织中CAT和SOD浓度的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全部动物肝脏VX2细胞悬液注射后均种植成功但每组动物中有2-3只出现肿瘤细胞外溢和种植.种植成功之肿瘤组织缺血再灌注后CAT浓度明显降低且至1天达低水平.SOD浓度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均明显降低而肝癌组织在再灌注后7天气浓度仍然保持较低水平.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均有增加,但在后者更为显著.结论:以特殊外科方法直接向肝组织内注射VX2细胞悬液能够成功制作大白兔肝癌模型.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组织的细胞凋亡,但对肝癌组织的影响更大.

  • 近红外激光热疗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阳德;曲华伟;何剪太;陈玉祥;赵劲风

    目的:通过近红外激光热疗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评估该项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进行近红外激光照射;再对裸鼠肿瘤模型进行近红外激光诱导照射.通过针对宫颈癌细胞的体内体外试验,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肿瘤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肿瘤体积质量的变化等,从而分析该疗法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体内体外实验表明,宫颈癌Caski细胞及裸鼠成瘤模型经近红外激光热疗作用后,细胞明显变形、坏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其中4w功率组的细胞抑制率达77.04%.裸鼠种植的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其质量体积明显减小.结论:近红外激光热疗可以明显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增值,可使宫颈癌肿瘤模型体积减小,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MNNG诱导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晶莹;李益民;李玉兰;张雅芳

    目的通过构建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及其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物学表现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根据饲养的不同阶段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MNNG喂养Wistar雄性大鼠,定期取材,HE染色,观察鉴定. 结果 MNNG喂饲24周可见胃黏膜内癌;40周可见黏膜下层及肌层浸润癌. 结论阶段口服MNNG混合法可成功诱发Wistar大鼠胃腺癌.

  • 磁靶向温度敏感阿霉素纳米微球对裸鼠移植性人胃癌的体内研究

    作者:曾悦;沈锡中;王吉耀;郭佳;吴莉莉

    磁性靶向制剂是第4代靶向抗肿瘤制剂,在外界磁场引导下能定位于局部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高的抗肿瘤效果.温度敏感的聚合物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是当今国际开展的一大热点研究.本研究以阿霉素(doxorubicin,DOX)为靶向药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载体,制备DOX磁性纳米微球,探讨在磁场影响下静脉注射该制剂对裸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

  • 荷瘤小鼠多柔比星化疗后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检测

    作者:郭春宝;陈峰;金先庆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阿霉素)治疗实验性肿瘤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H22腹水型肝癌肿瘤动物模型,分四组:正常组,Balb/c小鼠用阿霉素5 mg/kg;对照组单纯肿瘤模型小鼠;1X组荷瘤小鼠注阿霉素5 mg/kg;3X组荷瘤小鼠注阿霉素15 mg/kg.采用阿霉素进行化疗,第六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EGF及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EGFR mRNA的表达.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实验组血清中EGF浓度分别为3X组1.19±0.42 pg/ml,1X组1.61±0.51 pg/ml,对照组2.13±0.68 pg/ml,正常组0.91±0.33 pg/ml,统计学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q检验.EGFR mRNA水平中位数分别为3X组1.6×103拷贝/毫升,1X组8.5×104拷贝/毫升,对照组4×105拷贝/毫升,正常组2.5×102拷贝/毫升,采用多样本间两两比较秩和检验,发现对照组血清EGF浓度及EGFR mRNA水平高于阿霉素化疗组,3X组低于1X组,但均高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可以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肿瘤细胞中EGF的表达.EGFR mRNA水平与EGF蛋白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荷瘤小鼠阿霉素化疗可作用于EGF信号途径.

  •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徐华炜;湛先保

    过去几十年来在干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的进步,使得一种新型的3D类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问世,因其有着类似原器官的空间形态结构,故而称其为类器官.将肿瘤组织用该技术体外培养所形成的肿瘤类器官,极大程度保留了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物特性,且兼具低成本和便于操作的优点,弥补了以往传统肿瘤实验模型的缺陷.该模型还可用于转化医学研究,可进行包括药敏试验在内的个体化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具有和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讨论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潜力.

  • 人源性胃癌移植瘤模型的初步建立及其评价

    作者:许春花;杨磊;汤旭蓁;胡刚;耿沁;欧阳可栋;谢付波;王科;秦宵然

    目的 将临床胃癌组织皮下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以建立人源性胃癌移植瘤模型,并对建成模型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将9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分别皮下移植于SCID小鼠体内,待移植瘤体积长至500~1 000 mm3时,取出肿瘤传代至BALB/c-nu/nu裸小鼠体内,同时进行速冻,石蜡包埋,冻存等样本组织库保藏.对石蜡包埋的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特征;选取12例生长良好的模型用5-氟尿嘧啶和顺铂进行药效学实验;选取3例模型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25例胃癌模型移植成功并能够稳定传代,成功率为25.52%.各代移植瘤组织形态学特征与患者肿瘤组织一致.体内药效学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25 mg/kg)对2例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GI>60%),对10例模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顺铂(5 mg/kg)对3例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GI>100%),对4例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GI,60%~90%),对5例模型无明显抑制作用(TGI<60%).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表明对5-氟尿嘧啶敏感程度依次为GAX001 (IC50:3.187 μm)>GAX007(IC50:6.886 μmol)>GAX027(IC50:8.323 μmol),对顺铂敏感程度依次为GAX027(IC50:2.753 μmol)>GAX001(IC50:3.211 μmol)> GAX007(IC50:8.137 μmol).结论 成功建立了25例人源性胃癌小鼠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保留了临床胃癌的病理特征,对其中12例进行的药效学评价表明对相同的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能够反映患者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研究.

  • 人源性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作者:张振华;沈增丽;侯传玲;宋春娇;孙爱静

    目的 建立中国人同一起源肿瘤不同恶性潜能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为研究前列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外科原位移植法将人前列腺癌组织分别移植到虚拟去势组及去势组雄性裸小鼠前列腺部,成瘤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选取虚拟去势组原位移植瘤、移植淋巴结转移瘤、去势组第4代淋巴结转移瘤体外培养建立细胞系,应用Boyden Chamber细胞运动实验检测细胞迁徙转移能力,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及激素依赖性,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成瘤率、肿瘤湿重及浸润范围验证不同代移植瘤细胞在裸小鼠异种移植的生长状态.结果 第1代虚拟去势组成瘤率30%,无淋巴结转移,取移植瘤反复原位传代移植第3代成瘤率5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0%.去势组原代移植以及来自虚拟去势组的原位移植瘤反复原位移植均未见移植瘤,源自虚拟去势组淋巴结转移瘤组织反复原位传代移植至第4代,成瘤率33%,其中一只可见盆腔淋巴结转移.三种细胞系细胞生长、迁徙以及体外裸小鼠成瘤率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裸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反复传代可增强肿瘤成瘤率、转移力等恶性指标.以裸小鼠淋巴结转移瘤接种去势裸小鼠可筛选出激素非依赖性异种移植瘤及转移瘤.

  • 人结肠癌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作者:万伯顺;于静娴;陈跃宇;王晓敏;赵方瑜;姚明;闫明霞

    目的 利用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细胞建立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研究中国人种结肠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并为结肠癌的防治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工具.方法 人新鲜结肠癌标本接种于BNX小鼠皮下,体内反复传代,待模型稳定后再转入BALB/c-nu/nu裸小鼠体内继续传代,使之生物学性状保持稳定,从而建立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人结肠癌标本在两种不同免疫缺陷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组织块法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原位成瘤、生长及转移等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与人结肠癌标本的组织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中ESA、CEA、C-erbB-2、P5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DNA倍体分析.结果 通过体内反复传代筛选成功建立了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皮下瘤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到5/8(62.5%),但肝脏、腹腔、淋巴结等未见明显转移.移植瘤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肿瘤为腺癌Ⅰ~Ⅱ级,与人结肠癌组织标本相似.免疫组化显示ESA和CEA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C-erbB-2和P53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为67.50%±5.59%,G2-M期为4.47%±2.31%,S期为28.02%±7.13%,分析DNA倍体为1.74±0.02.结论 本实验利用恶性程度较低的中等分化人结肠癌组织成功建立了结肠癌皮下及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生物学特性稳定,保持了人结肠癌标本的生物学特点.

  • GFP和Luc双标技术在小鼠肿瘤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敏;闫明霞;梁琳慧;李金枝;朱淼鑫;吴一迁;姚明

    目的 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荧光素酶)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肺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细胞系,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和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Luc双标的SPC-A-1和SMMC-7721细胞系,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使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分别接种于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各稳定转染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PC-A-1-GFP/Luc和SMMC-7721.GFP/Lu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肺原位移植和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观测到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所建立的稳定表达GFP/Luc的细胞系,结合活体成像技术,能够对动物模型深部的肿瘤病灶进行活体、实时、定量检测,且灵敏度极高,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手段.

82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