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DNF、GFAP和NGFRp75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成鞘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杨磊;周长满;买鸿宴;于恩华

    目的研究GDNF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成鞘细胞的表达,探索成鞘细胞在中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GDNF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成鞘细胞的表达和分布,同时用NGFRp75和GFAP染色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的纤维层和小球层内均可见深棕色的GDNF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成鞘细胞.在小球层与纤维层分界处和小球层与分子层分界处及嗅小球之间密集分布,在嗅小球之内较稀疏.同时在同一嗅球组织的另两组切片的相同部位,分别出现GFAP和NGFRp75免疫反应性细胞,间接说明GDNF免疫反应的结构是嗅球成鞘细胞. 结论嗅球成鞘细胞含有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大鼠背根节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苏剑斌;白秉学;鄂玲玲;周长满;李继硕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成年大鼠背根节中的分布. 方法用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 结果 GDNF免疫反应主要存在于背根节的小神经细胞中,背根节的大神经细胞呈弱阳性反应,与背根节相连的感觉神经纤维呈免疫反应性. 结论 GDNF在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中有一定量的分布.

  • GDNF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L4~6背根节神经元的表达及变化

    作者:白秉学;苏剑斌;虞东辉;鄂玲玲;陈彪;周长满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夹伤后不同时间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成年大鼠L4~6背根节(DRG)中的分布,探讨GDNF对感觉神经元损伤的反应.方法成年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夹伤后,分别取伤后1、3、5、7、10、14、28和56d L4~6背根节,行抗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之后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GDNF免疫反应存在于坐骨神经夹伤后1、3、5、7、10、14、28和56d成年大鼠L4~6背根节神经元中,图像分析结果表明,伤后1、3、5和7d的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大于对照侧背根节神经元.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GDNF在背根节L4~6感觉神经元中有一定量的变化,且伤后1周内GDNF在伤侧背根节神经元中的表达增强.

  • 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宝友;侯志勇;王志宏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后1 h组、2 h组、4 h组、8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和5 d组.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GDNF、GFRα-1、Ret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假手术组海马中可见到GDNF及其受体低水平表达,损伤后2 h海马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损伤后72 h降至正常水平;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损伤后4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GDNF及其受体在早期即明显表达,两者在脑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创伤性脑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皮层中的表达

    作者:陈宝友;侯志勇

    目的 探讨大鼠闭合性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在大脑皮层的表达.方法 制备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1 h组、2 h组、4 h组、8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和5 d组.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层GDNF、GFRα-1、Ret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手术对照组皮层中可见GDNF及其受体低水平表达, 损伤后2 h,皮层中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大量表达可持续至伤后5 d,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损伤后4 h时达到高峰,于伤后24 h降至正常.结论 大鼠闭合性创伤性脑损伤后皮层中GDNF及其受体在早期即明显表达,两者在脑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创伤性脑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后功能及前角运动神经元酶组织化学改变的研究

    作者:宋海涛;贾连顺;陈哲宇;路长林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运动功能及前角运动神经元酶组织化学改变的影响.方法改良Allen撞击致T13脊髓不完全损伤,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GDNF,不同时间分别:①测定大鼠后肢神经功能;②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脊髓侧前角运动神经元中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将酶活性量化、比较.结果①神经功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GDNF有助于功能恢复,但3周时均未达正常标准;②ChE和ACP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向正常趋近,GDNF显著加强了这一趋势;③随着ChE水平上升和ACP水平隆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两者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结论①前角运动神经元酶学改变与神经功能恢复密切相关;②GDNF加强前角运动神经元酶学改变,呈现对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蛛网膜下隙局部应用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世鹏;刘强;吴斗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蛛网膜下隙置管局部应用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GDNF组(坐骨神经切断术后给予GDNF)和NS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切断两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致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部分损伤,行蛛网膜下隙置管,实验组注入外源性GDNF(10 μg/ml),对照组注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2,4,8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取L4-6节段脊髓标本冰冻切片,行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GDNF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hE阳性颗粒面积比NS组有明显提高(P<0.05),ACP阳性颗粒面积低于NS组(P<0.05);GDNF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亦优于NS组. 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蛛网膜下隙注入外源性GDNF对相应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中医药调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非非;刘敬霞

    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9.2%~85%〔1〕。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可发生于多种脑血管疾病中,其病理生理过程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途径损伤的酶促级联反应,发病机制复杂〔2〕。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成熟及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3〕显示,CIRI本身可诱导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DNF,参与内源性神经保护过程,而GDNF也可促进CIRI后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药可通过调节CIRI后GDNF的表达发挥抗CIRI、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 GDNF和HSV-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常利;周长满;苏剑斌

    目的:观察GDNF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GDNF (HSV-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8 d的神经元,随机分成4组,行划痕损伤后观察神经元存活数、Bcl-2免疫反应(BCL-2-IR)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平均光密度.结果:损伤后第1、3、5和7天,GDNF和HSV-GDNF组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第1、3 天,GDNF功效优于HSV-GDNF;第5、7 天,HSV-GDNF的功效较好.结论:GDNF和HSV-GDNF具有增强受损运动神经元Bcl-2表达的作用,且HSV-GDNF作用时间较长.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胡传义;张茨;王则胜;王玲珑;杨嗣星

    目的:分析并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小鼠恢复生精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精原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系.方法:间隔24 d 2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生精恢复过程的动物模型.根据第二次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1、2、3、4、6、8、10周共7组(8只/组),8只正常小鼠作对照组,分别于相应时点取材,进行光镜和电镜的研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GDNF mRNA的表达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GDNFmRNA表达定位.结果:2次给药后第1~2周,GDNF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在第2周达到高峰;在给药后第3~4周明显下降,并在第4周达到低谷;随后几周内表达又逐渐增强,于第10周恢复到正常水平.原位杂交显示,GDNF由Sertoli细胞表达.结论: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GDNF的高水平表达促进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对于维持生精上皮干细胞数量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大鼠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GDNF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宋海涛;刘传云;陈哲宇;路长林;贾连顺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表达GDNF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Allen's方法致伤大鼠T13段脊髓,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截取坐骨神经,以β-Actin(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物,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在脊髓损伤前、后不同时间GDNFmRNA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前GDNF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仅有微量表达,脊髓损伤后24小时表达增加4倍,72小时增加15倍,7天增加3倍,10天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高表达GDNF,是神经元通过"胞体-轴突-靶器官"途径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形式,GDNF治疗脊髓损伤时应早期用药.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缺血缺氧脑损害研究进展

    作者:王欣;廖志钢;刘敏;陈阳;易旭夫

    1993年,Lin等[1]从鼠胶质细胞系B49中分离出一种能有效促进多巴胺神经元摄取多巴胺的因子,命名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

  • 重度颅脑损伤后GDNF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欣;廖志钢;刘敏;张林;易旭夫;胡华子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后GDNF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重度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等几个脑区内GDNF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GDNF在脑损伤后1d表达开始增高,3d达表达高峰,5d时回落不明显,7d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GDNF在脑损伤后的时序性变化规律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种脑损伤时间推断的客观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