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蛋白激酶CK2活性与人精子质量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作者:阮杰;黄华振;刘新光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K2活性与人精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50例人精液标本的精子蛋白,利用同位素参入法检测CK2活性,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作精液分析.参照WHO标准,以精液常规检查完全正常的精子作为对照组,共10例;精液常规检查至少1项异常的精子作为观察组,共40例,对两组CK2活性进行比较,并分析CK2活性,评价精子质量主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K2活性每分钟计数值为2 637±986,观察组为1 358±671,观察组精液CK2活性明显下降(P<0.05);受检CK2活性与精子的密度无相关性(r=0.33,P>0.3);与精子的活动率相关(r=0.63,P<0.05),与精子的活力(A+B级)相关(r=0.69,P<0.01),包括与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相关(r=0.47,P<0.01),与精子直线运动速度(VSL)相关(r=0.45,P<0.01),与精子平均路径速度(VAP)相关(r=0.42,P<0.05).结论 蛋白激酶CK2活性与评价精子质量的主要参数相关,CK2活性降低可能导致精液质量下降,成为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本结果为男性不育候选基因CK2在生殖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RAS/MAPK通路在食管癌中的活化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柏素云;李冠武;张立民;陶如;翟静

    目的 通过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和激活情况,探讨RAS/MAPK信号级联在食管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Western-blot方法检测15例新鲜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13例癌旁组织、14例正常组织中p-ERK、ERK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该批组织石蜡切片中p-ERK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 Western-blot显示全部组织均表达ERK和p-ERK,统计分析表明,ERK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K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的表达有下降趋势,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则显示全部组织均表达p-ERK,阳性信号主要位于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和癌细胞的胞核.结论 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存在于所有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食管癌中该通路的活化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该通路活化水平的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

    作者:陈红芳;邓华瑜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信号转导异常是其基本发生机制之一,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具有重要地位.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蛋白激酶CK2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振杰;刘新光;周中军;梁念慈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蛋白激酶CK2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在细胞功能调节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正应用于CK2的研究中.

  • 蛋白激酶CK2与补体系统

    作者:周静;刘新光;梁念慈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由两个催化亚基(α和/或α′)和两个调节亚基β组成,参与了一系列细胞生理功能的过程.CK2与补体系统中的某些成分C1r、C3、C9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补体系统在杀灭、溶解细胞以及吸引吞噬细胞、调节吞噬作用等方面的生理功能.该文就近年来有关CK2对补体系统成分进行磷酸化的作用及其对补体生理功能方面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 蛋白激酶CK2与应激发生和细胞损伤修复

    作者:郑慧玲;刘新光;梁念慈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保守的蛋白激酶,底物众多,功能广泛.应激发生直至细胞损伤修复的全过程,是一个多因子、多环节的系统.CK2在其中许多条信号通路上都起到关键调节作用.

  • 蛋白激酶B在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华俊;谭建新

    蛋白激酶B(PKB)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通过依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活化,活化的PKB能传递抑制凋亡的生存信号.现综合介绍其在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调节机制和研究进展.

  • PKB/Akt信号通路与肿瘤

    作者:唐波;姜军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传递生长因子等胞外刺激信号,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增生、分化和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活动.近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发现Akt频繁激活,在调节肿瘤细胞的增生、凋亡、代谢以及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及其应用

    作者:黄功华;刘新光;梁念慈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一种重要分子,通过对底物的磷酸化而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信号的转导和加工、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针对CK2的抑制剂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CK2的抑制剂在探讨CK2的作用机制及在治疗某些类型的肿瘤和促进细胞凋亡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蛋白激酶类 抑制剂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人肝癌发生中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作者:申丽娟;郭薇;高平;余洁;钱忠义;张华献;章宗籍

    目的 研究人肝癌发生过程中p38MAPK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肝癌发生的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原位检测人肝癌(36例)和相关慢性肝病组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癌周肝硬化分别为20、20、36例)的p38MAPK、HBX、细胞周期G2/M期相关因子(cdc25B,p34cdc2,细胞周期蛋白B1)、细胞增殖因子Ki-67和细胞凋亡情况.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x2检验、One-Way ANOVA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HBX在慢性乙型肝炎(65.0%)和肝癌组(44.4%)阳性率较高,主要表达于胞核; p38MAPK、cdc25B、细胞周期蛋白B1、p34cdc2的阳性率从正常肝组织(40.0%,20.0%,20.0%,30.0%)、慢性乙型肝炎(60.0%,65.0%,40.0%,50.0%)、肝硬化(65.0%,75.0%,70.0%,55.0%)、癌周肝硬化(66.7%,75.0%,75.0%,63.9%)到肝癌组(77.8%,80.6%,80.6%,72.2%)逐渐增高,表达部位发生改变.p38MAPK胞核表达主要见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胞质表达见于癌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癌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P>0.05).正常肝、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的增殖指数(0.0000±0.000,0.0502±0.011,0.0411±0.009,0.0762±0.017,0.1810±0.036)和凋亡指数(0.0351±0.024,0.0607±0.022,0.0562±0.013,0.0716±0.011,0.1200±0.018)比较,除肝硬化外也逐渐增高,增殖指数在肝癌分化差组(0.2285±0.062)高于分化好组(0.1216±0.032,t=2.082,P=0.044),凋亡指数肝癌在分化好组(0.152±0.026)高于分化差组(0.081±0.022,t=2.129,P=0.041).结论 肝癌发生过程中,HBX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引起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异常改变.细胞增殖基本与凋亡相伴随,肝癌增殖程度高于凋亡程度.癌周肝硬化不同于不伴癌的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更密切.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涛;田伏洲;蔡忠红;尹致良

    目的用反义寡核苷酸封闭肝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比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微丝系统变化,激酶活性检测方法测定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免疫沉淀法测定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p38MAPK)活性的变化. 结果脂质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肝癌细胞后Ⅰ~Ⅵ组(空白对照、正义对照、400、600、800、1000ng/ml反义转染组)细胞内p38MAPK活性分别为7.03、7.07、13.47、16.37、43.97及47.87;caspase-3活性分别为0.015±0.010、0.014±0.002、0.026±0.003、0.042±0.001、0.093±0.001及0.100±0.001;Ⅳ~Ⅵ组细胞内p38MAPK及caspase-3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转染后细胞发生G2/M期阻滞,Ⅰ~Ⅵ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70%、0.76%、2.43%、7.82%、23.11%及31.35%,各实验组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内微丝形态结构破坏,Ⅰ~Ⅵ组细胞肌动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89.69±6.68、184.23±8.76、173.14±8.15、99.48±6.57、76.69±10.05及63.80±6.79,Ⅳ~Ⅵ组细胞肌动蛋白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结论脂质体介导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可以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同时通过激活p38MAPK 诱导caspase-3活化,活化的caspase-3切割破坏细胞内骨架微丝系统的结构,进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肥大细胞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变化

    作者:徐可树;李琪;周霞

    目的 观察肝纤维化大鼠的肥大细胞(MC)数量变化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肝脏中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甲苯胺蓝染色显示MC,运用碱水解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造模2、4、8、12周组大鼠肝组织中PA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R-2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MC数量极少,仅(2.5±1.0)个,主要沿肝脏汇管区分布;模型组MC数量:2周为(9.1±0.5)个,4周为(15.7±3.0)个,8周为(32.0±3.3)个.造模组2周与正常组比较,P=0.038,造模组组间比较,F=58.55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C在汇管区、中央静脉周围密集分布.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脏羟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升高.PAR-2 mRNA检测结果,PAR-2/β-肌动蛋白(β-actin):正常对照组几乎不表达;造模2周肝组织可有少量PAR-2 mRNA表达,为0.15±0.01,4周为0.35±0.02,8周为0.80±0.02.PAR-2蛋白检测结果,阳性信号灰度:正常对照组为156.0±0.5;造模2周为162.5±1.3,4周为174.8±1.3,8周为185.7±2.1,12周为207.7±4.4,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和模型组组间比较,F=429.38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C数量、羟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一致,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肝刺激因子诱导BEL-7402肝癌细胞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

    作者:陈莉;安威;谭信;高鼎成;戴杰

    目的 观察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 HSS)对肝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信号传导的调节作用。方法自鼠肝提取HSS, 纯化后作用于BEL-7402肝癌细胞, 检测HSS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活性的影响。结果生物化学方法提取HSS与基因重组HSS分子量一致; HSS可活化MAPK, 其作用强度不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以PD98059 (0~100μmol/L) 阻断MAPK信号通路后, HSS刺激MAPK的作用逐渐减弱, 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HSS对酪氨酸激酶信号分子MAPK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可能为其促肝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 p38信号转导途径对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雨;田伏洲;汤礼军;石力;张晓琼

    目的研究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期间p38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对其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通过自行建立的兔离体盯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一定剂量的特异性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SB202190加入到保存液中,根据原位灌注液及保存液中加入SB202190的剂量再将离体肝分为A、B、C、D 4组.分别于冷保存前、冷保存未及再灌注5、10、15、30、60、120 min获取离体肝组织及受体兔静脉血液标本.分别应用免疫印迹杂交和免疫沉淀法测定离体肝组织磷酸化p 3 8MAPK的活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离体兔肝功酶学含量;并测定再灌注120 min内的胆汁分泌总量.结果在正常肝组织中p38 MAPK即有一定的基础活性;经冷保存后有一定的升高,再灌注10 min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至再灌注120 min时降低至正常水平;而在冷保存液中加入SB202190后,再灌注期间p38 MAPK的活性受到显著性抑制,其中B、C、D组p38 MAPK活性峰值仅分别为A组的5 3.9%,12.8%,9.6%;再灌注期间各组受体肝酶学水平均表现为A>B>C>D,而胆汁分泌量表现为A<B<C<D,且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胜.结论冷保存液中加入SB2021 90后离体肝再灌注期间p38 MAPK活性受到显著性抑制,而且能够使离体肝于缺血再灌注期间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从而提示缺血再灌注期间p 3 8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与离体肝损伤密切相关,p 3 8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可能是导致离体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 人乳铁蛋白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蛋白激酶表达的作用

    作者:王卒平;刘啟蒙;张冬青;况勇

    目的:探讨人乳铁蛋白(hLF)对软骨细胞外蛋白激酶(ERK)表达与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方向。方法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在试验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hLF,并设置空白对照组(hLF为0),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力;用LIVE/DEAD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细胞活力;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RK的表达。结果hLF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hLF对关节软骨细胞的活力有促进作用(P<0.05);hLF有上调关节软骨细胞的ERKmRNA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hLF增加ERKmRNA的表达,具有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活力的作用。

  • 外源性NPM突变蛋白对AKT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对白血病增殖的意义

    作者:全静;王春;李宝林;刘靳波

    目的 探讨外源性核仁磷酸蛋白A型突变体(NPM mA)对蛋白激酶B(AKT)的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意义.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NPM mA与AKT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PM mA与AKT的亚细胞定位,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K562细胞中,NPM mA能够与AKT结合.免疫荧光显示,NPM m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当共同转染NPM mA和AKT到HEK293T细胞后,AKT由弥散分布转移至细胞胞质.另外,K562 mA组(突变组)细胞在72 h时较K562 c1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和K562 wt组(野生组)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AKT抑制剂(AKT inhibitorⅣ,AKTⅣ)处理48 h后,K562 wt组和K562 c1组增殖被明显抑制,K562 mA组仍能维持生长(P<0.01).结论 外源性NPM mA能够改变AKT的亚细胞定位,且调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恶性增殖.

  • 肿瘤错配修复基因PMS2及活化Akt1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贾静辉;李春东;陈冰;李景轩;童英

    目的:检测Akt1、P-AktS473和PMS2蛋白在人类不同卵巢癌细胞株(A2780、Caov3、C13*和ES2)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kt1、P-Akt S473和PMS2蛋白分别于A2780、Caov3、C13*和ES2细胞中表达水平;应用Akt1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Akt1特异性抑制剂API-2调节Akt1活化水平,观察PMS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Akt1,P-Akt S473及PMS23种蛋白在A2780,Caov3,C13*和ES2卵巢癌细胞内均表达,但表达水平高低不一,即Akt1的活化形式P-Akt S473与PMS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应用IGF-1上调Akt1的活性后,ES2和Caov3中PMS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与IGF-1的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应用特异性抑制剂 API-2抑制Akt1的活性后,A2780中 PMS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PI-2的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结论人类卵巢癌细胞中PMS2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受活化Akt1的直接调控。

  • 五味子甲素SchA缓解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纪朋艳;李妍;张巍;彭顺利;何哲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SchA )缓解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 PP+)诱导S H-SY5Y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加入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模型组(M PP+进行诱导);SchA组;SchA与M PP+共同处理的SchA组,其中SchA终浓度分别为1、3、5μmol/L ,M PP+终浓度为1 mmol/L。NO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 NO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总Akt、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MMP+诱导后,SH-SY5Y细胞NO含量明显增高(P<0.05),经5μmol/L SchA及MPP+共同处理的SH-SY5Y细胞,NO的含量明显降低。各组总Akt相对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细胞p-Akt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SchA组细胞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Sch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A缓解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可能与影响NO含量及p-Akt蛋白表达有关。

  • 白藜芦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郭慧琳;张献全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IGF-1(10、20、40 ng/mL)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而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0、25、50 μmol/L)对MCF-7细胞具有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白藜芦醇与IGF-1共同作用后,MCF-7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Wortmannin (10-6 mol/L)预处理后,IGF-1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受到明显抑制(P<0.05);IGF-1(40 ng/mL)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以白藜芦醇(50 μmol/L)、IGF-1(40 ng/mL)共同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GF-1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IGF-1介导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效应与PI3K-AKT信号途径密切相关.

  • 羧甲司坦对慢性气道炎症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和γ-GCS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国吾;夏熙郑;刘待见

    目的 观察羧甲司坦对慢性气道炎症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羧甲司坦治疗组.模型组及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和熏香烟法制成慢性气道炎症大鼠模型,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在第17~30天吸烟前30 min给予羧甲司坦(500 mg/kg)灌胃.计数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γ-GCS及磷酸化 AKT (p-AKT)的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I3K mRNA、γ-GCS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炎症浸润及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AKT蛋白、γ-GCS蛋白、PI3K mRNA及γ-GCS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含量明显减少,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上升(P<0.05).结论 羧甲司坦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γ-GCS蛋白的表达,减轻被动吸烟大鼠肺部的炎症和氧化应激.

328 条记录 15/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