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胞因子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续上期)
细胞因子能改变抗-ds-DNA抗体的产生吗?SLE病人在疾病活动期间抗-ds-DNA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活动成比例的增加.这种增加是相对于SLE静止期而言,在静止期里IgG的产生与B细胞活性有关而与T细胞活性无关 .因此,在疾病的活动期T细胞因子可能对抗-dsDNA抗体的产生起重要作用.SLE病人的CRP水平是正常的,除非病人患有滑膜炎,浆膜炎或并存的感染,而IL6和TNFα水平的增加可引起疾病突发.SLE活动期病人的TNFα和IL6水平是升高的,但当与RA病人相比TN Fα与其可溶性受体的比率是显著减少的.这种发现表明SLE病人的TNFα活性是相对不足的. 也有可能是较低水平的TNFα就能引起抗-ds-DNA产生,当RA亚型病人在接受了抗-TNF α治疗后就产生了ds-DNA抗体.
-
青春型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影响
双歧杆菌的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有较强的免疫活性作用,能激活巨噬细胞以及增强单核细胞的呼吸暴发.作者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的LTA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分泌的TNF-α活性以及IL-12、NO的含量,同时检测巨噬细胞的体外杀瘤活性,旨在探讨它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体液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变化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体液TNFα变化与感染的关系,以及感染期TNFα的变化规律目前仍不清楚。我们对此研究的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1999年11月~2000年5月,21例全身感染期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男12例,年龄(55.6±11.3)岁;女9例,年龄(63.0±16.2)岁。均行手术清除感染坏死及假性囊肿引流术,11例患者行胆道引流术。 2.方法:(1)分组: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组所对应的血清TNFα活性;同时比较两组胆汁和尿内的TNFα;再分别比较正常人血清与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清TNFα活性。(2)细菌培养和TNFα活性测定:当感染期患者诊断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即行胆汁、尿、创面和痰液细菌和真菌培养,同时行TNFα活性测定。TNFα活性(U/ml)采用L929细胞生化的分析法测定。(3)测定2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TNFα作为正常值。
-
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水患者胸水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体内的单个核细胞(PBM)和肺泡巨噬细胞(AM)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与肿瘤、炎症、慢性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已有报道肺癌患者产生TNF-α能力明显下降,肺部炎症患者TNF-α活性明显增强[1].本研究测定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和28例恶性胸水TNF-α活性水平,并探讨其在良恶性胸水中的临床意义.
-
作用力对 TNF-α抗原/抗体二维反应的影响
TNF-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也发现各种原因引发的感染性休克、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均表现为TNF-α表达水平过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TNF-α参与诸如脓毒症、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人类疾病.随着TNF晶体结构的获得,目前已着手设计治疗策略以抑制或抵消TNF-α的活性.其中,国内外正在寻找中和TNF-α的抗体作为抑制TNF-α活性的手段.
-
肿瘤抗原p185蛋白免疫鼠脾细胞的抗瘤效应研究(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p185蛋白作为肿瘤疫苗的诱导的抗肿瘤效应。方法亲和层析纯化的p185蛋白皮下注射正常BALB/c小鼠,取脾细胞分别与p185蛋白、3T3-neu细胞体外共培养,以单独佐剂注射组的小鼠脾细胞为对照,观察其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活性。将免疫鼠脾淋巴细胞经p185抗原和低剂量的IL-2体外培养1周后,再用CD3抗体刺激扩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3T3-neu和3T3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验证其致瘤性。选择具有致瘤性的3T3-neu细胞与经抗CD3抗体扩增的免疫鼠脾细胞体外混合后(1∶9)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以3T3-neu细胞单独或与CD3抗体活化的正常鼠脾细胞(CD3-AK)混合后,同法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观察其成瘤时间和带瘤宿主的存活期。结果免疫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活性为(40.27±9.6)U/ml,也具有产生较高TNF-α能力。对照组未能检测出有IFN-γ活性,其TNF-α活性也较低。裸鼠体内实验证实,2.5×105的3T3-neu细胞在裸鼠体内即可成瘤,而对照的3T3细胞无致瘤性。3T3-neu细胞与体外扩增的免疫鼠脾细胞混合后接种裸鼠,瘤结节形成时间平均为52.5 d,存活期平均为55.3 d(其中5只动物至60 d尚未成瘤,按60 d计算),而对照组瘤结节形成时间平均分别为12.5和9.2 d,存活期平均为27.8和25.6 d。表明p185蛋白免疫鼠脾细胞有相对特异的抗瘤活性。结论肿瘤抗原p185蛋白作为肿瘤疫苗可诱导一定的抗瘤效应。[全文刊登于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0,20(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