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胃肠道弥漫性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喻芳;徐静;姜支农

    患者男,74岁。因腹胀、腹痛、腹泻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于2014年12月10日入院。大便约5~15次/天,水样便,无黑便、血便,无发热、呕吐。发病以来体质量减少15 kg。体检:皮肤干燥,消瘦。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听诊均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6次/min,下肢中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22×109/L。尿和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血清总蛋白42.0 g/L,白蛋白28.8 g/L,球蛋白13.2 g/L。血钾3.99 mmol/L,血钠135 mmol/L,C反应蛋白9.6 mg/L(0~5 mg/L)。乙肝五项检测:HBsAg、HBeAb、HBcAb 均阳性。HBV-DNA <5.0×105 copy/L。血清 CA12541.27×103 U/L。血清胃泌素33.84 ng /L (25~100 ng/L)。甲状腺激素及自身抗体检测均正常。胸部CT显示左上肺叶若干磨玻璃密度结节。腹部CT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直肠壁似增厚,盆腔少量积液。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胃体、胃窦多发性浅表糜烂,十二指肠降部局部黏膜隆起(图1,2)。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黏膜水肿,伴模糊的黏膜下血管影(图3,4)。

  • 黑斑息肉病并发肠套叠2例

    作者:胡云才

    例1:女性,17岁,住院号0221184,因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查体:体温37.2℃,口唇、眼睑及双足拇指末端可见黑色素斑.心、肺正常,腹不胀,脐周围压痛,无反跳痛与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腹部透视正常,白细胞14.17×109/L,入院诊断:腹痛原因待查,黑斑息肉病?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齿状线10cm、12 cm、30 cm处分别可见1.5 cm大息肉,行镜下切除.十二指肠镜检查见十二指肠降部有-2 cm大息肉,镜下切除.但病人腹痛症状逐渐加重,B超检查见腹腔少量积液,在脐右侧探及"同心圆"样强回声团块,考虑肠套叠.因病人家属不同意手术,直至人院后第7天,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急症手术,见腹腔有脓性液体1 600 ml,部分肠管表面附着大量脓苔,距屈氏韧带150 cm处空肠套人远端空肠70 cm,复位后见套入肠管已经坏死,肠腔内有一直径3 cm大息肉,行肠切除,对端吻合,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为小肠腺瘤,肠管化脓性炎症并出血坏死.

  • 纤维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石症疗效观察

    作者:贾廷印;李海中

    我院1998-10~2005-06联合运用腹腔镜、纤维十二指肠镜对185例胆囊结石疑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取石术,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30例分析

    作者:刘鹏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证实肝外胆管结石,胆道有无狭窄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术后2~3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30例中,8例取石失败,留置鼻胆管引流,行LC加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期缝合术,余均成功.取石成功率93%,住院时间平均10 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此术式可代替大部分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值得临床推广.

  • 十二指肠憩室120例

    作者:吴江;邓长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特点.方法:收集近20 a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患者中经X线钡餐、十二指肠镜检查及手术中发现的12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临床表现未见特殊,多由X线检查确诊,大部分为内科治疗.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X线胃肠钡餐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定.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患者有消化道症状,且憩室与其他疾病共存时,应首先考虑治疗其他疾病.

  • 三镜联合治疗老年人梗阻性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作者:卜双龙;张树友;周云生;余子健;梁庆模;余枭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及术中纤维胆道镜(简称三镜)联合治疗老年人梗阻性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梗阻性胆管结石患者65例.分为三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残余结石率、胃肠道恢复时间、病死率及随诊结果. 结果 腹腔引流时间及残石率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3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术前准备时间1~3 d;三镜组30例,术前准备5~7 d,无死亡病例.三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腹组[分别为(82.7±35.2)ml和(203.4±45.1)ml、(9.1±4.3)d和(16.7±2.2)d、(1.7±0.5)例和(4.0±1.4)例、(2.7±1.3)d和(3.5±0.7)d](均为P<0.05). 结论 老年梗阻性胆管结石患者施行三镜联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 普-杰综合征一例

    作者:胡仁典;尹彩芳;王爱娜;侯春阳

    患者女,27岁.因发作性腹痛于1999年4月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伴恶心、呕吐,大便表面有切迹,无脓、血便,轻时每次持续10 min左右,排气后腹痛缓解,重时用654-2 肌注10 mg即可缓解.上述症状每年发作3~5次,无季节性.患者出生时,左肩胛部皮肤有鸡蛋黄大小黑色素斑,3岁时上、下唇出现点、片状黑色素斑,10岁时双手指掌面出现黑色素斑.家族中3代无类似发病.体检:发育正常,左肩胛部皮肤可见8 cm×9 cm黑色素斑,上下口唇、双手指掌面可见散在点、片状黑色素斑 (0.1~0.5 cm),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周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及,肠鸣音活跃,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正常.肝、胆、胰、脾及泌尿系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见小肠有20余颗息肉样残块;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结肠镜检查见直肠至升结肠有直径0.5~3 cm大小不等的30多颗带蒂息肉,息肉活检示错构细胞瘤,未见癌变.诊断为普-杰(Peutz-Jeghers)综合征.

  •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峥;张忠涛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TD)的诊断和术式选择.方法 对北京丰台医院1995-2005年间52例PTD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行十二指肠镜检查42例,发现肿瘤38例(90.5%);行气钡双重造影40例,发现肿瘤32例(80%).良性肿瘤6例,均行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局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100%;恶性肿瘤46例;2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行十二指肠阶段性切除,13例行旁路手术,1例活检加T管引流,手术切除率为69.6%,切除后5总年生存率为32.6%.结论 十二指肠镜和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PTD的主要检查方法.恶性肿瘤应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良性肿瘤行十二指肠阶段性切除或局部切除效果满意.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在急性结石性胆管炎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吕云霄;程云霄;许跃明;杜为兵;王宾;何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JPDD)在不同程度急性结石性胆管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并施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病例48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88例患者JPDD检出率在Ⅰ级、Ⅱ级、Ⅲ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中分别为2.87%、6.15%、4.10%;Ⅲ级胆管炎JPDD检出率比Ⅱ级、Ⅰ级胆管炎JPDD检出率高(x2=4.486,P=0.034;x2=14.686,P<0.001);JPDD组Ⅲ级胆管炎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值高于Ⅱ级、Ⅰ级胆管炎血浆PCT值(t=10.420 9,P<0.001;t =4.8704,P<0.001).有JPDD组插管失败例数及术后24 h淀粉酶水平高于无JPDD组(x2=36.95,P<0.001;t=8.29,P<0.001).结论 JPDD检出率与患者年龄、胆管炎严重程度有关,可能影响其血浆PCT值;JPDD可能会增加增加十二指肠镜插管失败率及术后24 h淀粉酶水平.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金仲田;李澍;彭吉润;李英杰;冷希圣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间治疗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肿瘤位于球部6例(10%)、降部44例(82%)、水平与升部各2例(4%),其中降部乳头区为38例,占降部86%.病理类型为腺癌50例(92%),黏液腺癌2例(4%),类癌与低分化腺鳞癌各1例(2%).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经纤维十二指肠镜及ERCP确诊率分别为94%和78%.合并胆囊病变率为37%.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8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9例,失去手术时机6例.手术切除率为89%,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22%,姑息性手术3~24个月死亡,未行手术者6个月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以降部乳头区多见,以腺癌为主,临床表现特异性差,易合并胆囊病变.纤维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治疗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十二指肠癌的诊治分析

    作者:吴健雄;邵永孚;荣维淇;单毅;崔修铮;高继东;吴铁成;毕建军;冯强;郑朝旭;车旭;易进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45例十二指肠癌的诊治方法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十二指肠癌确诊率为95%(20/21),十二指肠X线低张造影检出率为96%(22/23),腹部B超及CT的检出率分别为29%(13/45)及73%(19/26),5例行核磁共振(MRI)检查,4例显示肿瘤.手术治疗44例,肿瘤切除率为53%(24/45),根治性切除率为42%(19/45).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9%、26%,肿瘤未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 结论联合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能较理想地诊断各段十二指肠肿瘤,B超、CT及MRI均能判断梗阻性黄疸者的梗阻部位,且有助于检出转移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罕见的十二指肠间质瘤一例

    作者:章忠渭;徐卫星;孙一峰;刘庆猛;杨月明;王伟林

    患者,女,75岁,因“上腹隐痛伴皮肤、眼白发黄、尿色深黄1个月”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上腹中部轻压痛。B超及增强CT示:胰腺钩突圆形强化结节,大小1.7 cm×1.8 cm,致部分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主胰管扩张(图1~3)。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未见异常。

  • 十二指肠间质瘤3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昱骥;周建平;李新;孔凡民;田雨霖;董明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常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占46%(18/39).增强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准确率为69%(22/32),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准确率为83% (15/18).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占69%(27/39).39例均行手术治疗,R0切除34例,其中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及胃大部切除术各3例,另有转流或探查手术5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有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均行非手术治疗治愈.R0切除术后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2%、41%.结论 腹部增强CT和十二指肠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方法.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大小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以达到R0切除,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应该是首选术式.对于中、高危险度的患者,术后应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早期治疗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7例报告

    作者:郭鑫;陈安平;李波;山长星;索运生;刘安;易斌;王征夏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早期治疗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和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在发病7 d内(早期手术组)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EST)40例患者资料,并与在胰腺炎治疗2周后(延期手术组)同期行LC联合EST 17例患者资料,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同期行LC联合EST手术成功率早期手术组为92.5%,延期手术组为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胆管残留结石、胰腺炎加重.无胃肠穿孔、胆管穿孔、胆漏、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无死亡.但延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轻型急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例,于发病7 d内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安全、有效的.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53例报告

    作者:陈安平;索运生;肖宏;陈先林;龙飞伍;刘安;王征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和胆管镜探查取石术,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结果 施行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53例,51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2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1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98例报告

    作者:陈安平;赵聪;索运生;陈先林;肖宏;刘安;王征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 和适应证.方法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结果 施行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98例,89例乳头切开取石成功,4例乳头切开成功,5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7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腹腔镜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121例报告

    作者:陈安平;徐俊波;索运生;肖宏;陈先林;龙飞伍;刘安;王征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结果 治疗121例,107例乳头切开取石成功,9例乳头切开排石成功,3例中转为其他术式,2例胆管残留结石.术后轻症胰腺炎8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胆漏、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腹腔镜下气囊鼻胆管取石术、扩张术、引流术临床应用236例

    作者:陈安平;高原;李华林;胡铤;索运生;刘进衡;张胜龙;刘安;易斌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联合气囊鼻胆管取石术、扩张术、引流术( LEBNE)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8月运用LEBNE治疗236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胆总管内径为0.2~0.8 cm)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情况分为胆管镜组(52例)、十二指肠镜组(64例)和三镜组(120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术后成功率、并发症和鼻胆管引流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胆管镜组行胆管镜取净结石31例(59.6%)。十二指肠镜组行乳头切开取净结石43例(67.2%)。三镜组经胆管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取净结石99例(82.5%)。三镜组取净结石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9, P<0.05)。手术成功率比较,三镜组手术成功率(100%)均高于其他两组(十二指肠镜组89.0%,胆管镜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5, P=0.000)。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EBNE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三镜同期手术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238例报告

    作者:陈安平;王佳牧;索运生;刘安;易斌;孙科;张胜龙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乳头狭窄,及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的经验.方法 腹腔镜下行 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液电碎石,经腹胆道镜钳道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十二指肠镜行乳头切开术,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口.结果 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 238 例,术中成功切除胆囊和取净胆总管结石238 例( 100.0% ).236 例( 99.2% )乳头狭窄切开成功,直接施行一期缝合术,2 例( 0.8% )乳头狭窄切开失败者改为 T 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 4 例( 1.7% );发生胆漏 7 例( 2.9% ),经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选择适宜的患者,采用三镜同期手术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注气造影——一种肝门部胆管癌ERCP检查治疗的新方法(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作者: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行肝门都胆管癌(HCC)造影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CT、磁共振胆管胰腺造影术(MRCP)诊断明确的HOC患者36例,随机分为注气造影组和碘造影剂组,每组18例.两组均正常插入十二指肠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在透视观察下,利用导丝技术经乳头插管成功后,顺导丝送导管人左(或右)肝内胆管,行造影观察.碘造影剂组按常规注入35%安碘醇,调整导丝至左(或右)肝内胆管主干,置入7Fr或8.5Fr一体式塑料内支架,抽出造影剂后释放支架;注气造影组注入空气,透视下观察,调整导丝至左(或右)肝内胆管主干,置入7Fr或8.5Fr塑料内支架,抽出注入气体后释放支架.重新插管至另一侧肝内胆管,分别注入碘造影剂或空气透视观察后置入8.5Fr塑料内支架.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黄疸消退、发热、腹痛等情况.结果 36例HOC患者行内镜逆行胆总管胰腺造影术(ERCP)塑料内支架置入术均一次成功.碘造影剂组中6例术后出现发热,其中3例黄疸未消退患者再次行ERCP,调整支架引流位置,引流出脓性胆汁后体温降至正常、黄疸消退,另3例发热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黄疸消退.注气造影组中未出现术后发热和化脓性胆管炎病例,黄疸消退理想.结论 经十二指肠镜注气造影并支架引流治疗HCC更加安全,疗效满意.

9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