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RIM-19表达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周颖;卫莹;李敏;彭程;冯定庆;程勇;肖卫华;凌斌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GRIM-19表达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RIM-19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表达GRIM-19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eLa细胞转染GRIM19重组质粒前后GRIM-19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并将HeLa/con、HeLa/GRIM-19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以检测荷瘤情况;同时对移植瘤检测其GRIM-19 mRNA及其下游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建立稳定表达GRIM-19基因的HeLa/GRIM-19细胞株.RT-PCR结果显示GRIM-19基因在HeLa/GRIM-19细胞中mRHA表达明显增加,Western 印迹法检测同样发现GRIM-19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而STAT3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TT检测结果显示HeLa/ GRIM-19细胞增殖较HeLa/con明显减慢(P<0.05),其接种后肿瘤生长速度亦明显减慢(P<0.01).移植瘤的RT-PCR结果表明GRIM-19表达升高、STAT3表达降低.结论:GRIM-19的表达可以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作为子宫颈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幽门螺杆菌致BALB/c小鼠胃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作者:吕静;李惠;周汛;蔡涛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小鼠胃黏膜内肥大细胞(MC)脱颗粒及对胃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以佐证Hp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7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Hp组30只,每间隔3日灌喂1次Hp菌液,共7次;对照组两组,各20只,分别灌喂45%的乙醇和2%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以蔗糖浓度的变化作为胃黏膜通透性变化的标志,并用甲苯胺蓝染色法(TB)观察灌胃后小鼠胃黏膜内MC总数、脱颗粒MC总数以及脱颗粒MC的百分比. 结果 三组小鼠胃黏膜MC总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59,P<0.01);且脱颗粒MC百分比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08.16,P<0.01),Hp组多,乙醇组次之.Hp组、乙醇组小鼠灌胃后其外周血中的蔗糖浓度较灌胃前明显增加,且乙醇组高于Hp组;BAS组小鼠灌胃前后其外周血中的蔗糖浓度无明显变化(F=-4.06,P>0.01),与Hp组和乙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03,P<0.01). 结论 Hp感染可导致小鼠胄黏膜MC数量增加,脱颗粒增多,从而释放组胺和一系列血管活性介质到外周血,可能与荨麻疹的表现有关.

  • 强脉冲光对BALB/c小鼠皮肤胶原的影响

    作者:曹妍;吴迪;骆丹;徐晶;徐丽贤;陈斌

    目的 研究强脉冲光对BALB/c小鼠真皮内胶原含量以及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使用强脉冲光照射BALB/c小鼠背部皮肤,取各时间照射组和未照射组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包括病理切片H-E染色和Ⅰ型、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提取皮肤组织RNA,逆转录PCR检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 照光后第1周内皮肤胶原染色与未照射部位比较无明显差别,2周后照射部位真皮开始增厚,并进行性增多至第8周;免疫组化染色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P<0.05).2周后小鼠皮肤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且表达水平随照光后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强脉冲光照射小鼠皮肤后可刺激真皮胶原含量增加.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徐君英;丁丁;孙红颖;陈枢青

    目的:制备稳定分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Ⅰ(SEI)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性质进行鉴定.方法:以SEI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经ELISA检测筛选及3次有限稀释,获得目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杂交瘤细胞免疫小鼠,制备并纯化了单克隆抗体,并对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性质鉴定.结果:终获得了两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8F7与D8,两者分别为IgG2b型与IgG1型;亲和常数分别为9.215×108 L·mol-1和1.968×1010 L·mol-1;两者均有较强的特异性,与纯化的SEG、SEE、SEC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上清液均未有交叉反应;相加实验表明两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为相同表位.结论: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初步建立肠毒素SEI的双抗夹心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 染料木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体内病灶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沈国栋;翁海燕;陈峥峥;朱园园;凌斌;胡世莲

    目的 研究染料木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裸鼠模型体内病灶组织生长及黏着斑激酶(FAK)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为EM治疗药物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EM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染料木素低(0.5 mg/kg)、中(1.5 mg/kg)、高(4.5 mg/k g)三个剂量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4.5 m/kg)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隔日注射1次,连续给药2周;每周测量1次病灶直径.并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量各组裸鼠体内雌激素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比较各组病灶组织FAK及其下游信号蛋白AKT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和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相比,染料木素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EM裸鼠模型体内病灶的生长(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的作用特点,其中大剂量组与他莫昔芬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染料木素对EM模型体内雌激素水平没有影响,但能够下调FAK及其下游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而对照药他莫昔芬无此作用.结论 染料木素可以有效阻抑EM病灶组织生长,抑制FAK及其下游AKT蛋白活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电磁脉冲对上皮细胞和小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维鹏;曾丽华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CHO细胞)和小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EMP对生殖系统影响的机制.方法电磁脉冲辐照CHO细胞和BALB/c雄性小鼠,分别于照后6 h、12 h和2 h、12 h取材.制备超薄切片.结果 CHO细胞微绒毛减少,溶酶体增多,部分线粒体肿胀,胞浆出现少量空泡;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间隙加大,有空泡、有髓鞘样结构出现,细胞膜轻度肿胀,溶酶体明显增加,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和核周间隙均扩张,核内出现空泡、髓鞘样结构.结论电磁脉冲辐照可导致CHO细胞和小鼠睾丸超微结构变化,可能是EMP引起生殖功能改变的原因之一.

  • CXA-1重组近交系小鼠脾T、B细胞对丝裂原应答能力的观察

    作者:吴克余;王邦霞

    目的以T、B细胞的增殖效应为评价指标,观察CXA-1重组近交系小鼠免疫细胞对丝裂原(ConA、LPS)的应答能力.方法 3H-TdR参入法.结果♀CXA-1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及其对T、B细胞丝裂原的应答效应均显著强于BALB/C和A/J小鼠.结论 CXA-1小鼠(特别是♀)的免疫细胞活性和对丝裂原反应较BALB/C和A/J小鼠为高,揭示新品系小鼠在免疫学、药理学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小鼠腹水IgG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作者:李涛;刘代成

    目的 探讨小鼠腹水IgG类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盐析法纯化的佳条件.方法 依次研究诱导剂、小鼠鼠龄及性别对小鼠腹水抗体产量和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辛酸-硫酸铵法(CA-AS)、硫酸铵沉淀法(AS)粗提小鼠腹水,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粗提抗体的活性及IgG回收率.结果 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FIA)预处理10~12周龄Balb/c小鼠可显著提高小鼠腹水产量;腹水经CA-AS法纯化后抗体效价为1:3.2×104,IgG回收率为50%~60%,优于AS法.结论弗氏不完全佐剂预处理10~12周龄Balb/c小鼠制备腹水,然后用CA-AS法纯化.

  • 过继转移FasL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胚胎丢失的影响

    作者:熊苗;林其德;鲍世民;赵爱民

    目的:观察过继转移FasL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胚胎丢失的影响,探讨它在诱导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鼠源FasL(mFasL)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FasL,用电转染法将它转染给DBA/2雄鼠骨髓来源的DC,将转染成功的mFasL-DC于交配前经腹腔注射给CBA/J母鼠.实验动物分为6组:(1)正常妊娠模型组(CBA/J×BALB/c);(2)未添加干预的流产模型组(CBA/J×DBA/2);(3)转输DC培养基(DCCM)的流产模型组;(4)转输单纯DC(DC)的流产模型组;(5)转输转染空质粒DC的流产模型组;(6)转输转染mFasL质粒DC的流产模型组,于妊娠第12~14天观察孕鼠胚胎丢失率.结果:转输mFasL-DC后孕鼠胚胎丢失率明显低于未添加干预或转输DC培养基的流产模型组(P<0.01),与转输单纯DC或带空质粒的DC组相比,其胚胎丢失率也明显下降(P<0.05),它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胚胎丢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转输单纯DC或空质粒的DC组与未添加干预流产模型组相比胚胎丢失率有所下降,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转输DC培养基组与未加干预组之间胚胎丢失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继转移mFasL-DC能诱导妊娠免疫耐受,降低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丢失率.

  • HPV16L1-E7重组病毒及其重组质粒免疫后小鼠抗体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宋长芹;孙洪涛;于修平;栾怡;卞继峰;赵蔚明;贾继辉;周亚滨;于瑾;齐眉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E7重组腺病毒(rAd5HPV16L1-E7 virus)及其重组质粒(rAd5HPV16L1-E7 plasmid)经不同途径免疫后小鼠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293细胞扩增rAd5HPV16L1-E7重组病毒,同时制备rAd5HPV16L1-E7重组质粒,分别以肌肉注射、腹腔注射、滴鼻和灌胃途径免疫小鼠,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IgG抗体水平.结果:rAd5HPV16L1-E7重组病毒及其重组质粒采用不同途径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肌注组产生抗体量多,并且出现早.结论:rAd5HPV16L1-E7重组病毒及其重组质粒均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免疫途径不同,抗体峰值的出现时间亦不同,测定抗体的佳时间亦不同.

  •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红梅;赵蔚明;于修平;赵蕾;王红;郑燕;吕慧;李靖;刘娟;于晗

    目的 探讨鼠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uridarum)在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内的存活情况以及对DC功能的影响,为衣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诱导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用C.muridarum感染DC,分别在24、72 h固定细胞进行衣原体包涵体染色;采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DC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感染DC与T细胞共孵育48 h, CCK-8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 C.muridarum能够感染骨髓来源DC,衣原体在DC中生长缓慢,形成非典型的包涵体;感染后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和低水平的IL-10;并且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说明衣原体感染的DC仍然具有抗原递呈能力.结论 成功建立C.muridarum感染DC的体外细胞模型,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对DC抗原递呈功能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 抗FasL抗体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常红;韩波;韩秀珍

    目的:探讨抗FasL抗体对小鼠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病毒滴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8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IgG对照组及抗FasL抗体治疗组,于感染后第10天每组处死8只并取其心脏,光镜检查的心肌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用空斑形成技术(PFU法)测定心肌病毒滴度.结果:抗FasL抗体治疗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变积分、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病毒滴度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及IgG对照组(P均<0.01).结论:抗FasL抗体可降低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内病毒滴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伤.

  • 白细胞介素-17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兆辉;姚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抗体对哮喘小鼠肺中嗜酸性粒细胞(E0S)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健康组(A)、对照组(B)、哮喘组(c)、IL-17抗体组(D)及IL-17组(E)各12只.A组不做特殊处理,B、C、D、E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并给予相应干预;采用HE染色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1).结果 C、D、E组小鼠气道炎症以EOS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B组变化较轻,A组正常;Eotaxin-1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D、E、B、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IL-17能够减少激发状态下哮喘小鼠肺中EOS的浸润.

  • 色氨酰tRNA合成酶对淋巴瘤小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丁梅;刘小倩;高钧明;王欣

    目的 ①探索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动物模型建模方法;②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及色氨酰tRNA合成酶(TTS)参与的色氨酸代谢紊乱与NHL细胞增殖及NHL免疫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将近交系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肿瘤组(8只)和治疗组(8只),以鼠源性NHL细胞株A20皮下注射(5×106个/只)建立NHL动物模型,瘤旁及瘤内注射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和淋巴结中TTS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BALB/c小鼠皮下接种A20细胞建立淋巴瘤动物模型,成瘤率高,小鼠死亡率低,伴有明显的淋巴结和脾脏转移;②免疫组化示肿瘤组织及转移淋巴结TTS表达均升高(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比较,肿瘤组及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TTS表达明显升高(P <0.001);与肿瘤组相比,治疗组TTS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肿瘤转移淋巴结TTS表达无变化(P>0.05).结论 IDO诱导的低色氨酸微环境中,TTS表达上调是肿瘤细胞对抗IDO诱导的色氨酸耗竭、维持自身代谢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1-MT对色氨酸代谢活性及表达水平的调控有望成为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向.

  • 长期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智勇;吕斌;王霞

    目的:探讨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取4周龄近交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牛奶灌胃,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去离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到小鼠发情期(约70 d左右)后,同组小鼠雌雄合笼交配,交配成功后将雌性小鼠分笼喂养,直到产下第2代.第2代小鼠到断奶期时(3周左右)断母乳,各组第2代继续分别用牛奶和去离子水灌胃,重复上述步骤得到第3代,断母乳后继续用牛奶和去离子水灌胃,第3代出生后17周左右实验结束.每代在其子代出生后1个月每组各取20只,测定骨长度、骨干重、骨灰重、骨钙、骨密度.结果:①骨长度: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3代高于第1代(P<0.05).②骨干重:第2代、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2代、第3代分别高于第1代(P<0.05).③骨灰重: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3代高于第1代(P<0.05).④骨钙: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3代之间骨钙有明显升高趋势,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密度:第2代、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2代、第3代分别高于第1代(P<0.05).结论:长期多代饮奶可促进BALB/C小鼠的骨骼生长发育.

  • B16F10黑色素瘤小鼠双阴性T细胞变化及与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利军;周鸿敏;陈忠华;张维娜;潘铁成

    目的 探讨B16F10黑色素瘤小鼠双阴性T细胞(DNT)数量变化及其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以B16F10-luc-G5细胞系接种Babl/C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并以活体成像系统(IVIS)监测其生长动态,流式细胞术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比例;流式分选正常小鼠DNT再回输到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体内,观察DNT对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①荷瘤鼠DNT含量高于正常鼠(P<0.05);CD4~+细胞含量与肿瘤大小高度负相关(R~2=0.999 3);②以外源性DNT干预移植瘤,DNT干预组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 B16F10黑色素瘤小鼠体内DNT的数量升高且与肿瘤大小正相关,且提高体内DNT含量可促进移植瘤生长,提示DNT将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之一.

  • 利用DNA免疫技术制备抗登革2型病毒NS2B蛋白多克隆抗体

    作者:刘丽梅;陈宗涛;高娜;田衍平;陈炜;张俊磊;王嘉丽;安静

    目的 构建登革2型病毒(dengue virus serotype 2,DV2)非结构蛋白NS2B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P7/NS2B,进行DNA免疫,制备小鼠抗NS2B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DV2-NS2B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P7/NS2B,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Vero细胞,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用该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NS2B抗血清.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AGGS-P7/NS2B,该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所获的抗血清,抗体效价达1∶3 200,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证实抗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DV2-NS2B蛋白.结论 通过DNA免疫所制备小鼠抗DV2-NS2B抗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DV2-NS2B蛋白.

  • 小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俊艳;曾波

    目的 研究体外大量扩增小鼠树突状细胞(DCs)的实验方法.方法 用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组合体外诱导培养DCs,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DCs的免疫刺激活性.结果 培养6~8d,细胞表面有大量毛刺状突起生长,即DCs;该DCs具有很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且在T细胞与DCs比值为10∶1时强.结论 TNF-α、Ⅱ广4、GM-CSF组合是诱导体外扩增DCs的较佳方法.

  • 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提纯骨髓造血干细胞CD117

    作者:任玮;左丽;钟志强

    目的: 探讨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从小鼠股骨、胫骨分离纯化骨髓造血干细胞CD117的方法.方法: 收集小鼠骨髓细胞, 台盼蓝染色观察其活力,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CD11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CD117表达阳性率.结果; 未分选前CD117细胞纯度为(41.56±18.77)%,MACS分选CD117细胞纯度(88.68±4.74)%,纯化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ACS阳性选择法分选系统能有效分选骨髓造血干细胞CD117.

39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