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产碳青霉烯酶研究
目的 了解医院2010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亚胺培南菌株产碳青酶烯酶情况.方法 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结果 2010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45株,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脓汁及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8.9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超过50%.对洛美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31株,耐药率21.38%,改良Hodge试验阳性10株,阳性率为32.26%.结论 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和产碳青霉烯酶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
-
ICU患者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OXA酶与AmpC酶的研究
目的:了解IC U患者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头孢菌素酶(A m pC酶)基因,从而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分离细菌,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体外敏感测定;采用多重 PCR检测25株鲍氏不动杆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AmpC酶相关耐药基因(16 S rRNA 、OXA-23、OXA-24、OXA-51、OXA-58、ADC、DHA、ISAba1),并对耐药基因扩增的阳性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ICU患者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均携带 OXA-23、OXA-51、ADC基因,21株携带插入序列ISAba1;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OXA-23、OXA-51、ADC分别与NCBI的序列同源性均为99.0%。结论产O X A-23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IC U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酶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且为同一克隆株传播。
关键词: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酶烯酶 头孢菌素酶 插入序列ISAba1 -
全部耐药的短稳杆菌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全部耐药的短稳杆菌耐药机制. 方法将临床分离的1株全部耐药的短稳杆菌用K-B法和ATB PSE5药敏试验条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对其进行β-内酰胺酶(BLA)及其分类检测(多底物纸片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AmpC酶的检测、碳青酶烯酶(CHBLs)的分类检测. 结果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全部耐药.在酶类的检测中除BLA和CHBLs改良法阳性,其他常规方法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高产金属型碳青酶烯酶是该菌对全部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分类检测的研究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的分布. 方法应用多底物-多抑制剂协同法检测34株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PA临床分离株,推测其耐药机制并分析其分布. 结果D2缺乏、外排泵和产金属酶分别占3种机制的14.7%、35.3%和50.0%. 结论产金属酶是PA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主要机制.
-
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流行病学调查及产酶机制研究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45株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基因同源性,探讨产β-内酰胺酶基因型在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WHONET5.4分析耐药趋势变化;改良三维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表型;PFGE不动杆菌属同源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β-内酰胺酶基因型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突变位点.结果 45株不动杆菌属中3株(7.32%)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型,28株产OXA-23型(68.3%)、10株产IMP型(24.4%)、13株产TEM型(31.7%)、18株产CTX-M型(43.9%)、6株产 PER型(14.6%)、7株产 AmpC型β-内酰胺酶(17.1%),未检出产SHV型β-内酰胺酶;24株(58.5%)同时产生≥2种酶型;对10号菌OXA扩增产物进行测序证实为OXA-23型,与genebank公布的OXA-23型基因100%同源.结论 不动杆菌属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是造成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
肝移植术后感染乙酸钙不动杆菌碳青酶烯酶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肝移植术后感染乙酸钙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酶烯酶的基因型.方法 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自肝移植患者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且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乙酸钙不动杆菌8株;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TEM、SHV型基因及碳青酶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的耐亚胺培南乙酸钙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性高,PCR及序列分析证实8株菌均产生OXA-23型碳青酶烯酶(pI=6.7);PFGE发现器官移植病区有耐药株的克隆传播.结论 医院器官移植病区存在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乙酸钙不动杆菌的克隆株播散流行,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
检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酶烯酶及整合酶基因
目的 检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碳青酶烯酶及整合酶基因.方法 从70株对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中用PCR方法测定碳青酶烯酶OXA23类、OXA24类、OXA51类和OXA58类基因及Ⅰ类和Ⅱ类整合酶基因,对扩增阳性的碳青酶烯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结果 获得OXA-23类基因阳性56株,占80.0%,OXA-58类基因阳性1株,仅1株菌OXA51类基因阴性;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61株,占87.1%,未测得OXA24类碳青酶烯酶和Ⅱ类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提示分离的CRAba为OXA-23型和OXA-58型,所测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耐药,对多黏菌素B一致性敏感.结论 新近出现的CRAba菌株主要是以Ⅰ类整合子携带的OXA-23型碳青酶烯酶.
-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耐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医院内获得性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同源性、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配套药敏试剂GNS-448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通过改良三维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耐药机制.结果 7株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显示出同样的耐药情况,对13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仅头孢哌酮/舒巴坦有一定的敏感性;PFGE结果表明,7株CRAB为同一克隆株;均产不能被克拉维酸和氯唑西林所抑制的酶;PCR扩增产酶基因检测结果以blaPER、blaVEB、blaVIM、blaIMP、blaOXA-24、blaOXA-51、blaOXA-58的特异引物扩增均未出现阳性条带,blaOXA-23群阳性,并经测序证实为blaOXA-23.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严重,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是医院感染所致,CRAB均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
-
OXA-23碳青酶烯酶在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中流行
目的 了解烧伤科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碳青酶烯酶的分布情况.方法 测定20株分离自烧伤科鲍氏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进行OXA-23群、OXA-24群、OXA-51群、OXA-58群、IMP、VIM及SIM等7种碳青酶烯酶基因检测,并对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烧伤科20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除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均>85%,PCR检测OXA-23群基因19株(95%)呈阳性,其他碳青酶烯酶基因均为阴性;部分阳性产物经测序比对与OXA-23群基因CAB69042.1相同.结论 烧伤科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多药耐药非常严重,OXA-23碳青酶烯酶在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中流行.
-
4种酶抑制剂分类检测碳青酶烯酶的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EDTA、二巯基乙酸(2MA)、克拉维酸(CLAV)和舒巴坦(SUL)4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建立分类检测碳青酶烯酶(CHBls)的简便实用方法. 方法采用多底物纸片-多抑制剂协同法(MDMIST)分类检测46株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临床分离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2株,黄杆菌属7株,不动杆菌属5株,普罗威登斯菌属2株)的CHBls. 结果对多数菌,2MA检出率高,但在铜绿假单胞菌以EDTA高;CLAV、SUL检出率没有2MA、EDTA高;2MA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普罗威登斯菌属、黄杆菌属中检出率高,EDTA在铜绿假单胞菌中高,SUL在不动杆菌高;不同底物间,一般IMP检出率高,但在黄杆菌属,CAZ高;在3种细菌,存在IMP敏感/MER耐药表型,该表型多为SCHBLs,少数为其他机制. 结论 MDMIST简便实用; 不同酶抑制剂在不同种菌间及同种菌中的检出率不同;不同菌所产的CHBLs的优势类型不同;不同底物检出率不同.
-
老年患者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研究
目的 明确医院临床分离老年患者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件、同源性、碳青酶烯酶基因型及其基因周围环境.方法 收集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临床分离的142株鲍氏不动杆菌,纸片扩散法筛选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同源性;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酶烯酶基因及其周围基因环境.结果 14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筛选到97株耐亚胺堵南鲍氏不动杆菌;PFGE分型中全部菌株属于4个流行的克隆株;97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中90株携带OXA-23-like基因,97株携带OXA-51-like基因,86株菌株OXA-23-like基因上游检测到插入序列ISAbal,6株OXA-51基因上游检测到ISAbal.结论 所有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均为泛耐药菌,克隆播散足主要的传播方式,OXA-23组和OXA-51组D类β-内酰胺酶基因足主要的碳青酶烯酶基因型,未检测到OXA-24组、OXA-58组、IMP型和VIM型碳青酶烯酶基因,OXA类碳青酶烯酶基因与插入序列ISAbal关系密切.
-
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酶烯酶基因型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北京天坛医院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产碳青酶烯酶的类型.方法 收集北京天坛医院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20株,对碳青酶烯酶基因OXA-23、OXA-24、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全部检测到OXA-23型基因,所有菌株均未检测到0XA-24、IMP、VIM型基因.结论 北京天坛医院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酶烯酶基因型以OXA-23型为主.
-
多重PCR快速检测鲍氏不动杆菌D类碳青酶烯酶相关基因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鲍氏不动杆菌D类碳青酶烯酶基因方法根据bla_(OXA-51)、bla_(OXA-23)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建立检测D类碳青酶烯酶bla_(OXA-51)、bla_(OXA-23)基因的多重PCR方法.结果 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有24株同时扩出bla_(OXA-51)和bla_(OXA-23),另外6株只扩出bla_(OXA-51)条带.结论 实验所建立的多重PCR能快速检测鲍氏不动杆菌D类碳青酶烯酶基因.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及其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采用K-B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碳青酶烯酶相关基因(IMP、VIM、GIM、SPM、OXA、GES)、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采用Etest试验观察氰氯苯腙(CCCP)对亚胺培南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以研究细胞内主动外排机制.结果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除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外,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48.0%~54.0%,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差,敏感率为3.0%~29.0%;对美罗培南29.0%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全部耐药;检测到IMP阳性率17.6%,oprD2阳性率2.9%,其余耐药基因未检测到;当CCCP存在时,亚胺培南的MIC值下降4个浓度梯度,提示存在主动外排机制的菌株占11.8%.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除阿米卡星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细胞内主动外排机制以及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但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不是铜绿假单胞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
-
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碳青酶烯类抗生素(CAB)的应用增多,细菌对 CAB 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而且CAB 细菌(RCAB)大多数呈多重耐药,这就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革兰阴性菌对CAB 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是产生各种碳青酶烯酶(CHBLs),CHBLs可分为丝氨酸类(SCHBLs) 和金属类(MCHBLs)两大类,不同类型的CHBLs的特性不同,针对产生不同CHBLs的细菌抗生素的选择也不同,检测出细菌是否产生碳青霉烯酶,产生哪类碳青霉烯酶,指导临床更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素,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流行,提高治疗效果.现对我院分离的115株耐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构建与耐药机制
目的 探讨产肺炎克雷伯型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能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取K-B法证实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36株纳入本研究,使用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对菌株进行验证,随后采用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并对电泳阳性条带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K-B法药敏试验显示36株耐碳氢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随后行Hodge验证,33株(91.7%)是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烯类耐药而对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仍然敏感.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再行Carba NP试验确证,其中27株(87.9%)阳性,6株(12.1%)阴性;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行PCR扩增及电泳实验,共有27株出现目标条带(340 bp)提示阳性,与Carba NP试验结果相一致.对出现目标条带的27株肺炎克雷伯菌再进行KPC-2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均为KPC-2型耐药基因.结论 K-B法药敏试验加随后改良Hodge试验验证对于筛查、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的符合度,为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有效筛查方法.K-B法药敏试验证实对KPC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等可能是有效治疗的药物之一.Hodge试验检测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存在12.1%(6/33)的假阳性率.Carba NP 试验及PCR扩增检测一致性好,具有确证产KPC肺炎克雷伯菌作用.随后的测序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均为KPC-2,该型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酶耐药的主要机制.
-
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弗劳地枸橼JH酸杆菌KPC-2基因的检测
目的 研究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以及其他常见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等电聚集电泳分析其β-内酰胺酶类型,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序列分析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型,接合试验分析其耐药质粒传递情况.结果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均为64 mg·L-1,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西丁、氨曲南和氨基糖苷类均耐药.转移接合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可以通过质粒转移.等电聚焦电泳结果显示转移接合子具有等电点(PI)约为5.0、7.5的2种β-内酰胺酶.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产生KPC-2基因.结论 KPC-2型碳青酶烯酶的产生是引起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碳青酶烯酶耐药的主要原因,并且该耐药性能通过质粒进行转移.
-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分类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的分布.方法 应用复合纸片法检测47株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PA临床分离株,据表型推测其耐药机制并分析其分布.结果 产金属酶、D2缺失、外排泵出分别占29.8%、31.9%、31.9%,产其他β-内酰胺酶占6.4%.结论 产金属酶是PA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主要机制之一,准确的实验室检测不仅可以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分类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的分布.方法 应用复合纸片法检测47株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PA临床分离株,据表型推测其耐药机制并分析其分布.结果 产金属酶、D2缺失、外排泵出分别占29.8%、31.9%、31.9%,产其他β-内酰胺酶占6.4%.结论 产金属酶是PA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主要机制之一,准确的实验室检测不仅可以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
改良Hodge试验阳性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了解Hodge试验阳性菌株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模式和评价临床常用的4种药物敏感性试验对KPC酶介导的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检出率.方法:收集经改良Hodge试验筛查为阳性的59株肠杆菌科细菌,用肉汤微量稀释法、纸片扩散法、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NS-448药敏卡和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G-5药敏卡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性.结果:Hodge试验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表型模式以三者均耐药为常见,该模式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中占59.6%,在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中占30%.纸片扩散法、肉汤微量稀释法、VITEK-32、ATB法检测亚胺堵南耐药率分别为69.4%、56.0%、50.8%和18.6%,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9.3%、91.5%、56.0%和25.4%,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对厄他培南的耐药检出率为84.7%和86.4%.结论: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能更好的检出KPC酶介导的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厄他培南可作为筛选产KPC酶菌株的指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