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睫状体星形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47岁.左眼视力下降半年余,于2000年9月21日入院.CT示左眼球内占位性病变.专科检查:左眼虹膜变形,11点至5点位虹膜隆起,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临床诊断:左眼球内占位性病变,继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理检查:摘除的眼球1只,1.8 cm×1.7 cm×1.3 cm,角膜混浊,晶体呈白色混浊状,玻璃体大部分流失,虹膜下有一扁圆形隆起,1.2 cm×0.5 cm×0.3 cm大小,切面灰白色,实质状.镜下观察:瘤细胞胞质界限不清,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较细,可见小核仁.瘤细胞成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之间为丰富而纤细的原纤维背景,毛细血管丰富.瘤组织侵犯睫状体(图1).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图2),S-100阳性,肌动蛋白阴性,HMB45阴性.
-
超声诊断外伤性白内障并玻璃体积脓1例
患者女,19岁.因钢丝蹦右眼伤,疼痛、视物模糊,2 h后来诊.检查:右眼睑轻度肿胀、羞明、混合性充血、角膜4点方位近1 mm处可见一已自行闭合的小圆形穿孔伤,局部角膜混浊,前房内积血约7 mm液平,内眼无法窥视.诊断:右眼角膜穿通伤,前房积血.入院后给予抗菌素、激素、止血等药物治疗.2周后,前房积血全部吸收.但伤眼疼痛,混合性充血(+),混浊的角膜面扩大,前房内黄白色积液约2 mm液平,瞳孔散大(药物性),晶体混浊,虹膜部分与晶体前囊膜粘连,WBC 22.8×109/L.同时超声所见:右眼形态结构失常,玻璃体暗区混浊,内有无定性弥散的弱回声光点,有明显后运动,形态多变.晶状体前缘不规则增厚约5 mm,不对称,回声增强(图1).超声提示:外伤性白内障并玻璃体积脓.后经手术证实,并采用玻璃体切割术.
-
糖尿病眼部病变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部病变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对本院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DM),视力障碍的68例(136只眼),进行超声扫描,对病变作出诊断.结果:晶体混浊(白内障),38只眼(27.9%):皮质混合型:18只眼(13.2%),核混浊型:12只眼(8.8%),完全混浊型:8只眼(5.8%).玻璃体混浊:88只眼(64.7%),轻度:44只眼(32.3%),中度:24只眼(17.6%),重度:20只眼(14.7%).玻璃体机化伴视网膜脱离:6只眼(4.4%),正常:4只眼(2.9%).结论:超声诊断糖尿病眼部病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与白内障的发生
个体营养状况会影响晶体清晰度,对白内障发生和进展产生作用。以往在实验动物中进行的一些饮食限制研究及体外试验提示:多种营养素对白内障形成均有影响,其中包括蛋白质、氨基酸、核黄素、Vit C、Vit E、硒、钙、锌及其他一些营养素[1]。更新的研究显示多种外界因素如紫外线、人体代谢产物等均能产生活化氧而损伤晶体上皮纤维细胞膜,造成晶体混浊。而晶体中存在酶性或非酶性保护因素,使此类含氧分子失活来维持晶体的透明度。这一保护系统会随年龄增大而退化。天然产生的抗氧化因素包括谷胱甘肽(GSH)、Vit C、Vit E和β-胡萝卜素等[2]。由此引发摄入抗氧化性微量营养素可能影响白内障发生率的假想。
-
Marfan综合征继发青光眼致巩膜葡萄肿一例
患者陈×,女,11岁,因"右眼无明显诱因胀痛伴头痛视力下降三天"来诊,曾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二次.眼部检查VOD手动,眼前,VOS0.1,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浊,前房浅,房角关闭,瞳孔直径约7mm欠园,对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向下方全脱位,瞳孔区仅见小部分晶体,眼底窥不清,B超提示眼轴变长.
-
眼脑肾综合征一例报告
患儿,男,3岁.因生长发育落后伴反复出现蛋白尿,于1994年7月入院.患儿生后2个月发现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及蛋白尿,尿蛋白波动于(+~+++).9个月时头颅CT示脑萎缩.18个月会坐,2岁会走,3岁认父母.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体重10kg,身高75cm.目光呆滞,表情淡漠.双侧晶体混浊,瞳孔变形,双眼水平震颤.可见方颅及肋串珠.
-
三硝基甲苯慢性职业中毒预防对策的研究
三硝基甲苯(TNT)作为一种标准炸药,广泛应用于国防、煤炭、化工、采矿等行业,它可以造成眼晶体、肝脏、血液和神经经系统的损害,但中毒机制至今尚未研究清楚.曾有报道,TNT可以造成晶体混浊,引起白内障为其接触者常见、早和特征性体征,但对TNT造成的中毒性白内障国内外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且TNT中毒性白内障,脱离接触后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尽管车间空气中TNT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1mg/m3)以下,职业接触者仍有中毒现象发生.在我国,TNT中毒居五种常见职业中毒之首.
-
角膜长度测量误差致人工晶体计算误差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7岁,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年,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右眼视力数指/10 cm,光定位及色觉分辨正常,B超显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后巩膜轻度葡萄肿.右眼角膜曲率K值43.22,眼轴长22.44 mm,因晶体混浊严重,电脑验光仪未测得右眼屈光度(患者自诉右眼原有近视,从未矫正),左眼屈光度-3.0DS≈-1.5DC×72°.依据人工晶体SRKII计算公式,如植入A=118.0,+24.0D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残余屈光度-0.77DS.
-
糖尿病并发眼外肌麻痹4例
糖尿病是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眼部并发症较多,但并发眼外肌麻痹病例报告甚少,在2007-2009年来遇到四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67岁,于2007年5月因糖尿病住院内科,患者诉复视2月,糖尿病史7年.请五官科会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眼部检查:视力:右0.2,左0.3,右眼外斜25°,内转不能,晶体混浊,眼底窥不进,尿糖(+++),酮体(-),空腹血糖13.2mml/L,餐后两小时血糖21.8mmol/L,头颅CT(-),诊断:糖尿病并发内直肌麻痹.经内科降血糖、维生素、扩张血管剂、营养神经等治疗两月,复视消失,眼位恢复正常.
-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晶体损害与其尿中2,6-二硝基-4-氨基甲苯含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晶体损害与尿2,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含量的关系. 方法作业工人散瞳后检查眼晶体,并且测定班后尿DNAT含量. 结果当作业工人晶体出现混浊时,尿中DNAT含量明显增加(2.38 mg/L),其与接触TNT尚未出现晶体混浊组(1.44 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晶体混浊程度随尿DNAT含量的增高呈增加的趋势.ILO提出的DNAT 30 mg/L生物阈限值不适合我国职业人群.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2 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 晶体混浊 生物监测 -
海门市放射工作人员1993~2002年健康状况分析
海门市共有40家医疗卫生单位,医用诊断X线机58台,共有放射工作人员105名,自1992年起,我们对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建立了健康档案,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每1~2 a对其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及职业性健康检查,1996年海门市作为南通创建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示范市的试点市,对全市的X线机防护设施进行了改进,加强了监督管理,各项工作渐趋规范.现将海门市1993~2002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作一总结,分析如下.
-
郑州市632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调查
为了贯彻执行卫生部52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我单位2001年对郑州市632例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郑州市区放射工作人员358名眼晶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长期低剂量率职业照射对人体眼晶状体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市区358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的变化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眼晶体混浊率提高,其特点是后囊下、赤道部眼晶体混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医用X射线组混浊率高.结论眼晶状体是对射线比较敏感的器官之一,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可造成眼晶体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放射性白内障.
-
低功率密度微波接触者眼部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微波对操作人员眼部,晶状体的损伤,为做好健康监护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某市企业112名从事微波作业人员进行眼科检查,并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调查组晶体总混浊率及晶体混浊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超过10 a的微波作业人员及45岁以下微波作业人员晶体混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对工作人员眼晶状体造成损伤,且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应加强对微波作业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防护工作,特别是眼部的防护.
-
调整饮食防治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晶体变性及产生混浊而发生的一种眼睛疾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特点:多数是双眼发病,常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并出现渐进性、无痛性视力障碍.视力障碍出现的时间,可因晶体混浊的部位不同而决定.
-
关于青光眼手术 你该了解什么?
手术时机如何选择?总的来说,青光眼在明确诊断后,通过药物、激光等治疗,眼压仍得不到控制、视神经损伤加重以及视野缺损继续进展,此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手术时机的选择还要考虑不同因素.对于闭角型青光眼,需要考虑眼压水平、前房角关闭程度及晶体混浊情况.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护理
青光眼患者眼睛多具有前房浅、房角窄、晶体较厚且位置靠前等解剖特点[1],使瞳孔缘与晶体表面接触紧密,房水越过瞳孔时的阻力增加,后房压力使虹膜膨隆是房角极易关闭的基础,在白内障的膨胀期,当情绪波动、劳累、长时间暗环境工作时,极易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急剧下降,加速晶体混浊,这类患者与单纯的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具有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等特殊性,笔者采用了一些专科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前房液中检出一株流感嗜血杆菌
2003年1月,从一眼外伤患者前房液中分离到一株流感嗜血杆菌(H·infiuenzae),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10岁.3 d前一铁屑飞入右眼,造成角膜穿通伤,并伴有发热及感冒症状,经一般消炎治疗,后来我院就诊.视力:右眼面前手动,左眼0.8.眼科检查: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房闪+++,晶体混浊.实验室检查:WBC11.0×109/L,N 0.78,L0.22;结膜囊细菌培养: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眼B超:右眼球内异物,眼内炎.实施前房异物取出联合外伤障摘除、角膜穿通伤缝合手术,术中抽取前房液及异物做细菌培养均检出流感嗜血杆菌,同时取患者鼻咽分泌物进行培养,未发现可疑致病菌.以敏感抗生素全身局部用药2周后痊愈出院.
-
白内障病人术后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
由晶体混浊引起的失明是世界上致盲的首要原因.虽然人们试图防止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但至今尚无肯定的药物疗效.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其复明的主要手段,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等优点.由于此手术无菌要求高,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术后预防感染致关重要.我院1997年12月~2001年10月手术共967例1243只眼均取得一期愈合.无一例因交叉感染而影响手术效果和视力恢复.现在笔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如下.
-
预防白内障应少晒太阳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晶体由晶体囊、晶体上皮及蛋白含量丰富的晶体纤维组成.当各种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体囊渗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体蛋白变性、水肿、纤维之间出现水裂,空泡,上皮细胞增生,此时晶体由透明变为混浊.不论晶体混浊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视力,均可称做白内障.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